作文中加入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文的写作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头脑风暴,以产生丰富的创意和灵感,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摔跤》作文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摔跤》作文篇1
害怕:面临险境而心中恐惧、惊慌。我相信每个人天生就不是大胆,都会有恐惧心理,对某一件事而害怕。而我呢?不用说我也有害怕的事情。
作为一名运动员,伤病是不可避免的,而受伤过后都或多或少因为受伤时短暂而又痛苦的经历会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成为心理障碍,那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是心灵的魔鬼。
我作为一名速滑运动员,摔跤是不可避免的,看到和经历了太多这样的伤痛,记得一次比赛当中,伴随着全场观众和裁判的惊呼,我的对手就这样与护栏发生严重碰撞,当时就鲜血淋漓,速滑鞋发生解体,事后被担架送往医院,而我也从那次的事故中感到震惊后怕。不久我也经历了同样惨痛的经历,与大地来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这次摔跤让我休息了近一个月没有训练,当我痊愈再次站在训练场上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我害怕了。我看着赛道,就感觉有无数双手在拉我的脚,我恐惧、紧张,手心出满了汗。恐惧使我变得小心翼翼,过分紧张造成了我的动作僵硬,那一段时间,没少受到爸爸批,使我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还是妈妈和教练的不断鼓励才让我慢慢地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站在了赛场上。
摔跤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颓废放弃,从哪跌倒就从那站起来,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更高更快更强,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终身梦想。
《摔跤》作文篇2
我整天觉得爸爸对我不大好,因为他总是“逼”我干这干那的,考试了自己觉得满意的,他还是会冲着我发火。但看完《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他都是为了我好。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为:在印度,有这样一位爸爸,他想成为摔跤手世界级冠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成功。所以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两个女儿身上。这个想法始于一次不经意的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在一次打架事件中,竟然将对方两个男孩子打得鼻青眼肿。他觉得女儿们有着摔跤手的潜质,于是开始教导并训练她们。经过彼此的不懈努力,她们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国家学院。但是学院里的教练却看不起她们,随便找个理由就开除了她们。爸爸并不气馁,又开始亲自教导女儿们。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姐获得了世界级冠军。
看完这部电影,我也想到了我在学校鼓号队学打大鼓的事情,一开始我并不以为打大鼓有多难,逐渐接触并亲自上手之后,才知道它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如果不经常练习的话,鼓点是打不准的。我每天2次参加训练,一边听老师辅导,一边自己琢磨,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终于掌握了大鼓的打法。
看似简单的事情,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要感谢影片中的爸爸!更感恩自己有一个好爸爸!
《摔跤》作文篇3
阿米尔·汗(aamir han),1965年3月14日(今年52岁了)出生于印度孟买,印度宝莱坞演员、导演、制片人(国宝级)。
知道这个名字是从《三傻大闹宝莱坞》(20xx年)开始,我才知道除了好莱坞,还有一个演着演着忽然就载歌载舞的宝莱坞电影,然后把他参与过的电影搜来看,看了《地球上的星星》(20xx年),《未知死亡》(20xx年);还有近几年的《幻影车神》(20xx年),《我的个神啊》(20xx年)。每每看完之后都被阿米尔汗大叔的演技深深折服,也被电影里面呈现出来的思想所震撼(归功于各类影评)。
这些电影想来大家都看过,我也不再重复了,只说两个:《未知死亡》前半个小时我没明白演什么,直到出现回忆我才恍然大悟,天啊,这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啊,浪漫甜蜜、幽默有趣,直到女主被人贩子杀害;《幻影车神》中他饰演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在最后和警察的对决中,他从弟弟的角色转换到哥哥,那一刻的演技真的太神了,看的人直呼过瘾。
