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心得体会7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时代不断地发展变化,心得体会是一种新型的应用文体,为了让自己的真实感受有很好的体现,都是可以认真写心得体会的,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之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之心得体会7篇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1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更多让我感受的是苦涩,他们的辛苦: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2

她,被上帝的双手蒙住了双眼,但她的内心都是光明的;她,帮别人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却没有人打开她的那扇窗。她,叫朱丽华……

43年前,双目失明的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并没有自暴自弃。她自学成为了一名盲人中医师。30年后,她不仅开创了自己的诊所,还为贫困学生资助了373万元。

在黑暗中,她仅靠自己的双手,却做出了许多连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相反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混混度日的人,或者是身强体壮却整日贪图享受,蹉跎岁月的人应该感到羞愧。我的内心深深感到了惭愧,光明就是我们身边,但我们却不如一个盲人那样好好珍惜它。也许人就是这样,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才会感到后悔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群集体:她们是90后、00后点燃青春的力量;她们是70后、80后前进的动力;他们又是50后、60后的偶像。他们,是中国女排,他们点燃了几代人的火把。

30多年来,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中国人的心中,我认为她们身上的信念感和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去赞扬。生活中在难题面前迎接挑战不也是女排精神的内化吗?

在这令人心情跌宕起伏的30年里,中国女排从低谷中奋起,如此难得可贵的精神是许多人一辈子也坚持不了的。我们应该向她们深深致敬!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3

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梦想。梦想是美丽的,它是每个人心底最美丽的期望;梦想是阳光的,使人由彷徨走向坚定;梦想是有力的,它是人生路上前进的动力之源。

人人都有梦想,每个人的梦想却又各不相同。无论什么梦想,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我就有一个光辉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像徐悲鸿那样出色的画家。我从小学习画画,也有画画的天赋。我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秀美;用自己的双手,画出祖国勤劳的劳动人民,歌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双手,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画画,呼吁全世界人士献出爱心……我坚信,只有经历痛苦,才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只有长满老茧的双手,才能创造出一亩亩良田;只有经历无数坎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如果要实现“画家”这个梦想,就必须为之付出汗水。实现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会经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上帝没有给我们一双有形的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一个人有了梦想,就等于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只要坚持不懈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这双翅膀将带领你,实现梦想,飞向成功。一个梦想仿佛是一朵小小的花,虽然微不足道,但无数朵梦想之花的绽放便会组成巨大的花海,便会组成一个巨大的中国梦!漫步花海,你会深深地陶醉其中,陶醉于每一朵梦想之花的美丽。梦想之花虽渺小,但每一朵绽放时有力的震撼,却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我的梦,是用自己智慧站在时代的顶峰;中国的梦,是用自己的勤劳与努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从现在起,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带着永不言败的精神,为梦想奋斗吧!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4

6月16日深夜,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在山洪中不幸遇难,年仅30岁。

百色市新化镇百坭村,国家级贫困县。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硕士黄文秀是百色本地人,当年得到教育扶贫资助就读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回到家乡,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建设家乡并卓有成效。

曾经她的一篇扶贫心得被刊登在北京师范大学校总会的微信公众号上。其中写到“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快乐’。这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她曾努力想“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被这个年轻活跃,内心坚定、赤城无比的女孩打败了。

在这个贫困的村庄挥洒热血,带领全村克服种种困难,让村民摘下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为了全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人民的好干部,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无情的,党是有情的。黄文秀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无私奉献,尽职敬业的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敢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品格。

党员干部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坚定目标,精准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5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6

“感都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道德模范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

黄旭华,一个默默隐藏在大海深处的无名英雄。核潜艇被称为国之重器,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国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核潜艇早研究出一天,中国就可以找一天摆脱“核武”炸,在荒芜人烟的秘密小岛,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楼的军队大院,黄旭华等第一代核潜艇研究人员几乎都是在百忙状态下走过了自己的青年和中年时代。

正是靠黄旭华等可研究人员不眠不休的努力,在没有外援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中国核潜艇人员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设计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四年后正式编入中国海军战斗训练,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

黄旭华正是创造了这一伟大工程的中工程师,但他的姓名无人知晓,因为在开工之前,领导重要提出,不能泄漏工作单位的性质和工作任务,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他27岁毕业就从未离开岗位,就连父母和二哥的葬礼也来不及参加,献出了一生,但无怨无悔。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强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黄旭华。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动容。

中国之心得体会篇7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欢快、祥和的节日氛围,使全国上下陷入了紧张,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纷纷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请战赶赴一线与“病魔”作战,医疗行业、党政机关、交通部门等相继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用生命捍卫岗位,用行动践行责任。

当看见网络推送84岁钟南山院士挂帅一线、多名医护人员因与病人接触被病毒感染、交警过度劳累晕倒在防控一线等一系列消息时,真的是泪目了,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心生敬佩,一位84岁的老人本应在家安享晚年,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危却奋不顾身奔赴前线,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而且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我们也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险性,可能此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用“家门紧闭”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但是为了击败疫情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各地医护人员纷纷请命驰援武汉,助力一线疫情防控。同时也有来自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默默的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点燃希望。

我们高速人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努力坚守,每日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来自四面八方的司乘,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收费人员没有逃避、没有退缩,并非是他们对病毒没有畏惧,只是为了我们心中共同的信念——“我是高速人,维护交通平衡,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要坚守,这是我们的责任”。

向疫情期间坚守在岗位上最可爱的人致敬,是你们放弃了回家团圆的机会,坚守在岗,奔波在第一线,用汗水对抗着疫情,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相信万众一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会冬去春来,迎来春暖花开。

中国之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300字优秀7篇

西游记心得体会400字7篇

观看建团百年心得体会7篇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500字推荐7篇

教师节谈心得体会7篇

二年级防溺水的心得体会7篇

关于教师节心得体会7篇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500字7篇

电影《桥》心得体会优秀7篇

防溺水教育心得体会参考7篇

中国之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