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得体会是我们写下的一种感受性文字,也是我们不断更新迭代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起认真对待心得体会记录吧,那开头该怎么写呢,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心得体会篇1
本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主动探求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之中。
首先,做到坚持教书育人的思想,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手段开发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技能,启迪他们的心智。正确把握教材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更好地使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学生心里扎根、开花、结果,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本人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教学计划,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地探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积累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
为了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改革语文教学,培养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首先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发生认知冲突,主题通过同化和顺应,主动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要彻底废除“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充分把学生作为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为主体。
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何来创新?“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我常常鼓励学生敢于问问题,帮助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也要做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并引导“生问生答”。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由施教者向促进者、激励者转变,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向指导者、引导者转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育心得体会篇2
开学几个星期以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有几个还能够教好的学困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懒惰、畏难,就让我多花点心机帮忙他们,督促他们,让他们在小学最后一年有所学、有所得,其实能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是十分开心的一件事,此刻我对他们的进步有一点信心,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进步,不敢奢望他们的进步有多大,起码让他们不能厌恶数学,如果能有点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策略一:在课堂上要不时关注学困生,如果发现他们分散精神,就立刻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我就不动声色,提问另一个成绩跟他差不多的学生,当然我心中有数,这个学生必需当时是有听课,并有把握他会回答出我所提的问题,并对这个学生给予极高的评价。那不会回答我问题的那个学生就能明白老师对他的批评了,会自觉地认真听。
如果这策略没有成效,说明那个学生脸皮够厚,还需要更进一步严厉的批评,就要出策略二:再一次不动声色提问他,如果还不会,我就对他说:“可能你坐着听不能集中精神,那你就站着听课,如果你能回答出老师的一个问题你就能够坐下听。”这时绝大部分的学困生都会用心听课,争取能回答出一个问题。
策略三:课后辅导。利用下课的十分钟,我主动走到那个学生前,辅导课堂的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情作适当的批评。比如:如果那个学生是比较顽皮的,就严厉批评,如果那个学生是因为听不明白而分散精神的,我就不作批评,只是辅导他之后说些鼓励的话,让他明白自己并不是个笨学生,只要能控制好自己,认真听课就能听得明白,就会越学越好的。
策略四:时时表现出老师是关心他们的。在课余时间,绝对不能对学困生冷淡,适当时候甚至要比其它学生热情,跟他们拉家常,跟他们拉近关系,记住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上星期我班一个顽皮的学困生跌伤发脚,缺课几天,当他第一天回校上课,我就跟他聊天,问问他怎样跌伤的,还痛不痛,还表扬他脚还没好就回校上课,并利用午练、第二课堂时间给他补课。我想这样一来,无论那个学生在老师心目中是如何的顽皮,他也会对我有好感,跟我亲近了,我对他的教育效果就明显了。
策略五:严爱有度,激励为主。学困生的通病是懒惰、畏难。懒惰就需要严厉来管促,畏难就要老师的爱心来树立他们的信心与意志,克服畏难情绪,老师的不断激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以上策略要不时使用,持之以恒,效果就必定明显,我真的好期望我的学困生能有所进步,不仅仅仅是学习成绩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做个懂得真善美的好人!
