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长个人见识,小伙伴们都需要经常写体会,随着体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书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光盘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光盘心得体会篇1
“光盘”行动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件大事。说它事小,是因为只要大家能做到适量点菜,点了菜把菜吃完就基本达到了“光盘”行动的目的。说它事大,是因为就餐这件事的背后与中国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或者可以说直接相关。近日,由北京一群中青年人发起的"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光盘"行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网友、演艺界、餐饮行业,也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一时间,今年要做"光盘族"、"打包族",在微博上晒出成为时尚。
其实,据报道,许多省市的一些餐馆早就做了。他们已实践了多年的“光盘"行动,走进这些餐馆点菜,点菜员会对你说:“不用再点了,够了”“酌情点菜,杜绝浪费”丶“钱是你的资源是社会的”。走进这些餐馆,诸如此类的标语随处可见。他们认为,餐馆不能只想赚钱,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消费者正确的、良好的消费习惯。
如今不光餐厅宴请有大量浪费,就是在单位食堂里也有诸多浪费。过去在单位食堂用餐,想吃什么菜就买什么菜,一般买一两只菜。如今时兴盘菜,里面装了许多菜,荤的素的都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吃,都塞给你,没有挑选余地。所以许多人吃一半倒掉一半,十分可惜。特别是高校学生食堂,浪漫更是惊人。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是十分重视节俭的。如德国,高档餐馆一般不设包间,任何人下馆子都在大厅里用餐,甚至总理丶部长也都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餐。在德国吃饭浪费会受到惩罚,一般由秩序保障局的人进行处罚,曾有中国游客因为点餐后末吃完被处罚30欧元。在意大利,吃完盘中食物是一种礼仪,特别是意大利人家中做客,如果盘中剩下食物,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
据媒体报道,宴请中浪费最厉害的当数公款宴请,动辄一桌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反正花的纳税人的钱,山珍海味都上,吃不完就扔在一边,谁也不会打包带回家。建议全国人大应颁布有关规定,严格限制公款吃喝的数额,超过部分由单位负责人自掏腰包。而纪检部门应严格监督检查,认真执行。
想想中国是有14亿人口大国,至今尚有数干万同胞生活窘困,在温饱线上挣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这样的理念。即便再过几十年我国人民十分富裕了,也不能丢掉这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奢则亡,俭则进",朝代和家族更替中,充满着这样的事例。今后,不论在餐厅,在单位食堂,大家都来做"光盘行动"践行者。吃不完就带回家,养成习惯,千万不要有“不好意思”丶“怕麻烦”等心理障碍。如今,风正民心顺,家和国泰安,做光盘行动的的践行者,传播中华民族的节俭精神。
光盘心得体会篇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李绅的名作《悯农》。这首流芳千古的诗告诫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可是,现在有许多人都在做着截然相反的事。一次,我在舅舅家吃饭,表弟吃的速度如同龟爬似的,一点也不想吃,刚吃了一点就扔勺子,丢筷子,一转身,一下椅,一溜烟跑进了房间。舅妈脸上十分平静,我心想:这一定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舅妈一定会大发雷霆的。可令我错愕的是舅妈看起来就像习以为常了似的拿起饭碗想把那碗饭倒了,我正想阻止,可转念一想:这里毕竟是舅妈家,说出来大家该多尴尬啊!想到这,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饭被倒了。
晚上,我辗转难眠,心想:中国所浪费的粮食足够一亿人吃上一年!而我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怎么能熟视无睹呢?下次,我一定要好好的劝导教育表弟,一定一定要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我要无愧于红领巾!
又到了晚饭的时间,表弟一如既往又想开溜,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表弟说道:“表弟,你饭没吃完怎么就想开溜了?”表弟撅起了嘴不情不愿的说“:哥,我真的没有胃口了嘛!”我摇摇头说:“表弟不是我为难你,而是因为我们中国所浪费的粮食就足够一亿人吃上整整一年的时间啊!这是一个多么震撼的数字。”表弟听了我的话后恍然大悟立刻把米饭吃的一粒不剩、干干净净。
从此以后我去舅舅家吃饭总能看见表弟干净的饭碗。
光盘心得体会篇3
饭店里,一桌客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桌子上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不仅仅是满桌乱七八糟的垃圾,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盘盘吃剩的名贵菜肴,有的甚至连动都没动过,桌上有几瓶名贵的酒仅仅喝了几口,几个服务员正一边收拾一边叹气,话里满是无奈与惋惜:“唉,这些都很名贵,扔了太可惜了!”这一幕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为此,寒假的一段时间里,报纸、电视新闻就专门对食物浪费这事组织了一个“光盘”行动,并且时时让市民关注。
所谓“光盘”,就是让盘子没有东西,其实就是节约粮食。说一次不如做一次,为此,许多人开始有了行动:一个叫陈光标的人带领着一群员工去酒店专门吃剩菜;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宣传“光盘”行动,提醒客人要适量点菜;许多市民也有了节约的意识,在吃饭后也习惯打包……社会上渐渐刮起了一股节约之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句话应该每个人都知道吧?可是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许多人爱面子,就餐习惯点许多名贵的菜,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这样让人觉得大方,豪迈。可是你们想过没有?
