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专业水平能力,大家很必要写一写心得体会了,为了让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感受获得文字的记录,都是要认真写心得体会的,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篇1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然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作为党员干部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颗心”。
以必胜之心树信念。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考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心理承受能力的战争,要取得最终的胜利,首要就是树立必胜的信念。从战“疫”打响那一刻,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等等,都在宣告着疫情防控的一个个胜利。党员干部更要当好“火车头”、“领头羊”,坚决树立必胜之心,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保证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以责任之心勇担当。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的一线上面少不了党员干部的身影,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坚守岗位、靠前指挥,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作用,绝不能消极应付、临危退缩。
以仁爱之心思为民。仁爱者,人恒爱之。党员干部的仁爱之心,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挚大爱。仁爱之心充斥心中,舍我其谁、杀身成仁的勇气也就油然而生。战“疫”至今,挺身在一线,面对生死考验,面临艰难险阻,牺牲倒下的“战士”无一不是冲锋在前的勇士,他们以生命筑防线,在岗位上殚精竭虑,展现舍我其谁的仁者大爱。正是这些人舍生忘死、力挽狂澜,才为阻止疫情蔓延、降低疫情损失赢得了时间、创造了空间。
以谨慎之心思忧患。习近平强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两年前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就提出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对照当前的疫情防控重任,“谨慎之心”的分量可想而知。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以谨慎之心迎难而上。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篇2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对敌要智取,而非强攻。就如我们在抗“疫”斗争中,要善于思考,因敌制策。只有这样才能夺得先手,掌握主动。我们可以将“组工智慧”运用其中,必定事半功倍,收效显著。
“传”与“聚”。传达贯彻中央精神,凝聚团结党员力量。这场战“疫”,党中央是绝对的统帅。由中央发出的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必须由各级组织部门传达落实到位。只有在战略上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党中央的各项指示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用,这也是组织部门的首要工作任务。“传”是一门学问,如果只是以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贯彻会议。那对于上级指示只能得其形,而忘其神。要深入浅出,领悟精髓,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开展防控。当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领悟中央精神之后,“党性之力”便会逐渐凝聚,为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心齐,泰山移,更何况是全中国的共产党员。九千余万的点点星光,汇聚在一起就是灿烂的银河。传达精神的目的就是凝聚党心,凝聚共识。最终以党员初心,唤醒群众民心。聚天下之心,合世间之力,则战“疫”有不胜乎?
“查”与“制”。调查摸清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相关对策。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开展疫情防控要把调研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组织部门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摸清当地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迈开脚步,到基层去。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第一时间把握战机。况且此时深入一线,不但能够获得数据,更能提振“前线”士气,激发抗“疫”斗志。相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那么一定早早败下阵来。掌握具体情况之后,就要因地制宜,因敌制策。科学有效的战略政策,可以主导战局走向。并且各地方的抗“疫”之策也是中央整体布局的延伸和细化,与中央无缝衔接,让方针行之有效,落地有声。有思维、有目的的具体执行,才能摆正砌好每一块“砖”,只有每一块“砖”都在其位,全其用。这面“防疫墙”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统”与“监”。统筹安排总体工作,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方针既定,便要全面执行。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具体落实,科学推进。其中人才调配是重中之重,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挖掘和培养人才。通过日常工作甄别人才,并根据需求,任其职位,展其贤能。此举不但有利于疫情防控,也能让人才有归属感和存在感。另外,通过“疫”考,组织部门还可以发掘更多人才,并在实战中锻炼之,培养之。变害为利,辩证统一。这是组织部门的智慧,也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才在其位,则胜不远矣。为了能让防疫工作的运行实现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前期制定对策之时就要考虑周全,后期运行的时候,更要执行有力,全面覆盖。因此一定要有专门的力量来监督,做到内有党性驱使,外有监督制约。主客观同时发力,必定能将抗“疫”工作落到实处。
宏观层面看,当下疫情不过是复兴路上的一点小小挫折,战略上必然藐视之。但从战术角度来讲,我们必须重视之。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学运用“组工智慧”,充分释放“组工能量”,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则最终之胜利必然属于我们!(原标题《抗“疫”中的“组工智慧”》)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篇3
近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当前,疫情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绝不能松一口气,掉以轻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这样两难的局面中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着审批难、招工难等重重困境。为此,还需打通复工复产“中梗阻”。
打通复工复产“中梗阻”,要树立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思维。疫情之所以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全国一盘棋的思维功不可没,经济次序的恢复更需要加强全国的统筹。当下,政府部门正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而这都建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各地在防疫工作中应该遵循全国一盘棋的要求,避免本位主义、层层加码。尤其要积极解除乡村过于严厉的管控措施,释放劳动力。相关部门要不断优化公路货物运输能力,并及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保障。对于所有用工企业来说,一定要严格严格再严格,落实落实再落实,按照防控指南抓好每个细节,时时刻刻绷紧安全弦,全面落实自身防控的主体责任。