教育心得体会篇3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收获颇丰。
刚刚拿到书,只随便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的许多内容吸引住了,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点滴读书心得叙述如下:从教以来,我曾不断地激励自己,力争做一个教学方面过硬的教师,这也算是我的理想了。然而,今天读了朱教授的书,却发现自己的那点理想真的太渺小了。朱教授认为,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发自另一个自强的我的心声。而现实中的我,无论是哪一条都距离理想教师的目标很遥远。
记得大学刚刚毕业,我就满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满怀对学生的爱,投入到自己的新的岗位。可是工作和学习完全是两回事。原来在大学里,用功点,成绩就可以考好,而如今功也下了,可就是不见有多大起色。由于受大学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与学生相处应该是朋友关系(这话完全是对的),于是不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我都和自己的学生平等相处。应该说这没什么不合适的,可谁知在此期间,就有个别捣蛋鬼出来捣乱,偏偏和你唱反调。于是,我不得不改变一开始的那种和蔼可亲的形象,逐渐主张对学生既要有表扬还要有批评。从那时起,我才真正认识到,适当地给学生点压力与严厉,是很必要的。是因为我知道现实是最真实的,温室里的花朵终究经不起风雨,更长不成参天大树。
虽然已经看完了书,但有这么一段话,总是在我脑中浮现: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squo;教育警察squo;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squo;放大化squo;。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squo;刽子手squo;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不能不说自己也犯了朱教授所提到的错误,我也自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是毫无情面的指责和苛求吗?回答是否定的。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该宽容的时候,多宽容学生,耐心去教导他们。
总之,朱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许多方面多多借鉴其中的好的经验和教导,为我所用,争取早日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教育心得体会篇4
现在,我们大多数同学都为写不好作文而发愁,许多家长也为孩子写不好作文而烦恼,甚至动怒。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他们确实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出非常出色的文章。
我的文章不算太好,有时也有模仿,但许多感受也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平时喜欢随手拈来一张纸随心所欲写点什么,所以积累了一些看法。
写文章要先构思,心里要想好一个框架,就像盖高楼的图纸,像人的骨架,文章分几部分,开头怎样写,每一段落要表达的意思,怎样收尾。并且要想好填充框架的内容,这就说到了素材。素材是平时不断积累来的。常言说的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哪怕是一株植物给予你的启示,这都是非常好的素材。毕竟作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当然,你也可以写幻想、写未来、写童话。文章要以情动人,真情才是好文章。你的作文是给大家看的,就要把美好、积极向上的东西展示给大家。平时要多积累好词好句来组织你的文章,每天做一次读书笔记,而且笔记要经常看,才可以铭记不忘。作文首先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最真实的还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像《快乐作文与阅读》之类的小学生杂志,它会对你的写作能力有助于提高。
构思完毕,就开始动笔,再合理地运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必须记住,写事时一定要叙述清楚过程。写完后,不要以为大功告成,你至少要把文章读上五遍,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要认真地检查,仔细地看有没有错误或不通顺的地方,一定要全面修改,才可以抄在作文本上,这样一来,一篇作文就完成了。
要知道,作文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深入了解它,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它。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作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的。你们如果有什么好的写作方法,我非常愿意与大家交流。
教育心得体会篇5
读了《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听话”教育和“乖孩子”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扭曲了心态,丢失了独创力,凡事都跟在别人后面学,举国千人一面,万人一腔,随大流,跟人走,鲜有独立思考者和创新开拓人。
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就能得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性,是育人,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剩下的就是人性呀!从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的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到刘老师对保护小荷的人性做得是如此的到位!她用实际的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如何给孩子自由,如何智慧的爱孩子,如何巧妙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如何陪孩子一起玩等等。
除此之外,表扬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力,有指导性的表扬不但不会宠坏孩子,反而能有效促使他们坚持用努力来提高自己。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只需如下几条:欢快有趣充满童心,不吝表扬随时赞赏,绝不批评只作指导。如果能够始终坚持这三条,您的孩子一定是乐观自信优秀的。
教育心得体会篇6
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最温暖的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万里寻母记》讲述了马尔可的妈妈为了让家里偿还债务,远渡重洋,孤身一人来到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富人家去做女佣,后来与家人失去了联系。马克尔和爸爸十分担心,13岁的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寻找母亲的请求。于是,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他吃的苦头比任何人都多,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
