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内心见解通过文字形容出来的文字报告,学会写心得体会,我们都能培养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支教新心得体会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支教新心得体会篇1
7月9号,我们出发了,带着激动的心情前往那个我们教师梦开始的地方---甘肃省会宁县柴门中学。
一路上的欢声笑语让我们忘记了路途的疲劳,让我们熟悉了这个支教大家庭里的每个人。前往柴门中学的路上,我们用惊奇的目光观赏着不一样的风景,想象着和孩子们见面的场景。
客车停在校园里面的那一刻,我们都急忙忙地下了车,而那时的我除了激动,还有一些忐忑。孩子们很热情地帮我们提行李,把我们领到了宿舍。
我们把东西放在宿舍之后,去参加师生见面会,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这帮孩子们。他们穿着不太整齐的校服,穿着自家做的布鞋;他们有些黑,有些害羞;他们不爱看你的眼睛,却喜欢对你微笑,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孩子。第一次以老师身份面对学生的我,我选择了微笑,即使也因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时候流出了有些心酸的泪水。
学校里面的环境虽然比我想象得要好很多,却和城里一般的学校差很多。学生们平常用的一般都是井水,来到这里我们只能自己买饮用水。宿舍条件也不是很好,那是个二十个人的宿舍,我们十个人住在一个宿舍,孩子们虽然把宿舍都为我们收拾好了,可是还是灰尘很多,也有些潮。教室也是很原始的土地面,灰尘很大,桌子和椅子是纯木的,但是已经不稳,想想我小学时候用过的桌椅都好于这群孩子们现在用的,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收拾好行李之后,我们便各自准备自己的课程以及一些班主任工作。
我担任的是初一年级两个班级的英语,他们是一群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活泼,好动。由于不知道他们的英语水平如何,我便准备了一些单词游戏,还有英文字母卡片。当我发现他们的英语水平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的我没有感到紧张,而是瞬间成了孩子王。第一节课上得很顺利,我心里的忐忑和不安也瞬间消失了。当我带着满手的粉笔灰回到宿舍的时候,我心里真的乐开了花。
然而,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八年二班却没有七年级的孩子那般活跃,从他们眼里我读出的是害羞和不自信,这是我没想到的。可是令我感动的是,当我们教他们班歌《我相信》的时候,他们的声音由不太大,逐渐变得洪亮有力。那时便是我们友谊的开始。
虽然我担任七年级的英语老师,而我了解更多的却是八年级二班的十几个孩子,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也是那些孩子。逐渐对他们了解之后,我发现他们是一群不爱表达内心想法,有时候甚至不爱言语的孩子,却也是一群善解人意的听话孩子。
还记得第一次送他们放学,将他们送到校门口的时候的那一声声老师,再见;还记得第一次收到一位孩子的短信,老师,我已经平安到家,请您放心;还记得第一次利用午休时间教他们日语,他们几乎全员捧场的场景;还记得第一次发现我那磨破的教案本不知什么时候被人用胶布缠了一道道的时候;还记得第一次在班级为他们唱我最拿手的歌的时候,虽然那也是最后一次……那一次次的第一次是他们教会我的,更是我们之间最美好的回忆。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最多的是那份坚强和乐观。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之中的很多孩子家里只有妈妈在家,父亲出外打工。而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放学回家要帮忙妈妈去搬砖。当我们看到那个孩子居住的屋子时候,我们更是惊呆了,因为他住在了粮仓里面只能容纳一袋粮食长度大小的炕上,那个个头已经有一米七的大男孩就那样每天住在那个暗暗的小屋子里,我们沉默着离开了他的屋子。想想他每天那阳光的笑容,再看看眼前的那个狭窄的空间,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或许他不知道他的那份坚强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
那是些刚强的孩子,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子,每天有的要走山路,有的要骑很远的车回家;那是些淳朴的孩子,喜欢把摘到的花送给老师,喜欢把认为最好吃的杏子送给老师;那是些懂事的孩子,告诉老师:你们走了我会笑着送你们离开。当汽车离开校门的那一刻,我们哭了,不但是感动的泪水,还有感激的泪水,因为我知道那些孩子教会我们的要远比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的分量要重,而那份感动和感激也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感动的记忆温暖着我的心,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许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们的学习道路会像他们爬的山路一样坎坷,作为支教老师的我们也许无法借他们力气去翻山越岭,但是我们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勇气,让他们懂得在学习的路上,努力总会有回报;我们可以送去关心和鼓励,让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不会是一个人的旅程。
孩子们,现在的你们还好吧?你们知道吗,当你们在教师节给老师发信息的时候,老师真的很感动同时也很感激。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有机会再为你们上一次课,可是我会永远是你们的好姐姐,在你们需要我的时候尽我所能帮助你们,在远方默默为你们加油。
最后,真心感谢大爱西行支教团,感谢团队里面每一位成员,因为有你们的陪伴,让我成长,让我懂得,让我感动。
一生有你,一生有你们,我可爱的队友,我可爱的学生们,那个我们一起追梦的地方---会宁县柴门中学。
支教新心得体会篇2
三下乡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从大学生到一名支教老师,角色的互换让我深入了解祖国的教育事业,也更加热爱这个事业。短暂的两周支教生涯给我的大学带来崭新的一面,给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页,这段经历很值得我去纪念。
我们支教的地点是电白安乐小学,初来乍到,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电白安乐小学领导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我们十四名支教老师相互帮忙,相互学习,很快便适应下来。按照支教任务的分配,我的教学任务是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真正意识到,要上好每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教室这个舞台上,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过去,而老师课前不能只准备四十分钟的内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以这种严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课才能上得称心如意。
