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传心得体会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接受了新鲜事物的启发之后,我们要及时董碧江心得体会写好,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得到感受后写下的书面文体,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周恩来传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6篇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篇1

为了丰富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机关驻村第一书记非常细心,提前回单位领取了几张电教光盘,组织村组干部和全体党员以及驻村工作队员观看教育影片。

这次播放的影片是《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村支部会议室座无虚席,虽然是用投影仪播放,但丝毫不影响播放效果,大家紧随电影情节,揪心、紧张,激动、欣慰,甚至抛洒热泪,任谁都被敬爱的周总理的博大宽广胸襟所感动着,被总理亲民爱民的治国情怀所浸染着。

当影片中伯延公社的几个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检讨自己多吃多占那么几口玉米面糊糊,将头在桌子上叩地震山价响的那一刻,对我灵魂深处的撞击,就如同一道闪电般通透明澈!是啊,现如今我们的干部们,很多都是在所谓的顺应潮流盲目跟风中不知不觉放松了心理戒备和做人底线,甚至有时不以为然的接受村民吃请,在这一刹那,就像一堵墙,横亘在心间,心底涌动的愧疚和汗颜,迫使我只想高声的呐喊出两个字,那就是——“震撼”!

影片中两次出现总理穿着布鞋跨过门槛的画面。一次是伯延公社为了迎接总理刻意安排的接待宴席,桌子上也就四道菜,不过,最为显眼的就是有一碗红烧肉和一盘炒鸡蛋,现在的人们注重饮食搭配,早就吃腻或者不习惯吃那些东西了,但是,在那个缺吃少穿紧勒裤腰带的年代,那可是比“满汉全席”还要金贵的菜肴,我完全能够理解伯延公社干部群众的做法,那是咱老百姓对国家领导人最质朴的尊敬,也是我们党群关系密切融洽的真实体现,让我们体会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这时,画面在那一刻定格,总理迈过门槛的那只脚并没有落下,而是毅然坚定地退了回去,当他转回来对那两道菜提出质疑的时候,听着公社干部们的闪烁其词,总理也不忍心戳破那善意的谎言,只是轻声的告诉大家“毛主席已经很久都没有吃肉了”,那种沉重而辛酸的表述,让“休戚与共”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升华放大!还有一次是连弟奶奶特地为总理和邓大姐做的抻面,影片在这里以坚实的细节表现了总理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的细腻感情,也是那道门槛,总理迈着凝重的脚步轻轻地越过,捞起抻面大口吞下,他要让连弟爸爸看着他和邓大姐是怎样的愉悦的接受了连弟奶奶的盛情,而他暗地里早已经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到连弟奶奶家去看看是不是老人家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寿材卖掉了换取的面粉,并用自己的钱帮老人家把寿材赎回来,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自尊心,嘱咐在自己一行离开后再送回去,一位亲民为民的共产党领袖的人格魅力在这里熠熠生辉!

当画面展现出伯延人民自发聚集送别周总理的热烈场面时,一双双紧握不放的手,一声声哽咽深情的话语,一张张满含热泪的笑脸……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厚的感情,在这里洋溢弥漫……这,就是那个让人无限感怀的年代,老百姓处处为国家着想,争抢着为国家、为集体出一份力,尽一份责;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身体力行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驻村就要注入活力,帮扶就要帮出成效,扶贫就要脱贫摘帽。《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就如同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位驻村干部都要牢记宗旨,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做驻村联户帮扶的头等大事,在全心全意服务贫困群众中树好公仆形象。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严格遵守县委、县政府关于驻村联户帮扶工作的纪律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始终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帮扶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驻村工作组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扛好扶贫攻坚的大旗。要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和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努力添措施、补短板,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篇2

我单位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全体人员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这段史实没有大事件,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然而,创作者们深入到伯延,实地了解到周总理在伯延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到老百姓对总理的深厚感情,油然激起了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于是捕捉到影片的思想之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导演和演员把握住周总理坚定、沉稳、睿智、谦和的气质与博大、悲悯的胸怀,准确挖掘其精神特质。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把总理面对人民疾苦时的沉重、焦虑又愧疚的内心展露得淋漓尽致。影片重复出现深夜总理在伏案研究材料、书写报告的静态画面——此刻无声胜有声——凸现出他忧国忧民,不辞辛劳,肩担历史重负的精神力量。一位亲民为民,共产党领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周恩来在伯延的四个昼夜涵盖了他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一生。

伯延人民送别周总理的热烈场面将影片推向高潮,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别,一张张满含热泪的脸……人民和总理间亲厚的情谊在这里凸显了真善美的情思。影片结尾定格出周总理双目凝视、深思的神态。以警语式的画面告诫人们,告诫干部: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永远要为人民执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历史的记忆映照现实,传递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

