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能够让我们对电影的主题和情节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所呈现的情节和人物的感悟和思考,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加油站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加油站观后感篇1
有一种情怀,叫作不忘初心;有一种坚守,叫作始终如一。在影片《天边加油站》中,就有这么一位老站长,他一个人驻守在天山脚下的“天边加油站”20余载,每天做着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为仅有的几辆经过加油站的车辆加油。20多年过去了,他在孤独中恪尽职守,在奉献中升华自我,与当地各族民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结下了如亲人般的深厚情谊。如今老站长到了58岁退休的`年龄,接替老站长的是一位自愿要来天边加油站工作的90后大学生秦孝男,因为情路不顺,让他在一念之间萌生了去天边加油站的想法。起初,秦孝男是为了逃避现实来到天边加油站,他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有着当代大多数青年典型的虚荣与浮躁。是王站长感化了秦孝男,让他逐渐对这份工作有了深厚的感情,了解了这是一座“为命加油”的加油站。他也终于理解了老站长有家不能回痛苦,从中化解了老站长和家人的矛盾。在老站长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当代千万石油工作者的缩影。
守初心,担使命,脚踏实地稳向前。作为一名入职阳光物业一年多的90后大学生,我同影片中的“秦孝男”一样,在入职初期,存在着当代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不够、业务水平不足等通病,但我始终热爱自己的企业,始终铭记作为一名“阳光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栽培和同事的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到了严细认真、勇立潮头的阳光精神,在实践中向团队学到了高效落实、贴心服务的阳光理念,使我受益终生。我会用我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高度饱满的工作热忱,系好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颗纽扣。
忍别离,耐孤寂,不负韶华谱担当。一位哲人说过,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最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广袤的毛乌素沙地中,苏75作业区宛如一座孤独的城堡。往远处说,员工们上井巡线、生活购物,都要走到百公里以外的城镇;往近处说,目光所及尽是斑驳的沙地,每年沙蒿旺盛的时节,也是很多人犯鼻炎流涕的时节。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员工们却能舍小家、顾大家,甘愿献身于这荒无人烟的沙地。“大漠孤独,我心蓬勃;岁月荣枯,我心执着”是他们忠于事业,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同电影中“王站长”所说:“天边加油站不是一座普通的加油站,而是给生命加油的加油站。”这群热血蓬勃的石油人,他们能够置身于沙漠腹地数十载,把满腔的热血奉献给沙漠,我们更应珍惜眼下的生活,热爱自己的企业,脚踏实地地做好身边每一项工作。
重奉献,轻回报,细致服务暖人心。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工作在基层一线,却从来无怨无悔,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向我们诠释了工作中“最美好的样子”;他们任劳任怨,却从来不计较得失,顾客脸上的笑容就是对他们工作最高的评价。他们就像冰天雪地里的一把温暖的火焰,就像乌黑夜色里的指路明灯,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照耀着前行的路。他们是伟大的,同样也是普通的。正是由这千千万万的伟大的普通人,才构成了我们这个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石油大企业。
千帆过尽,唯有不忘初心;历尽世事,唯有不畏前行。诗人汪国真说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虽然暂时还无法像电影中“王站长”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心怀全局,默默地发光发热,永远地坚守自己的本心。
加油站观后感篇2
《天边加油站》是一部由韩万峰编剧的影片,是我国首部展现石油行业一线销售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和风采的电影作品,影片讲述了一名加油站经理在新疆边远加油站坚守了二十多年的真实故事,也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佳作,影片不仅弘扬了石油人的爱国之志和民族情怀,更激励了百万石油人在实践中拼搏奉献的精神。
这是一部小人物、大情怀的电影。影片至始至终都没有进行刻意的渲染,只是单纯从普通员工的朴素情感切入,从主角身边小事开始讲述,围绕天山脚下克尔沟村的一座小小加油站娓娓道来,从帮助赫兰老师给上高中的儿子捎带物品,到帮助叶尔兰的商店进货,甚至提醒叶尔兰每周来加油这种小事,让观众逐渐进入状态,故事的精神内核以一种意料不到的方式真诚呈现在观众面前,直达观众的内心,在事业和家庭、职业和个人的矛盾中,我们石油石化的基层员工做出的选择。
电影中有一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王重庆妻子急性阑尾炎住院,孩子打电话叫爸爸赶来,王重庆却不能在身边照顾陪伴,幼小的孩子认为爸爸不爱他,只爱他的工作,并在窗上写下了爸爸我恨你,这也是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工作与妻子和家庭的矛盾,对孩子愧疚的表现。后来秦孝男通过王重庆写给妻子的一沓从未寄出过的情书,帮助王重庆一家得以和解团圆,这一情节合乎情理,在情理之外完成好了这三种情感的关系。用小人物视角呈现民族团结的时代主旋律,展现新一代石油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至于王重庆的爱岗敬业,坚守奉献,责任担当这些特质,都会因王重庆身上的情感源代码被观众认可,而转变成对他工作的敬仰。二十年如一日的独自坚守,正是与历史上反映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影片相比,影片虽未进行宏大叙事,但是更加关注了基层普通员工的内心,在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一线劳动者身上烘托出石油化工全行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满足民生需求,为建设边疆做出本职贡献的职业情怀。看完《天边加油站》后,其实每一个石油人都有不同的感触,时间和经历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石油人人的担当和责任,我们生而平凡,但内心的坚守使我们不再平庸。
