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观后感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好主题思想,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成长进步,观后感的写作,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这样写出的文章也更合理,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苦难辉煌二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1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懂那段历史,才能读懂当下与未来。今天我们翻开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重温革命岁月,领悟共产党员在“地火岩浆”中孕育的“东方之梦”,从苦难岁月中萃取“忠心”“公心”和“决心”,提升“政治三力”。
萃取“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的赤诚“忠心”,提升政治判断力。《苦难辉煌》中说道:“造就大英雄的时代,即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诚,就有多少寡廉鲜耻的背叛。”中国的革命不仅是战场上的对峙,更有思想上的交锋。游击队在高山丛林中与敌人不断周旋、战斗,队伍被打散,信仰更坚定,党心更纯正。赤胆为国忧、无悔血汗流、忠贞到白头的革命烈士,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抛洒热血、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烈火中锻造的赤诚忠心,彰显共产党员强大的政治判断力。当代党员干部以先辈先烈为镜,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葆党心,在大是大非上擦亮眼睛、清醒头脑、心中有数,将工作生活中的风险问题察于未发、止于未萌。
萃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为民“公心”,提升政治领悟力。金一南在《苦难辉煌》结尾之处问道:“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努力、牺牲和奋斗,为了什么?”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答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奋斗目标,是我们的初心使命。”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解放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革命铁军以为民而战的“公心”,诠释政治领悟力的深刻内涵。“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支队伍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番号”,当代已壮大为九千多万的“铁军”。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迎战出击的抗洪官兵、勇于担当的扶贫干部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以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滋养着政治领悟力。党员干部提升政治领悟力,多从群众角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
萃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决心”,提升政治执行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来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中间铺上红毯的道路。”革命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以奋勇向前的实干“决心”,夺取胜利果实。机缘、时运、窍门并非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金钥匙”,不屈不挠的实干、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前赴后继的牺牲才是革命的“传家宝”。一个行动胜过一个纲领,政治执行力是实践的关键环节,过去的革命如此,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是如此。党员干部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直面问题不退缩,解决问题不畏难。继续发扬“高效执行、马上执行、办就办好”的务实作风,以起步即冲刺的勇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决心”,一往无前,续写当代辉煌。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2
长征是20世纪影响中国命运的大事,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壮美的诗篇。
由于流行在根据地中左倾向的错误,“反围剿”失败了,根据地军民遭到重创,革命的火种几乎被扑灭,红色的江山几乎变为“全白”。红军在那一刻面临去留生死的抉择。必须要长征,必须要保存革命的火种,我们的理想必须要实现,必定能实现。长征则生,不长征则死。
红军们出发了,离开了千辛万苦创立起来的根据地,离开了根据地的熟悉的青山和绿水,离开了与人民军队血肉相连、患难相交的根据地人民。看见了吗?10月并不是肃杀的寒冬季节,为什么根据地的山水都已变色,抬望眼,黑云已压在人民的头顶,暴风雨要来了……然而,这不得人心的黑暗终将被光明取代,暴风雨过后终将是绚丽的彩虹!
送走了红军又开始盼红军……红军啊,你们何日才能又到这漫山的映山红?亲人相聚何日?但愿归来时玉宇已澄清!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3
?苦难辉煌》吹响了当代中华民族扬帆起航的前进号角。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最终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胜利。
看着书中描写的那些革命战争年代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故事,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向前,也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祖国家园。我们应该积极发扬《苦难辉煌》中总结的共产党人独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保持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不断汲取实现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历史,像一条绵延不断的大河,滋养着生活在她身边的儿女,也许她不会时刻给予你想要的一切,甚至还会报复你的肆意任性,但她却永远流淌在你的身边,注视着你。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国人民不懈的抗争,一个个战争的现实与和平的企望交织成了属于我们,属于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然面带着那份能够穿透迷雾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4
回顾历史,中国有无数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建立共和,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这些都没有挽救中国,最后还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时共有53名党员,中共一大只有13名代表,在1927年南昌起义28000多人只剩下800人后才建军,在22年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百万雄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民生产总值低下,1952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英国1800年、法国1890年的水平。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相差将近200年。但是中国国力增长非常的快,经济建设取得极大成就。直达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连续超过英国、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个仅仅只有50人的小团体、小组织,渺小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中国以后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华民族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在历经了苦难和挫折之后走向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禁感叹到: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也无法想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翻过皑皑雪山,淌过湍湍急流是何等的危险。想想现在的我们,那种精神、信仰不正是我所缺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心灵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党的苦难与辉煌吧,让他们来洗涤我们的心灵,来鞭策我们的灵魂。
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不必嚼树根,不必穿草鞋。但是我们作为后来人,必须做好自己的职责续写历史,接住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自己的历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做好历史的传承者,促就我国的辉煌。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5
记得伟大的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苦难辉煌》告诉我们应该必须铭记的这段历史:那段历史的演绎者用自己的信念和生命融进了历史前进的洪流。书中所提到的历史的假设,然而历史的奥妙在于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假设,但是这些假设永远只不过就是一个假设。时间的唯一性是不会重新再来的,人生的真正的机遇也仅有一次;抓不住机会往往便要面对失败。失败,反围剿的失败在于我们盲目地将无数红军战士的命运和革命前途交给一个外来的只有半瓶子醋的洋先生来掌握。我看到,这本《苦难辉煌》里反复出现的一句真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原则。在带领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历程里,共产党人始终是以全面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用全局的目光看待发生的问题;而不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一纹。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革命用实践了再现这个凤凰涅槃的故事。
