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复练习,我们能够在写作文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和声音,为了让作文具吸引力,大家可以尝试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篇1
二十多年前,当许海峰在赛场上百步穿杨,为这个古老的国度射落第一块金牌时,荣耀之旅开始了。
雅典奥运会刘翔飞人夺金、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一骑绝尘、伦敦奥运会健儿们再创辉煌,都让国人热血沸腾,自豪感爆棚。然而,我们开始在荣耀中迷失了,忘记了体育竞技的初衷是发扬拼搏的体育精神,不只是荣耀。真的,不是是荣耀。
十几年前,当运动员在场上痛失金牌时,国内骂声一片,谴责与愤怒铺天盖地。那时的国人像一群赌徒,容不下一点失败,哪怕只是影子。他们殊不知运动员们为了站上奥运的赛场而流的汗水,忽略了他们个人对胜利的追求,打击了他们痛苦的内心。一个人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是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竞技水准的。我们要把运动员看作出征的战士,对他们的奉献致以最高的尊敬与信任,而不是押上十三亿人的期待来压垮一个战士。民众对于奥运的观念不应该只是荣耀,更应该有着最基本的尊重和素质,要以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比赛结果。
其次,运动员的心中不应该只是荣耀。运动员更应该享受竞技的过程。当你面对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运动员时,你们同场竞技,甚至创造世界纪录,为突破人类的极限而奋斗,这都是比赛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毕竟,比赛的过程是占奥运的大部分的,运动员们专注地投入比赛,享受比赛,更有助于发挥出最佳水平。
最后,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的不只是荣耀。当林丹与李宗伟在半决赛相遇,羽毛球场上最激烈的对决便拉开了帷幕。最后李宗伟取得了胜利,而林丹也得到了观众和国人的尊敬。这对老对手已经在国际赛场上切磋了十余次,已经不再年轻的他们感谢彼此,因为他们找到了对手,同时找到了比赛的乐趣,此刻的奥运,不只是荣耀,两位老将都从彼此身上得到了比荣耀更可贵的东西……
如今人们体育观念的改变正是逐渐接受这种荣耀观的结果,这也代表着社会在精神层面的进步,人们不再责备失去金牌的战士,只感谢拼搏之后的英雄!真的,荣耀不是全部,里约奥运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榜第三的中国,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
英雄不只因荣耀而称为英雄。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篇2
7月30日凌晨,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kg级别决赛结束,爆出超级大冷门,对这枚金牌志在必得的中国选手吴景彪遗憾的获得了银牌,丢掉了中国队计划内的这枚被视为囊中之物的金牌。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吴景彪连吼几声发泄胸中的郁闷。赛后,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吴景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心情一下子爆发了,失声痛哭起来,对着镜头向全国人民鞠躬道歉,连说“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这段话让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的泪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句话的含义。那眼泪包含了多少的辛酸,4年来日日夜夜的苦练就等这一刻,可在距离冠军这么近的时刻,巨大的压力却让他错过了这个近在咫尺的机会。看着吴景彪跪地痛哭,弯腰鞠躬的画面,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吴景彪一定也非常想赢,可是他背负了太重的精神负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与金牌擦肩而过。我想他的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和运动对手的较量,而且还要和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作斗争,各种压力可想而知。试想他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参加比赛,怎么能正常发挥呢?吴景彪虽然失败了,但一次失败却不能否定一个艰苦训练、奋勇拼搏的运动员。面对失败,我们应该给予他宽容、理解、鼓励和支持。
看了这场比赛,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败者也不应该为寇。英雄不一定是冠军,只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谁都是英雄。胜亦英雄,败亦英雄。因此,我想大声的对吴景彪说:别哭,银牌一样优秀!并不是冠军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虽然你失败了,可你仍然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篇3
棋盘上的32个棋子,中间隔着“楚河汉界”蓄势待发。在一场场厮杀中,我的思绪飞到了秦末群雄逐鹿的年代。
你出身世家,年少时便有凌云之志,胯下乌骓马,手中破城戟,“力拔山兮气盖世”,英勇无人能敌!关键时刻,你破釜沉舟,率威武之师大败秦军主力,解巨鹿之围。如此壮举又岂是市井无赖刘邦能比?你重义气、讲诚信,绝不攻打没有摆好阵形的军队,但奸诈的刘邦之流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择手段,“楚汉之争”还未开始就注定了是场悲剧。
你成就了一番霸业:进军关中,拥四十万大军。在鸿门宴上,虽对刘邦先入咸阳不满,但心怀仁爱之心的.你终错失良机,致使刘邦尿遁,令人扼腕叹息。也正是由于你的心胸坦荡、毫无心机,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致使暗中投靠你的曹无伤被杀,试想此后还会有谁来助楚?
