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保持理性思考才行,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课堂内外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课堂内外作文篇1
今天上午,我们思源学校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北京“大峪中学”200多名游学的师生。
他们在第二节课的时间来到我们班上,派代表依次上台给我们“上课”。第一位上台的是一位大哥哥,他用10分钟讲“植物”,我们当做是“生物复习课”,但还是觉得很有趣,因为他的口音很特别。关键这“小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他还给我们跳一段“新疆舞”,因为他来自“能歌善舞”的新……
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不仅有维吾尔族,还有蒙古族,满族等,他们都是高中生!所以长得高我们一头。
一节课后,我们的小导游引领他们前往“读书亭”参观“兴趣小组展览台”,这是我校第4次对外开放展览。我们小记者采访到一位大哥哥,他看着像“汉族”,但其实是“满族”人,他说他最喜欢“竹竿舞”这个兴趣小组,“总的来说你们的兴趣小组特别好!只要合理安排时间,不会影响学习的,有活动才使生活更精彩……这次趁着高考放假来游学,来5天,前天到海南,看到许多新事物,昨天还去实验田插秧,都是人生第一次……”
我想,我们都是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对方文化挺好的,他们带来新疆舞,蒙古歌,我们献上黎族“竹竿舞”,他们赞不绝口,我们彼此欢喜,是的,每一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我们不但要相互尊重,还要相互学习和借鉴!
同学们很高兴“大峪中学”师生的到来,和他们课堂内外的交流,我仿佛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生活其中56个民族多么精彩!
课堂内外作文篇2
我一直以一个学生的严谨的态度审视着自然,看着它不断变化并从中领悟。我想人这一辈子都是个学生,而自然,便是课堂。
我喜欢在离家不远的一座石桥上看日落。每个黄昏,夕阳以一种沉静、美好的姿态下落,我沉溺在它的余晖里面,安静地呼吸。它象征着一种终结。无数个日落、无数个黄昏,我感到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我开始变得惜时,因为时光是看不见的,而夕阳是看得见的。每天我坐在石桥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我想,那就是时光流走了。是日落让我懂得惜时。
我也喜欢草。它们顽强、蓬勃、生生不息。我看着它们神情坚定的在高大乔木的阴影下挣扎着向上的样子,我会想到那些在前辈制造的宏伟阴影里仍能创造出自己的事业的拼搏者。那是一种让人敬佩的勇敢与执着。当小草终于破土而出展现出它鲜嫩的绿色时,我发现了它们小小躯体里蕴藏着的不为人知的力量,那是像一座休眠火山一样沉默着却巨大无比的力量。是那些草告诉我:要勇敢,要坚强!
还有蚂蚁。一种以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为人所知的微小生物。蚂蚁搬家,真是一个让人为之震撼的举动!它们用纤细的触角彼此沟通,用纤细的足挪动着庞然大物。我想起百威啤酒的广告,那群生动的蚂蚁,它们扛着啤酒瓶子,彼此合作,互相配合。团结从一个个细节中得到体现。这群生动的蚂蚁,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自然,是最精彩的课堂,只要你拥有一个学生应有的谦虚求教的态度,你所学到的,将渗透你的心灵。
创新作文与课堂内外2
从小,我心里就有一个梦:“读圣贤书,做圣贤人。”怎样才称得上“圣贤人”呢?思想、品德上做到实现自我,行为上成就自我。曾经有人告诉我:渔樵耕读,唯有读书高!”我心里也坚信这句话。 梦中,我来到了向往的课堂,多么神圣的地方。教室多么宽敞,到处张贴着激励学子奋发向学的标语。课前,朗朗的读书声淹没了窗外的鸟叫声。同学们端坐在教室里静候老师的到来,老师拿着一大叠教科书走进教室,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这精神食粮,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注视着黑板。老师发问了,同学们一个个大胆地高举双手,信心十足。虽然这样,但教室里的秩序仍然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飞舞着,发出沙沙的声音,同学们手中的笔也随之飞舞,同样发出沙沙的声音。遇到什么问题,同学们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老师很乐意为他们解答,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问题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惑消除为止。 自习课时,教室里什么声音都没有,连一根针掉在地上发出的清脆声都听得到。窗外的鸟叫声叽叽喳喳,但却没人去理会,连最小的同学也不分心。老师安心的离去。
无论老师在不在,无论上什么课,课堂上依然秩序井然。 梦中的课堂,一切都那么美好。
梦醒了。课堂失去了梦中的光彩。课前,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吵闹声淹没了读书声。教室里没有任何秩序,同学们仍旧打闹着,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总是不是的发出一些噪音。教室里除了一些学生在认真听讲外,其他的都在玩耍,不是说话,就是传纸条;不是做小动作,就是在做别的事。教室里混乱不堪。老师在上课,总时不时的停下来,提醒一下秩序。 现实怎么和梦境会截然相反呢?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内外作文篇3
说起那堂音乐课的笑声,都是因我引起的。
前天下午,我发现一只青蛙蹲在墙角,脚被踩断了。出于同情,我掏出布条将小青蛙的腿轻轻缠好,然后把它带回了课堂。
上课的铃声响了,音乐老师来了。
“同学们,先复习一遍已经学过的歌曲《海鸥》。”琴声响了,大家起唱。我低头瞧着书桌膛里的小青蛙,嘿,它还挺老实,下颌(hé)一鼓一鼓的。
“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呱呱!”咦,老师瞧着窗外,可是同学们全都瞧着老师,大家在想:老师的琴声怎么还有蛤蟆叫呀?只有我和同桌明白,刘欣边笑边咬着嘴唇儿。
又唱第二遍:“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呱呱!”嘿!这一来不但同桌笑了,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师也看出点儿门道来了。她踱着步,在桌间来回走动,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小青蛙,我的小青蛙,你可别再叫了,再叫就麻烦了。
要说咋就这么巧,偏赶上老师从我身边走过,小青蛙开始了独唱——“呱呱”!