而演技如此出众的他,本身是名网球运动员,所以电影里面的身材也真是逆天;并在自己从事演艺事业之后,每部片子都没有白拍,都在某一方面鞭挞着印度的某些现象。
好了,下面说说今天的,《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在说正文之前永远有这么多闲话要摆的臭习惯我要改。)
本周末我把时间都给了阿米尔汗大叔,我连刷了两遍《摔跤吧,爸爸!》,一遍国语,一遍原声。第一遍的时候后半场眼睛几乎没干过,第二遍的时候还是会感动到流泪。说实话,我还想再去刷一遍。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集运动、拼搏、成长及父爱于一身的电影,任何一个点都够你哭的。当然,电影含义还不止这些,例如印度女性的地位、重男轻女等这些更深层的意义请各位参照豆瓣上的影评,会更深刻。
故事从29岁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gǎ】与一位邦级摔跤运动员的一场摔跤决斗中开始,在辛格侄儿的叙述下,开始了整个故事。
辛格得到了全国摔跤冠军,可是来自父亲的压力,他放弃了摔跤,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要为印度得一枚金牌的`愿望,并把希望寄托在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
他想要一个男孩,可是老天对他一连开了四个玩笑——四个都是女孩。就在他已经放弃的时候,偶然间发现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很有摔跤天赋,于是他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开始对两个女儿进行魔鬼般的训练。
最初,两个姑娘是不情愿的,但是又不敢反抗父亲的权威,于是被逼着进行训练,还故意作弊逃避训练,这一段是在一首节奏欢快,但是歌词很有控诉性的《坏蛋老爸》的歌声里表现出来的,把爸爸的威严、严酷和不近人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直到她们14岁的好朋友出嫁的那一天。
婚礼当天,喜气洋洋,旁人载歌载舞,唯有新娘愁眉苦脸,新娘告诉吉塔和巴比塔,你们的父亲为了你们和全世界对抗,而不像我生下来就是为了锅碗瓢盆生活,到了14岁就要出嫁。
两个姑娘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二天开始自己主动并且真心进行训练。
继承了老爸的摔跤基因,加上后天的训练,两个姑娘迅速成长为摔跤能手。又是一段节奏欢快并且很有燃点的歌,将吉塔战胜一个又一个男孩子的片段快速拼接在一起。看的很是过瘾。
夕阳下,吉塔用手在自己的短发上扑打几下,扬起一层尘土,这个慢动作画面让少女吉塔帅出天际。【少女心泛滥啊!】
影片中前后共有两次剪发情节,第一次是辛格逼着两个女儿剪去长发,少女吉塔两眼含泪求着爸爸不要剪她的头发,她发誓以后一定会好好训练,可是老爸却无动于衷;而第二次则是成年的吉塔自己亲手剪去留起来的长发。
头发像是一个象征,从逼迫到自愿,这是吉塔的成长。
印度女孩长得都好漂亮,眼睛大大的会说话,少女和成年的吉塔在留长发时很有女人味;在剪成短发时,又帅气硬朗的要命。
一转眼女儿长大了,辛格也变成了50岁的大叔,带着女儿打入全国赛并得到冠军,送女儿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学习。矛盾从此开始。
在一首温柔且欢快的《无拘无束》歌声中,吉塔进入了另外一种生活:电影,美食,漂亮的衣服,指甲油,朋友,男孩……这些都是新鲜且吸引人的,虽然吉塔也在训练,但是远没有之前的尽心。
故事的冲突在吉塔和父亲的一场摔跤较量中升级。直到吉塔在几次重要的比赛中失利,她发现自己错了,剪去长发,在父亲的帮助下重新训练,并拿下金牌。
吐槽一下她的教练,作为一个国家级教练,但是却发现不了运动员的长处,也不知道制服对手的方式,简直是个蠢材,当然也许是因为电影效果,正反冲突更明显,才设置了这样一个人物。
电影后半部分有好几场精彩的摔跤场面,找的另外几个选手也都是各有特点,每场赢得也都是不同的方式方法,看的又燃又感动。
两个半小时,全程无尿点,直到最后出现字幕,还觉得不该这样结束啊,在演点吧。
最后说一下这部电影的成功,以下一段来自网络视频,对阿米尔汗的采访:
1、小演员及大演员都是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摔跤训练才开始拍电影。即使电影中巴比塔(少年和成年)的摔跤场面不足30s。
2、阿米尔汗用了5个月时间增肥,减肥;阿米尔·汗先是完成了角色19岁的青年戏份;随后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以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此时阿米尔·汗的体重已达到了97公斤,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
最后为了贴合该角色29岁摔跤手生涯黄金时期的体型,阿米尔·汗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减掉了25公斤的赘肉,更学习摔跤技巧。
3、采访阿米尔汗,问他为什么不用道具使自己胖起来,阿米尔汗回复:那样不真实。
这就是阿米尔汗的人格魅力!
