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代,了解它们的时代特点,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背后意义,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体1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1读后感篇1
再一次通读完《三体》三部曲,我合上书,闭上眼,黑暗中冥冥之间,出现了一颗颗炫彩夺目的星星,心中突然涌上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这套书虽然好像在写一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但是难道它不是在揭露《三体》中人类黑暗的本性吗?它在一点点地抽丝剥茧般的将人的重重伪装撕碎掉、毁灭掉,最终留下《三体》中人黑暗的本性。首先,贯穿后两本的人物——罗辑,原本是一个放浪形骸的小青年,一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得过且过,而且当他被任命为面壁者时,别的面壁者在紧急的谋划事情,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职权在吃喝玩乐,寻找梦中情人上。但是当他的梦中情人和孩子被带走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他将永生做自己的面壁事业,永生为人类服务。随后,他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以自己的生命为威胁,拯救人类,最终成为执剑人,随后又在冥王星上作为人类的守墓人,过完了120多年的生命旅程,他这样为人类鞠躬尽瘁,这样为人类至死不懈,但是最后只换来了一句“人类不感谢罗辑”这就是《三体》中的人类,不知知恩图报的种族;再说程心,一个颇有母性色彩的一个人,满心中就是爱,因爱而生,为爱而活,但是她做的这一切难道不是在掩盖内心的懦弱吗?而当时的人们就恰好需要这种具有爱的人,因为威慑纪元人们一直被眼前的爱蒙蔽双眼,生活在地球的的摇篮里,而三体人在历经几千次文明的诞生与浩劫的轮回中,锲而不舍地早已长成了孩童,并准备抢掉地球这个摇篮。虽然纵使罗辑为人类付出很多,但是人类依旧不感谢他,而程心因为没有摁下摁钮,使三体人获得地球,但人类非但不责怪她,选择包容她,这就是《三体》中的人类,因为爱而完全不适合宇宙的残酷法则的种族;最后我们谈一谈章北海和那些叛逃的舰队,在水滴几乎团灭了人类整支舰队时,有两支战舰逃过了。在这其中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审判“青铜时代号”时的场景,我想对审判舰员的法官们说“你们这群原始人凭什么审判真正进化的人类?”对,这是人类在黑暗的宇宙中必然的选择,必然的趋势,必然的归宿。在战舰上的人类都已经冲出摇篮接受来自宇宙的挑战时,地球上的人类还在愚昧地待在地球的摇篮里,睡安稳的觉,得过且过。而章北海代表的正是绝对理性,但是在最后一刻他意识中残留的一丝感情让他毁灭,他虽然最终是悲剧结局,但他才是在《三体》中真正看透一切的人,这就是《三体》中的人类,愚昧懦弱的种族。
我现在似乎了解了叶文洁摁下摁钮的想法,以及背后一切的根本原因,虽然,人间各个阳光没有照射的阴暗角落中演绎着这一幕一幕但是人世间还是充满了很多美好与爱的,我们心中要向着阳光,走在一切光明地带中。
三体1读后感篇2
前两天疯狂看书,把三体第三部一下子刷完了。这是我第二次看,第三部一直不想看,因为程心。
这两天看完之后,发现自己真的受不了程心所代表的价值观。第三部暴露了作者文笔的缺陷,因为角色太单薄,我使劲去理解程心最终也没办法。
人类被写成了一个脸谱化的族群,从多次对罗辑的态度转变,对三体世界的态度转变,写得略显仓促。虽然第三部很长,但有太多东西要写,反而不够丰满了。
程心就是因为不够丰满,让人无法理解。看完观后感就是,她一直把自己摆错位置,自以为是地为全人类选择所谓的爱。是,她只是历史的一颗棋子,但她不能逃掉因为名为大爱实为傲慢的决定导致太阳系人类灭绝的罪名。
因为执剑人的责任没尽好,她曾有过深度抑郁。可是作者写得太浅,这点所谓抑郁反而显得虚伪。真需要有功底,把这个人物立起来才行。
到最后和关一帆所谓双宿双栖,真的太仓促了,程心的形象濒临破碎。为什么能够突然从关心云天明到爱云天明又到和关一帆你侬我侬呢?真的是这样的观感。
最后,关于宇宙死亡和宇宙归零的脑洞,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但也太玄学了。不好写,也导致这个点写得不够精彩。
第二次看完三体,虽有遗憾,但真是影响我很大的系列。从三体出发,我看了太空漫游四部曲,非常喜欢这个系列,从而喜欢上克拉克,也认识了另外一个作者,阿西莫夫。看了他们好几本书,让我越来越能看到更远的星空和宇宙深处。
感谢三体,感谢大刘。
三体1读后感篇3
我找了三体系列的.小说看,觉得这部小说挺好,作者刘慈欣真是个人才,想象力丰富,看得我一惊一乍!所以就想写写读后感,而且我觉得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对小说描写场景的想象丝毫不亚于电影画面。有自己的特色,在科幻界中应该算是独树一帜了。
我看得很有趣,因为我是从第二部《黑暗森林》开始看的,一开始引人入胜的是一只蚂蚁在三维世界里怕在二维世界里想象,刚开始看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现在回想那不就是人类的写照吗?人直接感受的是包括时间的四位空间,按照如今维数理论,更高维的就存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就有更高维的,只是凭借人类的结构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靠想象,而人的想象力也并非无所不能,它受到物种的限制,就如蚂蚁永远无法想象球是圆的这种感觉!
