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感想的文章,我们一定要认真写,只有将自己的感悟与生活实际做好结合,才能写出有价值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磨砺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磨砺心得体会篇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时提到,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深刻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高校发展和莘莘学子们的殷殷期盼、谆谆嘱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广大青年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既要在学习中立志,又要在学成后矢志不渝地去奋斗。把个人志向融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成就。只有这样的“志”,才能风正帆满,才能一往无前。
志在“恒”,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毕生追求。正如《哈工大之歌》所表达的那样:“忠诚和报效是我们的选择。”一代代哈工人把“忠诚”和“报效”深深地镌刻在心里、牢固在志向中,默默无私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着。人贵有志,志贵有“恒”。广大青年学子既要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中立好志、立大志,更要让这“志”在内心生根发芽,不断成长。要把做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永远的追求和无尽的求索。心要跟党走,行要有人民的温度,专心而致志。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既要淡泊名利,又要能坐“冷板凳”,坚决抵制各种诱惑。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以功力必不唐捐的执着,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保驾护航,为人民留下学以为民、学以致用的“为学”印记。
志在“励”,要到科技人文等领域最前沿去搏击。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广大青年学子要到各自的学习和研究领域里去奋进、搏击,正如哈工大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要以严的作风去做好工作,更加深入研究,在严中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早出成果;要以“到家”的知识和本领,积极涌入到世界竞争的大潮中,敢同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较量,敢向世界最高端的标准“亮剑”。就像我们登顶“珠峰”一样,去进行伟大而鼓舞人心的探究。“山高人为峰”,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断向前人学习,不断超越前人,跑出更好的成绩。也要甘为人梯,传好“接力棒”,为后来人铺好路、搭好桥。
志在“为”,要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这样的崇高理想最值得我们敬仰,更值得我们深深学习。“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广大青年学子要知行合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既要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知识领域里去攻坚,去填白、完善、提升,进一步助燃科技强国的引擎。又要能扎根基层,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在一点一滴中做好为民的事业,实现“边兴民富”。只要祖国有召唤,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广大青年学子要乘好新时代的春风,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学习各项知识本领,在磨砺中实现与党和人民同频共振的伟大志向。
磨砺心得体会篇2
“老师变保洁员?这真的是我住了4年的‘金窝’吗?”6月15日,湖北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们的朋友圈里被一张张整洁的寝室照刷屏。据悉,武昌工学院即将迎来毕业生返校的日子,为了让学生们安心“归家”,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发起了号召全体党员教职工为毕业生清扫寝室,“欢迎毕业生回家”的活动,共计27名党员老师自愿报名组成党员先锋队,给102间毕业年级学生寝室进行大扫除,并耗时6小时全部整理完毕。
大学毕业季,青春绽放时。在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后的六月,又迎来了毕业生返校的日子。这些即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莘莘学子们,“1月离校6月归”,自然感慨良多。与母校阔别了半年之久,这次回校也自然是来去匆匆。他们半年未曾居住的寝室,也自然多了尘埃,少了生机。为了给这些即将起航的青春少年们创造一个温情的毕业环境,让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踏上工作岗位,院校的党员教师们用辛勤的劳动让学生宿舍焕然一新。这是老师们对学生归来的期待,更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体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的诠释。其中“传道”被列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我们现在要求的“教书育人”,并且以“育人”为本,确实就是秉承了古人倡导的“传道”为先。这里的“传道”,并不是单纯地给学生们讲解“道理”,更重要的是“言传”还要“身教”,特别是面对即将融入时代洪流的学子们,从灵魂深处感染他们更为重要。而作为党员教师,肩上的“育人”责任更重。大学四年,老师们一直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善始”还要做到“善终”,才能给这些时代的弄潮儿们做出榜样。
“1月离校,6月归,想它更想她。”这样的点赞是发自内心的。大学生活,正是青春勃发、人生得意之时,四年的时光虽也短暂,但在生命的旅程中却占有极高的地位。在这其间,他们立足于本专业,追求全面发展。在辛勤园丁们的带领下,怀揣梦想并追逐梦想,谱写着一曲曲情感之歌,奋斗之歌,青春之歌!在这里,他们除了练好自己的知识本领外,还接受精神的洗礼。他们正如一颗颗充满生机的幼苗,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这里,是他们的又一个故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并不是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渗透到生活、工作每一个角落的信仰、追求。党员教师们成立“党员先锋队”,凝聚起为学生服务的正能量,用最实际的行动表达对学生们的关心与希望,也践行着自己“为民服务”的铿锵誓言。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将温暖传递到了每一个角落,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老师们不仅关爱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我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他们此举带领我们走好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程。”这由衷的表白正是老师们的殷殷期望。
“望少年们怀揣梦想走出校门,这里始终是你们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始终是你们成就梦想的坚强后盾。”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凯对毕业学生们的希望与嘱托,体现出新时代高校的责任与担当。党员教师主动当起“保洁员”,助力毕业生温暖“回家”,正是“坚强后盾”的一个细节。我们相信,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行动,必将在少年们的心中播下“青春”的种子,让他们踏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征程,并尽情地开花结果。
磨砺心得体会篇3
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回望101年前的5月4日,热血青年呐喊着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声音依然响彻在耳畔,直击我们新时代青年的心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人要想实现自身个人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就要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
