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在看完影片后用文字表达出来感受的文体,大家在写观后感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动漫观后感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动漫观后感800字篇1
新海诚的作品无论看多少次我总不会觉得无趣,并不单是每帧都可以当桌面那么简单,更吸引的应该是耐人寻味的内容。
这部作品,从我看来最有意思的应该是结局时“我好像哪里看过你”这句对白。啊咧!怎么这么熟悉的对白,不是我们老土式搭讪最常用伎俩了吗?是的.!没错!就是这么老土,没有一丝套路。
但是最感动也应该是这句说话,本作主人公因为特殊的体质交换了身体,在交错的时空喜欢上了对方,却因为醒来后记忆会模糊而忘记了对方名字。
如果套回现实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们互相认识,乃至于喜欢上对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愿携手一生。至于今世,我们彼此忘记了对方的名字。可以这样理解吗?
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现实里“我好像哪里见过你”会不会非常美妙呢?我们都是在寻找着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就是上一辈子和你有着关系的人,这一辈子真的只欠了一个见面勇敢说出那句哪里见过你的说话。
在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谓世界线a与b的关系了,因为我觉得美妙的应该是可以和现实呼应的话题。
尽管对于我来说同是新海诚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温暖的,一种你再坚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会有转机有希望的感觉。与《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样,没有《秒速5厘米》的那种刻骨的无奈和刺痛感。反而有点像《言语之庭》,生活上总有点无奈,但是只要遇到那个可以交心的人,为何不努力尝试爱一次的感觉。
最后我觉得女主的头绳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样系在手上也不错。
日本动漫《你的名字》观后感800字5
下班之后,一个人去附近的电影院买了一桶最大的爆米花入了影厅,真幸运,竟然是豪华沙发椅的超小影厅,大概是为了补偿我早上下公交时就被洒水车喷了一身泥水的损失。
看的影片是最近超火爆的《你的名字》,之后回到家刷微信,发现导演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是两个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还是没有互相喜欢的话,我觉得应该放弃了”,内心无比忧郁:又错失了一次脱单的良机,导演,我对不起你。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去电影院之前,我看了半份故事简介,为什么说是半份呢,因为看到一半就懒得点“阅读全文”的那行字了。同路回家的同事问我,电影大概说了什么,我也是一知半解,就模糊地告诉她:“有关于穿越的故事,但没有发展成百无聊赖的喜剧,而是日本擅长的纯真派。”
同事又问我什么是纯真派,其实这个词是我一时编出来的,也没有办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又模糊地回答:“恩,日本的电影不是都很纯真、纯情,讲少男少女那种青涩、欲言又止的朦胧爱情吗?”同事表示大概懂了,而我在看了这部剧之后,也觉得自己说得89不离十。当然了,我说的这些话更像是不值一提的套路。
我不太会综述,就干巴巴地介绍一下《你的名字》,讲的是在东京的'高中生泷和乡下的少女三叶曾频繁地互换身体,两人正渐渐习惯对方的存在,某一天泷却发现互换身体的事情不再发生。带着好奇和模糊的记忆,泷去到了记忆中的小村庄,发现三叶及其居住的那个村子在三年前被陨石击中而不复存在。在怀疑事情是真的发生过还是自己幻想之间,泷想起了自己曾以三叶的身体去过的某个神迹,喝下了三叶留下的酒,连接了时空,间接避免了陨石坠落的那次灾难。多年之后,三叶和泷在东京相遇,原来对方就是“似曾相识”的那个人,只是这一点,观众总比当事人看得更清。