不是你无能,实在是刘邦、韩信之流太过狡猾,趁你出击齐地之机,定三秦,占彭城。当你与刘邦说和后,自以为有“楚河汉界”,可以平分天下,井水不犯河水,但刘邦背信弃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最终你兵败垓下,四面楚歌。虞姬将生命之花绽放在雪白的剑刃上。一滴英雄泪,流出了你刻骨铭心的悲痛、不可言说的无奈,还有无限的深情……“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英雄末路,壮士掩面,乌骓悲鸣。与生俱来的自尊使你在乌江边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鲜红的热血洒进滚滚乌江,随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远方……
你的生命之花,散发出最动人的光辉,虽花瓣尽落,但芬芳依旧弥漫,令人迷醉……
你是真正的英雄!正如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狮,捕获的猎物虽然最后被成群的鬣狗利用卑劣的手段抢走,但雄狮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草原之王。
虽然你失败了,但你以英勇、诚信搅动了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风云,谱写了一篇永世不朽的神话。
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奥运在里约落幕,这届奥运不似往年那般,中国民众的关注点不再只停留在金牌上,而更多地转向娱乐。唯金牌论的淡化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观念的进步和一个国家人文精神的崛起。
在过去几届奥运会期间,打开网络,我们第一时间去关注的是金牌排行榜,是中国斩获多少金牌或是了解夺金的奥运健儿。在大多数人眼中,拿下金牌的是英雄,是国家的荣耀。而正因中国民众对金牌的渴望给运动员套上高压的枷锁。曾经的.我们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卑心,害怕中国被看不起,害怕“东亚病夫”的标签一旦被贴上便再也撕不下来,因此急于追求金牌来证明些什么。而这种唯金牌论是对自卑的掩饰,中国人想用金牌来证明自己并不弱,然而这看起来有些可笑。
但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上,各种各样的花絮让我们看到民众评判运动员是否优秀的标准已不再是金牌。孙杨与金牌仅有毫厘之差,网友不再是尖刻地批评,而是安慰与鼓励;傅园慧移动的表情包走红网络,以及毫无保留的耿直言论被人们熟知……不得不说,中国民众的心态逐渐变得成熟,而运动员们也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个性。体育也终于剥离其不可承受之重,回归其本来的面目。反对“唯金牌论”不代表放弃金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并非体现在金牌中,它在每一个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从准备参赛到完成比赛,每一位运动员都付出了许多,无论结果如何,但他们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每个项目金牌只有一块,夺金也许能证明一个人的实力,但金牌的数目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实力。微博上有人这样说:“只有精神上不够强大的小国寡民才会把体育当成一场战役。”本届奥运中国队失去第二的位置是可惜,但却见出社会观念在更新。我们并不是忽视金牌的重要性,而是换用一种方法鼓励支持运动员。
“唯金牌论”的淡化,源于这个民族日益增长的自信和自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走向“金牌无用论”,反而闪现出了人文的光辉,这会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不仅仅只在奥运。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篇5
