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价值的观后感,必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每次朋友们欣赏完一场影片后,一定有不少感慨,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篇1
每个人都在指责哥哥的做法,可有几个人想过这些东西是他这个年纪所应该承受的吗?我们或许不能感同身受,至少不要居高临下。
我想,战争无论发生在哪个地方,无论是哪一方挑起的,眼看着无辜的百姓受苦难,总不会是件让常人痛快的事情。
扪心自问,在那样的年纪下,我做的不一定比哥哥好,所以我自认为没有资格去批评他。那么你们呢?
我所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孩子面对失去至亲,战争和饥饿威胁时表现出来的勇气。至少,他还是保护着他的妹妹,尽管他始终没能敌过战争的伤害。我所看到的,是他作为日本军官的孩子一样饱受战争摧残,这正说明了就算是战争发起者,参与者,他们的亲人同样正是受害者。
当我们谈论人性,当我们谈论战争,当我们谈论苦难。在这些对于全人类都是平等的词汇面前,国籍显得微不足道。这个片子换成中国拍摄,中国孩子,也许不会被这样批判吧。可是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一样都是孩子啊,作为人类而言,他们受到苦难都是令人心酸的不是吗?
我从未想帮日本侵略者洗地,包括那个男孩的父亲。they deserve what they've got.
但,平民何辜。
哥哥和妹妹,他们活该失去至亲吗?
他们活该苟且偷生寄人篱下吗?
他们活该饿死在街头吗?
我想说的,这部电影告诉我的,无非是战争有多残酷,无论是对发起国人民还是被侵略国人民。
我只愿这世间少些战争,少些苦难,愿因战争而死去的无辜人们能够安息。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篇2
之前有人评论宫崎骏的作品简单干净且寓意深刻,而高畑勋的作品感人但内涵暧昧。这次我算是细细品味了一番高畑勋。首先要强调的是我承认战争的烟云下百姓永远是最大的牺牲品,无论是侵略国还是被侵略国,百姓都是受害者(甚至百姓就是百姓,都不能用富有政治色彩的“人民”来替代)。至于我接下来想说的,只是我在悲伤遮掩的恐惧中看完这部电影后,对影片细节定性的扑朔迷离、导演高畑勋一类的日本人的反战思维的分析与质疑,以及对影片深层次含义的尝试性挖掘。毕竟,《萤火虫》绝对不是一部单纯的拿来感动的电影,如果有人说很感动,我也明白是什么让人感动的,感动的东西是不会有争议的。
我们大可不必否定日本人善于反思的潜力,因为从二战废墟中迅速站起来的日本绝对具有超乎寻常的自我控制力。但日本谙熟成王败寇的道理,故日本人不会认错,因为认错就是对其战争历史和民族兴衰史的全面否定,认错就会使国民对决策层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日本高效的执行机制,此刻的日本也就不是以前的日本了,此刻的成就似乎也要打折扣。且在认错的过程中必然会丢失掉日本民族重要的精神,且称为类武士道精神吧。日本若认错,将对二战中被其侵略的国家与人民做出交代,但同时将无法对二战中死去的战士和做出贡献的人民做出交代。日本军国主义害了世界,害了日本国民,并永远企图欺骗蒙蔽国民,他们想让单纯的国民永远活在对政府、对历史的“信赖”下,以持续良好的社会执行力。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国家机器能够高效率运转的原因之一吧。
实际上,这种类武士道精神很容易丢失,从姜文的那部被封杀的黑白电影《鬼子来了》中就对这种精神的失与得做了呈现,同时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和同化潜力更予以彰显。有时我设想假如二战日本战胜,统治了大半的中国,并持续到此刻,可能日本已经不是原先好处上的日本了,也更不是此刻的日本。中华民族的同化潜力是一种难以颠覆的力量,任何一个小民族欲想统治中原大地,其结果但是是百十年后反被同化,这种巨大的力量是表面看不出来的。所以不想被灭族的话,人数较少的国家最好把统治中国的想法永远永远抛弃,否则你的人民将慢慢减少,你的精神和文化将被稀释和遗忘。这也是为什么中华大地几千年纷争下来的结果却是汉族独大的原因。
