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之后都是需要写心得体会的,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得到新的启迪之后,都会记录在心得体会中的,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1
从交谈中我得知袁思佳祖孙三代住在一齐。她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常在外面跑。所以对袁思佳的教育问题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她的妈妈工作也比较忙,但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却从没放松过,很重视同时也很严格。每一天下班后都能够督促孩子的学习,并且还为孩子报了数学和英语提高班。她还领我参观了孩子的“书房”,其实书房就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卧室。我觉得这位家长的方法很值得推广。因为此刻的孩子自治潜力大多是比较弱的。有的时候家长怕打扰孩子的学习,就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学习。岂不知孩子关上门之后就未必学什么了。她还告诉我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房间里的电视很少打开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不禁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慨叹。
随后我向袁思佳的母亲介绍了孩子后半学期的学习及在班级中的表现等状况。个性对于袁思佳期末考试成绩有所退步的状况与她的母亲进行了交流。最后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是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心理承受潜力较弱。袁思佳十分懂事。她看到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样好,而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的供自己去课外补习班。这本身就让孩子感到了无比大的压力。而且妈妈每一天上班已经很辛苦了,下班后还要作家务,还要辅导她的学习。所以她越是想要考好越适得其反。针对这个状况我和家长一一做了分析,并且她妈妈也表态说在今后的教育问题上会适当的给孩子减少负担。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2
对我来说,“家访”一词是有温度的,因为它代表着爱,代表着信任,更代表着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全部感情。
以前,有个老师就是用“家访”感动了我的父亲,更让年幼的我明白了,老师的爱是那么真,那么沉。
那是我初一时候的王老师,她教我们数学,还当我们的班主任。
开学不久,当她了解到我家的特殊状况以后,她立刻就来我们家家访了。老师来我们家家访,这不足为道,因为自我成绩好,不明白有多少个老师来家访过,但,我的王老师不一样,真的,太不一样了。
因为她不仅仅来家访,而且还带来了面粉、面条,有一次甚至还给我们家带来了2斤菜油。以后的每一次家访都是如此,王老师从来都不空手来我们家的。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农村,这些东西绝对是稀罕之物,而我的老师,却在第一次家访,就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我们家。
这,太让我感动了,我真的想象不到,一个老师能够这么好,能够对一个学生如此真诚、如此不计回报地付出。
不为别的,王老师只是期望,能够用她的诚心说服我的父亲和哥哥,让我到城里读书,哪怕是到镇里的初中读书也好。
因为王老师始终认为,当年的我有那样的资质,只有城里的学校才能完全施展我的才华,而不是我们的“附中”。说是附中,其实只有我们一个班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种,唯一的一个班级。
但是我那顽固得有如石头的哥哥,始终听不见王老师的劝告,他每次只坚持一个观点:“一个女孩子,我们能够让她读初中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让她到镇里、城里读书,那该花多少钱啊?不行,这事没得商量!”
但是,我的王老师依然一次次地来家访,依然一次次地提着东西来家访,一次次地劝说着。
但是两年过去了,哥哥依然不为所动,就是白瞎了我老师那些从牙缝里节约下来的面粉、面条和菜油。
真不明白是上天的厚爱,还是我老师的仁慈之心打动了上帝,在我读初三那年,我们那所谓的“附中”居然被取消了,我务必要到镇里去读初三了。
在王老师告诉我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激动,开心,而王老师却比我还要激动,因为她整整努力了2年而没有任何结果的事情,居然毫不费力就实现了。你说,她能不高兴吗?
对家访的感情,对老师的爱戴,就是被王老师那一次次的真诚与厚爱所强化,从而成为自我学习的不懈动力——我不止一次地告诉自我,要是能够,我必须也要当老师;要是能够,我必须也要像王老师一样,用自我的真心与诚挚去温暖每一颗农村女孩的脆弱的心灵,让她们也享受学校生活的完美,让她们也明白,女孩一样不比男孩差。
7年后,我果然也当上了老师,走上了对我来说神圣无比的三尺讲台,当我跨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默默告诉远方的王老师:“老师,我最后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您开心吧?只但是,我能做得像您一样好吗?我能接过你手中那根充满爱心的接力棒吗?但,老师,请您放心,我必须不会让我的女生辍学,我必须像您当年关心我一样去关爱她们!”
因为自我始终都在农村任教,所以我也见过许许多多家庭贫困的女生,一看见那些女生躲闪、羞涩的眼睛,我就明白,她们必须有个不如意的家庭,一如当年的自我。
于是,家访,就成为我班主任生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忘不了,我以前把几乎所有的周六都用来家访,从上午一向到夜里的伸手不见五指;一次次带着年幼的孩子和老公一齐,奔走在一条条乡间小道,听着一个又一个或心酸或欣慰的故事,然后与我的学生一齐,赶往下一个家庭;
忘不了,我们以前辛辛苦苦地走到一个半山腰的独门小院,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我班上那个一向桀骜不化的女孩——娥。看到我们的到来,她惊讶、诧异,而她的养父却紧紧握住我的手:“老师,娥读书这么多年了,你是我第一个见到的老师。”从那以后,娥开始慢慢收敛自我的脾气,渐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女孩。
忘不了,我们以前一路走走停停来到一个连公路都不通的偏远小村庄。看到那里破旧不堪的房子,我简直难以想象,原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么穷苦的地方。
当我们好不容易打听到我学生的房子时候,他们家随即就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村民,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你是教初中的吧?”“老师,你真看得起阿伟,这么大老远地来看他。”而我的家长,却什么话也不说,他只会一向紧张地搓着自我的双手,局促地笑着……
之后,我才明白,我居然是第一个到他们村子家访的初中老师。那一刻,我真不明白是该高兴,还是悲哀?——一个有着二三十户人家的村子,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而我这个刚上任不久的班主任,竟然开了他们村子的先例!