加油站观后感篇3
“在加油站待的时间久了,就对汽油味有了依赖性了”这是电影《天边加油站》里男主角王重庆感冒后鼻子对着油枪闻汽油味片段中的一句对话。让人记忆深刻,简单的细节刻画了人物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电影《天边加油站》讲述了中国石油青年工人秦孝男在失恋后主动申请去边疆哈萨克地区的天边加油站工作,在天边加油站与在此兢兢业业驻守工作二十年的站长王重庆和哈萨克村落人民间发生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影片从小人物的视角展开,呈现了基层石油工人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
萤火之光虽弱,却能为你指引方向。单个基层劳动者的力量虽不足以改变社会,但千千万万基层劳动者的付出却能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影片以真实故事为题材,内容朴素,引人深醒,让我们更清楚的理解基层工作的意义,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启迪。
工作中永远保持兢兢业业精卫填海的敬业精神。
男主人公王重庆能够多年割舍小家,远驻偏远地区工作,长期忍受寂寞和孤独,这离不开他自身厚重的责任心和强烈的敬业精神。“爱岗敬业”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是体现个人工作价值的基础。每一个劳动者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只有人人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社会前进驱动力才更加强大。
工作中永远保持不惧困难敢于拼搏的创新精神。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历经风雨是一种常态,而且风雨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我记得从学生时代就挺不容易,从小向上求识,期末考试,大学毕业答文论辩,社会求职等都对我们是一道道沟槛,工作成家为夫为父后才发现面对的困难和现实更加具体,有棱有角。作为一个有梦想的社会青年,我们必须学会勇敢面对所有的困难,并要学会利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改变和创新,让困难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工作中永远保持坚守本心追求真我的顽强毅力。
电影主人公王重庆二十年恪尽职守,一定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在始终坚定不移的坚守着他的本心,如此顽强的毅力着实让人敬佩。我们日常的工作总是繁杂而枯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如一地鸡毛,一地鸡毛看似无足轻重,却能让你的毅力消磨殆尽。我们只有始终保持本心,重视鸡毛才不会出错,并能不断提升自己。
工作中永远保持身如菩提宁静致远的平静心态。
主人公王重庆有一颗宁静的内心,这使他的工作和生活与天山的安静是那么的融合贴近,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判断力是那么的直接和准确。我们要追求的就是那种处事不惊,云过天空的平静心态,使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可以做出快而准的决定,在脚底沾满煤渣的时候,又会感觉既真实又踏实。
我曾在电视中看到一名基层干部这样说过:“刚到基层时“人民群众”在我心中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普通的感情,多年后“人民群众”在我心中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基层虽小,但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作为一名普通的煤电工作者,我虽不需像“王重庆”一样多年舍家守岗,但一定要学习他那种敬业守心顽强的精神。小人物也有大梦想,祖国的发展和强大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付出和牺牲。
加油站观后感篇4
周末,打开手机app,我和孩子共同观看了电影《天边加油站》。不仅我被深深打动几次落泪,孩子小小年纪也感动的湿润了眼睛。
王重庆,可爱的哈力叔叔,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细心的将村子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都记在心上。他热心助人、为村民调解纠纷、帮助捎带东西、探望孤寡老人,关心每一位村民,赢得了村子里所有人的尊敬,与他们缔结了深厚的情意。对于自己的家,他亏欠太多。在天边加油站坚守二十年,在妻儿最需要他的时候无法赶赴她们身边,甚至一次开会机会回到家中,儿子不认识他,居然叫他叔叔;妻子做手术时他仍不能回去照顾,家庭矛盾加深。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他和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石油人一样,暂别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温馨,舍小家为大家,识大体、顾大局,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王重庆二十年一个人驻守遥远偏僻的天边加油站,在孤独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秦孝男,我们不是同一代人,但有着刚参加工作时同样的感受,总能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满怀激情、喜欢挑战、对自已充满信心,经历了困难就无所畏惧。秦孝男在和老站长王重庆的相处中,慢慢了解到王重庆的过去,理解他的悲伤,慢慢被老站长坚定正直的精神所打动。没有人一开始就大彻大悟,总是在很多事的磨难后,很多年的洗礼下才能成长起来,最重要的是不畏艰辛、砥砺奋进。
老一辈石油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有不平凡的坚守,新一代石油人继承并践行老一辈人们所留下的优秀品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愿石油精神代代相传!
