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观后感之前一定要先构思好相关的内容,结构完整的观后感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关键因素,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心使命四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篇1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十一书”的书写者们,大都在二三十岁的年纪牺牲。20来岁,正经历着人间最美好的爱情,却为了初心和使命、为了心中的自由,牺牲掉生命和爱情,留下一曲凄凉的挽歌。想到这些,内心不禁一阵唏嘘,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真正的模样,是他们让我们拥有了如今灿烂美好的生活。而他们的爱情,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歌颂、吟唱。
这份爱,“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舒婷曾在《致橡树》里诉说自己爱情的观点: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王尔琢与郑凤翠的爱情就是如此。婚后三个月,王尔琢辞别妻子,报考黄埔军校,这竟成为二人最后的诀别。北伐战争时,郑凤翠带着3岁的女儿桂芳,终于找到了丈夫为她们租好的住处,但是屋内却空无一人。王尔琢曾写信给自己的父母托孤:“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后来,革命未及成功,王尔琢牺牲,他再也不能回家了。郑凤翠独自抚养女儿二十多年。两人的爱情即是如此,永远地分离,终身地相依。任是时空的交错,任是两地的分隔,任是阴阳的离别,都不曾让这份爱情有所减淡。
这份情,“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的一首《爱》诉说着为了爱情,两个人最美的样子即是成为彼此。张朝燮出身官宦之家,王经燕是“首富”之女,在饥寒交迫的年代,这样的家世无疑是让人羡慕的。张朝燮加入中国共产党矢志报国,在丈夫的影响下,王经燕也加入了共产党。夫妻二人先后献身革命事业,他们成为了彼此最爱的样子。夫对妻说:“不要把对于私人的感情的热烈,超过对于团体感情的热烈,我们现在应当努力于我们的公共使命……”妻对夫言:“是否人人都能做到完全把自然的感情立刻消灭?恐怕有的人不能吧!从真正的感情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爱情的真正价值。”他二人让世人看到了爱情的真正价值。
这份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所爱之人可能去世,但却可在爱人心中长相厮守、此爱年年。陈毅安曾对爱妻__强说过,“如果哪天你要是收到我的一封无字书信,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人世,你就不要再等我了。”即便难过得无法言语,但是陈志强不死心,她觉得有可能是秘信,她就让侄子拿到省城去看,找洗照片的看一下,最后确实空无一字。后来彭老总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功卓绝,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__强确认丈夫确已离去,她保存着丈夫的遗信,终身没有再嫁。“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也许他们二人早已知道了今日的结局,为革命哪有不牺牲之理,但这封无字的信,虽是无言,却书写出最最感天动地的爱。
这份念,“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作为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卢德铭如果愿意,可以丢掉理想、廉耻,那他会得到高官厚禄,但他坚持初心和誓言,他写信给家中:“现因时局转变,为了不连累家庭,今后我暂时不寄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我没有钱寄回来。”对于他的未婚妻,他更是没有两全的法子,只留下写的信和两张照片,唯有此寄托相思。还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出身豪门世家,不只是自己革命,还鼓动弟弟妹妹同自己一起革命。夏明翰曾赠予妻子一颗红珠,并留诗明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为了主义,难得两全,这是夏明翰。无论是卢德铭、夏明翰,还是其他一样的英雄先烈,他们以自己的牺牲,创造出一个新社会,让人们能够有收获爱情,也拥有了更多的两全!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篇2
当前,全国防控疫情阻击战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一个个鲜活的战例向我们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党性修养、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和爱民情怀,感召了亿万人民,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党员就是这个样子,国之脊梁就在我们身边。
始终对党忠诚“就是这样”。“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党员的铮铮誓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生死抉择,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迎难而上,“除夕逆行”的国士钟南山、“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的院士李兰娟,临终捐助2万党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布和朝鲁,无数共产党员用直面魔鬼来坚守忠诚,甚至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忠诚。党员要对党忠诚,就要始终时刻牢记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以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抗疫第一线,高扬在人民需要我们的任何地方。
始终人民至上“就是这样”。“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宗旨,是一个党员能否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直接的体现。身患绝症仍坚守抗疫最前沿的张定宇,不畏艰险,舍弃同样染病的妻子,带领全院医护人员与病魔赛跑,为患者服务永不停步。“霸气第一书记”塔拉,扎根锡林郭勒贫困牧区,战疫开始就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服务群众从不缺位。人民满意就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所在,党员就是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上,以民之心为心,以民之战为战,时刻以实际行动书写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大爱,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战“疫”成果,感到实实在在的安全与温暖,真正看到全面胜利的希望!
