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目的不仅在于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也是吸引他人阅读原文的工具,书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大家对书上理论的认识,以下是有美篇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篇1
最近,我们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以及有鲁迅有关的课文,这是我对鲁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也鼓励我们课后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我就请妈妈帮我买了一套《鲁迅作品全集》。
孔乙己死了,他活着的时候是一个会说“之乎者也”的笑料,死了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周围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范进成了名,他一下子从岳父的出气筒变成了天上的星宿,成了乡绅的世交,因为这他竟然疯过。两人结局不同,但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最怕别人说他没中秀才,范进也总想着自古无场外举人,可见他们想的都是中榜,他们把科举看成是向上爬的救命绳。然而,像范进这样的人,即使ròu tǐ还活着,精神却早死了,他的成名只不过是从一个泥潭陷进另一个泥潭。
我们也在学习,也要考试,但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学习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我们却有着远大的目标,我们是为祖国而学,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学。旧的科举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学历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人不就是把进重点中学、考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吗?其实这是倒退的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却把自己束缚在一味“进大学”的小圈子里,这算什么呢?孔乙己、范进等等都已经全部死去,他们身上所带的旧文人的气质也不再复存。而我们不但ròu tǐ还活着,精神也要活着,而且要更充实。旧的科举制度已毒死了不计其数的旧文人,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自己给自己戴上“新科举制”的枷锁吗?不,决不能!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篇2
唉,真的是一个杯具人物!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多么矛盾呵,可见孔乙己对自我唯一值得“炫耀”的事是——他读过书。尽管是老童生,这也是他唯一有尊严的地方。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竟天真地以为旁人不晓得他这些钱是偷来的,相当自信地掏钱,可真是自命清高呵!但是他的尊严被旁人毫不留情地摧毁掉了。“你必须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考不到呢?”
短衣帮一次又一次地几次刺激到孔乙己,他不是面红耳赤地辩驳就是不屑置辩。最后呢,没法沟通了,将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小伙计以“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的思维冷漠回绝了孔乙己。孔乙己依然恳切地教小伙计四种写法的“回”字,迂腐可笑呢。
这种恶状他还能厚着脸皮待下去?这不是逼他往绝路走么?他的自尊没了,也没人怜悯他,他除了喝酒,再也没有物质上的享受,吃不饱,穿不暖,睡不香。饿得不行只好偷书,一旦被抓就尝到苦果——腿被打折了。这下好了,他真走到绝境了,用手爬到咸亨酒店喝最后一次酒,然后在众人的讥笑下离去……
就这么的结局,孔乙己的不幸人生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封建科举!封建社会!简直能害死人!但又是什么造成这恶果呢?孔乙己这人就诠释了当时所有的悲剧,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省与思考……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篇3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一次接触艾青的诗还是在多年前一个蝉鸣异常聒噪的暑假,爷爷手持大蒲扇,单脚踩板凳,涨红了脸“吼”出了这句诗。不知为何,从那一刻起,此起彼伏的蝉鸣似乎真的成为了诗中可怕的暴风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一次次叩击我幼小的心灵。时光荏苒,白云苍狗,这句诗却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
今年暑假,我再次与艾青同志“会面”,与他那可以直击我心灵的文字见面。这一次,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天说地,而是抱着欣赏、学习的态度认真拜读。读罢,我被艾青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深深打动,从心底里对这位诗坛巨匠肃然起敬!
读《铁窗里》,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阴冷潮湿的牢房,生命在这里无比脆弱,整天承受着无情的折磨。漆黑的铁窗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凛冽,但是,我看到了,那一双饱受折磨而尽显疲惫无力的眼睛,仍不时向小小的铁窗外张望,通过这唯一的窗寄托对祖国所有的希冀和对光阴热切的渴望。
读《他起来了》,情绪也随之高昂起来。看!一个个健壮的后生站起来了!他们给予敌人最用力的一击,像极了所向披靡的勇士。“因为他必须如此/因为他/必须从敌人的死亡/夺回来自己的生存。”
读《他死在第二次》,气氛一度低沉。为了民族的命运,为了自由与幸福,兵士们向着炮火最浓密的地方挺进!硝烟散尽,荒原上只留下一个个无名土堆。不知为何,泪水突然决堤,心中五味杂陈,久久无法平复……我想,这应该是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好诠释。
……
生在新时代,长在阳光下。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注满对祖国的热爱,但真正谈到爱国,几乎每个人都会汗颜于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以至于觉得这一话题离我们太遥远。
试想一下:历年来奥运健儿在国际赛场大放光彩时,即使坐在荧幕前,我们都会发自内心地鼓掌叫好;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事件,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群众,都让世界看到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态度;在祖国70华诞到来之际,每个家庭都共同期待着国庆大阅兵,大街小巷的路灯上插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我突然明白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小小能量爱国,当这十四亿份小小的能量汇聚到一起,真的可以释放无比巨大的伟力!
