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2观后感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有价值的观后感是需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抽空看完了一部励志影片后,相信大家一定都认真写好一篇观后感了,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唐顿庄园2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唐顿庄园2观后感7篇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1

我以前从来没发现唐顿有那么多生动的女性角色。

二小姐幸福地嫁了所爱之人, 却不得不因为结婚之后的社会地位而去和她觉得很无聊的人喝茶吃饭,她对工作和杂志社的热爱只能放到一边。

老夫人固执守旧,她最护短、所以最理解家人之间的感情,但依然精明地希望三女婿入赘把那份财产赢回来。

大小姐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一个人义无反顾地扛着整个庄园,尽管她内心有太多的不安全感、太多的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是她依然坚持要把它维护下去。

夫人随遇而安,安娜聪明机灵,休斯严格庄重,黛西好学上进又天真热情(就怕未婚夫安迪对人生没理想没热情所以迟迟不敢成婚,真是太可爱了!)。

群像真是太漂亮了。

卡森一如既往是旧时代的守护者,但看他打破常规跟着做“坏事”真的总是一种享受。

巴罗能有感情线真的太好了,他终于认识了他的同类,他终于能喘口气了。

莫斯利在国王和王后面前那番表演简直是全场经典!

说实话猜到了二小姐怀孕,老夫人生病将不久于人世也猜到了,但是她与大小姐那番对话、她坦然面对死亡、想要活得精神直到最后一日,尤其是……马修妈还不知道!好难过。一想到她们两再也不能斗嘴了,可能唐顿也就要结束了。

真的是结束了。

希望唐顿里的人永远这么生活下去。虽然生活总会有挣扎,总会有矛盾,但是弥合吧珍惜吧,家总是后盾。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2

其实自己一直对影视书,尤其是影视在前,书刊在后的官方影视书保持怀疑态度——不就是影视拍摄过程中的照片么,文字不多,却卖得死贵。但是不知怎的对这本书却别有好感,看人民出版社的介绍吧——306页全彩大开本精装,全方位揭秘电视剧情节线索、主要角色、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台前幕后。这本书既非复述剧情,亦非堆砌剧照,而是对庄园、其中的人物,以及庄园所处的历史大环境做出精彩细致的分析。它告诉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贵族和仆人们吃什么、穿什么、想些什么,他们的愉悦与痛苦都从何而来,而唐顿剧组又是如何将这些人物和事件再现出来的。 啧啧,心动了没?反正我是心动了。

首先《唐顿庄园》本身是一部制作精良的英剧,我早已完整看完前三季,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喜欢,都有感触,演员们的演技超赞——即使是配角,真的是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我是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人,但是看完此剧,觉得中国大陆剧觉得没法相比——服装道具考究、台词精彩(可以学英语)、故事转折点恰到好处(除了大表哥因为档期无法拍摄第四季而被写死之外)以及浓厚的英国文化。所以这本书会爱屋及乌,尤其因为它会告诉我们电视剧以外的更深更广的东西。支持一下啦!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3

其实整个故事本来就是由一个令人惊慌失措的离去展开的。当初庄园由于铁达尼号的沉没失去了继承人,房产和财产何去何从令各人惊慌失措,后来证明新的继承人令故事更加精彩美满;土耳其公使死在闺房里,被丑闻压得走投无路的玛丽最后保住了名声,优雅地迎接着一位又一位追求者,虽然经历了剜心透骨的丧夫之痛,但最后仍然携着另一段美满的婚姻,作为唐顿的女主人继续维持着整个村子的中心;披上婚纱踏上教堂才被悔婚,珠胎暗结身怀六甲才发现情郎客死异乡,心早已碎成质子的伊迪丝最后得到了全剧最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个婚礼,当上侯爵夫人,还将再迎接另一个小生命;思想激进,行事冲动,令到自己再也不能踏足故乡,妻子又在临盘之夜死于并发症的汤姆,从最初鄙视整个家庭,也被整个家庭鄙视,到最后对着英国王室的公主述说自己如何跟这家意见不合,又彼此相爱的一家人求同存异,在室外跟另一个平民与贵族夹缝中的女子深情起舞;从第一季一直被虐到最后一季的贝兹夫妇,曾多少次以为到了世界末日,最后抱着自己的孩子,耍着各种小聪明;得了柏金逊,觉得自己成了废人的卡森退休后,在王室到访的重要场合依然可以穿着一尘不染的制服,挺着笔直的腰板,为英王张罗了granthem一族最高规格的招待;曾经到处应聘无果,绝望得割腕自杀的托马斯,最后成为唐顿的管家巴罗先生,哪怕在同性秘密聚会上被警察以有伤风化罪拘捕,以为人生到此为止,最后也被真爱救出,得到了一个真的的同类的「朋友」……

