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一建心得体会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体会换句话来说就是形容个人的感受,一份实用的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考一建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考一建心得体会8篇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1

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兵者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90年风雨兼程,90载不屈不挠,90个岁月如歌。当日历退下七月的外衣,时光带领我们奔向欢腾的八月,在这欢腾的时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建军纪念日,让我们为伟大的军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敬意。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的老红军身体健康,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军万事如意,祝愿为保卫国家参加过中印战争的并且还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贡献的解放军生活更加美好,祝愿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保卫中国人民的尊严而战斗的同志表示谢意。更要为那些在各个战斗中阵亡的人民解放军表示哀悼!各位阵亡的英雄们,你们安息吧,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大,我们的祖国正在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正在日益富裕,这是你们希望看到的,也是你们希望得到了。

兵事以民为本,强国必须强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军队是祖国统一的保护神。“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声枪响,震惊寰宇,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挺身而出,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压力下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国,用基石般的身躯和磐石般的毅力谱写了中国漫长而艰难的抗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到建国后,人民军队为祖国统一,领土的完整,政治与经济及民生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那个时代虽已远去,但谁也不会忘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他们在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影响代代中国人民。八一,吹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号角,这雄魂的号角声将继续响彻中华大地,告之天地,告之全世界的人民!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要多一份追求,少一点私情,多一份忠诚;少一点索取,多一份奉献!多少年来,中国军队显示的不断成长和壮大,是与宏扬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和英勇善战的三大优良传统分不开的。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中国军队一直在党的全面控制和指挥之下,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可谓责无旁贷的重要和必要,她是中国军队纪律的最高原则。实践证明,军队听党指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其他国家没有理由不尊重。其次,中共建军的目的主要就是要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因而中国的军队至今都称为人民解放军。中国军队如果不是服务人民,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就不可能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2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举国欢庆的日子。

清晨,我便早早地起床了。脚步踏上了阳台,只见外面阳光四射,又是一个多么炎热的日子。但是,楼下的人们都在工作了,“嘟嘟”的喇叭声和车强大的引擎声到处都是,给人一种烦闷。

心中不禁纳闷:那么一个节日,为什么不放假呢?难道就不能让人们好好地去为军人们庆祝吗?军人也不用去喜庆一下吗?烦闷至极中,传来了电视的声音。我来到了大厅,只见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一则新闻。这则新闻视频中,一位记者来到某部薛家岛驻军营地,一个叫苏杰的军医正在部队卫生所给前来就诊的老人打点滴。记者询问了苏杰:“为何要义诊呢?”“作为一名基层军医,老百姓对我的信任是对我的支持。”苏杰说,“我会尽的努力回报官兵和百姓的信任。”

话罢,我不禁感觉有点惭愧包围于左右。无疑,我对这一重大的节日的理解是那样的肤浅。我关了电视,走上了阳台,眼神望着仍在努力工作的人们——对啊,这的确是重大的节日,然而,它的庆祝方法万万不是中秋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去喜庆,节日固然是要庆祝,但是,民众的劳动不也是一种对军人的庆祝吗?它已给了军人无价的支持。那么在军人的节日里,军人们仍在工作,仍在为大众而不辞劳苦,那不也是一种对事业的付出?而这种付出正是对军人这伟大的形象的升华,难道说军人们在这么一个节日里没有好好地度过吗?

电视屏幕上,红旗在天安广场上随风飘扬,在激昂的国歌声中,越飘越高。那红旗正是人民与军人的交汇,祖国的基础,在这个庄严的节日里,喜庆已不重要了,然而他们也正欢庆着,都用着各自的义务作为——建军节最宝贵的礼物!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3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企盼着能有一天走进你的行列。如今虽已是白发上头,却依然常在梦中领受你冲锋的号令。在你所向披靡的英雄队伍里,在你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里,寄托着我——一名普通士兵全部的理想、生活和情感。

你走过了90年的光荣征程,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亿万人民的期盼,托举起辉煌的军徽。那庄严遒劲的“八一”,是我生命永远的图腾。

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父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

不凡的征途上,我听见了我和我的整理战友们有力的足音,我们手臂相挽,发誓为中华崛起,为世代和平,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生命。

你用你无畏无敌的精神塑造我,使我能用更博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去感知祖国与世界、战争与和平、时代与人民、责任与使命。

你用你智勇刚毅的气质熏陶我,使我能用更自觉的意愿,更顽强的力量,去掌握信息化战争的技术、战术和艺术。

也曾有过徘徊彷徨,然而,最终还是忠诚的站立在八一军旗下;也曾有过痛苦无奈,然而,最终还是坚定的走上了祖国指定的哨位。经历了多少崎岖坎坷,经历了多少雪雨风霜,一套满是征尘的戎装,就足以让我们斩关夺隘,克难制胜!你没有给我高官厚禄,也没有给我太多的许诺,但是你给了我勇敢、顽强和忠诚。你使我懂得责任并不是牺牲,而是荣誉;牺牲并不是损耗,而是创造。

你使我青春的旋律如此昂扬激越;你使我生命的历程如此朴实无华。巨浪烈火,使我更纯净更刚强。我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你的哺育之恩,我不知道还能否回馈你的锻造之情,我能对你说的,只有那深镌心灵的誓言——永远爱你!