就像书中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富足生活时,我们是否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去缅怀一下那段苦难的历史;因为,一个知道反思的民族才是一个会铸就未来辉煌的民族。
掩卷沉思:我在历史的长河里,追寻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我要将先辈那份执着的信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慢慢融汇进前行的步伐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你有一个要到绿色军营的梦想,在那个革命的熔炉里;你将百炼成钢。在捍卫祖国尊严的战斗中,你会将先辈的精神发扬光大。这就是你,你已经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有机地融为一体。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的梦想就是通过辛勤劳动使自己得到更多劳动所得的同时为祖国变得繁荣昌盛尽一份努力。这就是我,我在实现自己富裕梦想的同时与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有机地结为一体。他是一个商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之时固守中华民族诚信的底线;你赚的每一分钱都为国家实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这就是他,在实现自己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梦想之际;为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无数的辉煌,那是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铸就的;难以忘却的耻辱,这是我们时时警醒的钟声;去努力吧,实现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理想和自己的中国梦吧;因为,无数把自己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的个人的中国梦就构成了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6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金一南教授的著作《苦难辉煌》,这本书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兴衰,红色首脑最先在先进发达的上海租界建立,红色政权在贫困落后的山区边区扎根壮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是实事求是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革命的特殊性,立足于现实的选择,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青春和热血染红了辽阔的华夏大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写下了熠熠生辉的五个大字中国共产党,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扛起了重担困苦,用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我看到了奉献之美,看到了革命战争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风采。他们无私奉献,把全力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自己的永恒追求。他们是雨后的阳光,为阴暗潮湿的大地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他们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党员检察官,我要学习他们情系百姓,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良好作风;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20xx年2月份组织上安排我到信访科工作,面对大量的基层群众来访,面对繁重的化解矛盾纠纷任务,为了干好工作,我秉承一个信念:人民利益无小事,执政为民是永恒的历史使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是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有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生幸福作为第一责任,不断强化职能,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新方法,将解惑释疑、疏导息诉工作贯穿于控申工作的始终,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想方设法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7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总是被凌辱,被欺负。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在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中华民族的近代,经历了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的屈辱。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唤醒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全中国人民的自尊;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打破封建主义的枷锁,打破帝国主义的牢笼;我们需要胜利,我们需要胜利来挽救民族的危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是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给中国人民点燃了燃烧的火炬,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未来的希望,她给中国人民筑起坚韧和信仰,她给中国人民带来挺直身躯的脊梁!民族的觉醒,或许这个时候才算真正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出发了,一群特别坚决、特别勇敢、告别能奋斗、特别能吃苦、特别富有牺牲精神的中国人出发了。他们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方向,改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哪一件不是艰险异常?哪一件不是关系着生死存亡?而在这种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相信困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勇敢坚韧,从层层的苦难中走了出来,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种种奇迹。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正是一份精神洗礼。
没有人会去否认共产党人曾经经受的苦难。其实,也正是由于这些苦难,让共产党人明白了: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个时候,要的就是那份坚持和勇敢。记得曾经看到一句话:一个男人,再苦再难只需努力,咬紧牙关。没有走不出的路,也没有迈不出的坎!活着,就要脚踏地,头顶天!现在回味起来,心中依旧澎湃。新时代的我们,做人就要做有心之人,要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风格,人活着做什么事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可人云亦云。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篇8
近期,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12集纪录片《苦难辉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辉煌的艰难历程,记录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苦难,付出的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为实现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这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中国共产党人自诞生那一刻起就把中华民族的梦变成了自己的梦,紧紧依靠人民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迈进“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纪录片告诉我们,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曾有过不少志士仁人都在艰苦寻觅,但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没有寻找到一条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苦难的正确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才真正出现了新曙光。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正确的革命道路的探索,依然充满了苦难和艰辛。这90余年的奋斗历程,包括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寻路历程。纪录片对这一历程进行了生动地表现和深刻地揭示,气势恢弘,引人深思。
纪录片详细、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讲述的一个真理就是中国要前进要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自己的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曾经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段话是我们党90余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鲍罗廷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认识中国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指示。为探索这个真理,我们的党和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是值得我们不断回望的“苦难辉煌”。
纪录片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伟大的党,尽管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着新时期的执政考验,但作为一个经历90余年历史考验的政党,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为期不远。
苦难辉煌二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