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充满乐趣与挑战,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寻找记忆作文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寻找记忆作文篇1
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看春晚、走亲访友、拿压岁钱……过年啦!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爸爸妈妈和我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如皋老家。到了老家,我兴高采烈地找小哥哥放鞭炮。我们找来一根香点燃,又用香小心翼翼地点燃一个鞭炮,向前方用力一扔,只听“啪”的一声,干脆利落。我们还发明了好几种“季氏花式鞭炮玩法”,比如说把一个点燃的鞭炮扔到河里,接触水面的一刹那,“咚”的一声,让水中的小鱼儿也一起感受过年的欢乐;我们又把几根鞭炮插在土里,然后一个一个点燃,点燃后快速后撤,马上天地里响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中午,爸爸、妈妈在大门上贴上大红春联:“福到财到吉祥到,家和人和万事和”。嘿!贴完春联后的老家焕然一新、充满过年特有的和谐、喜庆。
傍晚,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摆满美味佳肴,吃饭的人儿满面春风,谈笑风生,你祝我新年身体健康,我祝你新年万事如意,好一派新年大吉!
晚饭后,是我最期待的压岁钱环节,每年过年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小孩子发压岁钱,我的“私人小银行”也只有过年时才有资金进账。果然是新年大发财啊!
融入在这喜庆的气氛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寻找记忆作文篇2
“瑞雪兆丰年。”在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下雪了,真开心!正因为这场雪,才有了过年的感觉。虽然这雪阻碍了交通,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回家过年的向往和决心。我们也一样,手里提着年货,踏上了回家的班车,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喜悦,准备回家过年。
下车了,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好像被一层白色的银装所覆盖,我穿过银白色的田野,走过那座难忘的小桥,来到我家门前,屋顶上唯一没有被雪覆盖的烟囱,冒着一缕缕炊烟,屋檐下挂着一条条腊肉。大年三十,姥姥在厨房里蒸馒头、包粽子。妈妈准备年夜饭。爷爷在门口贴对联、挂灯笼。大伯伯在清扫门前雪。爸爸在房前屋后种下了石榴树和柿子树,向往着春天能够开花结果。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麦田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放鞭炮,开心到了极致!年夜饭前,需要放鞭炮,越响越好,这样可以赶走“年”兽。然后点蜡烛祭祖,给逝去的先人烧香、叩头。希望先人能够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保佑爸爸事业有成。最后吃年夜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爷爷姥姥便会递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
年夜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文艺晚会,聊着家常,吃着点心。一直到凌晨,我们走出家门,点燃烟花,望着天空中满天飞舞的烟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
寻找记忆作文篇3
祝福声声辞旧岁,年年有余在今朝。
大吉大利行大运,吉祥团圆中国年。
这可是我妈妈写的藏头诗《猪(祝)年大吉》,怎么样?不错吧。过新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年味十足,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来讲讲我家不同的年味。
早在春节前几天,一家人就忙得不亦乐乎。我姥姥忙着买菜、买水果、包饺子,我也帮着包了几个饺子。姥爷则是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打扫卫生、垒旺火。旺火,也叫火龙,是晋北的一种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煤炭堆成小山形状,在除夕夜12点准时点火,火光四射,旺气冲天,全家人围绕着正转三圈,倒转三圈,预示着来年兴旺发达,吉祥如意。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大年三十了。一大早,我就兴奋得睡不着了,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
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厨房里为年夜饭忙碌着,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只见桌子上摆了好多菜都是在南京吃不到的特色菜,过油肉、羊杂粉条、油炸黄米糕、刀削面、凉粉等等。我吃得肚子都撑了,只好站起来运动一下,大家看着我这副模样,都抢着过来摸我的小肚子。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吃水果,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夜里12点钟声一响,姥爷就去点旺火了,我也赶紧下楼放鞭炮。烟花璀璨,炮竹声声,转着旺火,我感到无比快乐。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一个温馨、团圆、传统的中国年!
寻找记忆作文篇4
在乡下过年,比在城里更有趣,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今年春节前夕,爸爸妈妈早早地把我带回了农村老家,着实让我体味了一把跟城里与众不同的年味。奶奶带我去了一趟新农村广场,那里真是热闹啊!
