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写作文是为了记录我们在生活中的感受和想法,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与传承有关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1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的马村,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村落。在文化礼堂的旁边围墙上,写着“勤俭节约,善良朴实”八个大字,是马村的村训,也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平时,我的奶奶常教导我要“勤俭节约”。有时,我洗手把水龙头开得很大,她一听见水在“哗哗哗”地流着,就会走过来对我说:“水不用开那么大,够用了就好,要节约用水!”说着,便走过来帮我把水龙头关小。还有的时候,我总是把一些打印出来的资料用好之后就塞进垃圾桶,奶奶看见了总是会说:“这种纸,反面空白的地方,还是可以用来打草稿的,不要白白浪费了!”我一想到纸是用树做的,便想到了现在很多地方由于树木过度砍伐已经造成沙漠化,也觉得奶奶的话很有道理。“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家的好家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也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觉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珍惜粮食。
我的妈妈和奶奶还教导我要善良待人,除非是一些不讲理的人。我的奶奶总是喜欢帮助自己的邻居、亲戚、朋友,有的时候她做了糕点会送给邻居分享。我们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善良其实并不难,我们只要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帮助了别人,不仅别人也会来帮助我们,自己心里也会很开心。朴实,对我们来说,就是在平常不要太张扬,要有一颗平常心。
“勤俭节约,善良朴实”,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一种我们家族流传多年的好品格,我们要把这些好品格传承下去,让我们整个家族弘扬这种良好的品质!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2
前些天爸爸让我看了篇报道,大大的配图照片是一个苍老且再也普通不过的老农,正站在破旧的房屋面前,举着粗糙但坚实的手,似乎坚定地要告诉我们什么,再看配图标题,粗粗的黑体写道:“温州‘诚信老爹’身上流着道德血液”,小标题是:“八旬老人还儿债,诚信做人动乡邻”,整篇报道是讲一个“温州八旬老渔民为在台风中死去的三个儿子还债五年至今”的故事。诚信老爹,一个本来就生活拮据的.老人,在承受了失子的巨大悲伤过后,平静地对债主说出“人死债不烂”这样的话,用“子债父还”之举诚信守诺,用“诚信”之心感动了全村的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肃然起敬。
德,不因显爵而高尚;品,不因贫穷而低劣。诚信老爹,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再现。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中华文化的文明史,诚信、谦让、勤俭、仁义、从善如流等太多的中华美德故事了。
诚信,从《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信守承诺;《孟母不欺子》中的孟母坚持说到做到,到商鞅的“立木为信”,曾子的“杀猪偿信”等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们打磨得有些褪色了,但无论光阴的轮回,世事的变迁,都决不会被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中国人会遗忘、丢弃。
而当今社会,随着那种摒弃诚信牟取暴利的风气的不断蔓延,食物都是“有毒”的,连自己亲手生产的馒头自己绝对不吃,这不仅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种道德传承的沦丧的悲哀!企业家们,为了一切的利益,可以坑害人民,可以见利忘义,身体中再不流淌道德的血液!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脸上不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老人的气息愈来愈沉重,年轻人的朝气荡然无存,生产问题食品的人们难道没有一丝从心底里的愧疚吗?扪心自问,当所有的食物大家都不敢轻易食用,当所有的诚信都被利益所吞噬,当所有的人全都以鄙夷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人,冰冷的世界,那些赚得的金钱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吗?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早在二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那他将什么事都做不成。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遇相跟,而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烟云,终会随风而逝。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传承中华美德,固守诚信品德,就如同一个国家有了灵魂,大树有根,江河找到了源;不然,只能堕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涸……
真的,看似平凡困苦的“诚信老爹”,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复苏的点点闪亮,这与当下一些有悖于中华文化的行为,值得我们思忖与反思。诚信的传承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重归无尘的心灵,用“诚”和“信”,让人与人之间少一分冷冷的怀疑,多一份暖暖的笑容!只有有了诚信我们才能发现:青草绿树,蓝天白云,花香鸟语,美丽无处不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月圆月缺,美丽尽存其中……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3
聆听文化的声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中国的古文化中有豪放,有清愁。
小时候补习老师讲骈文,有时学一篇下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一首虞美人,体现出后主所感,老师讲着首词时,“只是朱颜改”,写出了诗人抒发的亡国悲。
我的补习老师给是个老北京,话里字间,精天细选。为我们谱写青春的古文。
有时候老师给我们放音乐,写作、抄词时。一曲《森林狂想曲》可以使我们狂躁的心平静下来,这道音乐中,使我仿佛到了森林,花香沁人心脾,写作时文思似泉涌,春日树叶翠绿,使人心平静,抄写时会把速度放慢。
一步一个脚印,听着骈文,聆着现代、青春的美音,自古至今,音乐让人冷静、骈文让人了解中国之文化,文化的声音是美妙的,文化的声音也是豪放的。
还有时,老师给我们听评书,《三国》中乱世的义,《水浒》中兄弟的情,刘玄德三顾频频天下计,请出了孔明,黑三郎有一清、加亮。玄德有卧龙,三郎有加亮,可见,名人都有高人的教诲,文化在加亮、孔明的身上体现充分,这种文化的真音是有韵的,是选的读书多的,出山前孔明读了二十七年书,而司马懿也读了二十年书,文化的声音是深沉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布衣之中,终也无为。