那种震撼,那种触动,多少年过后的这天,依然历历在目,久久不能释怀……
从此,我爱上家访,爱上奔走于一个个幸福或不够幸福的家庭,然后把关心传递,把关爱传达……
之后,我不当班主任了,但,只要有班主任提出家访,我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因为我明白,一次家访,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能够进行一次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一次家访,就意味着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又增进了一层;一次家访,老师与家长、学生一齐亲密无间的交谈,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关爱与呵护!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3
假期家访从初三开始到初六结束历时4天,家访了14个家庭,总体感觉很累,但挺充实,收获也很大,今天简单总结一下。
本学期家访目的是帮助学生和家长搞好初中学习生活的适应,选择了部分我感觉适应不太好,成绩波动大的学生进行了家访,效果不错(自我感觉,还没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有效反馈,要通过下学期孩子的情况来看了),我感觉最成功的是与家长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取得的共识,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同时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我感觉取得了孩子的信任,这点我认为很重要,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有就是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的生活环境,爱好特点等第一手材料,这对以后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很有帮助。
这次家访前我确定四个关键话题,分别是目标,方法,行动,沟通。针对不同的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家访过程中,通过和家长交流,我又加入了习惯这个话题,尤其是针对孩子假期生活学习规律完全打乱了,每天睡得很晚,起的也很晚这个情况和孩子进行了沟通,挺有效果。
这次家访遗憾的就是开始没有提前和家长预约,导致到了发现家里没人,打乱了我的家访路线,初三一天只访问了2家,否则还能多去几家,看来下次家访要提前预约,提高家访效率。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4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其实,我们和父母怀有相同的愿望:都希望自己培养的孩子能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教育局相关要求,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一次家访活动,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在这一次家访活动中,我和徐老师一起走访过很多孩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家访刘金明同学。他是一个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但是由于母亲在外地照顾哥哥,爸爸忙于工作照顾不到,致使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也想借此机会通过和家长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爸爸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早早站在路口迎接我们,通过我们和家长的深入交谈,相互沟通,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也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对孩子的关心与呵护。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我们一起交流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通过这次家访,收获的不仅仅是家长,还有我们老师,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师身上肩负的职责与重任,更让我懂得今后努力的方向。
刘奕秀同学也是班级里的热心肠,老师的好助手。听到我们要去家访的消息孩子兴奋了许久,刘奕秀妈妈的热情好客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通过交谈,让我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深深的期望,我虽未为人母,却也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通过我们的到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临走前孩子饱含深情地对我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里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听了孩子的这一番话,内心倍感欣慰,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宝贝,加油,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看好你哟!
家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更应该多多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用真诚的沟通方式营造和谐的家访氛围,将我们对孩子的爱以及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相信有爱,家校的距离不再遥远;相信有爱,家校的联系越来越紧;相信有爱,家长的支持更加坚定;相信有爱,学生的进步越来越明显!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5
本次我家访的班级一(4)班,访问部分学生。我对所要访的对象进行一定了解,并与班主任进行一定沟通,询问他(她)在学校、班级的表现情况,以及在各科学习情况。与受访学生交流一下爸妈上下班的时间,之后就确定了家访之路。我利用下班的时间,深入到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学生以及家长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我简要地说明本次家访的目的,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本次家访下来普遍多数父母平时很忙,下班时间较晚,平时生活上由爷爷奶奶带,这一点我告诉家长再忙,学习上还是父母检查比较重要,也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无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包括睡觉时间呀。还有家里普遍两孩,正确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给予两个孩子同样的爱,家长要与学生多多沟通,而不是一味用暴力等手段来解决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一点时间,亲近孩子,关心孩子,理晓于情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家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身上不一样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年级孩子首先就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比如写字端正,做作业不拖拉,按时完成,学会自我检查等等,还有就是一个兴趣的培养,这些与家长们沟通,他们都是很认同这些。也许这就是此次家访所达到的效果,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面对面促膝畅谈,老师、家长彼此双方交流各自的想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算我第一次一个人独自进行家访,有点忐忑,但本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尽心完成此项任务。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6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我们16—9班航空班的家长有些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他们认为更应该加强技能教育。这次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家访也给我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十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篇7
家访过程
1.与家长见面,互相认识;
2.询问学生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
3.向家长说明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
4.教师与家长携手共同教育好孩子。
家长的推荐和要求:
期望老师能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们沟通,还有对孩子要求严格一点
教师给家长的推荐:
1.孩子考得好了,要表扬;孩子考得差了,要记得给孩子说: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的努力还不够;并且帮忙孩子找出进步的方法;不要单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他所做的努力
2.答应孩子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到
3.不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做
家访目的:该学生上课总是爱睡觉,作为教师的我私下问其原因。该学生总是找各种理由说没什么原因即使说出一些原因也令人难以置信。我也对我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是否是因为我是新老师,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经过与学生的交流,绝大多数反映并不是那样,所以我决定家访,找出究竟是什么原因。
家访主要对话:先电话联系家长,家长个性热情。我直接说出了家访的原因。家长说他孩子一向很听话,让他们很少操心。她晚上都是按时睡觉,但是最近也发现有一些不对劲。早晨要催上两三次才能起床。问为什么?借口说睡眠不好。我发觉这纯粹是借口,怀疑她晚上并没按时睡觉。经过我和家长的耐心教育,她最后说出了个原委。原先这段时间她成了琼瑶迷,天天晚上看书看到凌晨三点多。怪不得天天上课大瞌睡。
家访体会:学生毕竟是学生,作为老师要多加关心和爱护,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拖久了就很难解决了。
简短家访教师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