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好心得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检查思考,优秀的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有写过,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篇1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03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终于,救治措施逐现成效。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天天都有“捷报”。最多一次,有8个病人一起出院,当时沈雯很队友们非常开心,在同这8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时,其中一个病人哭着告诉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汉那边,已经不在了。而我跟他一样的病,却在嘉鱼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squo;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沈雯说。
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篇2
2020年的春节可谓是我这15年来过的最特别的春节:没有随处可见的红灯笼、彩灯,没有走街串巷的行人,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似乎失去了年味。可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春节,它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弦,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体现出了中国人锲而不舍、直迎困难、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其实我在元旦的时候就通过一个视频知道新冠肺炎开始发展,但当时的我并没有那么在意,以为就像是天气骤然变凉而引发的流感一类,直到春节前期,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一经确认,党中央就快速做出决策,要求大家不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说实话,当时知道了这个病毒每日大幅度增长的确诊人数,每个人都十分害怕、恐惧[lizhigushi.com]。但随后几天关注新闻,从中了解到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做出的决策,钟南山、李兰娟等一些国家院士也是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做出关键性拯救。而且其他省市区的医生主动请缨前往武汉进行支援。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充满信心的脸庞,我不禁潸然泪下,让我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团结的伟大力量。
那些白衣天使都是美丽的“逆行者”,在这场人与自然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场战争中的战士不但有冲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无名战士:他们是守在高速公路上的防疫人员,是武汉市区内自愿接送医生护士的私家车主,也是各个社区防疫的工作人员,还是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的建筑工作者等。他们大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奉献,就像小小的星星,虽然只闪着微弱的光,却在这漫漫长夜中给予了我们光明的希望,给黑暗带来无限生机。
在我们敬佩这些“逆行者的同时”,不禁也想到,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战疫的发生?答案是人类违反了自然法规,如果不是人们去吃野生动物,为了名利上的炫耀,这场战争也不会发生。我们要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多宣传关于爱护野生动物的知识,避免这种战疫的二次发生。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也充分看到了中国和平外交的成果。曾经与中国处于敌对状态的日本,也给予中国人民物质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安慰,例如:日本女歌手米希亚为中日两国人民演唱的《向着明天》,同时并点燃万支蜡烛祈福,还有蜡烛摆出了“一起加油”的字样,其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与疫情对抗的决心。“礼尚往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现在,日本成为了继中国之后肺炎确诊人数较多的国家,日本相关部门还没有做出决策,中国已经把医疗物资和急需用品送至日本,让日本人民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善,体会到了“中国速度”。
如今,疫情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控制,确诊和在逐日大幅度地递减,康愈人数在不断上升,这些都得益于党中央做出的正确决策和美丽的“逆行者”,还有那些无私奉献的工作人员。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失去了很多,也得到很多。它必定会载入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作为中华民族以后发展的一个警醒。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世界加油!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一定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胜。
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明确指挥调度、后勤保障要科学到位,对医务人员舒缓压力、生活保障、必要休整、精神鼓励务必及时加强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给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送去了党中央的关怀。与此同时,多地近日发出“强制休息令”,强制要求长期工作在战“疫”一线的人员休息,引来点赞。
关爱“白衣战士”,守护一线人员,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支持,更是为战“疫”蓄力的客观需要。如何科学蓄力,既让一线战斗员得到适当休息,又让一线战斗力不减,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中央号召,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国各地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勇敢“逆行”。医务人员以专业的救治、顽强的拼搏、崇高的精神,为战胜疫情注入强大力量。不止他们,还有千里驰援的人民子弟兵、联防联控的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的人民警察,都在以自己的辛劳、奉献,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
疫情防控是一场不可能速战速决的斗争。科学防治是必须时刻谨记的要求。科学防治,既要有科学的认识,也要有科学的方法。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越是此时,越要关心爱护战“疫”一线人员,让他们得到适当休息,切莫将“防疫战”打成“疲劳战”,切莫让一线人员的疲惫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的斗争,就是科学的方法。
战“疫”一线人员是英雄,亦是平凡的血肉之躯,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做出了不普通的担当,是以平凡人的身份做出了不平凡的坚守。把生活保障做到位,改善工作和休息条件,合理安排轮休,落实有关待遇,提供到位后勤服务;把安全保障做到位,医疗防护物资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为一线人员定制保险;把人文关怀做到位,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尽快出台务实之举,尽快形成制度化措施,是对英雄们最好的致敬,也是为战“疫”蓄力。
短暂的休整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战斗。在这场与病毒的生死较量中,唯有合理调配,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才能将战“疫”进行到底,才能确保胜利。
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篇4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近日以来,这些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回顾中国这20年来的艰辛历程,我们看到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筑不朽民族魂!