始终担当冲锋“就是这样”。千古风流在担当。担当是共产党员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全面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你不冲锋我不冲锋谁来冲锋?你不担当我不担当谁去担当?“国家有需要,我们随时出发。”面对突发不明疫情,73岁的李兰娟第一个直击病魔。人民解放军援鄂医疗队“我是党员,跟我上”。牺牲的公安民警5名英模,不畏艰险,坚守一线,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组工干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无私无畏地挺身而出。面对战“疫”的种.种挑战,9千多万名共产党员必须要以铁一般的脊梁扛起千钧重的担当,始终把使命铭刻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斗魔利器紧握在手,不推诿,不松懈,持续鏖战、攻坚克难,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英雄战绩。
2020弘扬抗疫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主题报告会观后感范文5篇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篇3
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四史意义深远,影响深远。阅读《学习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对我的工作和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学习不止步,常学常新。作为党员,我们应该把学习四史作为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有所悟,走深走心。学习四史要用力,更要用心,四史蕴含着大家共产党人的智慧,是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宝贵结晶,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习历史事件,更要学习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外到内,通过历史事件思考自己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学贵有悟,通过所学所思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坚定前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工作。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应该掌握四史的精神,以身作则,率先以身作则,努力工作,注重努力工作,继承共产党人不畏艰辛的坚韧和牺牲的勇气,写出属于新时代的动人乐章。还有24天,党的百年生日就要到了。身为众多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我心情并不比激动,感谢无数革命志士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和后辈继续完成。以实际行动向党献礼,不负党恩,不忘初心。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篇4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科研人员锐意攻关、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广大民众勇斗疫魔,各行各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涌现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民英雄和“骑行女孩”“雨衣妹妹”“快递小哥”为代表的凡人英雄,在他们身上彰显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中国精神,14亿中国人民要始终把抗疫精神铭记心中,镌刻在骨子里,把它当作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中国人是讲精神、尚精神的人,中国是重精神、守精神的国度,中华民族是写精神、传精神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要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作为历史使命,务实担当、善于作为、无私奉献,为实现国家复兴、民族富强、人民富裕提供强劲力量。要涵养生命至上的精神,在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价,尊重生命、护佑生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发扬举国同心的精神,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刻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要传承舍身忘死的精神,面对困难冲锋陷阵、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要树立尊重科学的精神,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创新科学技术,_科学难题。要坚持命运与共的精神,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做到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什么是人民至上?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感染患者,我们不惜一切救治生命,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也决不放弃,这就是抗疫精神中为民解困、保民健康的核心要义。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转入常态化,但不能有半点的掉以轻心、疏忽大意、麻痹懈怠,要不断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控体系,继续做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解决好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带来的“后遗症”,在群众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上下大力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回归正轨。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篇5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党员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武汉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的一些老党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这些老党员,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学习战役精神,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老党员们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老党员群体这把“宝刀”,让老党员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篇6
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时代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既是各级党组织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也是广大党员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的必修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四史在时间上横跨百年,在内涵上包罗万象,要有效推进四史学习入心入脑,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坚持目标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掌握四史学习的正确姿势,从而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常学常新、知行合一。
坚持目标思维,从历史进程回顾中强化政治认同。四史学习有别于普通历史研习的鲜明特征在于政治性。要通过对重大历史事实和进程的回顾,在思想上厘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根本问题,达到强化四个自信和增进政治认同的思想教育目标。史实胜于雄辩,党的领导始终是贯穿四史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航者,而且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承的有力引领者和重大贡献者。厚重、生动的四史素材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不断培育爱党爱国之情怀,使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这就彰显出理论学习背后的政治站位和现实关照。
坚持系统思维,从历史逻辑演进中把握发展规律。四史虽然各有侧重,但彼此之间并非是孤立或割裂的,而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贯穿着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大历史观,渗透着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四史的学习和理解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从整体上看,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彰显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最核心的规律性认识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而社会主义发展史奠定了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宏观语境,揭示出新旧力量博弈的激烈性、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发展道路选择的多样性,这套发展规律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坚持实践思维,从历史规律总结中明确现实策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要想真正接地气,必须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从宏观上看,要通过感悟四史,坚持社会发展的问题导向,一以贯之地强化忧患意识,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大建设。从微观上看,要通过学习四史,切实掌握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优良传统、工作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宗旨、从严治党的工作理念、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等等。这些经验和传统贯穿于四史之中且常学常新,不仅是精神力量的源泉,而且是现实工作的抓手,体现出学史明理、以史鉴今的唯物史观。
初心使命四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 使命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