在这里,也要祝愿退休的战友们确立新境界、掌握新政策、适应新规律、培养新乐趣、过好新生活、发挥新余热、争取新作为,有个好心态,做到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加强相互了解,珍惜战友情谊。由于缘分所致,我们在一起学习、工作、战斗、生活过或长或短的时间,大家在同一个堑壕里摸爬滚打、并肩战斗,互相关心、共同发展,所结成的战友情是值得珍视的。今天提供这个场合,就是意在利用这个机会,战友们相互交换最新信息,交流工作经验,选播成功之道,尽献致富新招,指点理财迷津,以增加了解、增进友谊,让我们的战友情谊更加亲密、更加牢固、更加永恒。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真情常在;无论工作如何繁忙,让联络常在;无论电话还是短信,让问候常在;无论天涯还是咫尺,让祝福常在;无论何时何地,让我们的友谊常在!

最后,祝愿人民军队更加发展、更加强大!祝愿战友们及家人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4

以下是八一建军节心得体会的详细内容:

著名艺术家阎肃曾说,战士们也有“风花雪月”——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四个字的总结,让人看到军人永恒的战场,也让人看到军人高贵的精神。

20_年又到“八一”,这支队伍仍让人深深感佩。有人问戍边战士,“守它干啥?不守也没人来”。一个小战士回答:“只要我们站在这个地方,中国这只雄鸡,就不缺胳膊,就不断腿。”

不仅是边疆,大山荒无人烟,唯有军歌嘹亮;街道车水马龙,军姿岿然不动;舰艇劈波斩浪,银翼划过长空;甚至在网络世界的深处、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都有军人在坚守、在追求、在奉献。“肝胆坚移谷,头颅赠枕戈”,这是军人的肝胆与心肠,这是国家的臂膀与脊梁。

每个男孩小时候都会有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人民子弟兵的梦想,长大后才渐渐明白,军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人民子弟兵的精气神,在不断成长着的年轻人身上薪火相传。前不久的南方洪涝灾害中,年轻子弟兵扛沙袋、组人墙,席地而坐、和衣而眠。这让人想起1998年,面对肆虐的洪峰,同样是子弟兵筑成了一道道血肉长城。

20_年过去,这支队伍的赤子之心始终没有变、奋斗精神始终没有变、为国为民的情怀始终没有变。长征路上,红军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还不到20岁;南京雨花台,纪念馆中的烈士平均年龄仅为29岁……或许正是荣誉与使命的召唤,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把对梦想的执着、对生命的激情与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融为一体,以青春和热血书写下忠诚与担当的“军人气质”。

“军人气质”就是:

一、坚守。

听党指挥,严守纪律,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服从命令,随时冲往人民和祖国需要的第一线。

二、追求。

以保家卫国、守护疆土为己任,时刻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追求。

三、奉献。

从入伍的第一天就已经把自己交给了国家、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穿上军装、理了平头,长了肌肉、有了精神,变得英姿飒爽、神采焕发,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火热的军营,奉献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5

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x周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x市通过召开军政座谈会、双拥文艺演出和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双拥活动,加深了军地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全市慰问驻军(驻训)部队、优抚事业单位、优抚对象赠送慰问金和慰问品。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分级负责,慰问活动计划周密

今年是我市实施推进“1559”发展思路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争创全区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的关键一年,为认真搞好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周年庆祝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努力开创x市双拥工作新局面,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于7月25日,x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驻市和x区军警部队官兵现场观摩了全市重点项目x区示范点。

7月26日,市委书记、x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x,市长x,市人大常委会主任x,市政协主席x,市领导x以及x军分区参谋长x带着市几大班子的亲切关怀和全市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冒雨来到驻x空军某部队,亲切看望并慰问广大官兵,向子弟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为他们送去电视机、洗衣机、净水器等生活用品,共价值5万元。

从7月下旬开始,x电视台一套新闻聚焦栏目循环播放《x》专题节目,将我市双拥个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参与双拥工作,人人重视双拥个工作的浓厚氛围。

8月1日在x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x》市委、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向驻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全市红军老战士、军警离退休干部、烈军属、残疾军人和转业、复员、退伍军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二、全市联动,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拥军氛围

