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写作过程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失败中寻找经验与教训,增强了抗挫能力,每天写作文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素材,为未来的创作打下基础,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乡风俗的作文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乡风俗的作文篇1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乡风俗的作文篇2
东方渐渐露出灿烂的晨光,揭示出崭新的天空,洁白如雪的云,欢快歌唱的小鸟,周围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万物欢腾,都在欢迎春节的到来。
除夕一大早,我和兄弟姐妹们的手就开始痒了,因为我们想放鞭炮!所以我们背着大人,小心翼翼地走到存放鞭炮的房间,拿出一点儿出去玩儿。
拿着鞭炮走到小区,我们派最勇敢的大哥去点燃引线,我们围观。只见大哥胸有成竹地走过去,拿出打火机,对着引线一点,鞭炮立马开始炸了:劈里啪啦震天响,炸得周围的小花小草都蹦开了,就连稳住鞭炮的那一圈泥土,也飞开去好几米,那情景相当壮观!我们还没看过瘾鞭炮就三下两下地放完了,还想再去拿些来,却被爱唠叨的奶奶抓了个现行,我们只能垂头丧气地放弃了。
晚饭时间,新一轮的热闹又开始了。餐桌上摆满了菜,糖醋鱼、红烧排骨、土豆鸡汤、腊猪蹄……一盘又一盘,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先吃哪个好。餐桌上,我们欢声笑语,非常热闹,一点都不拘束,每个人都满心欢喜。
终于到了晚上12点,我们可以放鞭炮了,所有人迫不及待地在小区里放着鞭炮点燃烟花。天空上霎时间出现了红绿蓝三种颜色,炸开来的花火非常美,黑暗的天空都变得五颜六色。虽然声音震耳欲聋,但是依旧掩盖不住我们心中的激动。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
乡风俗的作文篇3
每年春节都很多传统的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而每年最难忘的春节习俗应该就是扫尘了,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所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这次,我和老爸“光荣”地领到了擦玻璃的任务。我们家住在4楼,我一站上窗台,立刻吓得浑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万丈深渊”的景象。但是,事情总是要干的,我连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来擦“风险极大”的外面,而我,则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开始擦了,我先用沾过洗洁精的抹布擦窗户的内侧,但是,由于一年没擦了,窗户的边边角角已经积了一层灰尘,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从窗户的四周边缘用力地抠了一圈,紧接着,我把那块布洗干净,再沾上一点洗洁精,开始对窗户“发起进攻”。
我用那块湿布轻轻地擦着窗户,等到窗子上有了一点洗洁精痕迹时,我拿来一块干净的干布,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地擦拭着窗户上的污点,但是,一块又一块的污点向我“俯首称臣”了,唯独这几块污垢还是在窗户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对我说:“哼!就你这个小孩,还想来拿下我,没门!”我不服气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是,这么几块顽固的污点就是不下来,我急坏了,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不要这么费力,这时,爸爸窗户上抹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指甲轻轻一刮,那些顽固的污垢个个“举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户又干净得类似新的一样。这时,妈妈在屋子里的卫生也打扫完了,旧的也“辞”完了。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们每个人的运势都写着“胜利”。
春节习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春节重要性的标志,让我们的春节过得更加有趣,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
乡风俗的作文篇4
哇,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又到了,人们是多么高兴啊!新的一年来了,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和新裤子,还换了新鞋,洗好脸,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大人一起去燃放喜庆的烟花炮竹。之后,就是吃年早餐了。
过年的早餐与平常的不同。心情自然是很高兴的,再有大人们是不让我们乱说话的,否则不吉利。记得前三年,妈妈还用纸擦过我的嘴,那样,说错话也就百无禁忌了。现在我长大了,昨天,妈妈提醒了我,所以我今天早上特别地乖,每吃一样都说了一句好话。吃一颗红枣,说句“上学天天起得早。”吃上圆圆的鸡蛋,说句“今天我们一家大团圆。”端着肉丝长面,说了“吃了长寿面,长命百岁。”哥哥也是和我一样乖巧。其实不只是我家,我们这儿家家都一样。就算今天小孩犯了错,长辈都原谅了,决不会骂,更不会挨打。
今年的春节,有外公、外婆和我们一起过的。吃好了早饭,外公和外婆都给我和哥哥每人一个红包,说:“你们大一岁了,又比以前更懂事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气象。”我和哥哥早就准备了一对喜娃,回敬给两位老人,以示双双对对,和和气气,幸福百年。堂前的桌上,摆着在苏州工作的舅舅为外公捎来的水晶玻璃酒杯和水晶玻璃的酒罐子。我仿佛看到了舅舅全家人对我们的祝福。
喜庆的快乐充满了整个大年初一。人们都穿着崭新洁净的衣物走家串户,三五成群地诉说一年里劳动的收获;有的玩牌,打麻将取乐;有的听音乐,唱歌;我和村子里的小朋友们点放鞭炮、爆竹为节日增添快乐的气氛;各家各户的彩色电视机都全天播放着精彩的节目,有全国各大剧种的戏曲,有各省市的联欢晚会等等,我最爱看中央一台重播的《春节晚会》了,那精彩的小品,常常逗得我捧腹大笑。我在这一天里发现有些人家里,来了陌生人,那些肯定是来拜早年的客人。