电影开始出现了四幕黑屏白字:
1、衷心感谢普邦卢迪亚纳县政府,卢迪亚纳县警察局以及旁遮普邦的人民。
2、本片拍摄过程中没有动物受到伤害。
3、衷心感谢印度摔跤同好会的大力支持。
4、本片取材于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以及他的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真实故事。
第四条可以忽略,第一条和第三条是感谢(我们大多数电影都是把感谢放在最后),我是被第二条暖到的。这也许就是人文情怀吧。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要回归到我们自己。
我们不乏好故事,也不乏好演员,当然我们也有好的影视剧,但是在目前快餐影视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拜金,一切只为了赚钱为目的,已经越来越少的人会重视一部影视剧的品质了。影视剧越来越浮夸,越来越少的人会重视我们原本的生活状态,更别说揭露和改变什么了。
金牌(成功)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你得努力,得激情,得下功夫。——电影《摔跤吧,爸爸!》
《摔跤》作文篇4
一开始对于这部电影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看的,大概是因为空间朋友圈都在推荐这部电影,说评分很高,所以和舍友去看了,但是后面越看越震惊。
看了简介,说是喜剧片,其实剧中喜剧的成分并不是特别多,完全是励志的表现,而搞笑的部分也只有“我”作为表哥看到的经历的一些事情吧。可能是因为对于印度的不了解,在看到女孩子14岁就要嫁人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开头觉得爸爸叫吉塔和巴比塔练摔跤,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没有问过女儿是否愿意,就自己做主让她们完成自己的梦想,后来认识到爸爸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让她们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生活时,我真的被震撼到了,父爱可以如此的伟大而又无私。表面上是父亲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训练她们,实际上则是为了她们以后的发展,为了她们自己的未来,为了让她们可以逃脱14岁就嫁人的命运。
在此之后,吉塔和巴比塔理解了父亲也越来越热爱摔跤这项运动。即使是被男孩子看不起被别人嘲笑,也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摔跤这条道路,并且最后越走越远。
片中出现转折的地方是吉塔的屡次失败,是她对于父亲那些训练方法的不理解,是她迟来的“叛逆期”。而父亲却没有和她争论,而是以自己的'方法不断教导着吉塔,最终赢得了摔跤的世界冠军。
在这过程中,在吉塔失败而又不理解父亲的时候,我和舍友有过两种猜测,一是吉塔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让父亲指导,最终成为世界冠军;另一种则是吉塔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巴比塔则是对父亲的做法深信不疑,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两种结局的猜测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种侧重于吉塔的转变,表现父女之间的温情以及和好如初理解父亲的过程;而另一种侧重于吉塔和巴比塔的对比,表现父亲是正确的,因为父爱让我们相信最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思考了很久之后发现,第一种猜测可能更合理一点,第一女主应该是吉塔,在之前少儿组比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并不是说吉塔和巴比塔双女主这样不好,而是这样的话没有办法完全突出重点,无法体现父爱如山这个。
即使整部电影是励志的,是喜剧,但是父爱依旧是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让人印象深刻,又不禁落泪。
第一次写影评,中间的不足请谅解,以后会继续改进的。
《摔跤》作文篇5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父亲亲自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的故事,赞扬了父亲高度的爱国情怀,和对女儿如山般的父爱,我是哭肿了眼睛走出电影院的。
父亲是一位出色的摔跤手,曾拿过全国冠军,但他的梦想是世界冠军,为印度夺得第一枚国际金牌,让印度国歌在赛场上空嘹亮响起,他没有完成的梦想,想让儿子为他实现,但他却一连生了4个女儿。
父亲意外中发现女儿也有可能成为摔跤手,于是开始了对姐妹俩近乎残酷的训练,在姐妹俩反抗时又剪短了她们的头发,甚至让她们和男孩摔跤,所有的这一切不知道遭到多少村民的嘲讽,遭到多少同学的嘲笑。
一个婚礼上,新娘呆滞的、悲伤的神情和众人的载歌载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贪玩的姐妹俩被父亲抓个正着,姐妹俩以为天底下没有一个父亲会愿意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摔跤手,新娘子却羡慕她们有这样的父亲,因为父亲是真的爱她们,想让她们避免从小以家务为生,14岁就要嫁人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父亲想让她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新娘子的话让她们惊醒,彻底理解了父亲的行为,这是故事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她们自觉自愿地刻苦训练,父亲在田里亲自为她们搭建了摔跤场,教她们怎样摔跤,从此拉开了她们摔跤生活的序幕,把她们培养成了全国冠军。
这里面有太多的艰辛、毅力和泪水,但最打动我的是那如山的父爱和对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里面有太多镜头让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父亲决定让女儿成为摔跤手之前,女儿趴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香甜的睡着,父亲宠溺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那温情的画面让我感动的落泪。父亲为了让她们保持健康的体魄,去市场上讨价还价买鸡肉,从妈妈坚决反对炒鸡肉的锅再进她的厨房,和妈妈看着孩子们吃鸡肉、喝牛奶,脸上流露出的不可思议的神情可以看出,爸爸培养孩子的决心超越了他的宗教信仰。
但当爸爸带吉塔去比赛时,可耻的售票员嘲讽他们居然让女孩和男孩摔跤,不给他们进场的机会。当爸爸想为吉塔争取资金买个摔跤垫时,那些不作为的体育官僚露出了丑恶的、可耻的嘴脸,一阵嘲讽之后,扬长而去。但这些并没有击垮爸爸培养吉塔的决心,爸爸在纸上画出摔跤垫的样子,给她们讲解摔跤的技巧和规则。听着爸爸的讲解,她好像进入了摔跤场,踏上了柔软的摔跤垫,在运动场上拼搏。他们就是这样,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爱国心,从泥坑中一步步走向全国冠军。
吉塔去了国家体院,接受正规的,为了角逐世界冠军而努力。爸爸把她送到教练面前,请求教练如果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她会很优秀的。教练傲慢无礼的态度,印证了他的人品和无能。吉塔也变得爱美,而且高傲起来。吉塔在沙坑中和父亲的比赛让人记忆犹新,老父亲体力不支的被女儿摔在沙坑里,神情疲倦,精神恍惚。第二天,吉塔坚定地离去,她全然不知楼顶上一直默默看着父亲眼神里的担忧。
妹妹芭比塔也是全国冠军,现在也来体院训练了。妹妹是个正直、善良、尊敬父亲的孩子,姐姐并不听妹妹的劝告,以为自己凭技术赢得了父亲。在连续的失败中,吉塔终于认识到了错误,当爸爸在电话这头听到女儿的哭声,他就马上开始收拾行李,要去陪伴女儿。我的泪早已打湿了衣衫,这样残忍的父亲有一颗最爱女儿的心。
教练认定吉塔是个失败者,她决不能参加55公斤级的比赛,如果能在51公斤级比赛中获得铜牌他就知足了,真愚蠢!