掩卷沉思,马尔克是这样的爱妈妈,为了妈妈,他甚至不顾一切危险,远渡重洋,从热那亚来到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并且每当他来到母亲曾经住过的地方,见不到母亲时,心是多么难受,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没有抛开母亲,真令我感动。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受启发:马克尔多么爱妈妈,我们一定要马克尔一样考出优异的成绩给爸爸妈妈看,长大后回报爸爸妈妈,回报社会,我的妈妈和爸爸一直在内蒙古打工,他们赚钱是为了让我们上学。爸爸妈妈只有放暑假的时候,才会回来,每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会好好孝敬他们。当然,我有时会犯错,每当母亲打骂我的时候,我对妈妈的尊敬顿时无影无踪,回想起来真不应该。
让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手,一起乘上爱的小舟。
教育心得体会篇7
我和县纪委监委以及县委巡察办全体干部走进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聆听党的纪律建设光辉历程、重要特点和突出贡献。
展馆中,一张老旧的照片,让我深有感触,那是毛泽东和毛岸英父子的合影,一张不普通的照片,诉说着一个感人的故事。1946年1月,毛岸英从与阔别19年的父亲毛泽东合影,然后,他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还担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建国后不久,毛岸英的表哥杨开智希望调来北京工作,并请表舅向三立帮忙说情。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转述了表哥的想法。毛岸英回信向三立,坦率地表达了如何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反对利用亲属关系谋私利等问题,在毛泽东父子的帮助和影响下,杨开智打消了去北京工作的念头,根据组织安排在本地工作直至退休。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新婚不久的毛岸英请求入朝参战,当年11月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拒绝了让同志们提出让毛岸英回国安葬的请求,批示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他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在展厅中,展出了周恩来、邓颖超夫妇送给侄女周秉德的结婚礼物——一条白色丝绸被面,这本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送给周总理的礼物,但周总理坚决按礼品的实际价格向中央交纳费用,才将这块丝绸留下来作为纪念,后裁剪成被面,作为给侄女的结婚礼物。展厅里还展示着朱德的存款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收到朱德家属上交存款后的收据,展示着陈云夫人于若木退还工资的收据单。每一份展品,都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感人的故事,展现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奉公,率先垂范,并以良好家训家风教育后代。
405件文物资料、7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生动详实的图片、栩栩如生的模型、珍贵的历史文物配以恢弘壮丽的音效,诠释着初心不改,让我直观了解了共产党成立98年以来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监督执纪历程,感受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
大革命失败后,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委员先后有8人牺牲,周振声下落不明,只有刘峻山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无一人叛党投敌,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参观过程中,王荷波等人的先进事迹让我热血沸腾。
近年来,我们利用党课、青年干部读书班以及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了党的纪律建设历史,王荷波等人的事迹,我们并不陌生,这次参观让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之路上的血与火、生与死、忠诚与背叛,警醒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教育心得体会篇8
为一位中学生,应当对法制教育有更深一层的了解,预防生活中的各种诈骗和违法行为。为此,学校特地召开了一场法制教育的讲座,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发言人是一名巧舌如簧的律师,从他精练简洁的话语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通常是否触犯到法律,只是在于人的一念之间。相反,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也要懂得维护自我的自身安全,尽量让自我处于安全地带,尽可能减少外界对自我的伤害。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做到未雨绸缪,将法制教育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以防不时之需,为每个人的生命及权益加强保障。
讲座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诈骗。我们切不可轻易相信别人,做什么事之前,必须要认真思量,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不要掉进陷阱里,被骗了还当局者迷。当然触犯法律的行为就更不能去做了,是损人不利己的。
就说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警戒大家。有一个人,在路边捡到了一个灰色胶袋装着的现金,由于,那个人一时起贪念想私吞这笔钱。可当他卷款而走时,一个中年男子出此刻他面前,狡黠的说:“捡到钱想私吞啊?”中年男子进一步逼他与其平分此等之财,否则报案,闹得硝烟四起。结果,两个人平分了这不义之财。俄而,报应随之一个诈骗团伙。另一个人也因拾到假币私吞,非而来,拾物平分的中年男子被警方抓获,随之楸出法使用,也被控制。原先,那袋灰色胶袋里的假币是那个诈骗团伙故意设计的,引人上钩受骗,假装路平分假币人,并从他人身上获取财物。
一系列事件,让我们明白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能有私心、贪念,否则就会酿成一系列杯具。抵制诱惑,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要知法遵法。
教育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