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故事心得体会推荐5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是培养谦逊和包容心态的重要途径,心得体会是一种思维的延伸,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事物,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4孝故事心得体会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4孝故事心得体会推荐5篇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1

x月xx日,我们组织收看了十九大盛会开幕式。习总书记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内容,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为我们在校学习和未来在部队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以来强军兴军开创了新的局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新的格局,新的组织构架,新的力量体系。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在报告中,习总书记又再一次明确了党在新时代下的强军目标就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在聆听习主席报告的同时,我深感身为一名军校学员肩上责任重大。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发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目标已经制定,使命就在前方,这些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我们每一名官兵去完成。

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我们为了实现强军目标而从五湖四海汇集在这里,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过硬素质本领,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为强军兴军添砖加瓦。

纵是有满腔的报国情怀,也必须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十九大会议内容精神,及时与党组织保持步调一致,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四有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使自己努力成为学习型人才,为以后下部队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航空机务人,随着新型装备的层出不穷,主战机型的更新换代,只有不断锤炼自己精湛业务,树立极端负责精心维修的维护作风,才能做到对国家财产负责,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随着士官队伍的发展壮大,作为未来机务岗位的中坚力量,我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对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更高了。

透过十九大报告既看到了机遇也看到了挑战,未来会给予我们更大的舞台。站在军队调整改革的桥头,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和对军队无比的热爱面对军校的学习训练,以斗志昂扬的姿态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写自己军旅生涯的华彩乐章!

: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2

乡村的夜晚一片漆黑,几个年轻人打着手电筒,光着脚踩在河水里。翻开石块,一只螃蟹惊慌失措地爬出来,王念玲麻利地抓住螃蟹,丢进桶里。

在石头缝里抓螃蟹,当地人称为“翻螃蟹”,这份儿时回忆被贵州姑娘王念玲和石冬霞拍入短视频。

进入短视频的,还有手工编成的草凳、在破旧的织布机上织出的棉布,少有人认识的水书、婚礼时唱的水歌……

从2021年年初开始,两个大学女生把镜头对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

近几年,乡村短视频成了新的“流量密码”,返乡大学生成了拍摄乡村短视频的“生力军”。当这些年轻人抱着情怀返乡,又会面对什么?

情怀和现实

2021年年初,王念玲的家乡三都县中和镇下了一场大雪。看着少见的雪景,两个女孩想把它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

这种“表达的欲望”已伴随她们两年了。高考后,这两个女孩分别报考了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短视频的流行,让她们总想用视频来记录家乡的生活。

两个新手忙到天黑,最后却沮丧地发现,在她们的视频里,几乎看不出大雪的痕迹——雪花一落地就化成了水,根本看不到那纷纷扬扬的大雪。

这次失败的开头,成为“水家怒滴”短视频账号的“开山之作”。在水语中,“怒滴”指的是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

这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约定,要是一年后账号还是没有起色,她们就各奔前程,不再浪费更多时间。

在短视频里,王念玲穿着水族姑娘的传统服装,耙几把干草来编草凳、爬树、在野外烧烤、唱水族的歌谣,给奶奶煮酸汤火锅、陪奶奶喝米酒。在视频中,这个大山里村庄的生活看起来闲适而充满野趣。

身体不舒服时,王念玲请奶奶用竹夹子帮她夹痧。竹夹子挂在墙上,已经有些发黑,这是水族人几乎家家必备的“神器”。两个女孩希望在短视频中多传播一些水族文化,所以夹痧夹常常出现。等颈后夹出几个红印子,王念玲就感觉好多了,但评论区纷纷留言:“看着好疼!”

即便在这个水族人聚居的村庄,昔日的生活方式也日渐消亡。传统的木屋越来越少,她们借石冬霞外婆的老屋作为拍摄地,因为这是附近仅存的一座木屋。在木屋昏暗的灯光下,穿着水族服装的王念玲烧柴、做马尾绣簪子、夹痧。

水族是为数不多的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但在年轻人中,水书已经少有人认得。两个女孩为了拍好视频,特意找水书先生学习。水书先生拿来一本光绪年间传下来的古书,王念玲像小学生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跟着先生读。

尝试做短视频账号,除了情怀,两个年轻人还有现实层面的考虑。

石冬霞有3个弟弟妹妹,父母为了供4个孩子上学,一年到头辗转各地打工,春节期间正是砍甘蔗的季节,他们去广东、广西;收割蔬菜的季节,则要远赴浙江。每次出去,都是一两个月。石冬霞知道,在那段时间,父母每天劳作十几个小时,换取一个月万把元的收入。

石冬霞有个简单的愿望,希望父母不再如此劳累。她家承包了一座山头,种了几百棵桔子树和杨梅树。但卖水果赚钱太少,石冬霞的父母几乎每个收获季节都在外打工。现在正值桔子成熟的季节,桔子挂在枝头,偶尔有过路人摘几个吃,大部分桔子都熟透掉落,烂在地上。

