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教案更加完整,教师需添加必要的教学资源,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⑴ 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 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
板书:前 中 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雷雨前:
⑴ 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⑵ 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⑶ 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⑷ 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
齐读 1~3自然段。 雷雨中:
⑴ 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⑵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⑶ 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⑷ 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⑸ 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⑴ 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⑵ 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⑶ 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⑷ 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不错
课文的第二段。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一段,感知田老师令“我”难忘之处。
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拟订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练习分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知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不少同学曾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2、师恩难忘
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过渡:到底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默写生字:
娓 炊 歇
叨 诲 姥
(1)指名到黑板上默词,评议。
(2)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4、质疑,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解。
三、通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指名回答)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师恩难忘,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2、3、4小节认识树木能挡狂风、阻风沙、隔烟雾、消噪声,给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和安宁。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学懂课文;知道爱护绿树,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绿化及环保的相关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亲切一点! (读)响亮一点!(读)
2.(出示绿色的卫兵图)看图朗诵课文第1小节。
(指名读,齐读)
二、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一) 学习第二小节。这节就让我们走近绿色的卫兵。打开课文,读读第二小节。
1.初读第二小节,谈感受。你觉得绿色的卫兵怎么样?
2.指导朗读。
“高喊着……”“手臂”指什么?
指名生挽手臂。生齐站,挽起手臂,读。
出示狂风、沙,怎么读。“吼叫着”加上动作读。
3.看录像,引发想像。(沙尘暴录像)
(二)、研读第三小节
1.看录像,谈感受。(有第三节内容的录像)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指导动笔划划 ),
2.小组合作读,展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自读,指名读,说说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1.说说绿色的卫兵还有哪些作用?(学生课外已搜集)
2.绿色的卫兵的自述。
3.在环保小书签在写心里话。(楼兰毁灭的故事激情,出示森林破坏的图片,写环保心里话。)
4.展示交流。
三、分层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请给小树浇浇水。
3.进一步收集有关绿树环保作用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的:
1、掌握13个新字的发音和意思。
2、准确书写8个新字。
3、能流畅朗读课文,理解小作者的心路历程。
教学重难点:字词认读、书写技能。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孩子们,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一些单词,也能通过阅读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滴,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来学习小作者写的两则日记,大家一起来看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字。
1、教师领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
2、自由阅读,每个人都要读清每个字的音和意思。
3、学习新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新字认读,并且组成词语记住。
(2)抽生回答记住了哪些字,以及是怎样记住的。
4、集体朗诵新字,并通过互相检查,标记一些注意点。
三、再读课文。
1、以识字为基础再次阅读课文,要求阅读正确、通顺、流畅。
2、集体朗读课文。
3、思考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书写日记格式。
四、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自由阅读第一则日记,看出日记是何时写下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奇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件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是否实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4、妈妈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大包,里面有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迫不及待的理解)
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其中一份给了我,另一份给了阿英)
6、小作者未能得到所渴望的裙子,她的心情是否愉悦?如果你是她,你的心里会怎样想呢?(抽生回答)(板书:希望母亲买一件漂亮的裙子-母亲未买-关心他人的帮助)
7、读出第四自然段表现生气的语气。
8、集体朗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女生一起阅读第二篇日记,男生请仔细聆听。这篇日记写于哪一天?内容包括什么?(这篇日记写于7月20日,内容是关于她做梦梦见阿英妹妹来到她家和她做了一个梦)
2、你能描绘一下阿英是一个怎样的人嘛?(她是一个苗族出身的贫穷小姑娘,勤奋好学)
3、阿英妹妹跟我说了些什么?(她说她的妈妈一直在寄钱支持她上学)
4、到现在你是否认为阿英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你还对你自己的母亲感到生气吗?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呢?请说出来。(请同学们依次回答)
5、作者又做了一个梦,你可已经猜到她又梦到了什么?(“自由”三段轻声读出来,然后想想她梦见什么)(她梦见她的妈妈想去买裙子,但最终并没有买,她花钱去购买了许多书籍送给苗族的小朋友,并与他们一起快乐玩耍。)(板书:妈妈想买裙子-我阻止了-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这位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轮流回答)
五、扩展训练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你回家后可以把这些想法写下来,然后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两篇日记
妈妈要买裙子——但我阻止了——学会关心他人
妈妈想买裙子——但她没有——学会关心他人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5
教学要求
1.自学、感悟雷奈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性学习,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变化的内容,并且明白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发明都是不容易的,要学习雷奈克的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语段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知识趣味入新课
1、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如中国第一个发明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
2、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老师写课题。
雷奈克读准名字
(导入新课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本课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二、抓住课题想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的?
(“学贵有疑”,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自读课文解初问。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熟悉教材,这是因为学生反复读书之后就有表达的愿望,这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切、最自然的。因此学生在评读读书情况时才会畅所欲言。)
4、出示生字词:
听诊器思索紧贴
肺结核分析沿??
木棍改成喇叭状效果
要求:(1)学生读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横排或竖排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将识字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边识字边进行说话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另外,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并且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5、交流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读课文后找到一句话: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补充资料:因为这种听诊器样子像笛子,所以被称为“医生的笛子”。
(2)雷奈克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可以默读全文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自主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体会雷奈克的内心感受。
(课标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a.“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1)从“难过”一词你读懂了什么?
(2)(可以补充资料:他的叔叔居洛木在雷奈克远行时,这样告诉他:“我的孩子,医师这个职业就像锁链一样,只要搭在了我们身上,我们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来!”)
(3)朗读这一句话。
b.“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1)“思索”是什么意思?
(2)“整日思索”呢?
(3)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
c.“他高兴极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体会雷奈克第一次用自制的听诊器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6
一、复习检查
1、背诵9个复韵母和3个鼻韵母
2、这些音节词你会读吗?
天安门xianyanyinyue
lantianshanshuizhentoujinyu
?评:复习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集体认读,不需要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读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更好,但是既然是复习内容,也可以考虑集体认读。】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评:语境歌在配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出世,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有复习了汉语拼音。】
3、出示un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enin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又有新成员啦!是谁呢?先听老师讲个故事。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情景歌里的白云的云就是出示:yun(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评:教师指出白云的“云”的读音就是yún,让学生和ün区分,并认读整体认读音节。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学会区分。】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合起来的。演示两个大圆合并。
?评:教师在教学时请学生说说y后面的介母是什么。这里不能说是介母,而应该是介音。因为汉语拼音只有声母和韵母。】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评:学生在组词时说到了“离家远”,教师指出这不是一个词,及时帮助学生领悟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这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用这个短语说一段话。】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ünyunyuan
2、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yueyunyuan
五、指导书写。
1、unun各写在四线格的哪格?
2、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纠正学生的书写。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7
科学理论指导
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活动,了解儿童对概念的初始认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材料,尊重儿童的差异,力求在课堂上然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点亮小灯泡》一课来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承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提出的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的观点,引导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为后面的《简单电路》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为凸显其作用,本课主要采用独立学习与课堂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独立学习: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对如何点亮小灯泡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独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独立学习"将使学生经历一个有思维过程的探究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体现。
2.课堂分析: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共同点,找到回路、断路、短路的特点,了解电流流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有独立学习做基础,课堂分析将进行的高效、有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稍弱,思维快于语言,因此会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楚、跳跃性强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
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7篇相关文章:
★ 豆荚说课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