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掌握了写观后感的技巧,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进步,优秀的观后感是有感而发的,将我们真实感悟记录下来,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1
一台电脑,一杯汽水,一个夜晚——北京冬奥会让我无数次热泪盈眶。一场盛况空前的开幕式,一次超今越古的瞩目礼。胸中碧血难息,腔内丹心正旺。情似汪洋临口几言,在此成句卑表拙感。
二十四节气,二月四日开幕,第二十四届冬季奥运会,而中国代表队于九点二十四分登场。我不敢说“二十四”有何标新立异的释义,但我想,这份细节也应是冬奥组委及张艺谋导演,送给国际友人,以及全体中国人民的一份别具一格的礼物。
于是,便有了一场包含博大精深的仪式开始,有了一场藏怀金律玉典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雨水”,每一个节气,都可以和一句经典诗词。春雷响,万物长,是惊蛰;风吹雨洗一城花,何似西窗谷雨茶;时雨及芒种,处处菱歌长;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每一帧都是包含芬芳的源远文化、壮丽山河、矫健健儿,每一帧,都满满蕴含着独属你我的中华情怀——于是,我也情不自禁的诵起那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体会到了那回味无穷的汉家美味。
之后,无论是巨型帷幕式的屏幕,或是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都让我眼前一亮,大年初四的上空激荡着烟花绚烂,一个个奥运冠军选手一炬、一炬,将奥运圣火传扬到大雪花上,虽无巨型火炬燃烧时的震撼,但更多了一份全体人类文明火种般的希望。如若是说2008北京奥运会是一鸣惊人的话,那么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则备有一番方兴未艾、云淡风轻的意味。但我认为,这更是一个大国精神的凝聚体现——正如此次奥运会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团结”一词,是我们最有力,无懈可击的证明!
中国是一个友善的国家,但从不是一个懦弱的国家。我们有“有朋自远方不亦说乎”,也有“待我以礼,还之以礼,待我刀兵,还之刀兵”。整个冬奥会最令我动容的,就是各个年龄段,民族,职业的同胞们,衣着形彩各异,脸上笑靥如花,将鲜艳的五星红旗迎力传心地交接,交接到身笔挺面坚毅的“兵哥哥”手中,升起国旗,奏响国歌!
另外,冬奥会的各个小细节也让我陡然泪目。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夏至一帧中的武大靖;小朋友们组成爱心火炬时,接一个东南方向“迷途的孩子”回家;气氛组小红和小橙都快跳不动了,看到中国队出场直接活跃到最高点等等如此,温暖的每个画面都是中国的温柔。
冬奥会开幕式所开启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育项目,更是一个个令人动容、催人前进的的精神!正如冬奥口号,让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起向未来!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2
2月18日上午,我在家看电视,无意中翻到体育频道便看起了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的重播,这一次中国队派出了徐梦桃、程爽、张鑫和参加过4届奥运会拿了2枚奥运会银牌的李妮娜。 这次奥运会比赛实行新规则,一跳定胜负,决赛有3轮,前两轮徐梦桃和李妮娜都顺利过关进入了奖牌轮的争夺。 争奖牌的一共有4名选手,中国两名,澳大利亚一名,白俄罗斯一名。
中国选手李妮娜在第三个出场,她选择的动作难度系数为3.9,这个动作是二周台的极限难度而在资格赛和决赛前两轮她选择的动作难度系数均为3.525,这对她来说是个挑战。 起跳,在空中翻腾在一些列的动作之后在着陆时李妮娜没有站稳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没有爬起来,过了一会队医过去了,李妮娜被队医扶起来。扶起来后,李妮娜在对镜头微笑,当裁判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李妮娜没有哭泣而又是给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个最美的微笑。 从温哥华到索契,李妮娜这四年走得太不容易。温哥华奥运会之后读研究生,因为岁数和腰伤的问题,虽然没有宣布退役,但至少是淡出了空中技巧这个项目。
迷恋在空中翻转腾越的快感的李妮娜还是重新回到了赛场,李妮娜膝盖前十字韧带断裂,全家人围攻恳求她放弃。但李妮娜还是选择了坚持。 李妮娜,一个让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值得骄傲的名字。四届奥运会,2枚银牌和一次摔倒,虽然李妮娜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拿到奥运金牌,但是她在索契的微笑让人们铭记。 李妮娜冰雪公主般的迷人笑容融化了冬奥的雪场。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3
观赏完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之后,我陶醉其中,五光十色的光影渲染了整个会场,虽然是冬奥,但是春天的脚步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画龙点睛的冰五环、不一样的大雪花缀满了世界各国的名字,浪漫抒情就像浓妆重彩的水墨画。其中最为悬念和大胆的环节莫过于开幕式的点火部分,以往的奥运点火部分,都是精心筹划,为世界留下了久久的回忆,运动员远距离射箭点燃奥运圣火、空中飞人点火、高科技激光点火、奥运名人点火。
看完北京冬奥开幕式的点火后,是惊艳、是释然、是回归,在世界日益倡导低碳环保的当下,搞一个出其不意的大场面点火固然可以带给观众一个震撼,但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动作,由中国运动员将最后一棒火炬放在火炬台上,围绕其中的大雪花有各国名字刻在上面,太出人意料了,不点而点,非大火而是微火代表永恒绵长、生生不息,是载入史册的仪式,简朴的才是最真的。
让世界期待接下来运动员的表演吧!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4
自我得知2022年冬奥会要在北京举行之时,心中的激动便已难以抑制。漫长的时光里,我曾不止一次幻想过冬奥开幕时的盛景,而今日,我终于坐于电视前,与家人一起,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迎接冬季奥运会的到来。
节目一开始,映入我眼帘的,便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图文清新雅致,美轮美奂。紧接着便是“惊蛰”,随着时间的流逝,景色与节气不断变换,屏幕上的倒计时也不断减少,最终定格在“立春”。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之首,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更预示着万物的更新,在这一年伊始之际,冬奥会正式开幕了。