加油站观后感篇5
所谓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解除迷茫,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能力不是从做大事得来的,而是从这些不起眼的事情中锻炼来的。小事不肯干的你,大事轮不到你,趁跌倒还能站起来的时候,得先学会脚踏实地。
90后的大学生秦孝男和老站长王重庆,不同年龄各有心思的两代石油人,因天边加油站新老站长接替而走到了一起。秦孝男本来想着在一个人的加油站,自由自在地在天边混日子,却不曾想被老站长王重庆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与浓厚的个人情感,带入到一个石油人追梦的精神世界。
秦孝男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从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身影。最初的逃避、害怕到后来的坚韧、有担当,他的成长我们有目共睹。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到大彻大悟,总是在一件又一件磨难的洗礼下才慢慢蜕变成一个坚强的人。
电影中狼的镜头多次出现,它就代表着困难,我们面对困难就像是秦孝男第一次看见狼一样,是害怕的,因为对困难不了解,不懂它的习性,路师傅说见到狼不能怕,要直勾勾的看着它,千万不能转身跑,就像告诉我们看到困难一样,一定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首畏尾。村民口中说的狼嚎代表着吉祥,寓意着困难来了,我们就能成长了。电影最后一次狼的镜头出现过后,问孝男你还害怕狼吗,孝男说经历过了,就不怕了。
身为年轻人,并正好遇到发展的最好时代,90后的我们也是需要被磨砺的一代,和平的年代,留给我们的,就是奋斗的道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的繁荣,即使出现各种苦难,各种绊脚石,也要及时面对,要奋斗,奋斗出崭新的面貌。在这个美好的年纪里面,也许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有存款,没有爱情,这正是自己为之奋斗的理由。别说我们没有资本,年轻就是资本,要经得起折磨,经得起磨炼,更要经得起磨砺。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可我们都在迷茫过后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也许,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不是用来虚度人生的,只有在热血中奋斗,才能体现出青春的趾高气昂。
影片中当秦孝男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识大体、顾大局的真正男子汉时,他才真正突破了个人世界的狭隘,破茧成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石油精神传承人。
秦孝男的蜕变历程就注解了新时代石油人应该有的精神面貌。而我们新一代90后接班人也应该接过老一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付出、甘于奉献的石油人的旗帜,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充满朝气,大胆选择,勇敢创新,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自我成长。这样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迷茫,我们的青春才会在奋斗中得到升华。
加油站观后感篇6
观看了影片《天边的加油站》,王重庆和秦孝男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王站长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将我折服,他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员工,为了使哈萨克村民的日常交通生活能得到保障,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加油站。在他任职的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细心的将村子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都一一记在心里并合适的时候提供帮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子里所有人的尊敬,与他们缔结了深厚的情谊。但是对于自己的家庭,他又亏欠的太多,因为常年在外坚守,妻儿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无法立即赶赴她们身边,久而久之家庭矛盾逐渐加深,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虽身在千里之外,可他的心却从未离开她们母子分毫。他和千千万万奋战在施工一线的石油人一样,暂别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和美好,投身到为千家万户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秦孝男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从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身影。最初的逃避、害怕到后来的坚韧、有担当,他的成长我们有目共睹。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到大彻大悟,总是在一件又一件磨难的洗礼下才慢慢蜕变成一个坚强的人。我们在面对磨难时要始终保持本心、不畏艰辛,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当我们真正用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时,我们收获的将会是数之不尽的满足与快乐。
