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会感到苦恼吧,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实践中的反思内容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表达,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7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1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
疫情就是一面镜子,检验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反映的是干部的态度、能力、作风。疫情一线,领导干部必须做表率、打头阵。
初心不变,使命在肩。报告!“我是党员我先上”。面对疫情,各行各线的共产党员们成立临时党支部,医生、护士、民警纷纷递交“请战书”,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村书记带头做好排查,科学有力部署,组织党员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他们把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里,这样的党员干部让人放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疫情紧急,有的干部作风不实,对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当起了甩手掌柜]。前几天中央派出督查组前往湖北黄冈区调查疫情情况,当地卫健委主任的回答是遮遮掩掩。“不知道,搞不清楚!”蛮有信心地将“一问三不知”说得理直气壮。这种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慵懒心理抹黑了我们共产党员的形象,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网友们热议:“作为一个领头者连基本的数据不知道,如此作风怎能经不起我们党的考验,就该下课,让能者上,庸者下。1月30日晚,黄冈市委研究同意,提名免去唐志红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其免职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在党内绝不能容忍这种“不作为、慢作为”继续泛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古人云:“人而无责,于世何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容不得一丝懈怠,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关键时刻来不得“拉稀摆带”,用过硬作风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2
何为“野孩子”?就是与社会脱轨的,比如狼孩、猪孩、熊孩等。
这部电影以野孩子为题就是为了突出主题,以一个不合群的孩子的个人成长经历贯穿整部电影,从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看不清自己到经历了友情爱情的洗礼直到变成熟的过程。
在美国,这种拍以年轻人为主的电影非常多,而且大多以校园为背景,不管现实中是否如此,那就是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学无术的调皮鬼,总能在一次次的经历之后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并愿意为之而奋斗的东西。这让我想起前几年风靡校园的偶像剧《流星花园》,但当时被国内封杀了,原因是因为觉得这部偶像剧是校园暴力,但是直到现如今还有很多国内偶像剧是仿《流星花园》拍的。
学习成绩在西方人眼中也同样重要,而且可能要比国内还要重视,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凌晨4点时已经看不到空位了,而在国内图书馆的凌晨还没有开门,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中国人不勤奋,要是没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想全世界的人都会被饿死吧!但我想他们的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可能这就是美国人天生乐观的原因之一吧。在我看来这也是一部青春励志片。
父亲的抉择让她在这所寄宿学校,她找到了真正的友谊,真正的爱情。虽然有时我们羡慕有钱人的上等生活,但却不知这也会使我们变得蛮横无理。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最自然的自己,最原先的.自己。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3
?姜子牙》难看吗?
不难看,我觉得姜子牙有着比较成熟且高水平的动画制作,单是开头的2d作画就值得一吹,归墟场景惊艳的色彩呈现,四不像灵魂归天的情感爆发,天庭师尊周围如星辰环伺的云团,这些场景设计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
?姜子牙》故事单薄生硬吗?
不单薄,甚至我觉得还很有层次感,和《哪吒》几乎一脉相承的对天道的反抗,但是哪吒是“出身为恶,以个体之力逆天改命”,而姜子牙则是“出身于体制,无法理解偏颇的正义而选择真正地为所有的苍天诸命谋未来”。
为了挑明这个主题,姜子牙在立场问题上反复辗转,先是大义凛然想要斩除狐妖,继而发现狐妖体内无辜的元灵而功亏一篑。
在北海闭关自省时看到小九并一路追踪到九尾时又要重新“匡扶正义”,然而看到师尊所串联的命运锁链后又心生迟疑,询问师尊后还是决定牺牲一人救苍生,但是至少小九有一个转生的念想。
然而最后发现其实转生也都是谎言,所谓妖族狐族,不过是师尊试图攫取利益而降下的恶果...
