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中心明确的心得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想要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就要小心对待,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严家教心得体会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1
一个优秀的人,在家里,一定是有好的家风家训。
在我们家里,也有很多的好的家风家训。例如:第一条,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记得上四年级,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中彩那天》,父亲替库伯叔叔抽中了大奖,但是,父亲还是还给了库伯叔叔,顿时,我觉得,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所以,我争取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二条,勤俭节约。说到勤俭节约,我想到了一首诗,《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
第三条,多读书,读好书。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像《窃读记》里面的作者一样,多读书。那时候,她们想看,家长还不让看。而现在,家长逼着我们读,我们还不读。要记住,食物是物质上的需要,而书,是精神上的食粮!
第四条,爱心。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罗曼罗兰
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挣钱,没法拿自己的钱捐给山区儿童。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献出我们的爱心。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如果有爷爷奶奶们上车,我们就要让出座位,说:“爷爷(奶奶)请你们坐吧!”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2
上大学以前总听到身边的人说大学生只会享乐,学习上是忽悠,兼职是打酱油,带着不理解的情绪,我上了大学,还当起了家教兼职。转眼间,一个炎热的暑假过去啦!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时光似箭般穿梭中那般无奈,准备收拾情绪,重整出发时,发现原先匆匆的暑假中多啦一份沉沉的充实。
这是上大学的第二个学年,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实的假期,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找到了几份初中家教的工作。得到此工作的时,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之感。因为自己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潜力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我的暑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
我的暑假生活基本上是在东奔西跑中度过的,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但也很累。由于每一天上午要去做家教,这就迫使我假期爱睡懒觉的习惯(通常都睡到十点多的)。开始的几天都是在睡梦中起床,提着昏沉沉的脑袋去洗漱。那种转变的滋味真是不好受!
他家距学校不远,但因起的较晚,为了不迟到,我总是风风火火地赶路,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下雨,我到达他家时都是满头大汗。屁股尚未坐稳就要开始工作。
他听课时时常会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貌。有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如此卖命的讲,你却置之不理,真无情!好在我很有耐心,每当他走神时,我都会提醒他,耐着性子讲下去。
他做题时,喜欢用眼镜观察,而懒于动手。听课时,也只是“洗耳恭听”,从未做笔记。这正是他学习懒惰的体现。我清楚地明白:懒汉在学习上是绝对吃不开的。于是,我三番五次地告诫他,必须要改掉懒惰的恶习。但是,他实际是“阳奉阴违”,也许他不愿尝试那种转变的痛苦吧。
他有时会给我带来“沉重”的打击。记得有一次,我给他讲解了几道数学习题,中等难度。他听课时,显得有些吃力。我讲完后,问他是否还有疑问。他点头表示全听懂了。过了两天,为了检验复习的效果,我把那几道习题拿出来,让他去做。结果,他几乎是“全军覆没”。当时,我感觉自己仿佛从九霄云殿一下子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是我家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那几道习题,他根本没听懂。但他为什么撒谎呢?透过与父母的交流,我找到了答案:他的懒惰思想使他遇到稍难的题目就会放下,不懂也懒于发问,因为他懒得钻研。
应对懒惰成性的他,我显得“束手无策”。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懒惰是学习的“大敌”。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让他一下子转变过来,只得不时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渐变得勤快起来。
一晃开学的时间到了,我也结束了家教生活,他的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以前的疑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就是我的家教效果,他父母很感激我这段时间的帮忙。将近一个月的家教生活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感触。此刻的我对于"老师”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老师”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兼职只是沾上了“教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所带来的豪迈感。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3
要教育好孩子,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先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要做好一个合格的家长,那就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做起:
1、做一个孩子的好爸爸妈妈。
要做好孩子的爸爸妈妈,那就要做对孩子生活各方面都了解并照顾的很周到。相信在座的各位这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2、做一个孩子的好老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有老师教育肯定会比我们父母教育更好。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贴身老师。生活就是教育,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只要各位家长能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我们能教给孩子的有时会比老师教的更多。孟想在小时候,我和她走在路边,随便看到一样东西都能说上半天。比如看到路边的树叶掉下来,我会启发她先观察一下,再用一句话说出来。她会说:树叶飘落下来了。我先鼓励她说得不错,再接着启发她树叶怎么样的落下来了,她会接着说: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了。这样连续几次,就可以说出一长段比较完整具体的话来。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也会提高很多。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孩子一定会更加出色。
3、做一个孩子的好朋友。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本来就比较孤独,那么我们父母就可以做孩子最好的一个朋友。我在家就经常和孟想一起玩游戏,玩飞行棋,跳棋,还经常和孟想一起玩词语接龙,故事接龙等游戏。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还可以让我们也放松一下,回归到童年时代。
以上的几点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以后有空希望能听听你们的想法,谢谢大家!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4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一个人为人处世、待人及物的原则和干事创业的态度,都受到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家风能促进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也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由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关于家风家训家规的经典故事,不少好的家风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成了一个家族兴盛的基石,成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好家风润物无声,似涓涓细流,汇聚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时期,太守羊续带头抵制奢靡之风,以“悬鱼”之举告诫前来阿谀奉承的人,“悬鱼太守”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人们常在建筑装饰构件用“悬鱼”图案以示清廉之意,“户户悬鱼”更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写照。由此可见,好的家风是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能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袭,更能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导向。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家庭凝聚力的根源,是每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的助推器。在“爱国、务实、上进、勤俭”的家风润泽下,梁启超自幼就立下了报国之志,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子女树立了好榜样,子女们沿袭了他的爱国思想和治学态度,从而有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好家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是社会中个体立德修身、立言立行的“温床”,在好家风的熏陶下,个人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养成好习惯、涵养好品性、催生好志气,自觉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进入社会后才能保持良好的品德修养。千万个“小家”把爱国、勤俭、节约、忠孝的美德融入家风,国家这个“大家”必能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对党员干部来说,好家风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能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纵观近年来被查处官员的报道消息,因为家风家教不严而落马的不在少数,很多官员因为忽视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没有管好“身边人”,最终落得凄惨下场。家风紧紧连着党风政风,随着党和国家对家风的愈发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已经成为检验其能力作风的重要参考。涵养好家风,能让“身边人”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实基础,主动远离“围猎”陷阱,抵御各种诱惑,也能提升个人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好的家风,更时刻提醒着每名党员干部都要保持良好形象和清廉本色,在干事创业道路上行稳致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说家庭是每个人背后的“港湾”,那么好的家风就是干事创业扬帆起航的有力“牵引”,家风相伴,斗志满怀。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6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严家教心得体会篇7
一、家风家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家风总体上是与社会大环境相关的,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那些积极向上的家风家教,渗进子孙后代的血液,渗进社会的文化,影响着社会风气。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好的品格和民风。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念。
二、家风家教是现代公民德育的奠基
家、家族既是文明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母体,也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细胞”,还是人类生命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的关键“链接”。因而,家风家教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现代社会,家教不仅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个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社会公民的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
三、家风家教影响人的一生
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来源于社会遗传,而社会遗传来自于和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有能够进入孩子眼睛的行为和进入孩子耳朵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对孩子上课。因此,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要比单独亲职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家风家教会影响人的一生,父母长辈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生都会打上家教的烙印。
四、家风家教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家教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课,良好的家教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家庭成员刻骨铭心。
五、家风家教造就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
优良的家风家教就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教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品质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严家教心得体会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