通过这部影片能够传达的东西自然是太多太多,不过我此刻最想说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联系”。无论是三叶留给泷一直戴在身上的那根红头绳,还是放在山洞里的那一杯酒,又或者是留在两个人脸上或者是记事本里的字迹,慢慢地将两个原本陌生的人连接起来,也拉近了心的距离。同样地,当泷和三叶不再互换身体,那些清晰的记忆变得模糊,忘了自己为了什么去到哪里干了些什么,甚至想不起对方的面容和名字——我记得有那么特别的人,只是你的名字是……
现实生活没有那么荒诞,不至于会在瞬间忘记了某个人的存在,然而说到底,一旦两个人之间没有频繁而显见的联系,感情都会渐渐变淡,直到差不多彻底遗忘。对于这一点,相信我们都深有体会,不信你回忆一下小学二年级你的同桌是谁?或许,你都不太记得自己是否上过小学二年级了吧。
记得之前曾看过罗胖的一期《逻辑思维》,说的大概也是万物之间最重要的是连接,他说得要系统得多,我有点儿记不起。不过类似的话也听过许多,比如,很多时候,如果自己不想办法与自己喜欢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发生联系,那么你们之间将没关系。
时间永远在抹去些什么,像是为了弥补,它又乐此不疲地在创作着些什么。我们作为永恒时间中的流动物体,抓不住时间,也抓不住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当下的稍微稳定的时间状态中,努力地与自己心仪的一切建立联系,无论是某个人也好,某件物品也好,某个地方也好,或者是某个心情也好。
动漫观后感800字篇2
小月和小梅是姐妹俩,小月8岁,小梅4岁。他们和爸爸一起搬家到乡下,准备迎接即将从医院康复回来的妈妈。三人一起打扫房子,隔壁的老婆婆一起来帮忙,这位婆婆一直以来帮他们照顾房子。因为多年未住,房子里面长了很多灰尘虫。婆婆告诉他们不用害怕,住多几天他们就都会走了。然而天真的小梅一定要逮住灰尘虫看个究竟这却让贪玩又勇敢的她偶然穿过一条神秘的树道发现了大龙猫,这只她曾经在爸爸的画册上才看过的动物。
也许小朋友真的和动物有共同语言,小梅不仅不怕大龙猫,反而学它张开大嘴发出声音,在它的毛茸茸的肚子上和它一起睡着了。小梅玩得忘记了时间,这可急坏了姐姐小月和爸爸。他们焦急地找啊找,终于在树道中见到了还在熟睡中的小梅。小梅醒来告诉他们见到了龙猫,大家一起找了很久都没再找到。爸爸说不是经常能见到龙猫的,小梅看到龙猫是很幸运的。
第二天,爸爸去大学上班,天黑了都没回来,天下雨了,小月和小梅于是拿着雨伞去公共汽车站接爸爸。等了好久爸爸的车都没来,这时龙猫却出现在他们的身边。龙猫没有伞,只有一片大叶子放在头顶遮雨,雨水汇集起来从叶子的一角流下来刚好一滴一滴地落在它黑溜溜的鼻子上。小月背着熟睡的妹妹,看着身边陌生的大龙猫有点害怕,不过看到它在淋雨于是轻轻递上给爸爸准备的伞,并教它撑伞。伞对小月来说很大但是只能为龙猫的头遮雨。这时一只猫车风驰电掣般降临,两只眼睛投射出两束明亮的光照亮前路。龙猫送给姐妹俩一个用竹叶包扎好地小礼物,上了猫车迅速消失在远方的黑幕中。留下小月和小梅目瞪口呆。雨停了,爸爸的车终于到了。小月和小梅又惊又喜地和爸爸讲龙猫。回到家打开礼物,原来是橡树果。他们种在门口,每天都去浇水都不见种子发芽。一天晚上,姐妹俩看见龙猫在种子那里拿着他们送的雨伞跳舞。他们开心的跑过过去一起跳,跳着跳着,种子破土发芽,然后莎啦啦地长成了茂盛的大树。然后他们一起乘着陀螺到树顶上吹笙,悠扬的音乐让正在伏案工作的爸爸心情愉悦。第二天早上醒来,姐妹俩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昨晚的经历只是梦而已。但是,橡树果却真的发芽了。
后来姐妹俩得知妈妈不能如期出院了,爸爸晚上在医院里陪妈妈。小梅不肯相信妈妈那晚不能回来了,于是自己一个人抱着玉米去医院了,可是四岁的小孩很快就迷路了。全村的人一起都还找不到小梅,小月急哭了。天快黑了,她那时想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龙猫。果真她很快就找到了龙猫,龙猫大吼一声召唤来了猫车,猫车将目的地换成小梅就轻易找到她了,而且还带着姐妹俩一起去医院到妈妈。妈妈真的只是得了感冒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他们偷偷把玉米放在窗台就回去了。