每一次转折,都越来越揭露天庭中黑暗的一面,慢慢从“救助苍生”变为了“电车难题”,最终沦为“背后勾结的骗局”。
当然,最后姜子牙只是完成了一个斩断天界对人世间庇护的锁链,其实就是一个更大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只可惜最终制裁师尊的是更高等的存在,这一点未免让人意犹未尽,也似乎忤逆了以自身之力逆天改命的主旨,但《哪吒》固然鼓吹“逆天改命”的拼搏,结尾也是未能抗过天劫,只保全了元神,从这点来讲,在“至高之力”与“个人意志”之间找到平衡点,本片做得也还不错。
除此之外,苏妲己和九尾背后的秘辛,纣王与妲己的爱恨交加,申公豹因为景仰姜子牙而自愿下界陪伴,当掉耳环换取食物,并最终完成一场守护,还有四不像与小九建立的友谊,骨风铃对战场冤魂引领,来自更高存在的玄鸟引领亡魂回乡...这些填充在主旨之外的剧情其实也很丰富有趣,动画标配的卖萌角色给了小四不像,说真的,也蛮可爱的。
所以《姜子牙》的故事,虽说因为兼顾的内容稍多而略有杂乱,其实也没有太大问题。
那么《姜子牙》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有两处。
一是有着太高的前作标杆。
立意高度精准的《哪吒》没有涉及过多庞杂的道理,亲情,友情,与面对天意时的态度,再加上足够有趣的笑料(虽然我一直对指纹解锁耿耿于怀),让《哪吒》成为了剧情扎实,却也通俗易懂的动画,因此才可以广受喜爱。
?姜子牙》明显是想要超过《哪吒》的立意高度,但是先是“幻象与本心”,再是“救一人与救苍生”的电车难题,最后到“命运不受苍天控制”的觉醒,主旨其实随着姜子牙的境遇而发生了改变,而其中不少对于“战场亡灵”的描述又抱持着怜悯的视角,那些“猎狐者”的丑态似乎又在描述着贪欲,申公豹救下姜子牙的部分很感动,但是“你一直是我眼中的英雄”其实和“救助苍生”的主题脱节,所以更像是一条支线,相比而来,姜子牙和小九的互动就更为鸡肋。
当然这些说不上差,但是和主线清晰的《哪吒》相比,无疑就差上一着。
其实立意繁杂并不是不能出好作品,不思凡的《大护法》就将庞大的立意作为了影片的一个特点,但是这样的电影必然是小众且不好模仿的,比如今年的《妙先生》就血崩。
?姜子牙》从宣传初期就绑定《哪吒》的“封神宇宙”毫无疑问为电影设定了太高的起点线,导致成片很难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但至少热度很高),其实《姜子牙》对标的更应该是《白蛇:缘起》,白蛇的制作水平在某些方面比姜子牙好,而姜子牙的剧情又胜过稍有狗血的白蛇。
然而,和哪部比并不是问题的症结,《姜子牙》真正的问题,还是在因为制作水平的下降而造成的观感不佳。
你会说了,你前面不是都说了吹爆前面的2d制作吗?不是说了“归墟”场景夺目漂亮的设计吗?玄鸟,天尊,天梯,灵魂骨龙,这些设计哪一个都不拉跨啊!
但是,我们真的能用几个割裂的亮点来概述全片吗?
现在请你回想一下片中令人惊艳的动作场景(不只是某个镜头的惊艳,而是一整段场景的惊艳),除了开场的2d,你还能想得到吗?
申公豹和姜子牙的打斗?姜子牙和小九的打斗?小九逃离酒馆的动作戏?九尾和申公豹的打斗?九尾和姜子牙的打斗?姜子牙和灵魂骨龙的纠缠?姜子牙最后奥特曼上升的动作戏?
这些场景我固然可以一一复述出来,但是要让我说里面哪一段特别精彩,还真的没有。
那么,你还能记得《哪吒》之中,太乙仙人,申公豹,还有哪吒敖丙夺笔的长镜头吗?
你还能想到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江山社稷图中坐云霄飞车的场景吗?
哪怕是只有几个镜头的哪吒和敖丙踢毽子的镜头,大概也是很难忘记的吧?