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窗外的蝉鸣如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恍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年暑假,爷爷唾沫横飞,踩着板凳慷慨激昂的样子浮现在眼前。我想,爷爷这也是在用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深深的爱吧。
再一次读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我的眼前不再仅是可怕的暴风雨、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我还看到了一只小鸟,用弱小的身躯保护着它那颗炽热的心脏,坚定地飞向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篇4
群星已经隐退,而你依然站在那里,期待着太阳上升——题记
细读《艾青诗选》,你不难发现书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便是“中国﹑青年﹑希望﹑奋斗……”还有那就是“太阳”。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给我们带来温暖,伴着我们成长!给大地万物带来生机,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掉!在《山海经》中,夸父曾经执着追逐着太阳,他被那明亮的光球吸引着,想将它带到人们心中,似飞蛾扑火,毫不犹豫向太阳飞奔而去。艾青也一直热爱着太阳,也可以说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他看到“死亡﹑战争﹑压迫……”封锁着中国,他知光明之路必将充满泥泞和崎岖,但他却不放弃,如夸父逐日那般执着。同时,他也意识到新中国不能只建立与国土之上,而是要把信念建立在人们心中。他像夸父一样他想把太阳的温暖带给人们于是并有了《向太阳》:
“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久久垂着,不曾抬起的头上,我们仰起那沉重的头颅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们笑得像太阳!”
艾青的诗如寒冬里的一束阳光,照在中国的大陆上,照在老百姓久经风霜的脸上,竟如此温暖!他的诗宏壮激昂,直击人心!他写的诗给了当时久经压迫的人民带来了希望;给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带来了动力。这首诗犹如寒冬里的一把火照亮了人们,温暖了大地!对当时正处于迷茫的青年来说,这是一首鼓舞人心的乐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诗。同时太阳之光像一把闪耀万丈光芒的尖刀,刺破了统治社会的黑暗,直击反动派和地主们的心坎。艾青的诗也是来自不屈人们的怒号!
最终,胜利的太阳在东方冉冉升起,始终温暖地照耀着大地!
当我身处困境,面临抉择的时候,我会想起曾经读过的《艾青诗选》。它如太阳照亮我的内心!我相信只要向着那光芒去,黑暗就会远离我,成功也就离我不远了!不管成功的道路有多艰辛,我们也应如夸父逐日般,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篇5
书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话书充斥得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丑小鸭、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话那些中幸福快乐的结局使我幼稚的心灵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促使着我从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而我一直也没有停下读书的脚步。
这个暑假我读了余华的《活着》,感触颇深,在书中,福贵的生活蜂拥而来的真实都在诉说着丑恶与阴险,在大时代背景的社会变革下,福贵和他的家庭遭受了许多磨难,最后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福贵的生活是悲惨的,他见证着每一个亲人的死去,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夺走了福贵所有的依靠,但福贵仍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坚持着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而活着……
“活着”这个词语在我心中充满了力量,人是为活着而活着,我们在活着的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故事,不论不是好的坏的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既然承担起这个责任,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克服生命中的挫折,把生命变成最好的模样。我清醒的知道,活着本身就很艰难,但我们必须艰难的活着,正是因为艰难,活着才更有深刻的意义,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活着》中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更加映衬了活着的意义。故事结尾只有一头老牛陪伴的福贵是一位英雄,活着的意志在他的身上熠熠闪光,坚定的信念象征着他不屈的灵魂。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忍不住怦然心动,一路走来,山高水长,每当翻开书卷,总会有一种绵软的情感萦绕在心头,思绪万千,卷卷都积满深情,行云流水的语句,真挚动人的情感,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有书的日子,充实,快乐,振奋,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读一本好书,与书为友,潜移默化,见证着崇高灵魂的再现,顷刻唤醒心灵,豁然开朗,仿佛有光在前方指引.再次拿起这本《活着》,书页间仿佛仍存留着我指尖的温度,我闭上眼睛,黑暗中的我正飞向那片明亮的书海……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600字优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