电影的最后以即将到来的另一个离开作结。其实maggie本人早已多次向媒体诉苦说自己的角色太老了,早该死了,这次大概是接电影前跟制作人非常强硬地提的要求吧。其实也是,剧里老夫人也90高龄了,在最后以这样一个留白作退幕,也算能贯彻整部剧的优雅。以后再见到唐顿,克劳利夫人会少了一个斗嘴的好伙伴,玛丽会少了一个人生导师,我们也会少了一个重要的搞笑担当。然而,唐顿用了六季加一部电影告诉我们,任何人的离去都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然而,太阳照常会升起,明天照样会到来,可能季节会变更,但春天总会再来。剩下的人,还有新来的人,都会继续着唐顿精彩的生活。电影里,汤姆向露西说到「(西波走后七年了)心已经不痛了,但有些东西缺少了,永远填不回去」。没错,但填不回去空洞的心,既然不痛了,总能展开另一段征程。

七年来楼上楼下人们来来去去,当初要塌下来的天,回过头来,发现原来一直好好地在头顶,俯视着这座庄园一直站下去。下次若能再次到唐顿,尽管人物怎样变化,我们也能继续细味这里面的一个一个小情节吧。

人客要走不到你不送 再苦的歌听多也轻松 最初怎相信?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4

曾经总是认为影视剧永远只能表达生活的一个侧面而已,直到看到《唐顿庄园》。不能说它具体达到了哪个高度,但它的确照顾到了很多细节,对最底层配角的描写也毫不吝啬。 平等,是它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一部剧总会主角配角的分的很清楚,一切的故事总会使围绕着主角展开。好像这部剧的主角从人的身上转到了物,也就是唐顿这座庄园才是真正的主角。每个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住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纠葛便展开了整个故事。

唐顿是格兰瑟姆家族地位与权力的象征,就连仆人间都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可逾越。故事开始于家族继承,原本的继承者乘泰坦尼克号遇难,罗伯特.格兰瑟姆不得不寻找新的继承人,马修便因为和这个家族有一点关联与唐顿产生联系,主要是他和玛丽的曲折爱情。唐顿其实是象征一个老态龙钟的时代,可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产生颠覆,他们开始对传统提出挑战。唐顿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妥协,罗伯特为了保住它最后不得不接受马修和汤姆的新想法,尽管冒险,却是保住庄园的必经之路。

最欣赏的部分,是平等的给予每个人生活的舞台。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但在影视剧中做到这点实在是冒险,因为这样往往会使得主次不分,轮廓不清晰,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而《唐顿》却把这个问题处理的比较得当,给人的感觉是信息量很大但很有秩序。比如,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每个人物的身上自有他的可贵之处。

玛丽,骄傲,有点任性。在三个姐妹中最受宠爱,因此性格上有点自负,认为地球就应当是围着自己转得,当面临任何一丁点的冷落都觉得是不可饶恕的。随着长大,越来越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尤其是和马修的坎坷爱情之路,哪里有什么理所应当?在马修爱上别人的时候即使伤心欲绝不还是认命了吗?不过还好,他们的命运是能被设计的,谁不觉得他们最后应该是在一起的呢?一旦回归现实恐怕命运就没这么好说话了吧。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我们没有玛丽那样的运气,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对于女孩来说,骄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千万不要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要学会珍惜,否则会错过什么谁也说不准是不是呢?