故事发生的地方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清澈的流水、欢快的小蝌蚪、欣欣向荣的玉米园让我深深地怀念我童年的故乡。纯朴而善解人意的婆婆,善良又害羞的小男孩,这些可爱的人物都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小梅肥嘟嘟的笑脸,张开嘴巴露出大牙的哭脸,让人真想伸手进去银幕捏一捏,她天真、勇敢、充满爱的形象让人感叹人性的美好,而小月作为姐姐的自信、爱护妹妹和家人的形象又让人感到无比欣慰。
看到婆婆和小月小梅一起摘玉米的场景,一股回归田园生活的冲动深深鼓动着我。与自然为伴,少了许多压力和忧愁,生活不再纷杂,身边的物品不再琳琅满目,我们的需要不再永无止境。城市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我们的是更多的麻烦和更多的需要,我们天天买东西,却天天感到我们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求。这引导着我们将眼光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物质上,而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只能日益勤奋地工作,熬夜,损害身体。而且我们的工作保不准其实是对社会有害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机会,我们给自己的产品无限包装,让人们本来没有的需求变得理所当然,我们在无限的需要、欲求和消费中也创造着无限的需要、欲求和消费,最终我们把城市变成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为了满足别人给我们创造的需要、欲求和消费而为别人创造着需要、欲求和消费的人的社会。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一种生存方式。倘若在城市里不维持着这样的机制,我们都将要饿死。
同时世界上存在着另外一种生活,就是主动地保持了乡村原生态环境的生活。这里,自然是人们最经常接触的对象,而不是电视、因特网,这是另一个世界。他们亲手培植玉米、稻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自然共同呼吸。内心纯净善良,他们不贫穷。他们的精神生活并不贫瘠,他们与日语若星辰交流,他们从自然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他们中得大多数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这些文章是人精神的真正食粮。农闲的时候在家里的小院里捧一本书静静阅读,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是曾经仔细品味过的,那些知识真正种近了心田。因为他们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所以不用花巨量的钢铁和混凝土为他们建造体育馆、建游泳池,不会用氯净化水。他们不需要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因为清新的空气、天然的食物、愉悦的心情已经为他们的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的小孩很热爱这样的田园,所以他们不用为了考到重点高中而拼命苦读而完全失去了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兴趣。相反,自然的田地和动物就是他们学习的对象,他们从中得到了许多灵感。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且可以自由地追求梦想,因为没有那个爸爸妈妈会强迫自己的小孩一定要努力学习、考取大学、走出乡村去到城市、找到好工作从而养家糊口。
纵览各电视剧,城市的智力成果为什么这样残忍和血腥。那些温柔的、美丽的、意味深长的智慧去哪里了呢?它们在乡村里。我想,城市和乡村之间,也许我是有选择权的。我不要城市人表面的光鲜亮丽,我想回到家乡做一个原本就健康、纯朴、简单、善良而充满智慧的人。
动漫观后感800字篇3