到了晚上,妈妈和外婆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有年年有余的红烧鲫鱼、带鱼、鳜鱼;有红烧肉片、清炖猪肉;有烤鸡、腌鸭肉;还有做成我叫不出菜名的各种豆腐品,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津津有味的美食填饱了我的肚子。
欢乐喜庆的夜宴结束了,大年初一的夜空也正别有一番景象。明明是繁星满天,然而四周围的夜空确是“闪电”不断。我看不见其它村庄人们快乐的情景,可他们的祝福的火花和我们这儿庆祝的焰火却一起腾向蓝蓝的天空,普天同庆这欢乐无限的春节。
乡风俗的作文篇5
我们国家的节日有很多,比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的就要属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我的家乡每到元宵节这一天,就要吃元宵。先准备好材料:糯米粉、馅料(蓝莓酱,草莓酱等等)。先加入水和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稍微醒一醒,醒完后,就要制作元宵了,把大面团分成好几个小面团,把小面团压扁,再在里面加入馅料,我包了好几个汤圆,但是都失败了,不是馅太少,就是馅太多,要不然就是没有包好,都露出来馅了。后来,我向妈妈请教了一下,妈妈边做边向我说,听了妈妈说的话后,我成功包出了汤圆,后来,我包的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了。包完后就要下锅煮了,先把水烧开,然后把汤圆下里面。煮到你觉得软软糯糯的就行了。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对锅中的一切只能是猜测:汤圆必定大了两三倍了吧,汤也有了汤圆的味道了吧。想着想着,锅开了,上面飘着汤圆的香味,忍不住让人多吃几口。把汤圆盛在碗里,我看着这些汤圆,情不自禁地用汤匙盛了一个汤圆,刚想往嘴里送,妈妈说道:"一会儿再吃,刚做好的太热了。"虽然听了妈妈的话,但是汤圆好像在让我把它吃掉,我不禁张开了嘴,把汤圆放进了嘴里,"啊,好烫啊!"我不禁又大叫了一声,我赶忙把汤圆吐了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汤圆有些凉了,我才把汤圆送进嘴里,软软糯糯的太好吃了,里面的馅也好吃,不一会儿,我就吃了两碗,听妈妈说,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晚上,我们在赏花灯,上面的`图案各式各样,还有猜灯谜,我抽选了一张字谜,上面写着"一头牛被吞了牛尾巴",我一想,答道:"告!是告!"妈妈说我答对了,我特别高兴,于是又猜了下一个"顺着念,采花蜜;倒着念,比蜜甜”,我一想,肯定是蜜蜂,于是答道:"是蜜蜂。"我又答对了,一轮下来,属我答对的多。
元宵节可以赏花灯,吃汤圆,还有多种活动,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了。
乡风俗的作文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端午风俗。
小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只是觉得这天有好吃的,好玩的罢了。
早早的算好了时间,得知今天是吃粽子的日子,我一大早就喜得快要发疯了。
懒得在卧室与灶房间来回周旋,我干脆搬了个小板凳来,就这么坐在奶奶跟前,看着她包粽子。
“这里脏,妮儿,你快出去。”
“没事儿,我不嫌脏。”相比关注这脏兮兮的瓦灶和墙壁,我还是更想看奶奶包粽子。
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是多么灵巧啊!一弯,一放,一折,一绑,短短几步,短短几十秒,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诞生了。
要煮粽子了,奶奶怕熏着我,硬是把我推出了灶房。自己留在那儿随时准备着添柴火。
望着灶房烟囱里冒出的浓浓的烟,不知为什么,我感到那次的粽子格外的甜。
“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在我的家乡,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油条、糖糕一类的油炸食品。雄黄油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关于鸡蛋的端午风俗。在这天,我一起床奶奶就会拿来一个提前煮好的热腾腾的.鸡蛋,然后让鸡蛋从我的头顶一直滚到脚尖,嘴里还念念有词“骨碌骨碌灾,小病大灾都滚下来........”滚好后,再让我把鸡蛋猛地一摔,然后立刻拿起来,剥掉壳,给我吃掉。
据说,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老人们坚信,热腾腾的鸡蛋可以粘走孩子们身上的一切病灾,在下一次端午节前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端午在奶奶对我的关怀中走来,又在奶奶对我的祝福中离去。
乡风俗的作文篇7
端午时节就快到了,我来到奶奶家。爷爷奶奶都忙开了,整天忙里忙外,也不知道他们累不累。
爷爷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几样东西呢?它们是:艾草、菖蒲、龙船花、石榴花、蒜花。爷爷不到一天就采购到了。啊,让我找十天半个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实就因为我没有见过,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爷爷说要休息一下。奶奶也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带回了粽叶、肉、蚕豆、糯米。我猜奶奶是包我的最爱——肉粽子。我神不知鬼不觉,突然蹦了出来,把奶奶吓了一跳。奶奶把肉放进酱油里,然后又把蚕豆弄成了豆瓣儿。奶奶终于开始包粽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粽子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就好了,我吃了好几个粽子,令我回味无穷。我还要吃,奶奶不许我吃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时候。无意发现爷爷在插五端,我说:“爷爷,你插这一个叫无端的东西,要干什么呀?”爷爷说:“不干什么,听说这一个可以避鬼神呢?”爸爸笑了起来:“你别乱说话了,不要让她笑掉大门牙。”“爷爷,原来你是骗我的,我不理你了。”我无话可说。“谁说的,这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爷爷生气了。爸爸把我拉进房间里,说:“你别跟爷爷吵了,其实那就是驱赶小虫用的啦!”我好像有那么一点没变了,慢吞吞地说:“哦!”
第二天早晨奶奶给我戴五色线,我说:“难看死了,像什么东西呀?”奶奶说:“别乱说,这是长命缕,能保你长命百岁的。”我哑口无言。快到学校了,我偷偷把它放进衣袖里,到班级了,我看见大家都戴着五色线,于是把它拉了出来,看看谁的美。
原来端午节有这么多的风俗,我才知道呢。
乡风俗的作文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