伊迪丝,比较受冷落因此嫉妒倾向相当明显,和玛丽上不来,也老是受玛丽的排挤。其实她的内心相当的自卑。这些原因导致开始的伊迪丝就像一只到处叮腐肉的苍蝇(比喻的……好吧,没文化真可怕)一般寻找损人利己的机会。不过她真的是非常单纯的。经历了新郎悔婚当众把她扔下,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这是多么大得打击。对于这个情节,我想伊迪丝对这位年长自己这么多的伯爵的爱,其实是因为伯爵大概是第一个给予她肯定的人,于是她误认为这就是自己一生该追求的爱情了。其实并不是,那并不是爱情,伯爵毕竟是头脑清醒的,也很善良,他不愿意让一个少女因为自己的暂时的蒙昧而把一生献给自己,他看到了事情的后果并知道对谁都是不公平的。在我看来,伯爵悔婚是正确的,要不伊迪丝怎么找到自己呢?后来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越来越成熟……

老夫人,“姜还是老得辣”,我想没有一句话可以比这句更加恰当了。智慧,经验丰富,圆滑老练,开始的时候还以为她的定位是奸诈,处处捣乱的老婆婆,结果却恰恰相反。虽然她是最老的,但对于接受新事物,新想法却比她的儿子更加迅速。这个老婆婆虽然是有些固执,强势,但是她的智慧却让她更加可爱。

西玻,一个心地善良,勇敢漂亮的女孩。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懈争取。长的漂亮,真的漂亮!新想法的代表,剧中每个变革性的时刻都少不了她。三姐妹中,性格最温和。一旦认定,就一定坚持,不管是事业还是爱情。最后她死了,很可惜,但是这样安排的用意我想应该是为了化解汤姆和唐顿家族的矛盾。

珂拉,也就是唐顿的女主人。温柔善良但内心有自己想法,是罗伯特的好夫人,是他坚实的后盾,但是也会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的立场,这可是典型的“国母”作风啊,该柔该刚,毫不含糊。女主人们,你们觉得呢?

伊莎贝尔,很强势的女性,不惧权威,但有时候也是很固执的。和老妇人之间的对手戏很精彩,有自己的想法,额…是典型的女强人。她帮助艾瑟尔,是善举,但是却因她把原来的女仆辞了,总感觉有点别扭,有点像做给别人看。不过整体看,这是个非常独立有担当的女性。

罗伯特,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有事业有担当的男性,豪门的掌舵,识才惜才,有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对女儿们很严格,但随着女儿们的成长与叛逆,也不断妥协。其实他和唐顿是一体的,和传统是一体的。

马修,白马王子,哈哈。当然他也是有缺点的,有点冲动。还有一个情节,是刚搬来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亲力亲为,其实这是个优点,他自己也认为如此,可是仆人是跟着传统的,他接受不了,感觉自己帮不上忙没有存在的价值等等。直到,罗伯特的一席话,他说马修每个人都得有他存在的价值,你这样不是剥夺了仆人存在的价值了吗?豪门可以为仆人提供岗位,也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机会。于是马修改变了当初的想法。个人还是很喜欢马修的。

汤姆,从司机变成了豪门女婿。人们对他的确是存在阶级观念的,他本身也对此非常反感。开始的时候整个唐顿除了西玻之外可能都对他有所偏见,他自己也像个刺猬一样,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却也各自退一步而皆大欢喜。因此觉得,很多时候事情都是互相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在看别人处处错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下自己,即使立场是对的可能对于矛盾的产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贝茨先生,老好人是没错,他处处都忍,什么也不说不解释,还是觉得有的时候是有那么点懦弱的,不过心地好是事实。