大四实习,石冬霞体会到了“打工人”的生活:经常加班到深夜,实习工资却只够生活费。她渴望用短视频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互联网上的村庄

在数亿短视频用户中,仅有上万粉丝的“水家怒滴”并不起眼。

为了避免在短视频的世界被人遗忘,两个女孩给自己立下规矩:平时每两天要更新一条视频,如果在假期,则要每天更新一条。

一边上学,一边坚持更新视频,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令王念玲疲惫不堪。

但她们拍摄的原汁原味的水家生活,像在庞大的互联网世界中掷下一颗石子,有一点涟漪荡到了远方。

中央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秦懿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她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水族歌曲时,偶然发现了这个账号。短视频中,王念玲穿着民族服装,教大家唱了几首水族情歌。秦懿尝试给“水家怒滴”留言,说自己在做博士论文,想了解一下水族歌曲。

当时秦懿已是第三次来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引荐她走进水族人的生活。来三都县后,她认识了一些水族歌手、水书先生,不过对方年纪都比较大、受教育程度低,也不太会讲汉语,难以理解她的意图。

收到“水家怒滴”的回复时,秦懿还在三都县采风。她开车下了高速路,来到王念玲的家。那座小镇看上去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偶尔有人家门口挂着水书对联。

跟王念玲和石冬霞聊后,秦懿意识到这是两个不错的“中介”:这两个年轻人读过大学,明白她要做什么,还可以帮她翻译水话。

最近几个月,两个女孩帮秦懿收集水歌,向母亲、婶子学来后又唱给秦懿听,秦懿把她们的唱腔录下来,逐字确认发音、标上国际音标。秦懿希望,这可以为未来研究水族歌曲的人们提供参照。

水族人喜欢即兴歌唱,在婚礼上,歌手即兴对唱,一唱一和,可能就有一个多小时,这种创造力令秦懿惊叹。水话的音调更为丰富,平时说话就如同唱歌,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现象。

听水歌的过程中,秦懿注意到一些变化。早期的水歌,全是水话,她一句都听不懂;但越新的歌曲,夹杂的汉语就越多,有时她能听懂几个词、甚至几句话。民族融合的趋势,在水族人的歌曲中也呈现出来。

难以回去的家乡

陕西小伙廖新玉也尝试用短视频来记录家乡生活,他的账号“新农格子”如今积累了5万粉丝。廖新玉读大学时就倒腾各种小生意,他心里清楚,不可能只靠拍短视频在家乡立足。去年大学毕业后,他一边养鸡一边拍视频,养鸡棚里的公鸡母鸡,是他镜头里的常客。

这个年轻人不想打工,自称“向往自由,又很爱家乡,还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回乡养鸡、拍视频似乎值得一试。

但在同乡眼中,廖新玉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农门子弟考上大学,再回到农村,父母供他上大学的钱就“全打水漂了”。

接受记者采访的四五个年轻博主,几乎没人打算全职回乡拍短视频。视频中的田园生活令人向往,但背后仍是逼仄的现实。

一个年轻女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在一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职拍摄乡村短视频,除去五险一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600元,勉强能养活自己。

廖新玉没钱请人帮忙,他自己学着搭鸡棚、扛着两个三脚架拍视频。有一次,他养的鸡得了支气管炎,这种传染病把他吓了一跳。那2000只鸡再养几个月就可以出栏了,如果因为支气管炎全军覆灭,他就成了“真正的穷光蛋”。

廖新玉找人给鸡配了药,放在喂鸡的水里。有些鸡病得太重,他得用注射器挨个喂到嘴里……

这名00后小伙子立志带家乡的乡亲们奔小康,现在距离他的梦想还很遥远,但短视频收获的关注又令他欣慰:“我现在每个视频的浏览量都达到了10万+,我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的家乡,知道了还有这么纯朴的村民。”

苦心经营了一年,“水家怒滴”在贵州已小有名气。

关于前路,两个女孩还不能确定。石冬霞去年大学毕业后,在准备考编;王念玲已经大四,父母希望女儿有个稳定的工作,经营短视频账号,只能是稳定生活中的点缀。

创建账号之初,负责出镜的王念玲收到过很多人的嘲讽,甚至有人说她长得丑、牙齿不齐。面对这些语言攻击,王念玲哭了许多次。父母鼓励她,不必理会这些声音,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面对镜头的这段时间,原本内向的王念玲变得开朗起来。以前上学时,王念玲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但她没有勇气,上台讲话时,她的头恨不得低到桌子下面。如今,她可以对着镜头,大大方方地唱着刚从婶子那儿学来的水歌。

有了粉丝,短视频账号逐渐有了“变现”的基础。王念玲说,婶子的两个孩子还小,所以没外出打工,也就没有收入来源。村里的妇女通常会绣一些马尾绣(水族特有的一种刺绣工艺,用马尾毛和丝线制成),换点儿钱。如今婶子把做好的马尾绣绣品拿给王念玲,借助短视频平台,婶子花几天工夫绣成的几块绣片能卖100多元。在村里,这算得上一笔还不错的收入。