日本战败,没有实现东亚共同圈的扩张设想,这使他们(起码是统治阶层)在不认错的状况下良好的持续了战前的精神,这对其战后重建是至关重要的——仿佛每个日本人都坚信,日本是二战的受害国,我们必须要重整旗鼓,自力更生,再创辉煌。这是统治阶层永远不想丢失的民族精神,相比来说对自己的国民承认战争的罪恶就变得消极和负面了。就如同一个在孩子眼中伟岸的父亲告诉孩子自己是杀人强奸犯并对不起孩子,那么作为社会罪人的孩子,将会对未来产生过多的恐惧和迷茫,在父亲看来这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继而父亲不如告诉孩子自己是被社会陷害而获罪的,期望孩子珍视生命,铭记苦难,自强不息,为父正言。对孩子来说,可能外界说什么都永远没有父亲说什么产生的影响重要。
我一般不会写影评,因为做电影评论实际上是一个增加矛盾的过程。电影对导演来说大体有两种好处,其一是给观众的礼物,目的是将尽量多的信息传达给观众,无论是陈述的还是隐射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纪录片或传记电影);其二是导演给自己的礼物,这类电影大多是像导演自己的情绪和日记,世界上只有他自己能对其做出完备和正确的理解(比如大卫`林奇的《内陆帝国》)。对于第一种好处的电影,自认为没有做影评的必要,除了导演自身的失误以外,想要表达的都会在电影中予以呈现或暗示,观众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潜力和价值定位对电影做出属于自身的理解。对第二种好处的电影做影评或多或少会扭曲导演的意志,低估导演的意志是对导演自我价值实现过程的侮辱,高估导演意志又无非就是自我意淫,这样的电影更适合跟导演本人单独探讨,探讨电影,更是了解导演本人。当然多数状况下的电影都是两种好处相互搀和的,只是偏重不同,组成为导演的自我价值实现。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篇3
萤火虫,童年的夏夜里偶然会看到的可爱的小东西,曾带给我们难得的快乐。据说,泰国夏夜的海边树上聚集的千万只萤火虫,以相同的节律闪现,能构成类似闪电的壮观景象。萤火虫的光还有独特的含义:模拟求爱信号、诱异种以歼灭、打断求爱信号、离间对手热恋。可爱的萤火虫,现如今也难得一见了……
影片的开始就是主人公阿泰的独白:我叫阿泰,我生于1944年9月21日,晚上饿死街头。一身军装背着小布包的形象很容易让我想到我们老电影中的小英雄。但背景那刺眼的红色也使得影片沉浸在一片难以抑制的悲伤中。
阿泰死了,饿死在站台。被扔出的红色铁皮糖盒子把视线拉伸到一片广袤的田野里,激起了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一片祥和的温暖,妹妹可爱的身影也同时出现。兄妹俩踏上了“人生的火车”,记忆一点点播撒开来……
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妈妈的生命,爸爸在海洋舰队杳无音信,兄妹俩只好寄住在姨娘家。正如我料想的一样,姨娘充当一个后母的主角,对待自己的亲人很不和善,百般的刁难与难看的脸色,使得阿泰带着妹妹远离她遮风挡雨的房屋,栖息在无人烟的山洞中。这让我很无奈,无奈这无情的亲情!
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兄妹俩在一齐的场景总给我浓浓的温暖,妹妹甜甜的笑声也不绝于耳。这似乎开始了另一种崭新生活,一切都引领向前的步伐。但……特定年代里,没有住处,没有食物,没有金钱,甚至没有了值得典当的衣物,日子怎样能继续呢?阿泰作为兄长要照顾年幼的妹妹,渐渐演变到偷盗的地步,仅仅为了妹妹不饿肚子。当然他得到了一顿毒打。更可悲的是,他期望敌机来轰炸,这样他就能够趁这个机会到人家里找一找剩下的食物和有用的东西。不得不说,阿泰他的行为是不好的,甚至有些扭曲,但社会的根源促使了他这一行为。我们能责怪他吗?不,不能,怪只怪可恨的战争,和匮乏的亲情!