而哪吒,大概是一年前看的,姜子牙,才刚看过几个小时。
按理说,小九从酒馆中逃出那一段绝对可以做得妙趣横生,但是无论是这一段还是之后几乎所有的动作场面中,画面的衔接与分镜都没有连贯的逻辑,这也让我想到了前一阵子看的《妙先生》,同样在动作的分镜上做得极为糟糕,这种画面与动作的割裂会极大地破坏观众观看动作场景时酣畅淋漓的体验,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不够燃”。(白蛇在这方面要做得更好一些)
这种分镜的凌乱还有制作层面的缺陷可绝对不止发生在动作场面之上,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在观看时对于姜子牙的跑步感到疑惑,跑动中的姜子牙身体极为稳定,那些轻微的抖动就像是和谐号列车运行一样平稳,最后抱着小九跑步更是稳当得不像话,真人电影摄制在上个世纪出现了一种叫做“斯坦尼康”的稳定器,专门用于动态拍摄镜头时保持摄像机的稳定,要我说,《姜子牙》中的“稳定器”,可比“斯坦尼康”好得不止一点半点。
总之,《姜子牙》虽然质量不算太差,可惜珠玉在前,反而成了累赘。影片初始的愿景想来不小,商周交替的大战,封神,天界,更至高的存在都有涉及,但是就像绑在小九脚上的锁链,在人世间和天界之间横亘的天梯那般,彩条屋的“封神宇宙”,因着《哪吒》的爆火而引来了太多非议与关注,反而成为了之后束手束脚的“锁链”,一旦捆绑宣传,而成色又不及预期,那么观众的反噬也会来得比那些单打独斗的电影更为猛烈。
所以还是希望这个系列,包括中国动画能越做越好。
从技术上来讲(尤其是片尾的《深海》),国产动画电影的技术已然不缺乏,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要讲一个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并喜爱的故事,还有,便是需要知道如何去驾驭故事的节奏和讲述的方式。
毕竟耍了半天花架子,仔细一看却露了怯,那可不太行呢。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4
反腐题材电影《决不饶恕》在北京举行首映。
影片《决不饶恕》从不同的方向与视角,将看点更接地气的对准了社会上最普通人的内心世界。站在道德与艺术地角度讲述了一个能唤起人们良知和正义感的真实案例。从而更能令人警醒、振聋发聩,从而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被誉为演艺圈“黄金绿叶”的节冰在多部影视剧中都是以反面角色示人。其精湛的演技,完美的塑造了非常成功的荧屏人物形象。而此次出演《决不饶恕》更是对节冰演技上的一个很大的考验。
在接受采访时,节冰坦言:“因为电影中80%以上都保留了案件中真实的情况。而且腐败案件又有很强的共性,及其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面对这些我只有把压力当作动力,把自己对这部剧的感受和导演的指导结合在一起,把案件中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用给观众。”
从贴近生活的道德视角切入,再辅以客观的艺术性。“艺术源于生活”,节冰用生活中的道德真实和影视剧演绎的艺术手段完美诠释了《决不饶恕》中的角色。贴近现实的道德和接近真实的艺术被节冰糅合在一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节冰在《决不饶恕》中突破性的角色演绎,相信一定会带领我们广大观众领略到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5
?半条棉被映初心 决胜小康再出发】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深入当地开展红色教育、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总书记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
1934年11月,红军过境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到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一个被窝度寒夜,一床棉被对半分。寒冷的冬夜里,棉被之所以能够御寒,并不是它本身就有温度,是因为人把棉被暖热了,棉被才会给人以温暖。“半条被子”的背后,是三位红军女战士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为民情怀,是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印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的现实缩影。“半条被子”不仅见证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映照了中国共产党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过去,我们党正是靠无数个这样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万里长征虽已远去,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半条棉被的温度却始终如初,共产党人的初心依然如昨。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夏秋之际,南方各省又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抗击疫情、汛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披荆斩棘战疫情、劈波斩浪战洪水,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大战大考面前交出了满意答卷。
当下,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的疫后重振建设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任务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因此,我们还有很多“娄山关”要征服,还有很多“腊子口”要跨越,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弘扬传承“半条棉被”精神,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带领人民群众谋发展,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温暖的故事能够折射出真理的源泉和力量。今天,我们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牢记“半条被子”的精神,用心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将“半床棉被”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时刻与人民共担风雨、血脉相融、生死与共,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6
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女排3个不同的阶段,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更让影片增色不少。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想把“中国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导演陈可辛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减法围绕两代女排队员和3场比赛来讲故事。《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无声,远没有《夺冠》这样受关注。除了中国女排这一特殊题材之外,拍摄手法、故事处理、人物预设等方面,陈可辛都拿捏得比较到位。
取与舍 以郎平为主线
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要想还原过去30多年历程,135分钟的影片时长是不可能的。陈可辛说,过去两年的故事积累,足足可以拍5部电影。如何取舍,如何更准确地还原、展现女排精神,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得有取舍。
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共拿到10个世界冠军,《夺冠》一头一尾选取了其中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
第一场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3比2战胜日本队,拿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另一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影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队决赛3比1战胜塞尔维亚的那场球,而是聚焦到与东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队的8强战。
这两场比赛虽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时代在变、队员在变、对手在变,但中国女排的精神从未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调教下一度创下118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中国队能在大阪从霸主日本队身上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对提升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话来说,“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你们后悔一辈子!”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巩俐称出演女排英雄压力与挑战并存。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篇7
“90后”抗美援朝老兵的初心情?