广场四周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美味可口的小吃、各式各样的玩具、还有可爱调皮的小动物们。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边走边看,真是目不睱接。
突然,前方有个摊位前挤满了人,我费了好大的劲挤了进去,原来是套圈游戏。但是你们知道套的是什么吗?——是嘎嘎叫的大白鹅!这真稀奇啊!我也买了几个套圈,真希望在我套圈时大白鹅能配合我的动作,如果我投的圈向左偏,大白鹅的头也向左边靠靠那该多好!可五个圈都套完了,大白鹅一点都不配合,甚至还躲了两下,它不想和我一起回家。
“咚呛、咚呛……”我又被不远处一片锣鼓声吸引了过去。远远看见了两条威风凛凛的大金龙伴着一颗大龙珠在人群中上下飞舞,原来是双龙戏珠啊!走近一看,可热闹了!还有两头可爱的大眼睛红狮子,正摇头晃脑地给人们鞠躬拜年,后面还跟着一队穿着红红绿绿亮丽衣服、头上带着大红花的奶奶们,她们划着旱船、挑着花担、走着欢乐的秧歌步,最后面还跟着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背着漂亮的媳妇呢!大家连连叫好,人群都沸腾了!
乡村的年味可真浓啊!小伙伴们都来乡村过年吧!
寻找记忆作文篇5
寻找童年的记忆,曾经是我们心灵旅程中最美好的过往。童年的天真烂漫,童年的欢声笑语,童年的美好回忆依稀就在眼前。
盛夏的清晨,微曦初露,空气格外清新,我们三五成群一起到房前屋后去捉知了,先找一根长长的棍子或竹竿,然后在上面用铁丝固定一个塑料袋,顺着知了此起彼伏的叫声找到知了憩息的地方,然后蹑手蹑脚的慢慢靠近,用我们自制的工具即可轻而易举地捕获一只又一只知了,等捕获到一定的数量,我们就在路边找一些树枝树叶,然后生火烤知了吃,在那个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知了肉也是一道不错的美味佳肴。
每到黄昏时分,我们就一起去院子里或者村子里有树的地方捉知了牛,去捉那些刚刚从土里面钻出来的知了牛。我们仔细地观察着每一棵树的周围,看看有没有蠕动的知了牛,找到后兴高采烈的抓到瓶子里,抓的差不多了就心满意足的跑回家,回家让妈妈给我们炒着吃,然后香喷喷的一饱口福,那时我们的生活虽然相当的贫瘠,但每天过的却是有滋有味。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瞬已过去很多年,曾经无限美好的童年时光已一去不复返,昔日的小伙伴因为工作或家庭也已各奔东西,曾经的欢声笑语也已渐行渐远。但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但愿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们回到童年那段最美的年华,找回童年最美的回忆。
童年的记忆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风风雨雨的难眠之夜,童年点点滴滴的回忆在我们心中漫延。童年的无忧无虑,童年的纯真无暇,童年的欢声笑语,依稀就在昨天。
寻找记忆作文篇6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听着熟悉的歌谣,我的脑海闪现出儿时一大家子人挤在空间狭窄的房间里一起过年的情景,然而当时并没有觉得拥挤不堪,相反却很温馨。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睛,腊八节已过,这就意味着春节的脚步已越来越近,人们疯狂的为回家做准备,前段时间的春运抢票事件足以证明外出务工人员是如何的归心似箭,今年是我参加工作以后的第一个春节,看着隔壁西华大学学生高兴地背着书包、拖着行李箱,踏上回家的归程,我顿时心生一股羡慕的情愫,如果我还在上学,我现在也和他们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回家过年!