妹妹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钱医治,更没有钱补充营养。等到阿泰取钱才明白连代表最后期望的爸爸也去世的消息,生活带给他的是接连的失望。但他不能灰心,还有妹妹等着他照顾。但是看到的却是妹妹奄奄一息的躺在山洞里,嘴里甜甜地吃着硬硬的扣子和泥巴,却认为是水果糖和蛋糕。这一幕很是让人难受,妹妹可爱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她玩耍的山洞前。生命中接连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三个人,谁能承受呢?想到那里,真的只有哭才能抒发心中的悲痛……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篇4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没有多少地方让我感到同情和感动。因为对于饥饿,我明白的远远比这要凄惨痛哭百倍。
在59年,我国各地普遍出现食物短缺,最后饿死人的现象。()在我的家乡,村子里的饿死的一家一家的,饿死的人的尸体,因为只有干部们是吃了一点粮食的,有一些微弱的力气,却只够把那些饿死的人抬到河滩去,没有力气再去掩埋他们了,许多人就这样连最后的尸体都没能保存住。
饥饿的人们开始吃树皮,树叶和各种野菜,发明创造了许多的吃法,此刻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说起59年的树皮qiongmo是多么好吃,而到最后树皮已经吃没了,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去找野菜树叶树皮,一些人出去就不能回来了。有许多人都是要饿死了,被抬到一齐准备急救,最后有少数的人活到了此刻。
影片中出现的画面环境鲜花绿草,还有许许多多的稻田和蔬菜,这和我国以前经历的苦难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远远没有中国千百万人以前经历的饥饿的苦难和普遍。如果真的饿得不行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花草和稻田,路边还有西红柿,就算是绿树也会被吃光的。如果把当时我国的状况画到动画上,就应就是满目疮痍,没有树皮和树叶的枯干树枝。影片中的农夫依然正常地能够带着茶壶在稻田边照顾庄稼,主人公的姨姨家并没有出现十分饥饿的状况,每一天都有面团吃,说明许多的正常的家庭都是这样的状况,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主人公的挨饿,有一个重要的特殊的个体的原因是父母不在身边。片头出现的在街头垂死的也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已,时不时有人施舍食物。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影片表现的是一些特殊的个体状况。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日本的,文艺的,电影。有许多中国人说自己十分受感动,不知这些人是否了解自己国家和自己家乡的人们受到过的百倍的苦难。既然为了日本人的一部动画片如此感动,为何不去了解自己的国人以前受过的更加痛苦的经历?了解之后,就明白,有远远比这更加值得用电影去表达描述的饥饿,是中国人以前经历的比这恐怖千百倍的,更加普遍的饥饿。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篇5
这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萤火虫之墓》,也叫做《再见,萤火虫》,使日本出版的。这部电影十分感人,使我不断地在流泪。
我来讲述一下吧:哇田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他有个妹妹,妹妹叫做小节,这个时侯正是美国侵虐日本的时候,哇田的父亲去打仗,母亲去避难,哇田负责照顾好小节。哇田在路上一边背着小节,以便避免炸弹炸伤,他们到了亲戚的家,亲戚收养了这两个孤儿。一天,哇田出去,有人把他叫到一个病床前,病床上躺着哇田的妈妈,他的妈妈被炸伤了,浑身包着白布,到处都是血,过了几天,他妈妈去世了,哇田还瞒着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妹妹,说妈妈在医院。最终,哇田还是告诉了他的亲戚,那个亲戚很着急的给哇田的父亲发了个信,但他的父亲依然没回信。亲戚收留了他们兄妹俩,但是时刻一长,亲戚们十分嫌弃他们,他的亲戚劝他们到别的地方去过,正因他们把妈妈的衣服卖了,最后还是没饭吃了。他们自己挖了个山洞,洞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他们吃的饭是找别人要的。一次的晚上,哇田把萤火虫放在房间里,屋子里显得格外的亮。哇田和小节早上起来,萤火虫都死了,哇田看见小节在埋萤火虫,哇田问小节:“你在干什么?”小节难过地说:“我听婶婶说的,妈妈死了,也是这样埋得。”他们都哭了。过了几天,他们没吃到有营养的东西了,小节被饿死了。哇田把小节埋了,烧了。最后天空中出现了许多萤火虫。《萤火虫之墓》这部电影十分感人,能表现出当时社会被侵虐,而且还十分贫穷。我们此刻必须要好好学习,长大有了出息,保护国家,为国家做贡献,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起来,为了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