“咱们都是90后,都是新时代的中国人!”今年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唐凤仪亲切地说。他并不像一位鲐背之年的老人,思路清晰、精神充沛,言谈举止之中竟像个孩子。与老人的这一次“邂逅”好似上了一节足够生动的“党课”。
“听”现身说法,“忆”英雄本色。
“30多架飞机并排在一起,对我们实行地毯式轰炸,眼看着25名战友在我面前牺牲,不想让他们的尸体四分五裂、流离失所,将他们分散的四肢找到拼好,然后咬着牙忍着痛继续战斗,那一天的惨烈,真让我永生难忘!”唐凤仪老人1947年2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阴县独立营的一名战士,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了抗美援朝等战役。“但我们中国军队,是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军队,无论武器有多么悬殊,我们都能胜利!”老人在讲述的抗美援朝战斗经历时虽然几度哽咽,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金城战役时,中国志愿军在14天的时间里,歼敌5.3万,逼着美国和韩国老老实实回到谈判桌上,再也不敢耍花样。听老人的讲述,回忆起影片《金刚川》中的画面,感叹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中国精神、中国之魂。
“看”执着精神,“感”初心如磐。
老人虽有90岁高龄,但仍保持着做笔记的习惯,酷爱学习、勤于思考,读书看报是他每天必备的工作。知道了这些,不禁申请想要看看老人的笔记,颤抖的笔触依然掩盖不了他深厚的书写功底,虽然文字的内容只是学习的记录,却能从中感受到非常丰富的情感,那是认真、执着、坚持……不禁感慨他是如此认真的老人,如此忠诚的战士。
勋章和奖牌,还有一身老军衣在老人家中格外显眼,虽摆放在外但却没有一点灰尘。老人说:“每天擦擦他们,是怀念战友也是纪念胜利,人啊,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这些‘老伙计’不只是我的,更是我死去的战友们的,我得擦得干干净净,每天看着它们,用现在的话说我要‘不忘初心’。”老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虽没有相同的经历,但看到老人的举动,听到老人的话语,坚定的信念、奋斗的决心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最直观、最有效的“党课”吗?在老人的身上,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革命精神,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初心情怀。
“念”家国情怀,“望”代代相传。
“您不仅是家中的宝,更是我们组织的宝,一定要保护好身体,将您的宝贵经历、伟大精神传承下去。”“你们放心、也请组织放心,我这把岁数,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就是希望你们年轻人好、祖国好,能有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呀!”简单的一段对话道出了老人的家国情怀。
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我看到了他温暖而又坚定的眼神。就像老人说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老人亲眼见证了腥风血雨、时代变迁,看过了生灵涂炭、一盘散沙,如今老人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也感叹新时代赋予我们崭新的历史使命。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依然打跑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我们有幸处在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这场特别的“党课”不仅让我从历史中汲取丰富滋养,还从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初心的力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致敬我们伟大的前辈,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微电影心得体会范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