我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也学习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篇3

工作中不断的下乡督查,让我猛然间想起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影片以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跃进为背景,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周总理是下乡调研,作为中央的首长,这样的调研更是意义非凡。

影片2013年7月12日首映。第一次看,是单位组织,记得那时候正好怀孕,同事们还开玩笑,说这样的胎教多正统。大概6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时的感动和眼角的泪水,我还清楚的记得。笔者由下乡督查想到的是那句话:“悄悄问清楚,那桌上的鸡蛋和肉一共多少钱,回头悄悄补给他们”邓大姐如是说。

工作中,听闻一件工作,有三个督查队伍来督查,笔者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检查督查考核如此之多,二是被督查检查考核单位有负担,三是这样的意义何在?记得有个领导讲话,就问:都在督查,都在考核,那谁来落实?

现在公款消费把控的严上加严,上级的督查、检查、考核一茬接着一茬,有的县、乡镇一天能接待几波的上级检查,有督查、检查便有招待,有招待便有支出。三公经费管控严格,如何做好支出变成了接待单位的难题。然而,上级的检查督查固然有一定道理,基层肩负年也提了又提,然而,乡一级、县一级,又哪个敢说:督查检查减少了?

大禹根据水土流向特点,变阻为导,因水之力、创造性地提出了“疏川导滞”的疏浚、排洪、治水的总体策,开创了治水新局。遇到问题,我们是不是不能尝试从上而下的改变,而不是光从下围追堵截。想到这部电影,便是想到:若是每个督查检查的队伍,都是带着饭费的,被督查检查单位按照饭费招待,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高尔纯指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虽然是历史题材,但它的参照系始终是现实生活,是用历史来关照现实:周恩来到伯延公社调研的基础就是要听真话,但时隔半个世纪,这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篇4

含着泪水看完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从小就对周总理无比崇敬,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更加激起我对周总理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影片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发生了空前的大饥荒,又遇苏联逼债,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共度难关,周总理亲自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县伯延村调研,历经四个昼夜的实地考查,按照老区人民的意愿,伯延村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大锅饭”,使老区人民的日子从此好了起来。短短四个昼夜,周总理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充分展现了人民领袖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影片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每到一处都受到人民的热情的欢迎,那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令人动容,尤其是送别的场面,更是感人至深,观此场景,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啊,那是领袖和人民的血浓于水的深厚情义!那是人民对于自己领袖的无比爱戴之情!周总理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如此爱戴,不仅因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更因为他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人民。总理与人民的渔水深情是基于他对人民的关心,彰显着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他为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赤脚的江老师穿那双因脚浮肿已经不合脚的鞋;他吩咐把特意为他做的红烧肉分给群众吃;他用自己和夫人的工资给孩子买衣服,给老人备棺材等等,给人感觉完全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的真挚,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当前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积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启发,把群众的情绪理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防止和克服削弱基层党建工作的倾向,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猜疑、隔阂和矛盾。加强新时期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群众与党组织之间既需要相互沟通,更需要相互理解,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情民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班组和群众家庭,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新形势下,党群的血肉关系不可模糊、更不可疏远。而如今,有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以权谋私,贪污 腐败,于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前途不顾,这样的所作所为于“领导干部”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我们也看到,历史走到今天,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少了,鱼水情谊淡了,群众的不信任情绪多了。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先要弄清楚新形势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常说走群众路线,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与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将“让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让大家深刻领悟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俯下身子,深入群众,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篇5

3月3日,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了第一次集中学习。首先,集中学习了《中共济源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及《实施方案》等文件,之后,全体干警集中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过学习和观看电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触动,经过反复思考,对我的启迪是: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关荣传统,做新时期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好公仆。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全国出现了浮夸风、大锅饭,却不幸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勒紧腰带向苏联还债期间,大病初愈的周总理亲自到革命老区武安县伯延公社调研,在将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基层,调研实情,最终发现了大锅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大锅饭,为老百姓解决了最迫切的问题。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群众,扎实调研、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和对百姓和蔼可亲,与民一体的亲和风范。