我一直以为,要当一名好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必须的。这里的学生很听话,上课相当的积极,让我非常感动。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到知识,健康成长,我严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数学、唱歌、猜谜语,教孩子用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丽。我希望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完成作业,而这些孩子让我的心愿实现,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教师队伍团结互助,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餐桌上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与我们的任务。
尽管吃的住的不尽人意,但安乐小学是自然的,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
支教新心得体会篇3
最充实的暑假——我奉献,我快乐! 最充实的暑假——我奉献,我快乐! ——我奉献
xxxx年的x 月初,在于贵阳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教 育交流周”里,我做了生平第一次志愿者,参与了这一意义深远的活 动。 在这短短一周时间的志愿者服务中,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作 为此次活动的70余名志愿者之一, 我对自己能参与到这一盛事中而 感到无比的荣耀和幸运。我在这次活动中担任的是“一对一”随行志 愿者,负责来自缅甸阳光大学的原校长,当活动结束后收到来自异国 友人的感谢信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充实、愉悦,感觉自己所 有的付出都有了极为丰厚的回报,尽管志愿者是不求回报的,这样的 回报,是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是心灵上的慰藉。 在进行这次志愿者服务的时候,不可否认,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困 难,比如我负责的嘉宾初到贵阳时我对他口音上的不适应,媒体采访 时需要我进行毫无准备的翻译,此类情况层出不穷,但是好在由于我 的嘉宾十分配合,并且每每以幽默风趣的话语与的交流,减轻我的紧 张感,这些困难都被我一一克服了。事实上,这次活动带给我的,远 远不止是实践经验那么简单。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与我的嘉宾 成为了好朋友,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情。从每天早上的 morning call 到每天活动结束后送嘉宾回房间,我学会了如何与风俗不同的人交 流,也学会了在平时与人一起时注意各类细节,获益良多。 尽管这次志愿者服务只有短短几天时间, 但对我的影响是极其深 远的,或许应该可以说是足以影响我的一生。
在这次活动期间,我们不仅仅是要为来自国外的嘉宾服务,也会 有一些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嘉对询问我们一些问题,例如饭厅、会议 厅、洗手间等等的具体位置,接下来的活动安排之类等等,最让我惊 讶的是一位男嘉宾向我询问是否有打火机,当我告诉他很抱歉,我没 有准备打火机的时候,他用一种非常不满的口气说道: “你们这些志 愿者是怎么做的?这些东西都没有准备! 当时我感到非常的难为情, ” 因为这也的确是我的疏忽大意导致的。 确实, 在做志愿者服务的时候, 我们应该考虑到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尽管我是第一次做志愿者服 务,对这一工作难免有生疏的地方,但是这不能成为我此次活动中这 一疏忽的理由。由这一嘉宾的问题让我发现,做志愿者服务的时候我 们需要的不单单是奉献精神,更需要我们做到“细心、周到、耐心” 这几点。 不管怎么说,尽管这一活动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我仍然为 自己能参与其中而感到无比的快乐。我深信,此次活动中,我收获的 远远多于我付出的那一点点东西,今后当别人问起的时候,我会很骄 傲的告诉别人, 我曾经是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的一名志愿者。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支教新心得体会篇4
坐上支教的大巴,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一大早上就匆匆忙忙的收拾东西搬宿舍,忙忙碌碌。看着空空荡荡的宿舍一时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今天就要离开我们生活了两年的宿舍,不舍,难过都慢慢涌上了心头。大包小包的东西搬到楼下等着车来接我们。看着大家那不舍得眼神,听着大家谈论着不舍之情,心绪就这样随着蓝天白云飞去。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路的戈壁,沙漠。就这样眼看着自己离开了我熟悉的城市——乌鲁木齐。
宽广的戈壁,一眼望不到边,车还在缓慢的开着,终于见到人烟,原来我离吐鲁番越来越近了。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想象着自己支教点是什么样子,那里的环境怎么样,那里的老师怎么样,学生喜欢学习吗?好多的问题在心里翻来覆去。
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教育局,教育局的领导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我们就分别由支教点的校长带走。开始并没有多少的感觉,而此时才忽然之间全部涌出来。现在就要离开我的朋友、老师、同学,要跟着我眼前的陌生人。不舍,难过,和无助感油然而生。一路上跟着校长离开市区,来到郊区的支教学校吐鲁番市职业中学。进入学校首先的感觉好旧,好破,好安静,好凄凉……校长叫了几个人帮我们把东西搬进了教学楼的三楼,原来从今天起我们将要住在这里——我们暂时的宿舍某一个班的教室。
由于校长临时有事,所以没办法安顿我们,我们只好坐在大包小包的行李上,等着下一个安排。这时突然的难过一涌而出,之前我一直未哭,而此时眼泪却不知不觉流下来,好难过,真的好难过,像一个没有家的人。我好想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原来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的独自处理过任何事,但是从今天开始我要独自面对很多东西,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和学生交流沟通、如何才能把他们教好,这一系列问题都将由我自己面对了。好担心自己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但是我会努力的,我会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后来学校的主人给我们搬来了四张床,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和教育学院的同学住在一起了。
我们把床铺简单的铺好,观察了一下我们生活的环境。一间教室,简单的厨具放在讲台上,不过令人悲催的是没有一样东西属于我们的。在校老师看到我们才来,什么都没有,做饭时也给我们做了一份,说实话很感谢,可谓是火中送炭。简单的吃了点饭,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接下来的四个月该怎么度过,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唯一确定的就是我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我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也相信我一定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支教生活,就这样我的支教生活慢慢拉开了序幕,期待!