小孩子将蒲公英吹散,漫天的蒲公英种子飘向空中,在天空显现蒲公英的焰火;一滴冰蓝之墨,化为绵绵不断的黄河水倾泻而下……一幅幅画面深深震撼了屏幕前的我,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唯恐错过每一个美丽瞬间。
当五环破冰而出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中已然是热血沸腾,激动之情汹涌澎湃。打破隔阂,相互走近,这不正是我们,是世界人民所希望的吗?通过体育的纽带,将世界相连,在竞技中增进彼此情谊,我想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所在。
回望过去,在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中国,为世界留下了别样的中国记忆。
立足现在,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再次为世界准备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惊喜。
展望未来,中华文化必然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世界会因体育变得更加团结一心,交流互鉴。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已做好了准备。”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5
冬奥会真的来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今天,冬奥会进入了百日倒计时。北京,这座从夏季奥运会走向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即将成为百年奥运新的里程碑。
回顾往昔,2008年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在时间过了13年之后,2022年,我们又将迎来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当之无愧的“双奥之城”。
今天,“双奥之城”开启了崭新的冰雪新篇章,冬奥地标从蓝图变为现实;工业遗址与冬奥场馆交相辉映;冰雪运动广泛铺开,冰雪产业全面发展;“冰丝带”舞动神州,“雪如意”灵动八方……
当前,中国已跨入新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贯穿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据悉,在冬奥筹办过程中,冬奥会的建设者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申奥理念,让北京夏奥会场馆遗产再次焕发活力,实践了体育场馆“反复利用、持久利用、综合利用”的“中国经验”。其中,在2020年11月实现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而“鸟巢”将于10月底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改造工程,即将成为世界上一个承担夏奥会和冬奥会开闭幕式的主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北京夏奥会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射箭场的“土地遗产”上开工建设……
在宏大的场馆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创新,为世界展示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
我们期待2022年2月4日这一天,当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当全球冰雪健儿汇聚在五环旗下,中国将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世界将迎来一届“里程碑式的”奥运盛会。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首都鸟巢盛大开幕,观看了冬奥会开幕式,我心潮澎湃,震撼不已!
随着屏幕上依次闪现美丽节气图片,最终定格在春分,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小草,象征着春暖花开,那些舞动的“小草”其实是一个个的人在舞动。接着小草变成了一朵朵蒲公英,忽然一个小男孩的剪影出现在画面中,他轻轻一吹,蒲公英随风飘散,画面十分唯美!令我最震撼的是一滴湛蓝的水滴缓缓出现,接着是滚滚的黄河水从天而降,布满了整个舞台,然后是黄河水变成了冰立方,随后冰立方不断变换,最后被刻成了五环奥运标志,象征着破除“坚冰”,相互靠近!
冬奥会的开幕式十分精彩,运动员的出场也格外隆重。每个国家都统一着装,挥舞自己国家的国旗,向大家挥手致意!有的国家只有一两位运动员,有的国家有几十位运动员。最后出场的是中国队,随着悠扬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运动健儿身穿中国红,缓缓走来,作为东道主,中国队387名运动员包揽了冬奥会的全部运动项目。此时此刻,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传递了奥林匹克精神,也表现中国的繁荣昌盛,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强身健体,勇于拼搏,敢于奋斗的精神!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篇7
随着音乐的变换场地光线的变化,24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他们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漂亮的曲线轨迹,与智能机器人相映成趣,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现场响起了《歌唱祖国》的熟悉旋律。
在现场轮滑少年和智能机器人以及现场灯光精彩演绎了“中国结”“龙凤呈祥”等精彩画面,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飞机、高铁、长城、共享单车等高科技,同时,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诚挚的邀请,2022,相约北京。北京八分钟涵盖中国文化历史,人文情怀,经济科技和胸怀肚量。由国家到世界,无不在向全世界宣布这就是大国——中国!
此刻冰与雪的热恋,此刻见证我们如火的热情。四年之后,2022北京冬奥会将是华夏儿女的共同祈愿,也将是全世界共同期盼的国际盛会。届时奥林匹克之火将点燃到每个热爱体育同胞的心里。
相约2022,相约北京,冬奥之花将在冰雪世界热情绽放,我们用最圣洁的舞蹈、最真挚的热情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相聚北京,一起在圣洁的天地中,完成共同的梦想。
短短8分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来自各行各业的祝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看北京冬奥会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爱弥儿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