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总理调研伊始,以村主任郭凤林为首的伯延群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不敢说实情。总理坚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了解真实情况不罢休的工作作风,敏锐调查,通过输液掉光了叶子而食堂却有红烧肉,判断出问题很严重。不听村干部的一面之词,走乡串户,真诚与群众谈心,交心,细心做思想工作,用自己的真诚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一是周恩来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二是当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当总理了解真相和群众呼声后,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周总理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喝树叶糊糊、吃代食窝头,和老乡拉家常,同老乡一起下地插秧苗,他让秘书找来马车运水,给带病的乡村教师穿鞋的场景,动情地描绘出周总理的爱民之情,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们深有感悟,总理已离我们而去,那段艰苦的岁月也已逝入了历史的长河。但我党的光荣传统永远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为法院一名工作人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法院是人民的法院,办案是为人民伸张正义,是为人民群众维权的,因此,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心里装着人民,行动服务人民。二要敢于担当,增强责任意识,敢于扶正祛邪,敢于主持公道,敢于为百姓撑腰,敢于同不法行为、歪风邪气作斗争,敢于抵制说情、诱惑行贿送礼等不良风气,公公正正为百姓办案。三要坚持公开公正,以公开促公正,实体公开和程序公开,判决结果公开,使群众见得见公正,体会到公正,这样才能提高公信力,才能体现法律权威。四要正风肃纪,纠正“四风”。法官都能做到清正廉洁,遵章守纪,依法办案,公正裁判,百姓才能信任和信赖,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也会大量减少涉法涉诉信访。五要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通过洗洗澡治治病净净身,使自己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提升起来,服务群众意识提升起来,依法办事,廉洁司法的能力提升起来,真正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好公仆。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篇6

近日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讲述了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用四天四夜时间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刻画了周总理深刻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政治课,观看后笔者思潮起伏,触动颇多。

一、形式主义害死人

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区,周总理在该公社调查目的是要解决社员是否要保留“公共食堂”的问题。如果调查不到真实状况,党中央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村主任郭凤林为了隐瞒真相,搞了一系列形式主义:把平时爱说怪话的“落后分子”关在邮电局后屋;威胁该村干部不能说真话;甚至妄称自己生性耿直的父亲死亡等一些虚假信息来欺骗领导……总理到伯延后,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颂歌,吃到的是鸡鸭鱼肉。但他老人家明察秋毫,一步步揭开了村干部“善意”的谎言,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郭凤林这个原来受群众爱戴的“郭傻子”也幡然猛醒,终于承认了错误并道出了实情。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部分村干部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使政策变了味、工作走了样,致使实事泡汤、好事办砸,进而演变为官僚主义。当然真的为百姓考虑,想听到真话也不难,总理他老人家不是听到了么?关键看你是不是真正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影片中,通过总理向毛主席如实汇报真实情况,第二天就在全国率先解散了第一家公共食堂,这些都是我们多么需要学习的和借鉴的,只有如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二、扑下身段搞调研

周总理之所以能够了解到伯延公社的真实情况,靠的是真心、真情、真诚。靠的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一进乡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光的,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总理心里始终怀着对百姓无限的关爱,观察才会异常敏锐。他善于从细节着手,搞调研时对欢送的干部群众说:“只要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我就不会离开!”,从他给带病教课的小王老师穿鞋,到去“难缠户”二挺家串门,一步步剥开伯延公社的“庐山真面目”,这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心灵振憾!

总理在处理伯延村干部犯错误时也没有随意惩罚,而是用了另外一种非常高明的方式,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捕捉细节、去伪存真的敏锐洞察力,对今天的我们搞调查研究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从本影片中可以看出要真心为百姓办实事,只听汇报永远是有水分的,只有真正扑下身段搞调研,多听听基层员工呼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达到调研的真正目的。

三、群众利益无小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总理把招待自己的红烧肉分给大伙吃,自己和百姓一起喝菜汤,吃窝头。他即将返京时,连弟奶奶用自己的棺材换来一碗拽面。这碗面表达了老百姓对总理的最高崇敬!周总理在他的四个昼夜里,走街串巷,深入群众的田间地头、屋里屋外、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是伟人,也是普通人,不是百事通。影片中刻画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总理帮村民栽红薯秧时,他不懂得红薯秧要斜着放进土坑里,也不懂得土埋好后是不能用脚踩的……当他被当地村民纠正后,脸上也难免露出一丝尴尬。但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虚心向农民兄弟学习,甘做农民的学生,更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党与群众是舟水、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坚持“四风”教育,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反观我们农信社的当前工作,就要坚持服务三农、坚持“三大工程”建设,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真正把农信社办成三农发展的“钱袋子”、农民致富的“贴心人”、中小企业发展的“驱动器”、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当前任务要完成县级行社达标升级、大力推动农商行组建。工作多而繁重,只有真抓实干,认真剖析解决好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才能把本职做好。总理用行动再次告诫我们做工作要始终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作风。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真正做到知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富,老百姓就会拥护你,因为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你心中若有群众,群众自然就拥护你,群众心中始终有杆秤!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学功勋心得体会6篇

对军训心得体会参考6篇

公安英烈心得体会6篇

祭英烈活动的心得体会6篇

减灾演练心得体会6篇

开学第一讲心得体会200字6篇

《家》心得体会300字精选6篇

《家》心得体会300字模板6篇

被家访心得体会500字6篇

做家庭劳动的心得体会6篇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