安娜,心地善良,有自己的立场,中规中矩,面对自己的爱情又那么勇敢,那么信任贝茨先生,实属难得。

托马斯,有些自私自利,不择手段。是同性恋。不过看到最后你会发觉其实这个人物也是值得同情的。他同性恋被曝光后,面对卡森先生的厌弃,他勇敢说自己并不污秽。这一情节讽刺当时英国的传统与保守,可能也有点打破传统的意味。还有西玻小姐死的时候他的伤心,也表明他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最后他并未离开唐顿,参加比赛让他大放光彩。他的经历好像是告诉你,真的是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

帕特莫太太,爱发脾气,人还是很好的。黛西面前,她就是权威。他们之间的相处,让我们看到黛西从事事服从到挑战到为自己争取的过程。其实帕特莫夫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妥协但更有对黛西的鼓励。

卡森先生和休斯太太代表了仆人中的权威,是唐顿等级的体现。他们忠于传统,却很有人性。

人物就说这么多。整体来说此剧让人感觉具体,细腻。服装很华丽,她们的衣服真好看。人物特点鲜明,矛盾恰当,不生硬。

总之,是一部好剧。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5

不久之前,电影版《唐顿庄园》在美国上映。虽然这部被媒体讥为“关于一顿饭”的影片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但却势不可挡,击败了布拉德·皮特的《星际探索》、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第一滴血5》,荣登北美票房榜首。就像对往年的英伦“宫廷剧”一样,美国人似乎对其偏爱有加,尽管这部电影主要叙事线索之一确实是“关于一顿饭”的事儿:乔治五世与玛丽女王莅临唐顿庄园,克劳利一家洒扫庭除,烹制“御膳”,主仆上下忙作一团。

中国文化里有一个词——饭局,其实英国人也深谙此道。一些影评人就从《唐顿庄园》中看出“吃饭的政治学”来。影片中有这么一幕,看似无心,却意蕴深长:厨娘帕特莫夫人用一剂安眠药将随行的法国御厨“放倒”,以纯正的英国菜品替换了原定的法国食谱,得以大展厨艺,飨宴国王一行。

?唐顿庄园》在美国剧场风光无限,却适逢英国政坛窘况频出,脱欧之事迟迟未决,以至连吃饭这般稀松平常之事都令人浮想联翩。自今年七月,约翰逊临危组阁,意欲手起刀落,斩断戈尔迪之结,却接连折戟,险象环生,似乎越来越难兑现10月31日前正式脱欧的允诺。看似人畜无害的《唐顿庄园》也被赋予了寓言色彩,讲故事、卖情怀的影视作品沾染了暧昧的政治。

一种文化传统或生活方式的衰落,昭彰却又极易被人忽视的一点迹象是对其渐生的怀旧感。一旦这种怀旧感开始萦绕甚至占据人们,这一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也大略到了尽头。不过,这又会带来表面的繁荣:人们会就此付诸更多的关注、思考、谈论与写作,似乎以种.种精神层面的过度矫饰,补偿内心深处对逝者如斯、无可挽留的不安。不明就里者还以为它的黄金时代来临了,而事实上这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

从一定意义上说,怀旧是一种类似于“内卷式”的现象:一次依依不舍的回眸,就如希腊神话中那条自噬其尾的蛇。一旦嗅出其弥散于空中的气味,大量的影视作品和出版物便如潮水般一涌而至,无限自我复制、增殖,生产泛滥而廉价的怀旧感,赚得钵满盆满、名利双收。与此同时,这一过程又会反哺消费者的思想意识,于是循环往复、增益不止。这就是怀旧的经济学。《唐顿庄园》自然属于其生产-消费链条中一个环节。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6

看完《唐顿庄园》第四季已经有一两个月了,突然想写写自己的感受!

故事始于1910年代约克郡的一个虚构庄园里。故事情节复杂,跌宕起伏,讲几点自己自己比较印象深刻的。

第一季有个女仆 gwen 自己悄悄练习打字,梦想做秘书之类的工作。 gwen 把自己的打字机藏起来,怕别人看见了会说她不切实际或者干脆阻止她。 但是 anna 还是看见了, gwen 当然害怕 anna 说出去,可是 anna 的做法是帮她保守秘密。后来三小姐 sybil 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主动帮忙张罗起找工作的事情来,最后在 sybil 的帮助下得到一份电话公司秘书的职业!