你们的浪费就是让别人饥饿,据统计,全球饥饿人口约10亿,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口约1000万,如果我们吃的粮食减少5%,就可救400万饥饿人口。看吧,这一组数据是不是特别吓人呢?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了吧?与其这样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倒不如勤俭节约,让更多人能吃上饱饭呢!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同样是一顿饭,他身为国家总理,却如此勤俭节约,讲究礼仪:点菜时不用精美的菜单,而用一张白纸来点菜;点的是那些极为普通的家常菜;厨师在饭里多加了一点配料,他便要多付钱。身为国家总理的他一生勤俭,不追求奢华,那我们普通人是不是更应该节约粮食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可见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节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难能可贵,要让这种美德永远都伴随着我们,它会让我们一生受益。今天,你,“光盘”了吗?
光盘心得体会篇4
我问妈妈,什么是“光盘行动”,妈妈和我说了这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碗粥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这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根丝线,其中包含着许多物质能源和许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从开学开始,迟老师就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掉饭在地上,也不要剩饭,要把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根菜都吃干净。以前在其他学校的时候,我从来不知道“光盘行动”这个称号。以前的我不管吃不吃得完我都会添很多饭,吃不完我就会倒掉。那时候我不觉得可惜。现在我觉得我以前的做法是错的。
有一次,我们班很多同学把吃不掉的饭菜都倒了,迟老师很生气,和我们讲“粮食危机”。她说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小孩还吃不上饭,包括中国一些很穷很穷的山区。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不要把日常微小的事情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件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来之不易。
现在,我每一天、每一次吃饭都力求光盘,如果生活老师打多了,我会提前和老师说少打点。吃掉在地上的米粒也越来越少了,我经常因为光盘行动受到迟老师的表扬。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光盘行动,时刻牢记节约粮食是美德。
光盘心得体会篇5
就在最近,我们学校开始了“光盘行动”,每个人必须把盘子里的饭菜全部吃光。哎,对于我这种六年以来在学校里只光盘一两次的人来说,这真的比登天还难。
其实不能光盘的大有人在,为了完成光盘行动,同学们没少耍小动作,不过,成功率极低,大部分以失败告终。这不,老师现在正在批评一位作弊的同学呢!
事情是这样的:那位同学看到吃完的同学一个个朝食堂门口走去,他就想到了一个点子——把自己吃不下的东西全部倒在一个碗里,然后再给另一个已经吃好的同学,让这位同学把他的剩菜带到食堂门口的大垃圾桶里。这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却还是被我们班主任的火眼睛睛看见了,这下好了,这两位同学都遭殃了……
眼看着不能耍小聪明,大家也就只好认真对待光盘了。林老师为了教育大家好好吃饭,总是说:“吃好饭,营养均衡,你才会健康。如果实在觉得难以下咽,那就把菜当药吃吧。”所以,慢慢的,大部分同学都增加了光盘次数。就比如说我吧,在三四年级时倒的是整整一大碗,记得当时生活老师都看不下去了,每次看到都会说一句“哎!每次倒这么多,还不如不吃哩。”
现在一回想起来,还感到一丝丝愧疚。现在的我变了,基本能够光盘,连以前不喜欢吃的大蒜、葱、我都会硬忍着,把它们全部“忍”进肚子里。
其实,光盘并不难,主要你要有决心、毅力。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说我也能光盘,那么光盘对你来说就不在话下了!
光盘心得体会篇6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句话,几乎没人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节约的人寥寥无几。正好,我们学校开展了“光盘行动”,想让更多同学和老师拒绝浪费粮食。
记得有一次,我来到一家比较有名的饭店吃饭,发现我旁边的一家七口人点了许多菜。离开的时候,桌子上剩了许多饭菜,也没有打包带走。那些饭菜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倒掉。我心想,如果把这些菜给一个很久没有吃上饱饭的孩子,也许够他吃一天的了。
自从学校开展了“光盘行动”,我没一顿饭都把盘中所有的饭菜吃光。如果在饭店,实在吃不完,就打包带走。假如我们每人都这样做,世界上就会减少一些因饥饿而失去生命的人。有关数据显示,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如果我们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400万饥民。由此可见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节约粮食吧,当你每浪费一粒米,农民伯伯就白洒一滴汗,当你每浪费一棵菜,农民伯伯就白费了心思。让我们永远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吧!
光盘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 经警心得体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