2003年,一场可怕的疫情——非典,席卷中国。大街小巷,弥漫着的是浓浓的消毒水味儿。但在这场困难面前,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我们团结一心,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四处奔波。宣传,隔离,消毒,小汤山的建成……“白衣天使”们为我们建造了一面强有力的“防护罩”!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打赢了这场疫情攻坚战!团结、奉献、坚守滋养民族魂!
2008年,四川汶川,一场大地震震惊了整个中国。灾难无情人有情,空降部队的救援,不分黑夜白天的搜索;各种救助物资的筹集、运输、发放;更有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汶川地震,震塌了房屋,却震不垮中国志,震不灭中国心。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地震中那个立志做空降兵的小男孩已然成了方阵中的排头兵,民族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年,喜迎新年的氛围中,新型冠状肺炎的到来奏出了不和谐的音符,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消磨国人的斗志,使中国新年成为了一个最充满斗志与热血的时刻,全国同胞众志成城、心心相印。疫情当前,小到垃圾工人,大到国家领事,都在为这场攻坚战做着最大的努力。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先生,放弃了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疫情的第一线,救死扶伤;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冲在了抗疫前线;无数党员组成的冲锋队,在各个卡点24小时蹲守;“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无数教育工作者成了“网络主播”。在这场病疫中,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内心微弱的光芒,汇聚成希望的曙光,去冲破天空中的那团“黑云”,众志成城,共筑民族魂!
苦难铸就辉煌,风雨造就彩虹!我们要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必须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万众一心,就没有攀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这场斗争必须赢,因为现如今人民强大了,国家也强大了!今天,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拯救更多的人!我坚信,我们定会战胜疾病,战胜一切!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篇5
年2月15日上午10:30,天气依然寒风兮兮,但我的心是热血沸腾的。寒风中,我亲爱的同事和家人陪伴我踏上了援鄂医疗征程。
2月15日凌晨,密切接触者采样出任务回来不久,电话那头又传来了组建山西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集结的命令。休息片刻后同事们也为我忙碌了起来。晨间,随着理发器嗞嗞的振动、随着青丝的落地,眼泪不禁在眼眶中打转,虽然失去了长发,但却是为我心爱的护理事业做出的奉献。
上午,我带着医院为我准备的医用防护物资、生活物资及叮咛来到了机场,片刻的告别就是我出征的号角,在候机厅的宣誓又一次让我热血沸腾,豪迈的誓言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集合的号角吹响,我带着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叮咛踏上了征途,心中的滋味五味杂陈,每个人眼中都含着不舍得泪水,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暗自心里为自己加油鼓劲,我会和我们来自三晋大地的近千队友们一起努力,在这片荆楚大地绽放我们的三晋风采。
随着飞机的轰鸣,午后我们降落在荆楚大地,这意味着我们的医疗救援工作已经开始。请每一位关心我的人放心,我定会不辱使命,完成好医疗队交给我的任务。走出航站楼的那一刹那,看着漫天的飞雪和地上没有结冰的道路,也许这就叫风雨同舟,温暖大地大爱无疆。
记得在一个班上,交班时,同事叮嘱我们,有名患者由于隔离时间较长,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有轻生的倾向。我们今天重点的工作就针对她进行了进一步的心理疏导,这个重任落到了我的肩头,一开始还觉得“轻生”会不会有攻击倾向?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大家都在我身边,没什么好怕的,安心交流以后,我发现这就是人们在无奈之下的冲动结果,经过我耐心的开导以及病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抚,患者慢慢恢复了信心。
稍作调整后,就进入了我们方舱医院特有的“方舱时间”。我和来自山大二院同事一起带着舱友们跳起了手语舞。想想,这手语舞还是我们家小男子汉教我的,没想到在这里用上了。而且在这里手语舞的意义又升华了。看着这里大姐姐、小姐姐们都是那么的积极向上。就连那位“糊涂”病友也加入了我们,为自己加油鼓劲,使得与他们只有一层防护服相隔的我顿时充满了力量。结束了工作,我把“糊涂”交给了我的同事,一定要让他慢慢恢复起来,尽快打败病毒,早日康复。
逆境中的人们总是充满着力量,听昨天上班的同事讲,我们负责的病区病友们已经成立了临时的党支部,并且分工明确。这些挺身而出优秀的党员们,使我们的工作轻松了不少。在这里我衷心的谢谢他们。在这里,已经没有了世俗的尔虞我诈,只留下了人们纯洁的心。
家中的牵挂,同事们的叮咛,领导们的嘱咐,使我充满了力量。我是太原中西医的一份子,我是援鄂医疗队的一份子。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加油!
抗疫人员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