文化的声音是深沉的,是豪放的也是欢乐的。
结课前,老师告诉我们文化的声音是美丽的。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4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再次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影响,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是处于当今世界一体化中的中国人应该思考的一个时代性问题。
此主题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又能引导考生增强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立意:传承既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发展;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真正优秀的东西,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制约的。因此,我们要大胆传承一切优秀的东西。此外,传承还需要勇气,需要眼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其中的优秀选手,比如武亦姝,也迅速成为了网络红人。从本质上说,《中国诗词大会》也属于一档真人秀类节目。当今中国,真人秀类节目占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而且收视率居高不下,但质疑和抨击之声也不绝于耳,能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得到众口一词追捧的,其实不多。从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请联系社会现实,选择一个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是现象,我们需要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是一炮走红,而是有一个积淀的过程。其第一季是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后,反应虽好,但不够热烈;第二季则放到了央视第一频道的黄金时间播出,舞台设计更为精美,比赛过程更加激烈,形式更加活泼,飞花令、百人团等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一改文化类节目的刻板面目。实际上,央视此前的系列“大会”类节目也为它积攒了人气,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都是可圈可点的,播出时也刮起了阵阵旋风,成为荧屏的热搜节目,只不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文化角度思考,这种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是时代的需求,是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需要。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世界文化的学习达到了一个高点,但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属性渐渐在模糊,我们需要重塑我们的文化自信。
从综艺节目的创新和本国化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过去的一些真人类综艺节目,很多是简单照搬或复制外国的形式,我们的真人秀节目应该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打造符合中国观众的本土真人秀节目。像此前的《中国达人秀》《生存大挑战·重走长征路》等,就因有鲜活的中国元素,而受到追捧,《中国诗词大会》更是如此。
还可以从节目的雅俗上去思考。一些真人秀节目“取向恶俗”,大量模仿西方真人秀节目中的“人性污点、暴力、性和巨额奖金”等内容,这种“庸俗、低俗、媚俗”是要遭到摒弃的,有的真人秀节目就因此而遭到禁播。《中国诗词大会》活泼美丽,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每次节目都如一道文化大餐,唤醒了中国人的诗心,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原因多样,我们可以谈一点,也可以多样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写文章不是对这个问答题的简单回答,而是要联系现实来分析真人类节目的优劣。寻找到原因后,我们还可以将其成功原因推及到社会中的其他领域,从而得出一个更有高度的一般性结论。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5
就像大江大河最后都会汇入海洋一样,各国文化的长河也必然会交错、冲击,然后流入海洋。而我们大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挑战,只有我们每一位国民,誓死扞卫我们大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在历史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从望闻问切到火药、指南针,我们大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了多少贡献,创造了多少奇迹?五千年文明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去改变世界,创造未来。而这一代的年轻人们,却抛弃祖国崇洋媚外!
西餐、韩国日本料理在中国的猖狂,就是因为这一代人的民族意识淡薄,盲目地追捧。例如冬至,我们大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我们潮汕地区也吃冬至圆,吃了长一岁。去年冬至,学校像往日一样,也没人在谈论关于冬至的事;而几天后外国的圣诞节,全校学生都对这个外国的新年着迷得走火入魔,猖狂的互送苹果,甚至连学校都要学生做圣诞贺卡。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可悲吗?
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确让我们自豪,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不再是当年受到各国人尊重的“唐人”,而是侵略者刀叉下的一块肥肉,中国文化被美国日本摧残,国民对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于是清朝灭亡。现在我们中国的确是一个经济、军事强国,可我们的文化却是十分脆弱,连那个小韩国都来抢我们的端午节,甚至是四大发明的印刷术……
各国家之间的文化战争,是不会停止的,而胜者可以存留,失败者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世界文明的主导者,我们中华民族绝不能倒下。文化长河之间互相碰撞,只有我们每一位国民,都用自己的灵魂扞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校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诵读儒家文化的读书声、春节时家家户户团聚吃年夜饭、京剧川剧的精髓代代相传……这不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支持吗?