青春不问出处,在奋斗中磨砺品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正是检验青年人的考场。自疫情发生以来,在社区防控一线、在治疗病患的定点医院、在警务室检测卡口……青年人的身影处处可见。青年防疫志愿者吕春晶舍小家、顾大局,抛下家中的孩子和老人带领志愿者们连续奋战在社区一线;主动奔赴武汉的麻醉科医师张孝田不怕个人安危,加入了离病毒最近、感染风险极高的气管插管小分队;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汉民警涂可蔼在身体恢复期间仍然心系武汉防控疫情,战胜病魔重生的他回到一线给予患者更多生存的希望。病魔无情,青春无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用青春铸就了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青春不畏艰难,在奋斗中走向光明。人生路漫漫,且歌且长行,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人生是一路畅通还是充满坎坷,既然选择了前行,便只顾风雨兼程。西晋时的左思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但他以勤补拙,所著《三都赋》引得一时“洛阳纸贵”;杰出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但他借助轮椅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海伦·凯勒一岁时,因为生病导致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但她凭借努力上进的精神,成就了文坛的奇迹。人生的光明需要青年人的大无畏精神,在奋斗中发出青年人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
青春不惧失败,在奋斗中迎接成功。青年人或许会n次被打倒,但是终究会选择“n+1”次站起来。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受重创后仍然微笑面对身体痛苦,用她的慈爱之心点燃青春的希望之火;发明大王爱迪生尝试了六千多次后才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用他不怕失败的精神为世界造福;共产主义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饱受战争带来的伤痛,他勇敢地拿起笔向艰难的命运发起抗争,著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名作,将一生奉献给了布尔什维克教育事业。青年人只要心中充满了不怕失败的勇气,在逆行中绽放光和热,那必将会在未知的路上所向披靡。
疾风知劲草,百炼终成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只要是青年人就应该投奔到社会的熔炉中,在竞争中奋勇成才;只要是青年人就应该克服艰难险阻勇攀高峰,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只要是青年人就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亮出青春独有的底色。
磨砺心得体会篇4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并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然吹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线作战”,既是学习思索的“大课堂”,也是淬炼成色的“练兵场”。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挥洒青春智慧、激扬青春力量,以五四精神薪火点燃青春之我,让青春的绚丽之花为祖国和人民绽放。
坚定航向,扎牢信仰之根,涵养“胸怀大我”的格局。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从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莘莘学子,到南湖红船开天辟地的建党青年,从战争年代沐浴烽火狼烟的热血青年,到投身改革开放潮流的有为青年,再到抗疫战场主动“出列”的新时代青年,这种将理想信念与时代同心同向、把个体“小我”追求融入祖国“大我”事业的价值取向从未更改,而是赓续相传,镌刻成新的印记。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只有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将爱国心、报国志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上,学深悟透加强理论武装,自觉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拥有知难而进的动力,更好地拥抱人生出彩的舞台。
搏击风雨,锻造钢筋铁骨,镌刻“奋斗忘我”的足迹。事非经过不知难,人无磨练不成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变革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如何跟上时代脚步,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考题。一方面,要以学习求真学问。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感悟和把握真理力量,旗帜鲜明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激浊扬清廓清迷雾,扭紧思想的“总开关”;淬炼意志品格做“真人”,以崇德修身为头等大事,汲取传统文化滋养,学习先进榜样道德风范,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操守;涵养丰富学识寻“真知”,系统、全面、联系地学好更多技能知识,构建和完善全方位立体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以实践练真本领,敢于向火热的前沿一线发起冲锋,真刀真枪历练,多经受“风吹浪打”、接一接“烫手山芋”、当一当“热锅蚂蚁”,将目标任务抓严抓实抓落地、做细做好做出彩,以本领解决难题,又在解决难题中提升本领。
担当作为,奉献反哺成果,书写“建功有我”的华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果说五四运动是青年站在千年盛世荣耀和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节点上,寻求自我救赎、民族救赎、国家救赎的不屈探索,那么在挑战中前行、在风雨中奉献,则是新时代青年在全国各界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洪流之中交出的合格答卷。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那布满勒痕的脸、消毒开裂的手、无声无畏的身影,无不彰显着青年风采、标注着青春模样。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青年们既要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钻得了“矛盾窝”,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本心,耐得住清贫。也要激扬不畏难、不怕难的斗志,把困难当做自身成长的契机,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更要书写坚守者、追梦者的精彩,立足自身岗位,做出应有贡献,跑好手中的“这一棒”。
磨砺心得体会篇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时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在忠言逆耳利于行中主动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领会新思想,才能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真情奉献、不懈奋斗,人生追求和事业成功才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这首《五月的花海》唱出了广大青年的心声,也点燃了广大青年为党和国家事业真情奉献的激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结果。而今,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新时代发展最佳期,各类挑战也将迎面而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就要给广大青年作出榜样。特别是在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中,要勇于扛起五四的火炬走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前列,带领广大青年为民族的振兴、壮丽的事业发展付出我们这一代人梦想和追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和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们回信,不仅是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褒奖,更是对广大青年们的鼓励,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不变,梦想一定能实现。鲁迅说:“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我们要不惜青春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去拼一拼,把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好好去血战一回,才不负青春韶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解放战争年代,有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刘胡兰;有手托起炸药包,舍身炸毁碉堡的董存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等,他们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奋勇前行。在和平年代,有守卫国土安全、献出宝贵生命的“海空卫士”王伟;有危急时刻挡开战友,被一颗加重手榴弹炸伤致残,失去双眼、双手的“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有深藏功名60多年,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的老英雄张富清等,都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党培养出来的青年干部,更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干出个样子来,就一定能让青春出彩、让人生闪光。
磨砺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