第一:作为一名女仆 gwen 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和行动;第二: anna 很“义气”的帮她保守了秘密;第三:作为三小姐的 sybil 支持 gwen 的想法,并且热心帮忙介绍工作。

if in china ,故事的版本是这样的——

当丫鬟的人,就想好好服侍自己的主子,安分守己,对主子感恩戴德;她的同伴如果知道她有“非分之想”一定会报以无尽的冷嘲热讽,不会真心为别人的选择感到高兴;身为主子的人,如果知道下人有这样的想法会觉得其没良心,不知感恩,更有甚者可能会认为下人背叛了自己。

故事本来就是以 crawly 一家寻找男性继承人展开的。 matthew 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但是他和 mary 的“包办婚姻”进行的不太顺利。

matthew 以继承人的身份来到唐顿,也许正式因为这样, mary 对他就带着先入为主的排斥。 mary 并不缺乏追求者, matthew 对一个不接地气,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兴趣也不是很大,所以一开始会分道扬镳。后来 matthew 带回来自己的女伴, mary 经过激励的内心挣扎,发现自己还是钟情于 matthew 的,只可惜 matthew 已名草有主。不过,剧终究是剧, matthew 的女伴因病而故。他们一开始虽然觉得不妥,但是在爱情面前谁又会在乎那么多无关紧要的因素呢。伯爵夫妇对于 mary 的婚姻大事所采取的态度始终是只建议不决定。最后的结局是 mary 和 matthew 终成眷属。

if in china ,故事的版本是这样的——

大户人家的女儿要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婿,尽管对方可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家产万贯,可这女儿就是不愿意,甚至有可能有自己心仪的对象。于是“宁死不屈”,绝食、自残、寻死觅活,不过都没有用,到了良辰吉日,妆一画,盖头一盖,花轿一上,从此便要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了。男方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男方的反抗方式大概会是:一,母亲大人爱儿心切,试图说服爹爹,可爹爹心意已决,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因为为娘的也没奈何,二,母亲大人本身就比较坚决,为人子的可能会被拖到祠堂,跪在列祖列宗面前,以这样的方式施加精神上的压力,上演一幕幕中国式逼婚。到了现在虽 21 世纪已过十四载,百合网的广告也还是——奶奶躺在病榻上,拉着孙女的手,问她“你结婚了吗?”。于是孙女“不再挑了”,披上婚纱,带着新郎,来到奶奶面前,好让奶奶放心。

男管家 carson 很小的时候就在唐顿工作,对伯爵一家忠心耿耿,本能的支持 mary 。虽然他的地位是仆人,但是在伯爵家工作的岁月里,他仍然能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即便有时候显得固执、冷漠,也会和“主人”产生意见不合的冲突,却不影响其在唐顿家的受人尊敬的地位。女管家 mrs。 hughes 的行事风格也差不多,忠诚与唐顿及伯爵一家,平日里品行端正,工作不掺杂个人情感,公正。他们二人对伯爵一家绝对忠诚,把家里的男女仆人管理的井井有条,也得到他们的尊重。面对偶尔发生在仆人之间的异常事件,总能 hold 的住,不感情用事,妄下断论。