?龙猫》讲诉的是父亲带着小月和四岁的妹妹小梅搬到乡下来居住。在乡村,她们对一切感到十分新奇,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她们遇到了煤炭精灵,遇到了龙猫,还与一只大大胖胖的非常可爱的龙猫成了朋友。龙猫利用他的神奇力量,为小月与妹妹带来了很多神奇的景观,令她们大开眼界。小梅常常挂念生病中的母亲,嚷着要姐姐带着她去看母亲,但小月拒绝了。小梅竟然自己前往,不料途中迷路了,小月只好寻找龙猫帮助,龙猫召唤来猫公车。在猫公车的帮助下,找到了小梅,同时也把玉米送给了妈妈。
之前都只是听说过日本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好看,可是一直都没看到。暑期时,第一次看了他的动漫《龙猫》,看过之后就喜欢上了,即使之后还看过《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可还是最爱《龙猫》。因为我是生活在乡村的,看到《龙猫》,就让我想起了农村的生活,简单舒适,没有什么要考虑的。 龙猫,圆嘟嘟的身躯,大大的眼睛,可爱的表情,让每个人都很喜欢。在它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小梅从树洞中掉下来,看到了正在睡觉的龙猫。宫崎骏将它睡觉时的表情表现的活灵活现,一碰就动的短尾巴,舔嘴唇的大红舌头,微动的胡须,上下起伏的肚子,微眯的眼睛,打哈欠的大嘴,喉咙里发出噜噜的声
音,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十分人性化,宫崎骏将龙猫的形象细节化,又十分贴近生活。
龙猫中的细节描写的十分细致,又十分真实。夜晚,姐姐梽月与妹妹小梅俩人冒雨来到车站迎接上班晚归的爸爸,当妹妹困的支持不住时,姐姐关切的将她背在身后,更是时不时抖抖身子,以防止妹妹掉下去。在这时,碰到了顶着荷叶的龙猫,小月很惊讶又有些迟疑的询问,就将身旁的伞给了它。龙猫顶着荷叶打着伞的时候,雨滴滴答答地落在伞,它有些害怕也有些兴奋,脸上还带着两圈红晕,它一惊一乍的样子好可爱,之后它还直接跳起来,让树上的雨全部落下,那个样子就像一个一无所知,懵懂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高兴快乐,同时也感染了观众,将观众带入其中,想起自己的以前的事情。那一系列的憨实可爱,幸福满足的样子让人十分喜爱。
?龙猫》的配乐是由宫崎骏的御用配乐师久石让完成的。电影中婉转悠扬的“风之甬道”,童趣盎然的“我的邻居totoro”等歌曲,节奏鲜明活跃,旋律轻松明快,明亮透彻,音乐色彩斑斓多彩,充满童趣,让人忍不住要随声附和,那时而欢快,时而婉转的歌曲中,透露出孩童般纯真可爱的气息,让人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神经不自觉的放松。
?龙猫》的整个场景是在农村,农村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澄净的小溪,茂密的树林,大片的田野等等,电影里的所有场景让住在乡村的我感到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一切自然的
美景,宫崎骏都运用到电影中,让电影在魔幻的飘渺中又带着现实的真实,让观众得到共鸣。
?龙猫》,给人们带来一种温暖和幸福的感觉,这种温暖和幸福缓如流水。龙猫的存在,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只有拥有纯净无邪心灵的人才可以看得见,捕捉到它的行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它吹着陶笋的声音,没有激荡人生的旋律,没有欢快明亮的节奏,只有淡淡的余韵留在心头。
动漫观后感800字篇4
在早期的好些国漫作品中,好人和坏人都有着绝对的界限,大魔王就是大魔王,而救世主就是救世主,主线无非是大魔王做了多少坏事,然而救世主通过不断的努力,最后获得打败大魔王的力量。可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跳出善恶二元论,从一开始,好人和坏人就已经颠倒,哪吒在没有乾坤圈压制的时候,魔丸的一面全力爆发,能够拿火尖枪直刺李靖。敖丙为了自己的目的,想去屠灭一座城池,然而到了最后,他们都变成了好人。