打通复工复产“中梗阻”,要精准发力科学防护。谈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时,习近平说,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由于各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不一样,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也就千差万别,有的企业审批漫长、有的交通受阻运输困难、有的无工可用、有的防疫物资稀缺不一而足,对此,我们只有抓住这些痛点、难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因时、因业因企分类施策,才能帮助企业真正解决问题。
打通复工复产“中梗阻”,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疫情确实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也给行业、企业及政府带来很大改变,我们要借助这次机会加快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服务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患者追踪、人员流动和复工复产,并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所有热点、短板、需求和资源将一目了然。防控部门借助大数据就可以找到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充分运用网上疫情防控资源和信息化工具,建立线上线下、联防联控的管理体系。
总之,在复工复产之际,我们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各级领导干部要绑紧思想之弦,拿出更务实的态度和举措,打通“中梗阻”,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经济保卫战”。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篇4
新冠肺炎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心得体会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到处肆虐蔓延,祖国上下在习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下,全力抗战疫情,同时煤矿企业正是复工复产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式,我们煤监系统必须迎难而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近期分局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切实做好春节后煤矿复产复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近期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安委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后,自己也进行了深刻思考,为更好履行职责、守土担责、守土有责,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面对疫情复杂严峻的形式,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相信党、相信人民群众一定能够取得防疫阻击战的胜利。不仅个人要服从当地政府防疫工作的各项要求,做到三勤。勤洗手、勤消毒、勤测体温。还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出门佩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给当地政府添麻烦,密切配合防疫指挥部的各项部署要求。 另外还要及时调度掌握辖区矿井防疫工作情况,督促矿井在复工复产期间工人的防疫工作进展情况。对新入矿职工人数要底子明,是否安排对工人进行隔离措施,是否按时测量体温,按时消毒杀菌等等。
二、严把复产复工关口,保证煤矿安全工作。 不应因疫情影响。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篇5
三月的中国,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口罩之上的天空释放着希望的讯号。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全国各省份确诊人数逐渐下降成为个位数,各地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在有序进行。为画好复工复产的“同心圆”,尽快恢复经济秩序,进入正常生产经营轨道,需要打好“组合拳”,出真招、发实力。
打出“虎式”速度,疫情“泥巴滩”。有条件的企业要迅速投入一线生产物资的准备中,以“虎”式精神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各级政府要继续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优化服务、放管结合,简化审批手续、严把审核标准,出台适应地方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于疫情期间的生产损失给予适当补贴,未能及时偿还款项的企业适当放宽期限。同时,组织相关单位对企业进行“双报到”,开展值守和协助工作,发挥“红色党建引擎”作用,减轻企业压力,释放生产活力,助推企业走出发展“泥潭”,确保企业复产复工。
打出“龙式”腾跃,开启发展“加速度”。当前,疫情情况虽然有所缓和,但仍然不可忽视大意。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要打出“龙式”招牌,切实绷紧思想之弦,提高政治站位与高度。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跟复工职工讲清当前形势,合理规划安排用工时间,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由于人员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定因素,如不能搞为实现赶工期、超生产的疲劳战术。要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负责,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要迅速发放到位,对于食堂用餐可以采取各部门职工错开就餐、发放盒饭、错开打饭、送餐到舍等多种方式,营造放心、舒心的工作环境。
打出“鹰式”防备,提升防控“战斗力”。企业的复工复产同样需要在政府的监督下稳步推进,要有“鹰”眼意识,企业在对场所进行清洁与消毒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生产物资的保障工作,定时进行体温测量、发放防疫汤包、确保通风,实行“身体不适及时上报”制度。政府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监管和小微企业的运转,特别是对于生产、仓储、运营在同一生产车间的企业,要注意可能发生的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设立值班在勤表,特别是在夜晚的检车,要提升警惕性与警觉度,时时观察。制定预案计划,做到未雨绸缪,进行分析研判,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启动预警,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篇6
为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3月10日,石棉县烟草专卖局组织干部职工以科室为单元,分散观看复工复产消防安全网络直播。
直播中主持人和应急管理部门消防监督员深入企业工业园区,采取现场讲授、播放案列、组织演练、互动回答等方式,讲解企业复工复产消防安全管理要点和员工消防安全注意事项。通过此次直播观看,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对消防知识的熟知程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学习消防的良好氛围。
结合直播节目内容,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
定期组织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对档案室、信息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落实设施维护。
随机抽查设施设备维护情况,督促有关责任人员按期对消火栓、灭火器、消防主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各类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三是强化物资管理。
落实防疫物资分类管理,对酒精等易燃易爆的物资进行单独存放,实行专人管理,坚决杜绝因物资管理或使用不当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生。
疫情复工前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