三体1读后感篇4
几束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我从书架上挑了一本《三体·黑暗森林》,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遨游在科幻世界中。
这本书是那个十届银河奖得主、世界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的。这本书也创造了科幻小说界的奇迹,主要讲了智子锁死了地球的物理学科技之后,人们用三体人的思想透视的缺点,从人才中挑选了四名“面壁者”,主角罗辑也是其中一位。面壁者可以动用很多地球上的资源。后来三体人的四处追杀,其他三位面壁者被三体人的破壁者打败,只有逻辑胜利。之后,他遭遇了“基因导弹”病毒的影响。罗辑被紧急冬眠,到了未来的危机纪年,可是在未来的太空中,三体监测器“水滴”通过撞击的方式,让地球飞船在几分钟内全部炸毁。此时逻辑得知自己是唯一的面壁者之后,想出了让三体人害怕的“黑暗森林”法则,让三体人以太阳作为发射坐标,以全宇宙发射太阳系的坐标为威胁,让三体人的部队和其他九个监测器不得靠近太阳系半步。地球人在罗辑的保护下,在这一战中大获全胜。
我读完这本书后,深有感触?在结尾处,三体人的监听员用质子与罗辑交流对话,监听员问:“你的孩子难道不怕太阳落下去之后的黑暗吗?”逻辑回答说:“不怕,因为他们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我很喜欢这部书的主人公罗辑,他作为面壁者所用的资源是最少的,他对亲人的爱也很深,在冬眠之后醒来,他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儿,而且他通过叶文洁的提醒和费火悖论,他思考出了“黑暗森林”法则,救了地球和人类,真是让人敬佩。
这一本书体现了作者刘慈欣的超强想象力,就是连《科幻世界》的主编也不禁称赞道:“刘慈欣超凡绝妙的想象力让我们目瞪口呆。”
畅游在这部科幻小说中,我被小说中的想超凡想象力所折服,许多事物我也闻所未闻,真让我大开眼界!同时这本书也告诉了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中,无论前途是多么黑暗曲折,我们都应该相信,光明会再一次降临,太阳永远会照常升起!
三体1读后感篇5
隔了很久,才提笔写了这篇读后感,将这套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才算弄清了一点点。
真的读了几遍之后便不自觉地仰望星空:那漆黑的夜空上,浩瀚的宇宙中,一定存在许多生命体;可能有感情抑或没有感情;人类是反复无常的生命体。因为有了感情就批判没有感情的生命,认为他们阴冷邪恶,殊不知自己多么渺小无知虚伪狡诈。正是因为有了感情便生出许多欲望,犯下许多罪孽,还自诩正义和平,倒不如没有感情。生存是生命体的本能,没有善于恶之分,读几遍《三体》一直是这种感觉。感情折磨着人类,使他们恐惧哭泣相互指责甚至兵戎相见。为何不抛弃感情只遵生存这第一要义活着呢?
人类有感情就注定了他们不敢面对宇宙真实的黑暗。杨冬知道了宇宙的真相,所以自杀了,而是那个拥有感情的自我。当全人类知道真正的死亡,就知道你渺小的连尘埃都算不上。你的纬度是有别人决定的,你是高级生命体的提线木偶。纵使有感情,也会一直被高级生命所操纵,而高级生命还会被更高级的生命操作,无穷无尽。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怕是早已陷入重重迷雾无处可寻了吧?
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作者大刘说是一座黑暗森林,有不同的纬度,生命体互相厮杀,看似平静的死寂其实一片忙碌。但这真的是宇宙的真相吗?任凭那些生命体为所欲为,还不是必须有物质吗?这些生命体可能自己也未曾触摸到宇宙的真相,不过在一个纬度中做着厮杀的游戏。他们都有智慧,最终也像那些做着物理运动的星球一样,但他们做的是物理规则的对面,生命规则。
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人类在探索过程中早已迷失自己,如同三体危机黑暗森林打击一样。人类是独特的,因为他们的人文,人文不能为人类制造光速飞船制造掩体黑域,但却可以帮助人类保持本心,保持他们的独特性。同样因为人文的不足,三体麾下的众生都遵循了生命规则,抨击罗辑崇拜程心,恐惧死亡丑态百出,沦为几乎非人境地,对此本身毫无察觉。
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没有大刘想的那么复杂。我认为是物质与生命遵循更高规则的一个组合。虽然大刘对人类如此轻率地探索宇宙略加批判,但我觉得不然,应该去探索,正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如果宇宙的真相正如黑暗森林一样充满残酷和不堪,带着求知的愉悦去探索这个黑暗的世界会不会好些呢?人类总是无形中与太空画上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认为地球才是家,其实宇宙何尝不是家呢?不过没有“开灯”罢了,她绝不是陌生残酷之处。在我们思维所及之处,哪个都可以是家,而这些家有的可能冰冷黑暗,但绝不是冷酷残忍,相反他们都很可爱。
这是我仰望星空的起点,我会一直仰望下去。
三体1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