从降生开始,哪吒就自带戾气,因为命运弄人,哪吒是魔丸转生,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对哪吒非常害怕。哪吒还没有能力做恶的时候,陈塘关的家长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靠近哪吒,而且还群情汹涌,在海边的时候,一群人拿着农具,让哪吒滚回去,哪吒只好走了。后来哪吒真的成为了魔王,每次哪吒上街的时候,百姓们就会藏起来,然后哪吒就一个接一个的找到他们,这个时候的哪吒,真的有魔童的样子。
可是真正的哪吒,虽然自带戾气,但是内心其实是很纯良的,在大奸大恶上也有自己的认知,只不过陈塘关的百姓对哪吒的成见已经形成........《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李靖对殷夫人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李靖认为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城池,难以改变。所以哪吒在前期无论做了什么,都无法赢得他们的肯定。
幸运的是,哪吒的父亲李靖、母亲殷夫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哪吒,从这一点上来看,哪吒比《大圣归来》前期的孙悟空要幸运得多,李靖和殷夫人坚信,即便自己的儿子是魔丸降世,可是终究会变得善良,后来的哪吒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是所有的魔丸都想着灭世的,命运并不能逼迫哪吒从一个好人变成一个大坏蛋。
同样的例子发生在哪吒唯一的朋友敖丙的身上,敖丙本来是灵珠转世,应该天生就是救世主,心怀慈悲的好人才对。然而在影片中期,敖丙却毫不犹豫的黑化,想要发动滔天巨浪摧毁陈塘关,如果没有哪吒恢复真身去阻止,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会毫不犹豫的屠城。
命运让敖丙天生就是灵主转世,然而敖丙却一度黑化,作为中期的boss,敖丙似乎是坏的,按照以往有关哪吒和敖丙作品里,哪吒应该抽掉敖丙的龙筋,然后哪吒成为了大英雄,影片结束。可是偏偏《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是这个样子,战败后的敖丙没有选择进一步的报复,而是在天劫降临的时候,陪伴在哪吒身边,白白多牺牲了一条性命。
终究而言,以往的善恶二元论实在是过于局限,《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好的跳出了这个限定,哪吒生而为魔,然而却通过反抗命运,最终成为了英雄。敖丙虽然在中期黑化,但是后期为了友情,也已经洗白,展现了善良的内心,《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没有真正的坏人,有的只有反抗命运,不让命运决定好坏的抗争者。好人和坏人不是由命运决定的,而是由人自己的内心所决定的。
动漫观后感800字篇5
昨日又重新回顾了一下《千与千寻》,看了一遍后才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千寻只是一个与家人误入神明之地的普通小女孩,她在这一段成长路程中承受了太多超出年龄的事,她能够说是社会上每个人的缩影,遇事胆小,懒散,爱抱怨,大惊小怪。但不同的是,她为了救自己的父母,一路走来,抛下了自己的懦弱,无知等等的缺点,捡拾人类所丢弃的尊严,骄傲,勇气,以及爱。从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宫崎骏让我们看见了千寻的成长,那个遗失的世界中每个人的变化。
从开头的一大段迷飘过程,不难看出千寻父母其实从没认真听过千寻的意见。搬家,抄小路,直到走黑暗的通道,吃店里的食物,他们就像世间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一意孤行,全然未觉身后还有一个弱小的身躯在无助地摇手,从未思考过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是否也需要参考一下孩子的意见。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见了千寻吃着馒头蜷起身体眼角滚落大滴大滴的泪,真真切切,不曾虚假。当一切归于喧嚣繁芜,当亘古绿色的风拂过草原,当他们回归人类世界时,我们却不得不理解那个现实,千寻作了那么多事情,一切却未曾更改,父母依然一无所知。这,是否是宫崎骏大师隐晦的讽刺?