在村里,有的村民自己拍短视频卖民族服装,但只有几百次浏览。王念玲穿上他们的服装,在“水家怒滴”发布视频,浏览量则有十几万次。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来说,这也是她们为乡村振兴作的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实习生 龙东连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3

我五一在家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笨狼的故事》。下面我就把我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笨狼是一只非常可爱;善良的小狼,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傻事,所以他的外婆给他起了个名字“笨狼”。因为他爸爸和妈妈出去有事,到很远的地方去了,笨狼只能一个人在家生活。

我感觉笨狼有时傻的可爱,有一次他居然把自己的家给弄丢了。长尾鼠霸占了笨狼的家,并且在屋子外面竖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老鼠洞”三个字,等笨狼回来的时候,看见房子很眼熟,但是外面竖着的不是“笨狼的家”而是“老鼠洞”,笨狼围着房子跑了几十圈也没找到“笨狼的家”。笨狼躺在地上,望着天空,脑子里只有三个字“老鼠洞”。笨狼急得大哭起来。正好聪明兔路过笨狼家门口,就安慰笨狼,并问他怎么回事,笨狼把找不到家的事情告诉了聪明兔。聪明兔从窗子外面往里一看,一只长尾鼠,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把牌子上的字用手擦了擦,拿出蓝粉笔在木板上重新写了“笨狼的家”。笨狼报了警,警察来把长尾鼠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笨狼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笨狼还很善良,有一天笨狼发现自己家门口的树上搭了一个小鸟窝,那天晚上,忽然下起了大雨。笨狼担心小鸟窝在树上会被大风吹下来,小鸟们会淋雨生病,就从家中拿了一把伞爬到树上,为小鸟撑了一夜的伞。第二天小鸟看到笨狼站在小窝旁,问笨狼是怎么回事,笨狼告诉小鸟他的担心。小鸟听了笑起来了,说:“我们的家很牢固,不会被风吹跑雨打湿的,谢谢你的关心,不信你就抱着大树使劲摇一摇会不会掉?”笨狼就爬下来抱着大树使劲地摇,鸟窝一点也没移动。笨狼这才放心。

笨狼还很认真。为了知道他在森林里捡到的一颗种子是什么果子的种子,他就很认真地在家把这粒种子种到茶杯里,看着他发芽长叶子。装不下了又移到花盆里,花盆撑破了又放到浴缸一样大的花盆里。等它把大花盆也撑破了,房子也快撑破了的时候就找来了好多好朋友一起把它移到了房子外面。笨狼天天给它浇水,施肥,终于开出了白色的小花。接下来就结出了又红又大的苹果。笨狼把苹果分给了大家品尝,并开心地告诉他们我捡到的是一粒苹果种子。

笨狼的故事还很多,我就不一一讲给大家听了,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每个人都要向笨狼学习,学习他的善良,可爱,认真,勤劳……但不能向笨狼学习那些傻事哦!知道了吗?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4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体现一个团队不断前进的路。这条路是危险的,群魔乱舞;这条路是艰难的,行万里路,翻万座山;这条路还是真实的,越危险越能见真情。取经八十一难,难难惊心,唯独第三十四难“大赌输赢”铭刻我心中:唐僧师徒四人,对赌车迟国三大国师虎力、鹿力和羊力。第一回合,“云梯显圣”,鹿力欲用大臭虫取胜,却被行者化蜈蚣弄得摔下台,第二回合,“隔板猜枚”,先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被行者变作跛烂流丢一口钟。后为一个大仙桃,碗来大小,被行者吃得干干净净。最后是道童,被行者剃发换装变作一和尚。

后来,三国师与悟空比寻死之路,砍头再生、剖腹剜心、油锅洗澡,样样极至危险。老大虎力与其比砍头再生,头被行变出猎狗叼走。二兄鹿力与其比剖腹剜心,正在鹿力整理肠子之时,行者拨下毫毛变作老鹰,叼走了鹿力的肠子,让鹿力空着肚子当场死亡。三弟羊力,与行者比油锅洗澡,行者油滚烫,那羊力油却冰凉,后来问龙王得知,这是他自己炼的冷龙护住锅底,悟空便教龙王收了那冷龙,油锅里一阵噼啪声,三国师被炸得连灰也不剩了。

一个团队,要互相信任,一起努力,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5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 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过《家庭品德表》,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屈指算来,我已教了9年书了,教过的学生累计也有300多人。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的成了技术熟练的会计,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厂长,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24孝故事心得体会推荐5篇相关文章:

5.4红色故事演讲稿推荐7篇

关于小故事的作文推荐5篇

上甘岭故事观后感推荐5篇

师子的故事读后感推荐5篇

鲁达的故事读后感推荐5篇

列那虎的故事读后感推荐5篇

狼与鹿的故事读后感推荐5篇

《狐狸列那的故事》的读后感推荐5篇

故事和心得体会推荐7篇

24孝感想心得体会最新8篇

24孝故事心得体会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