儿时的过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腊月一到,孩子们就开始缠着爸妈为自己买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总之,新年新气象,什么都要是新的。这是那时的我们最向往的一件事。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被我们盼来了,不知道当时的我们为什么精力会那么的充沛,我们会围着饭桌吃团圆饭,守在电视机前把春节联欢晚会从头看到尾,然后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在外面燃放烟花爆竹,看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昙花一现,然后玩的筋疲力竭才依依不舍的爬到床上去睡觉。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穿上自己的新衣服跑到长辈面前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长辈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发到我们手上中,我们拿着红包雀跃般的跑出家门到院子里比较谁拿的红包最多!儿时的过年是新奇的、有希望的。现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已经没有儿时那么盼望着春节的到来了,春节现在已经淡化得和平时的任何一天没有区别,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天购物、邀上几个知心朋友大快朵颐,无所顾忌的花着自己挣的钱,过春节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唱歌、聚餐、旅游等方式已渗入到我们的骨子里。
我们在外面潇洒,年老的爸妈却在家翘首以待,希望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中。现在爸妈的角色就是我们儿时的角色,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才能把外出务工、工作的孩子给盼回家。空巢老人不需要孩子们拿着成叠的钞票去慰问,再多的钞票也不能温暖他们的心房。因为他们需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常回家看看,和他们唠嗑。爸妈或许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但是他们温暖的话语却能抚平我们心中的不如意。
寻找记忆作文篇7
2月的第一天是个阴雨天,但这丝毫不影响黄坛镇双峰片里天河村的喜庆气氛。这一天,里天河村迎来了宁波市自驾车旅游协会的150余名游客。他们一路自驾而来,到这片还未被人工开发的大山里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
里天河村距黄坛镇区有40分钟的路程,期间山路盘旋,近50辆车组成的长长的车队转过了一个又一个弯,直到你数不清这是第几个弯了,才得以窥探它的新面貌:整洁的水泥路村道、白底黑纹的统一外墙,路边点缀山茶、腊梅等绿化植物,远眺是大片浅绿、深绿、墨绿的竹林和森林,近看是一座座错落有致、高矮不一的农房,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狗吠,隐约还有母鸡的咕叽声。
高山的气温比市区要低好几度,游客们一下车,热情的村民就送上了热乎乎的枸杞银耳汤,好祛除身上的寒气。这时,天空飘起了细密的雨丝,但大多游客顾不上车旅疲惫,迫不及待地扛着相机、举着手机走进大山、走进村落深处,寻找那份“乡村记忆”。
“这里空气好、风景好,因为没有被开发,还带着最淳朴的农村味儿,这是城里人很难看到的,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我很庆幸自己来了这一趟。”游客龚庆华笑着说。虽然不少游客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但里天河村保存完好的木结构联排屋、院子里摆放捣臼、扁担等细节,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遥远的回忆了。游客陈女士就是一名从农村出来的城市人,她说:“现在很多村民都按照城市的房子样式新建房子,甚至是套房,农村没了农村的味道,来到这里感觉就像找回了童年的时光。”
确实,里天河村以一种新面貌传递出了原汁原味的农村味儿。在新农村建设中,里天河村变的是越来越干净整洁的环境,以及村民依靠香榧种植不断增加的收入,不变的是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那与农房只有几步之遥的菜畦、院子里散步的公鸡、挂在竹竿上风干的玉米和笋干,无一不带着乡土气息,而游客们就是想把这些乡土气息带回家。为此,里天河村的村民早早地准备了起来,在这天举办了个年货集市。集市上,冬笋、大头菜、番薯、笋干、葫芦干、黄瓜干、番薯烧等特色农副产品让游客应接不暇,甚至有村民将自家养的公鸡以及在竹林中散养的山鸡都拿了出来。当然,香榧更是占了好大一块地。而另一边,“咚咚”的捣麻糍声不绝于耳,孩子的笑声响彻里天河村的天空。
“冬笋给我来5斤。”“我要4包香榧。”“这个番薯烧怎么卖?”“捣好的麻糍卖吗?我想带点儿回去给家人尝尝。”……集市的火热让当地村民笑眯了眼,“杀年猪”这一环节更是将集市的火热程度推向了高潮。据村里68岁的老人丁红乾介绍,如今里天河村过年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在春节来临之前要谢年、祭祖、大扫除,大年初一还要祭天地,而年猪一般会在年前半个月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地宰杀,以满足各种年俗活动的需求,“以前就盼着过年能吃上猪肉,现在就是一个形式,热闹热闹。”
据杀年猪的村民介绍,这头足足有250公斤的猪,是村民用米糠、番薯、萝卜、芋头等农作物一点一点喂大的,1斤就要20元,即使价格比市面上的普通猪肉高出许多,宁波的朋友们还是把卖猪肉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游客蒋女士手提两大袋猪肉从人群中挤出,这次来双峰,她还带了个任务,就是帮阿姐买家猪肉。她笑着告诉记者:“帮阿姐带了一个前腿,两刀排骨,这次自驾游她没报上名,后悔死了。”
除了这一批在里天河村文化大礼堂集中接待的游客,那天双峰的家庭农居也都满客了。大家高高兴兴地来,看过双峰美丽的自然人文风景,吃过烤笋、红烧肉等特色菜,然后带着笋干、香榧等双峰特产满载而归。哦,对了,还带了农村那股浓浓的年味儿。
寻找记忆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 尴尬作文精选7篇
★ 庙会作文精选7篇
★ 遇见作文精选7篇
★ 校园作文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