爸爸鼓励吉塔参加55公斤级的比赛,而且他坚信吉塔会赢。他帮女儿补充营养,并在战术上指导她们。
然而这一切终于被学院领导知道,教练撺掇开除她们,老父亲眼含热泪,拿出孩子从小获得的荣誉证,她们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只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为印度拿到一枚国际金牌
看到老父亲为了帮女儿实现梦想,其实也是他的梦想,一生拼尽全力,又再一次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对父亲满满的心疼,满脸的泪水怎么也擦不完。学院终于被父亲感动留下了她们,但不允许她们再走出学院一步,也不允许父亲再踏进学院。吉塔只好在电话中向父亲寻求帮助,父亲让她把比赛记录拷贝一份,然后包场观看比赛。爸爸让吉塔把比赛视频打开,调到x分x秒,告诉她失误在哪儿,如何调整,吉塔就是这样在爸爸的帮助下重新拾起了信心,赢得比赛。
父亲的伟大还在于关键时刻,他能给女儿坚定的力量。在国际比赛中,他用睿智冷静的头脑,超乎常人的理性思维,在关键时刻指导女儿取得胜利。父亲的存在在她心里如山一样的高大,看见父亲,她心里就踏实,就有信心赢取一切。父亲的话你的胜利不只属于你,还属于千千万万被误解被歧视的女孩,父亲的爱国,和他冷静睿智的思维影响了吉塔的判断力,所以最后在父亲没有在现场的情况下,吉塔也能赢取比赛的原因。
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当父亲满含热泪的跑到现场,当女儿把金牌递给爸爸,爸爸给女儿戴上金牌,当女儿幸福地抱住爸爸,当爸爸说出你是我的骄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双眼,任感动与幸福的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
《摔跤》作文篇6
我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爸爸?
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可是越想就越觉得茫然,甚至害怕。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承担的起那个新生命。我一直在准备,也一直在担心,可能要直到真正有孩子的时候才能坦然一些吧。
我之前写过《爸爸在育儿中的重要性》,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手边没有参考资料,一字一句皆是我的所思所想,写了好多。可是在我看来,写那么多与真正实践相比起来亦是杯水车薪。只得在一些时候安慰自己,看开一些,要去相信,不去强迫。有的时候自己竟暗自庆幸,觉得这世上能像我这么认真的去思考父亲的这个职业的也没多少,所以亦不必忧心忡忡。
我想,难不成父亲、爸爸、家长这个略带沉重的角色在我的眼里可能永远就这么模糊下去了?幸好,看了这部电影,好多次的感动落泪,也让我对这个角色的认知更清晰了一些。
先扯点闲篇儿吧,阿米尔 · 汗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印度的'影星,在上大学的时候,很喜欢看一些关于儿童成长之类的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就是当时看的,非常喜欢。那时候的阿米尔太年轻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度以为他一直都那么年轻。直到这部电影出来,才发现他已经是个五十二岁的中年人了,甚至一度惋惜慨叹,不希望看着他变老。
可以说,我最早对如何同孩子相处,如何做一个更好的者,《地球上的小星星》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启发。虽然现在已经全然不记得电影的情节,但是电影里那个充满激情温柔善良又帅又有活力的大男孩儿,已经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时隔多年,能看到这部注定是经典的《摔跤吧,爸爸》,还是倍感幸运。以我对阿米尔的了解,他的优秀,在我眼里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他的电影的精彩在我看来也毋庸置疑。即便是这样想,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还是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期待。对于我自己认为好的电影,我基本很少会去分析电影的逻辑结构和情节设计,因为我深知自己还不够分量。这部电影也如此。所以,我只是想好好的做一回小学生,写一下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的收获。所幸,收获还真的是蛮大的。
《摔跤》作文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