if in china, 故事的版本是这样的——

就拿电视里最经常播放的清宫剧来说,皇帝身边的大内总管,也是权高位重之人,他们对主子应该说从官方的角度看也是忠诚的。大内总管作为皇帝亲近的人,在很多人眼里是相当有地位的,伴随着来的权力和影响力,给了别人趋炎附势和巴结的机会,于是他们也可以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徇私舞弊。原本是服务于主人,但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之为己是为谋一己私利也,中饱私囊。如果处在某个特定的位置上,和权力中心如此接近而不贪不枉,有可能被视为痴傻。他们的处事原则是,攀附与寄生。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淘汰不能与时俱进之人事物。伯爵作为旧时代的代言人虽有古板固执,不过被时代逼迫着也不得不适当的做些调整。特别是当 matthew 死后,重振唐顿的重担似乎压在 mary 身上。他当然得花时间悼念亡夫,可已死之人终不能复生,活着的人,生活必需继续。她出门视察庄园,发现自家养的小猪严重缺水,于是毫不犹豫提起水桶打水补给,一直忙到筋疲力尽,全然不知。连和她一起打水的 xx 也觉得不可思议而对她刮目相看。人们认为 mary 就是一大小姐,可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起初是爱情,后来是孩子,再后来是唐顿。不过她比较幸运,总能顺应环境的变化而利于不败之地。

if in china, 故事的版本可能是这样的——

当时代变化,一个古老的家族的长辈因冥顽不化,固步自封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家族里的年轻人可能被时代的浪潮冲昏了头脑,也可能在曾经的温柔乡里仍做着美梦,尚未清醒,躺在寝塌上吸着鸦片,吞云吐雾,或自我麻痹,或最后在内忧外患中,含恨眼睁睁的看着祖辈留下的家业付之东流。

唐顿庄园2观后感篇7

周末两天,把唐顿庄园追完了。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一直都是比较迟钝的人,看剧更如此。都是到大家都看完了,没有了每周等剧的焦躁,才慢慢看,一气儿看完。说不出的舒心,这和工作拖到最后一刻才做有异曲同工之妙。

貌似去年的时候就听到这部剧的鼎鼎大名,不过我当时可没什么时间可看。最近这几天比较悠闲,于是找出来看了。一看就有点迷上,恩,很合我的胃口。美丽的英国乡村景色,华丽漂亮的贵族服饰,还有我喜欢的英英。其实说是要写剧评,心里似乎也有很多要说得话,但是无奈文笔不行,写不出啥大道理,只能随便说说了。

从我最喜欢的老太太开始吧。几乎所有的这部剧里搞笑的地方都是老太太带来的。她的毒舌,每次一针见血地说到关键处,和马修妈妈的斗智斗勇,都看得很欢乐。她有贵族的骄傲,也有贵族的自觉和宽容。看到她最后把最佳花卉的奖项颁给莫斯利老爹,那样的小表情;看到她把克劳利夫人支去做慈善,为柯拉争取回庄园的管理权;看到她告诉马修,玛丽还爱着他;看到她每次预言都成真……我对这个小老太太真的很佩服。最后,马修死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好运是不会长久的。”某种程度上,击中了心中一处柔软,感受到命运弄人的森然。

玛丽刚出场的时候,我是不怎么喜欢她的。感觉她高傲又轻浮。平时毒舌欺负妹妹就算了,还与那个土耳其外交官不清不楚,伤害马修的心。可是看到后来,我渐渐改观了。她的高傲和倔强都是表面的保护自己。就想壳一样。也许最了解她的也就是卡森和老太太了吧。我记得有幕剧卡森说玛丽需要人保护,休斯太太说,我以为大小姐这样的永远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大概就是如此。是啊,从小的教养,让她什么都表现出平静和坚强,即便心中如何痛苦,就像看见马修和那个金发未婚妻在一起,还要笑着说祝福一样。她也很矛盾。就如同对父亲说的那样:我知道我不应该如此倔强,但我确实如此。一句话道尽心酸无奈,而又倔强如斯。其实我觉得她才是真正追求爱情的,虽然有人说她势力。但是当马修是继承人时候,她厌恶他,并不因为她是继承人而讨好他,与他结婚。后来才慢慢爱上。围绕在她周围那么多蜂蝶,有那么多有钱或有势的,但她也不因为如此而爱他们。也许这也是这个角色的矛盾所在。一方面,担负着唐顿的未来,一方面,又要为自己而活。第三季后面,马修死了,不知道下一季,我们的大小姐,以何种方式开始新的生活?我很期待。