澡堂的汤婆婆为了让自己手下的人一向为她做事,不惜剥夺他们的名字,名字,一个被很多人淡忘的名词,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个代号,证明自己的代号,是否想过如果没有了他,我们拿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失去了名字,之前的一切都会忘却,千寻亦是如此,如果不是小白的帮忙,千寻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小白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但却一向记着千寻,大概这就是幼年时最纯洁的友谊了,影片的最后千寻明白了名字哦的好处,告诉了钱婆婆:“我的真名叫做千寻。”婆婆看着她,笑着说:“很好听的名字,要好好珍惜。”她望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高兴地看到她已经学会长大。
澡堂就像是社会的大染缸,有的人在其中寻找自我,千寻就是这样。也有人在其中迷失,好比无脸男,他原先只是很单纯的想要报恩,报答千寻给自己了一个栖身之所,但在澡堂里他学会了用金钱收买人心,千寻带走了了他,带他去寻找家。最后他在钱婆婆那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宿。
千寻的世界,是那样的美丽而恬淡,如同夏日阡陌里盛开的花朵一样自然。当白衣的少年化龙飞起,温和的风拂过耳畔;当青衣的少女乘龙腾空,发丝飞扬;那一刻我们曾那样坚定地相信。然而世界是这样无常,仿佛风云忽然间转变了方向,我们期盼过,等待过的画面如电车般悄然滑过平静的海面消失在远方。只听见白龙轻轻地摇头说,“小千,你要记住,千万不能回头,要一向向前走……千万不要回头看,我们必须会再见的。就算五马分尸,我也会出来的必须……会的……但是,真的会么?
来时的路丝毫未变,叮咚的小溪哗啦流向天际,小路延伸过绿色的草原,不知情的父母在前方等待,结伴走过漆黑的隧道;尽头的光明逐渐显现,石像上爬满青苔……仿佛一个无暇的结局,可为什么心口仍然有根般刺隐隐的疼?
那些呼啸的风声依然在耳畔,但是那个白衣的少年呢?懵懂的爱刚刚萌发,就如星辰般遗落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白衣黑发的少年微笑着,嘴角有着温和的幅度,消失在氤氲的雾气里了生自安安,死亦碌碌,包围人类的永远是无解的未知世界。你摘下的小花,你遭遇的轻风,你踏过的长街——谁明白它们的本相?
动漫观后感800字篇6
?你的名字》,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诚哥还是那个诚哥。与现实界限模糊的都市街景,光影重叠变幻和绚丽的云舒云卷等标志性元素在本片依然得到最多的展现,无限贴合着人物内心的舒缓旷远。与之前从现实出发表现爱情冲突不同的是,此次故事的支架建立在时间上,通过对多重时空的交错性刻画,并辅之以日本传统文化的叙述性描写,讲述了一个庞大而又细腻的跨时空爱情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及其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互换身体的荒诞感。对东京无限憧憬却无奈被困于乡下的少女三叶,在东京生活却兢兢战战的叛逆少年立花泷,他们在流星降临前莫名的互换了身体,经历着一日自己一日他人的奇妙生活,与彼此约定的诺言未得到对方遵守,由此引发着灵魂与肉体的不协调而带来的尴尬与冲突。
三叶的灵魂寄生于泷的身体,少女天生的.手脚灵巧让奥斯前辈对泷刮目相看,也逐渐拉近着二人的关系,并促成泷与奥斯前辈的第一次约会。而泷在深山里私自滥用着作为寄主的三叶身体为其打抱不平,看似冲动易怒的少年之心却在祭祀神明时发生了感动。
前半部分的叙述视角主要围绕三叶展开,在日复一日单调却刺激的互换人生里,用少女此时天生细腻敏感的神经暗示着两人感情的缓慢升温。前往东京前,三叶对着镜子不明所以的泪流满面说穿了一切。当她携带着三叶的肉身初涉东京,实现二人第一次相见时,面对泷的陌路,她沮丧万分,同时,二人由红丝带牵引的结界也正式形成。
此时诚哥的一盘大棋初现端倪。观众此时明白,二人原本处于不同的时间维度中,而这样的时间却又不是纯粹的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泷的时间是正常向前并线性延伸的,而三叶的时间却是散乱无章的,是基于“现在”的基础之上才成立的。所以,我们才能在后面看到泷以现实者的身份进入时间隧道并篡改历史。
电影始终贯穿了“结”的主题,泷的手链、三叶的发带都是结绳编织而来。正如片中所说,“结”是神的作品,形式上一头牵一头也象征了结绳所连接着的俩人的羁绊。
动漫观后感800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