握紧刀,打一场文化的翻身战,我们中国一定会成为文化强国!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6
如果说,一棵树以树干为中心,那么一个家就以家风为根本。
自强,就像树一样地生长。
每当去家里的葡萄园里,看到地里的杂草,总爱拔去。阳光下,杂草的根纤细,柔软,我诧异的是,为什么我总能轻而易举拔除他们?我边思考边拨弄着翠绿的草叶,姥爷过来坐下说:“想出来了么?”我抬头,看见姥爷眼里有种莫名的光彩在流动,恍若夜空中的星芒。我无奈摇头,姥爷拿过一根草,轻轻一拉,根就断了。姥爷说:“这就是草,他们的根太细,太短,它们只靠夺取别人的养分活着,却从不靠自己去扎根。但树不一样,他们延伸自己到几十米之外的地方,为自己汲取养分,自强自立地生长。记着,孩子,别靠别人,一切靠自己。咱家的人不靠别人过日子!”说完,姥爷又开始打理葡萄。
我仿佛看见了年少时的他独自跑二十几里路上学;青年时,独自贩货物去天津;中年时回家务农,独自学习种植葡萄。这一生,他都不靠别人活着,我流着泪笑了。我为自己家有这样一个榜样,这样一种家风而自豪。活着,靠我自己活着。
勇敢,像帆船一样在浪里航行。
幼儿园时,懦弱而内向,同班一个同学,每天欺负我,我不敢告诉老师,只能回家偷偷哭,持续了三个月。妈妈有一次偶然发现了,她轻轻抱着脸上挂着泪珠的我,说:“别害怕,为什么不敢跟他理论?为什么不敢大声呵斥他?勇敢一点,咱们不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被人欺负。他即使比你强,你也要勇敢面对,懂么?”听完了,忽然觉得,小小的、柔软的心里有了一个骨架,即使再怎么收缩,它也不会变小,因为它是勇敢。
长大了,最爱看帆船比赛。看帆船在海里被推上浪尖,被海水淹没又重新出现,被浪花击倒又奋然前行。那是勇敢者的游戏,是上帝宠儿的骄傲。勇敢是阳光,激励着向日葵种子,冲破黑暗,寻找光明;勇敢是翅膀,帮助雄鹰翱翔天际,称霸蓝天。勇敢是很多很多,勇敢是我家的家风!
家风是根,助我们深扎大地,屹立不倒。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我要伴我家风世世代代走过风雨兼程,迎来彩虹满天!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篇7
我们的家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家庭,有快乐也有忧愁,但总体快乐占据主导地位。想想大概是家风的引导调节作用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是塑造孩子行为的无形力量,它融合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各种家庭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潜移默化的教育着孩子。它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无字的典籍,形成了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它也同样存在在我的生活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我的爸爸妈妈都很孝顺,没有住在一起,所以他们坚持每天都给几位老人打电话,除了经常的身体问候,还会聊聊身边的趣事儿,从而让他们不觉得孤单。从小他们就用行动教育我,在父母面前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茶送水、添饭加衣等,养成关心孝顺父母的好习惯。
其次是俭。小时候,爷爷就常常将“节俭兴家,浪费可耻”挂在嘴边。饭桌上的剩饭剩菜会放到下餐继续吃,决不允许随意倒掉,除非变质。而我们吃饭应该规规矩矩坐在桌子上,不许乱跑或者三心二意或者狼吞虎咽,这样就不会养成洒米饭的坏习惯。他们穿的衣服不被穿破是绝对不会被扔掉的,有时候甚至缝缝补补地又穿上了。
最后是勤。勤于我就是勤奋好学,于其他人就是勤勤恳恳。我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过上一种一放学就全身解放的生活,放学意味着有一种学习的开始,不过这种学习是自我学习,这是在父母长期的严厉要求下形成的,通过我在学业上的取得的成绩还是要感谢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每天不仅对我严格要求,对于他们自己也是毫不松懈。家庭境况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好,但是他们并不因此满足于现状而止步不前,而是更加努力,不断制定更高的目标。
我们的家就是在这样好的作风下变得越来越好的,这样的家风不高大上但却实实在在。相信中国正是有了无数像这样的好家风才酝酿了博大的华夏文化,才有这几千年的生命力。
与传承有关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母亲与书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