各旗县区领导分别组成慰问组,对驻地基层连队和老红军、老英模等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向部队官兵、重点优抚对象赠送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在走访慰问的同时,各级领导采用座谈会、谈心等形式与涉军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倾听他们的要求,并尽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针对个别重点维稳群体和个人,组织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讲解宣传国家政策,尽力为他们排优解难,预防上访尤其是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我市的涉军群体保持相对的稳定。

三、严密组织,全民参与,双拥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各级党委、政府纷纷邀请部队官兵参加座谈,征求对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部队训练、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八一”期间,市双拥成员单位、各旗县区的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组织召开了转业、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军烈属庆“八一”座谈会并慰问了驻军部队。

旗委宣传部、旗双拥办、旗文明办还专门组织了驻军部队开展了“军民联谊活动”,使部队广大官兵度过了一个美好节日,同时增强了他们献身国防事业的信心;“八一”晚上,后旗旗委宣传部、旗文联在政府广场举行了《x》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官兵和广大市民的文娱生活。

据统计,全市共组织座谈会9场,组织慰问演出8余场,参加观看的部队官兵及优抚对象2016余人。

驻军部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实践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各部队大力开展“1+1”扶贫帮困活动,组织人员走访慰问了驻地贫困户、特困户、军烈属和伤残军人,同时深入到敬老院、光荣院等地看望慰问孤寡老人,与他们共庆“八一”。

各部队结合实际,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前提下,以举办军民联欢会、军地联谊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活跃了驻地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喜庆的氛围,增进了军民鱼水情谊。

通过建军91周年“八一”庆典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我市军政军民情谊,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双拥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双拥工作“融合式”发展,为x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为x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6

7月28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x周年来临之际,实验中学校长x、副校长x等一行3人冒着酷暑,赴共建单位驻核电武警三中队慰问,为献身国防事业的部队官兵们送上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并送上了慰问品,表达了学校全体师生对部队官兵的深情厚谊。

武警三中队是x中学“军民共建”单位,多年来,相互合作,情深似海。部队官兵每一年都要为实验中学初一新生的军训,精心策划,设计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文艺汇演中,武警三中队为全体师生表演了擒拿绝活,同时还做好各类联谊活动,为实验中学的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x中学在每年的建军节、中秋节、新年等重大节日慰问部队。在武警三中队,实验中学领导向部队官兵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汇报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非常感谢武警三中队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做好拥军等工作。

武警三中队领导对我校专程到军营进行慰问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当前部队建设、发展、训练等方面情况,对学校多年来情系国防事业、关心军队建设发展致以衷心感谢。他们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队的优良传统,部队与我校在共建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部队将进一步和学校加强交流和合作,推进合作机制趋于常态化和纵深化,携手开创军、校共建工作新局面。

在“八一建军节”对共建部队进行慰问已成学校传统。

通过本次慰问活动,加深了学校与部队之间的友谊,增进了学校与部队的军民鱼水情,促进了学校的军民共建工作。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7

时间过得像一场梦,转眼就到了八一建军节了,想起那些军人们在战场上为祖国拼搏的身影,我都十分激动。是啊,他们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八一,我们要为军人祝福,为他们欢庆八一——这个军人的节日!

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长大后你们要当什么呢?”然后大家就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长大后要当解放军。”

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同学们我们要学习雷锋,做好事,当好人。”所以,大家都斗争先恐后的做好事:扫地、为老师帮忙、帮助同学抱本子,帮老奶奶提袋子……

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汶川大地震,许许多多的解放军,克服一个个困难将受困者救出,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无私。而同样在最近,洪灾爆发,又是解放军投入抢险救灾之中。

要问,我最喜欢什么颜色,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橄榄绿!”因为那是军人的颜色,在我心中那是永不褪色的橄榄绿!

我的记忆中有一句话:多一份追求,少一份私欲,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

这句话就是我们的当代军人最可宝贵的品质。

试问,有谁能做的这些,有谁能熬过烈日,又有谁能能将自己的生命直至身外——是解放军。

值此八一建军节,我向你们———人民子弟兵致敬!

考一建心得体会篇8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我祝福所有的战友健康快乐!