里约奥运会,中国以奖牌榜第三的名次落下帷幕。然而拿此说事的媒体并不在主流,中国民众好像轻化了一种体育竞技观念,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为什么就体育水平能够进行如此比较,而不是音乐会,舞蹈会呢?竞技的特性决定了它。它以时间、高度、分数为单位,易于权衡。那这是否意味着每一个金牌得主都强过银牌呢?是否金牌得主所蕴藏的竞技精神就强过别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最令人感叹的是今年的羽毛男单。林丹和李宗伟这对最好的对手在半决赛相遇,这是李宗伟最后一届奥运了,他要对金牌发起最后一次可能的进击。他赢了超级丹,振臂欢呼,两人交换球衣,拥抱,离开,好像过去那些年岁里经历过的一样。决赛李遇上中国湛龙。年轻的小伙子全场精力充沛,不再年轻的李脚步渐渐沉重,弹跳愈显吃力,败北。
但应该没有一个主流媒体对这位老运动员提出了质疑吧。
这个社会能包容这样的“失败”,包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
所谓文明,就是停下来想想自己在干什么。回顾这次奥运会,受到关注的都是在赛场上使出“洪荒之力”,背负着期望,并不会令人失望的运动员。他们或许痛失金牌,或许喜夺铜牌。但都是拼搏后的结果。人们认可这一点。
这个时代最害怕的是崇拜者,因为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是成功的状态,这种崇拜的结果也只能是失望。于是人们开始站在事情发展的过程评价成败,这必然是一种进步。人们认可努力,认可拼搏,同时接受与付出暂时不匹配的成果,这是生命中的必然,我们无以回避。
在这个成功哲学泛滥的年代,终于有人苏醒了。这不仅是对竞技体育观念的转变而已,而是一种处事态度。
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
这个年代允许“失败”。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篇6
每个人一生下来便处于竞技之中,同别人斗,同自己斗。与别人斗尚能在排名上分出个高下,与自己斗呢?谁能说出自己的排名在哪儿?
在奥林匹克赛课上,排名第一的人气会得到金牌。诚然,金牌是一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誉,值得每一体育竞技者为之疯狂。但不要忘记,奥运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为什么是“更”而不是“极”?这是因为“更”包含了突破,要突破别人的成绩,更要突破自己。竞技的意义不在于金牌而在于突破。
但中国人总有一种“金牌情结”。你没有金牌,那你作为运动员便是失败的;中国失去了奖牌榜第二的位置,那么整个中国的体育事业便都是失败的……这是追求突破吗?不是的,这是一种体育虚荣。为什么不想想体育竞技有多激烈?为什么不想想后起之秀们那惊人的成长速度?为什么不想想英国在伦敦奥运之后投入了多少资金?但虚荣者都看不到,他们眼里只有那冷冰冰的金牌数字。
这样的虚荣要不得。
纵观中国社会,这种“金牌情结”生存的土壤是非常厚重的。我们总听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总看到一群父母拉着孩子报钢琴、古筝、书法、绘画培训;总有父母为了“治疗”孩子的网瘾、同性恋而把他们交给杨永信电击;总有官员拿着扶贫款大搞面子工程;总有人找上屠呦呦要求著书诠释“青蒿素精神”……时至今日,各式各样的虚荣还有广阔的市场。
我深怕大量的中国人还将长久地被虚荣支配。
我们要认识到,竞技是美的。所有竞技者夜以继日、挥汗如雨的训练是美的;他们在各种赛场上全力以赴的拼搏是美的;他们不断突破自己是美的……不努力的人没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他们,他们的拼搏、突破具有永恒价值。
金牌不是竞技的意义,更不是竞技的全部。参与竞技的人有千千万万,但金牌只有一枚。但这千千万万的竞技者同样值得尊重。
我们需要放下躲在伪装之下的虚荣,发自内心地去坚持竞技,并尊重所有为竞技付出的竞技者们。
不以金牌论英雄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