电影里很多的人、物、情、景,其实在我们看来,都有一个真实的对照,特别是我们建筑业的工作人员。
王重庆就是每个在各个项目部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工作老员工的写照。秦孝男就是新职工的写照,每个人来这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为了来学习技能,有的人和孝男一样为了混日子......但我们都有很多同样的特点,我们对新事物感兴趣,遇到什么都爱问一问,我们喜欢挑战,就像秦孝男的那句台词“我也要去救人,我要熟悉各种突发情况”;我们也有创造力,就像电影的末尾,孝男给王重庆一家带来的那一份惊喜;与此同时,我们也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期待美好的青春能有一人作伴。而电影中多次出现的狼镜头,它代表着困难,我们面对困难就像是秦孝男第一次看见狼一样,是害怕的,因为对困难不了解,不懂它的“习性”,路师傅说见到狼不能怕,要直勾勾的看着它,千万不能转身跑,就像告诉我们看到困难一样,一定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首畏尾。村民口中说的狼嚎寓意着困难来了,我们就能成长了。电影最后一次狼的镜头出现过后,问孝男你还害怕狼吗,孝男说经历过了,就不怕了。确实,身为电建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是如此,当我们经历过某个困难,也就无所畏惧了,因为我们成长了。电影中有孝男和古丽娅还未开始的爱情,有王站长和家人那些误会的亲情,有村民和哈力站长的友情.....也映射出电建职工的同事情,电建的新青年哪个不期望自己最美最能奋斗的青春中有一份爱情呢?电建的哪个老员工不期待能与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呢?天边加油站在很偏远的一个小镇上,那里很偏,偏的荒无人烟,但那里很美,白雪皑皑的覆盖下,美的像没有一点尘埃的污染。我们电建人所在的项目部也是如此,地方很偏,但很美。
山西电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带着不一样的理解而来,时间和经历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担当和责任,我们作为一名电建职工有更任重而道远的意义!
加油站观后感篇7
作为一个石油人观看《天边加油站》这部影片,感触格外深刻,电影里很多的人物、情景,都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观看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座加油站,两代站长的故事。
老一辈石油人老站长王重庆为了使新疆哈萨克村民的日常交通生活得到保障,他二十年如一日,一个人驻守遥远偏僻的加油站,如果没有这个加油站,村民就要到80多公里外的镇上加油,他兢兢业业,做好平凡的本职工作同时,与当地群众朝夕相处,在生活上、精神上帮助村民,他热心助人,为村民调解纠纷,帮忙捎带东西,时常探望孤寡老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子里人的尊敬。但是对于自已的家庭,他又亏欠的太多,由于长年在外坚守,妻儿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无法立即赶到她们身边,久而久之家庭矛盾逐渐加深,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虽然身在千里之外,可他的心却从来没离开过他的小家。这正如我们身边的石油人,常年奋战在伊通、公主岭一线的员工,还有那些承包井组的员工也是如此,几十年如一日,舍弃许多照顾家人的时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地奉献,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接替老站长的是一位自愿要来天边加油站工作的90后大学生秦孝南,他对天山的风景和哈萨克的风情有很大的新鲜感,他让村民叫他秦经理,而不是秦站长,带有90后年轻人的个性,从他刚开始的一番热血,充满希望,到后来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从最初的逃避、害怕,到后来的坚韧、有担当,他在和老站长的相处中,了解到老站长的过去,慢慢被老站长的精神所感动,也理解了老站长内心的痛苦,化解了老站长和家人的矛盾,接替老站长的岗位,与哈萨克村民融到一起,从一件又一件事的磨难中得到成长。
两代石油人的故事既是我们当初参加工作时的缩影,也是我们现在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从繁华到荒凉,不因条件艰苦而放弃,不因困难而妥协,让我们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加油站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春舞蹈观后感7篇
★ 小梅花观后感7篇
★ 科技日观后感7篇
★ 警察观后感7篇
★ 小Q观后感7篇
★ 郞读者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