茜伯尔是很多人眼中的天使。多么好的一个文艺女青年啊。她那么美丽,厌倦了贵族枯燥无味,一天要换三套衣服的繁琐,努力去追寻心中所想。与自己爱得司机亡命天涯也不后悔。最后也许老天也喜欢她,早早地把她召回去了,为所有活着的人留下怀念和悲伤。也许在我二十五岁之前,我是很喜欢她的。喜欢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喜欢她那一往无前,永不回头的精神。可是现在,也许是我老了,我对她并没有很大的喜欢。那个司机根本配不上她。那个司机那么自私,只是活在他那社会主义,爱尔兰独立的梦里。按现在的说法,整个一愤青。批判一切,却并不能改变一切。我记得有个上校来唐顿庄园看望那些受伤的人们,他去送菜。我以为他要暗杀上校,结果打开一看,却是粪汁···口口声声说可以付出生命,却还是只是想吓唬一下而已;还有把茜伯尔独自留下,面对危险,自己却狼狈逃走;把茜伯尔当成自己的财产,不尊重她的家人。每次一听到他和茜伯尔说你应该怎样的时候,我就想进去扇他耳光子。我们的天使却被蒙蔽了,也许就这样死去也好,那样她就不会感受到以后贫贱无依的糟糕,思念家人的痛苦。我们的天使,她总活在天上的。

到现在,我写得都是女人。是的,我更喜欢这剧里的女人,她们比男人更懂得改变,更能适应时代的变更。如伯爵,他是旧时贵族的代表,宽容但是守旧,发脾气也是隐忍的,守着规矩。不愿意更改任何以前的生活方式,战争结束了也是如此。当然最后在马修的坚持和家里不断的变故,他慢慢也有些变化了。他当然是个好丈夫好父亲,爱着自己的妻子女儿,适当的时候,也能够保护她们。就像玛丽后来被报业家威胁,他能够拥抱自己的女儿,说永远站到她一边,即使名誉受损。他的两次落泪,都是为了家人。为妻子流产哭泣,为茜伯尔之死哭泣。我看到的是体贴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如卡森,更是旧时管家的代表,严守着规矩礼仪,一丝不能出错。就连摆放餐具也要拿尺子衡量,银器上丝毫的刮痕都逃不过他的眼镜。他忠诚,为了伯爵一家毕生奉献,更把玛丽当做自己的孙女一样疼爱,什么都为了庄园考虑。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情,只要触犯到了庄园的利益,必是不留情面。

这些都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每个人都那么真实,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血有肉。玛丽的轻浮与忠贞并存,黛西善良而又没有主见,伊迪斯自卑但却有才华,克劳利夫人大善却又控制欲,托马斯和奥布瑞恩人品不好但心中也有柔情,马修有爱却不够有勇气···只有安娜和贝茨,也许是里面彻彻底底我们能定位的好人,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们有多么出彩,在这部剧里可以,也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部剧。所以我并不对他们很感冒。只有安娜一句话让我很感触,她说:“我再也不会像爱他一样爱别人了。”玛丽说,是啊,也许会找个人平平淡淡,相亲相爱过一生,但是就是不会如从前那样爱了。这句话,我也说过吧?

这部剧里,主角不是完美的带着光环,配角也不是打酱油的。每个人的演技也很好,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满满都是戏。其实这部剧也没什么主角,厨房中的人未必就比小姐太太的镜头少,它的主角不过就是庄园本身。它历经风雨,看着在这里面,这周围发生的一切一切。

本来还想把每个人都摊开了写,但是实在很懒,所以就写到这儿吧,期待第四季还能给我惊喜。

唐顿庄园2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教师研修2.0个人研修总结7篇

信息技术提升2.0培训总结7篇

榜样2党员心得体会7篇

中小学教师2.0培训总结7篇

信息技术2.0活动总结最新7篇

2.0信息心得体会推荐7篇

教幼儿写数字2的教案7篇

初2学生自我总结优秀7篇

大2心得体会推荐5篇

榜样2心得体会400字5篇

唐顿庄园2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