“八一”,一个前20年淡淡的节日,后20年却成为一个我每每难以忘怀的日子。40年的工龄恰好把我现有的人生经历分割为两段:前20年军旅生涯,后20年地方生活。尽管后20年的生活也是色彩斑斓、精彩纷呈,但前20年,那精彩的军旅生涯,如歌的青春岁月,总是那么强烈地冲击着我的灵魂,激荡在我的心田,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情思万缕,浮想联翩。。。。。。

1970年12月18日,刚满17岁的我,稚气未脱,懵懵懂懂,穿上绿军装,来到了南京军区政治部新兵连,北崮山下我迈开了军人的第一步。由此,我走出了政治部,走向了上海外语学院,走到了军区三局。由此,我们的新兵连也走出了c军座,h教授,z高工,w经理;在南京还有我们新兵连张旭东连长,省民政的崔,区工商的张,以及缪、储、李等人,当然,还有我们作版的才女g;还有北京的王,莱州的孙、程、孙和许多失去联系的战友。

在我的回忆《万绿丛中一点红》(十五)之中,我是这样回忆的: “1976年6月26日,告别了政治部战友、告别了同学,告别了南京的伯父、姑父两家人,又一次告别了这个在我人生历程之中反复出现过的城市,坐着直达独山的长途汽车,风尘仆仆一直向西,向着大别山挺进。路越来越弯,山越来越高,下午4点多钟,我终于来到了大别山,来到了新华村,来到了军区三局。

自此至1983年3月搬迁回南京,一共6年零9个月,计 81个月。减去到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进修半年6个月和到沈阳军区三局学习1年多的14个月,我在大别山实际生活了61个月,5年零1个月的时间,但前后则跨越了8个年头。

在这里我度过了23岁至30岁青春飞扬的时段,在这里我走过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这里我经历了情感的跌宕起伏,在这里我得到了精神的凝炼和升华,在这里我感受了灵魂的洗礼和净化,在这里我学到了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知识和本领。

7年,在我的一生之中是一个不太长的时段,为什么我一生都忘不了这段时光?

大别山,仅仅是我人生之中生活过的地方之一,为什么她让我魂牵梦萦、至今难忘?

面对着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却找不到一个完全能够说服我的答案。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我经常在回顾、在思索、在反思、在探求。”

在母校60周年校庆时,我曾深情地回顾:“当风雪弥漫着大别山的时候,我正奋战在保卫祖国的特殊战场。当粉碎的捷报传来时,我正手握教鞭,努力地完成语言的传承。我骄傲,老师的殷

切期望,我在两年的教学中实现了。为了一份特别的理想,我又学习了《高等代数》、《数理统计》、《概率论》、《电子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十多门课程。为了那份理想,我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无私地奉献了青春年华,我无怨无悔。”(摘自《上外学子上外情》,载“上外网络”和“上外报”2013年3月10日)

曾经,我也很早就有机会离开部队,留在上海工作,但是我没有。在《万绿丛中一点红》(十四)之中我是这样理解的:“二十年的军旅生活告诉我:在部队的经历更值得我珍惜,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这样的经历的。”“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我再次站在1975年7月的时间点上重新进行一次选择,那我仍然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军队。”

我自豪,在一个挑战性极强的工作面前,在一个被s部顾问华罗庚认为是最难解的题目面前,我接受了挑战,无悔地奉献出了我的聪明才智。我自豪,我的能力和智慧获得了领导和战友们的肯定。

有熟悉我的战友会问:“既然你现在还这么深情地眷念部队,20年前你又为什么那么坚决地要求离开部队呢?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留在部队呢?还是回到地方?”

我以为这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也不是一个悖论。如果我还在部队,因为我原来是军衔和技术级都有的技术管理干部,以我们部队的性质,以我的专业技术特长,弄个技术6级不算太难,,甚至5级、4级都有可能。但对部队也就没有那么深切的感情了,对军营也就不会这么深情地眷念了。人就是这么奇怪,拥有了,不一定会珍惜,获得了,不一定认为最好。我以为,人应该注重的是过程,是经历,而不仅仅是结果。所以说,如果让我重新回到20年前的时间点上,再进行一次选择的话,尽管有那么多的不舍,但这一次我肯定会选择回到地方,毕竟20年的军旅生活,已经穿越了我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更何况,多彩的地方生活也充满了新的诱惑和挑战。我不后悔,正是这样的选择,让我感到,我的人生经历是圆满的。

因为有了后20年多彩的地方生活,因为有了后20年丰富的社会阅历,我才会对那精彩的军旅生涯,如歌的青春岁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回忆。军人,不管你当了几天兵,只要你来到了这个团队,你的精神、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你的行动、你的肉体就融入到了这个团队,你终身就被打上了军人的烙印,你的灵魂就无可选择地注入了这个伟大军队的军魂。

我要真诚地感谢那个火红的年代,感谢亲爱的战友,感谢伟大的军队。精彩的军旅生涯,如歌的青春岁月,无悔的人生经历,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每一个当兵的人终身的背景,精神的家园,永恒的记忆。

考一建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考驾校培训心得体会6篇

考军校的心得体会5篇

教师跟学生考心得体会6篇

考教师编后的心得体会5篇

省考培训心得体会6篇

省考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考教师编心态心得体会5篇

考小学数学教师心得体会6篇

物理考后心得体会参考6篇

考高校教师证心得体会7篇

考一建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