支教新心得体会篇5
朋友任教的学校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小学,由于许多小学生家离学校太远,学校实行了寄宿制,规定凡是家离学校远的小学生晚上都住在学校,周五回一次家。这些来自农村的小学生,大的只有十一、二岁,小的仅仅七、八岁,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独自离家读书,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要靠自己,想想他们,也真不容易。上夜自习的铃声还未响起的时候,孩子们都在操场上相互追逐打闹嬉戏,他们都是那样无忧无虑,那样天真无邪,飘着泥土芳香的操场上空,回荡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嬉笑声。当上课铃声响起时候,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像一群小鸭子似的一涌而入进教室,那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人想起曾经天真无邪的岁月。
教室里乱哄哄的,孩子们还沉浸在刚才的嬉戏打闹之中,朋友故意板着脸孔,严肃认真地叫他们别再吵闹,否则要站黑板。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他们都认认真真地或做未完成的作业,或看书温习功课。朋友说,这些孩子都非常可爱,大多数孩子读书都很用功,但受各方面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在读完小学中学后,大多都是外出打工或学一门手艺谋生,特别是几乎年年看涨的大学学费,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很难承受。尽管各级政府每年都在想办法尽力帮扶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
听得出来,朋友说的这些话里夹杂着些许感叹。这些感叹,来自于一名农村教师独特视角而真实的感受。说实在的,对许多农村家庭来说,每年高得离普的大学学费,如一道高不可攀的大山,横在他们面前,让一些农村家庭为此疲于奔劳,让一些农村孩子为此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也让那些农村孩子为此失去人生命运选择的机会。想起我们那时读书的时候,一心想要跳出“农门”,一定不要在农村刨一辈子泥巴混一辈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不高的学费以及那时的体制下的政策,我们终于实现了那个梦想。而今,许许多多农家子弟又何尝不与我们有着同样的梦想?尽管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以往已有了根本的区别,但许多农家子弟仍把读大学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主要渠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些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不让人震撼,目前在读的城镇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比例是七比一,也就意味着,每八个大学生中只有一个来自农村,而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中,百分之八十却是农村学生;一个大学生三、四年的学费是一个农民家庭十多年的收入等等……。这些听着看着让人感到非常沉重的数字,牵扯的是一个说来想来让人感到非常沉重的话题,那几乎年年看涨的大学学费,不知道会不会让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远离受高等教育的校门…
支教新心得体会篇6
支教已经过半,接触初中生两个月,发现各个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在与他们交流谈话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学习方式的不同都取决于他们的心态成熟与否。在堂教学上,有经验的老师们都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且在事情处理上会根据心理的变化斟酌交流的方式。
初一:环境陌生,心理不够成熟
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陌生与好奇,进入少年期的他们,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心态较轻松。科目增多了,只是难度比小学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方法要调整,一定要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的分配。对于老师的管理,心理还有些敬畏,老师的管理工作并不难,但还是应该要做到进退有度,不能过于严格,从而导致学生过于压抑,也不能任其不守规则。
初二:环境熟悉,心理叛逆
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初一时紧张、陌生的感觉逐渐淡化;同时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学习动力不足;加上初二时青春期萌芽的时期,学生的性格逐渐显示出逆反的特点;这个阶段如果教育得当,学习成绩是一个很难得的巩固和上升期,为中考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不注意,学习成绩就会大幅度地退步,同时造成学生厌学、沾染坏习气、自暴自弃等严重后果。
初三:中考压力,心态较成熟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整体的紧张气氛已经形成,既有新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随着中考的临近,压力调节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压力不全是坏事,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支教新心得体会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