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如果你还在为写不出心得体会而烦恼吗,在职场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可以试着写篇心得勉励自己,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5篇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篇1

一、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农民的心更近了

怀着一颗爱民敬民的心,我们走进了坨村。驻村帮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了个人行为,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对坨关怀的具体体现。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仅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与接触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气”,实打实地给群众排忧解难,把这样的驻村帮扶当成一场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当成送关怀送温暖的实际行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表情,我们脸上洋溢着最诚挚的微笑,带着党的关怀,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家庭,静心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在走村串户的路上,我们和村民们结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几个月来,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围墙换上了铁艺墙,村民广场还新装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坨村群众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基层干部接触多了,对基层的了解更深了

驻村帮扶工作一边面要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层干部协调合作。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的时间多了,经过他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经过与基层干部的接触,我们发现:一是基层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量大;二是基层财政所保障水平低;三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乡镇职能不对称;四是乡镇财政缺乏自主财源,管理不规范;五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落后,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取性没有调动起来;六是乡镇财政是财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直接应对广大人民群众,业务量大,服务项目多,服务难度大。这次调研使我们对乡镇财政及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好地完成各项财政工作奠定了必须基础。

四、去田地里的次数多了,对土地更加热爱了

驻村期间,在村支部何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我局帮扶的蔬菜大棚基地和机井地。到了蔬菜大棚,我们被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长势可人的玉米地所征服了。那里的白菜、圆白菜、辣椒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此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杏园基地,坨村有500多亩的杏园,还有50多亩杏园用于发展观光采摘,带动全村林业发展。我局工作队在外出打工农户闲置的院子里也培植了一个小蔬菜基地,有黄瓜、丝瓜、茄子、豆角、生菜、西葫芦,还有水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在仔细倾听村民和驻村工作队讲解拔草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我们细心翼翼地拔起来,过了一会儿,大家就熟练掌握了拔草的技巧,做起来游刃有余。看着我们做起农活来如此利索,何书记称赞道:“没想到你们这些略带几分娇气的文弱书生,干起农活来,还真像那回事儿,像你们这样能吃苦、肯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我们听后,干起活来更起劲了。田间劳作不仅仅使我们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并且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朴实、热情与艰辛。经过田间劳作,使我们更加热爱这片热土,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须会更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五、心中的感触多了,从实践中收获的也更多了

经过这次驻村帮扶锻炼活动,我们理解了领导让我们来的意图,青年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进行帮扶锻炼,就是要学习基层先进经验,了解基层实际情景,“接地气”,体民情,提高自身适应新环境的本事,学习基层干部直接应对一线、应对老百姓,克服困难、排忧解难的本事,学习村民那种不怕吃苦、自力更生、纯朴善良的传统,经过锻炼,助力成长。

驻村期间,我们学习了锄草、浇地、对花、挖地、施肥等农活,亲身感受了农民的不易;对基层教育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村干部“基层工作难”的心声有了切实的体会;对基层财

政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做好财政工作的本事;经过和农民近距离的接触,实实在在地密切了干群关系。经过驻村锻炼,小组成员互相信任、互相帮忙、互相理解,大家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情。驻村时间虽然短暂,但大家收获颇丰,这些收获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是弥足珍贵的。

★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00字精选

★ 个人扶贫工作心得体会优??

★ 驻村工作队员扶贫心得体会

★ 驻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00字

★ 扶贫工作讲话稿

★ 扶贫工作工作计划

★ 扶贫个人工作纪实范文

★ 扶贫工作演讲稿优??

★ 扶贫基层人员工作心得和感悟

★ 帮扶单位扶贫工作计划书

文档为doc格式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篇2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恒定的规律。在脱贫攻坚中也是如此,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就离不开高标准、严要求把控攻坚中的脱贫“量”,包括“存量”“增量”“变量”,必须靶心不变,精准施力,下足“绣花功”,才能夺取“全胜利”。

巩固脱贫成效,稳固脱贫“存量”。经过前期的艰辛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在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阶段,前期的成效就是决胜的最大底气。因此,一定要把巩固脱贫成效,稳住已脱贫量,是取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重要要求。要继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抓好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鼓励复工复产企业根据岗位要求,优先招用贫困群众,全力稳岗拓岗;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因地制宜,依托自然资源、电商资源、文化资源,曾强本土产业特色性,发挥“培育一批主体、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产业效应;要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快解决移民搬迁群体的产业、就业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啃下“硬骨头”,攻克脱贫“增量”。攻坚脱贫面临的巨大任务很挑战,关键就在于要攻破深度贫困地区堡垒。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是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是赢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关键任务。即使疫情期间,脱贫攻坚的难度加大,依然要毫不松懈“两手抓”“两手硬”。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推动低风险地区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要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要聚焦特殊困难群众,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用政策为贫困群众兜底;要精准盯防重点乡村、重点人员、重点项目,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攻克“增量”。

建立预警机制,警惕脱贫“变量”。脱贫攻坚会出现各种返贫情况,或是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后遗症”,或是因病返贫、因意外返贫等。为了确保攻坚脱贫全胜利,对这些脱贫“变量”也要高度警惕,坚决“清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严把“退出关”,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调联动,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验,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做好返贫人口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特别是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助力其走得更好、走得更稳。

打好“组合拳”对脱贫攻坚各种“量”严格把控、精准施策,一定能够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实现“高质量”全脱贫。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篇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丰硕果实,离不开乡亲们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精准发力、破旧立新、久久为功的实干本色。

以“纤毫物欲不相侵”的干劲精准发力。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环江县毛南族的领导干部们恪守初心,心无旁骛,在关键时刻乘势而为,用辛勤汗水和不懈奋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通过创建“三园”产业、传授桑蚕技术、异地扶贫搬迁等精准举措,让曾经贫困的环江县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各地的党员干部理应用好这本生动教材,戒骄戒躁、凝思聚智,用对一方土地和人民的真挚情怀,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稳”“精雕而细琢”,顺利打开人民过红火日子的新局面。

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闯劲破旧立新。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喀斯特和岩溶山区,这些地方“草帽能盖地”“望天吃水”“一里挂九梯”……种种都戳中脱贫的痛点,除却已知之难,更有不测之困,但环江干部却迎难而上,探索新道。广大党员干部也要经得起考验,敢于吃螃蟹,落实扶智和扶志,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敢于涉险滩,持续推进产业和就业,坚决破解群众生活困难的难题;敢于破藩篱,积极培育本土“头雁”、能人,确保从“里子”“根子”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敢于担责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真真正正为贫困群众蹚出一条新路。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久久为功。毛南乡发生沧桑巨变,归根到底是广大党员干部凭借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坚持以上率下、上行下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才在攻坚拔寨中发挥最大功效,将“娄山关”“腊子口”一一拿下。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来不得半点松懈,“表格式扶贫”迟早露出马脚,“拔苗式扶贫”只能掩耳盗铃。想要保证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党员干部必须要继续发挥燕子垒窝、蚂蚁啃骨、老牛爬坡的韧劲,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篇4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 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篇5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做好扶贫工作,最需要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一是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况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况。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希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 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 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 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积极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 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一定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是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 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助。

2. 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能力,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 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能力。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群众时,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见到年轻人不多,根据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做杂活),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情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

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虽然现在经济生活条件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一定会创造出美好幸福生活。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最新8篇

2023实习心得体会参考5篇

2023实习心得体会优质5篇

消防2023心得体会模板5篇

消防2023心得体会5篇

共青团2023心得体会作文5篇

感动中国人物2023心得体会5篇

2023年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高考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冬奥会个人心得体会5篇

2023扶贫曰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