全班同学又发出一阵笑声。
完了!我只好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向老师讲了一遍。也该我走运,老师被我对小青蛙的同情心给感动了,她并没有责备我,只是看看小青蛙,说:“海鸥是我们的朋友,青蛙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既然它的腿已经好了,我们就放它回大自然吧!”
“呱呱!”小青蛙临走前伤心地叫了一阵,同学们又哈哈大笑起来,这回连老师也笑了。
课堂内外作文篇4
说到孩子们的最爱,自然免不了要提吹“泡泡”,而且是吹“七彩泡泡”。
我就曾经上过一堂很特别的吹泡泡的课。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在教室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吹泡泡比赛”。同学们这下可来劲啦,一个个大显身手,准备一决高下。瞧!有的同学没有带“泡泡水”,就象猫抓了心一样的坐立不安,有的干脆去抢别人的吹。而那些有“泡泡水”的同学吹得是那么兴高采烈。有的把头仰着吹,对着天空吹出了一连串的泡泡,然后又落下来,好像一队神兵从天而降;有的把头低着吹,好像偷着乐;如果两个泡泡没注意,撞在了一起,那可就有趣了,两个泡泡变成了“连体泡泡”。
同学们吹出的花样也很多。有的泡泡吹的特别大,像一个个大皮球,遗憾的是我没带照像机,就算带了也没用,因为一拍就爆炸了;有的吹出了“泡泡五环”,为什么叫它做“泡泡五环”呢?因为有的同学吹出的泡泡像“奥运五环”,吹出了团结和幸福,所以叫“泡泡五环”;还有的同学吹出的像一串七彩珍珠,如果说还像什么?不如说还像彩虹的碎片。泡泡有时也像一只淘气的变色龙一样,在天空中是黄白色,到了地上又变成了紫红色,五颜六色的泡泡映着窗外阳春三月的白雪,显得格外美丽,给人一种好像飘浮在仙境的感觉。
啊!太棒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堂特殊的吹泡泡课。哦!不对,应该说我永远忘不了这“七彩世界”。
课堂内外作文篇5
“生活就是课堂”,这话真不假啊!每年一次的“野炊”(虽是家政课,但在我们的眼里就是开心的野火)。即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也让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得以放松。
即使是去“野炊”,我们的样子是像去胜景之地观光,什么walkman啊,手机啊,psp啊……插在口袋里,耳朵上塞着耳机,坐在大巴车上晃晃悠悠向目的地进发,真是“潇洒走一回”啊!
规矩自然不用多说,九点钟时到达实验基地,便直接开始我们的第一项活动——做菜,其实烧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平时看爸妈烧得如此轻松,今天自己亲自上厨可要小心翼翼了。加调味品的量是要严加扣紧,不然味道就会差远了。我们一小组5人,我做的是肉末海参。先放2调羹老酒,1勺酱油,3勺味精,半勺白糖,与海参一起搅拌。然后放在桌上不动,让海参浸在调味品里面。等到前两人烧完时,才轮到我。
先把肉末烧熟,把浸过的海参连同调味品一起倒进锅内,翻炒后,再放进胡萝卜,葱等佐料。这样,肉末海参就做好了。我们组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特色,大部分人都是青椒炒肉,烦不甚烦哪!至于其他组就较丰富了,什么桂花年糕啊,鸡蛋馒头啊……听到名字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五班六班的排场就更大了,六班有一组直接把烧烤架带过来,烤羊肉串,还放在那里叫卖,真叫我彻底无语了。后来政教处主任让他们马上叫停。五班还更有特色,煎什么饼,里面夹进很多佐料,外面涂上番茄酱,类似于西餐。还有居然让咖喱饭也登台亮相了。相比之下我觉得我们班都有些冷清了,但我班如果是中考的话,肯定得分很高,因为我们做的可是正宗的菜啊!
一次开心的野炊,我们的眼睛饱了,肚子也饱了。
课堂内外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