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撰写的文字材料,我们要以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__点上……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

(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b、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归纳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六、教后记:

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出示第4页彩图。

6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板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___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___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 1/9×3 1÷2/3 3/4÷3/5

11/6×3/11 4/9÷3/8 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 7/8÷3/8—1/8÷3/8 5/9×(18/35—9/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7×7/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2、明确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一类应用题。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等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个周末,我回家看父母,想给他们带礼物。(你们猜老师带了什么礼物回去?)我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箱牛奶吧!(幻灯出示牛奶)回家前,我逛了县城的两家超市(广源百货和派拉朦百货),结果发现两家超市的标价不同。“广源超市标价:58元”;“派拉朦超市标价:56元”。(你们觉得老师应该去哪家超市买比较好?为什么?)说来也巧,那天广源超市因为店庆搞活动,“牛奶一律八折”;而我有派拉朦超市的会员卡,在里面购物能享受“九折优惠”。(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到底该“去哪家购买更实惠?”)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来了解一下“八折”、“九折”表示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打折”的知识。(板书课题:折扣)

[设计意图:采用轻松的谈话方式展开全课的教学,在平淡中显真实。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超市购物为例,创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二、引入新课,感情新知。

师:同学们,“打折”是什么意思?题中的“八折”、“九折”又是什么意思?

(听课件中人物对话,了解折扣的所表示的意义。)

师:小女孩和售货员阿姨的对话,你们听明白了吗?请你们也来说说看。

课件播放商场打折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七折、五折、八点八折……”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老师去哪家超市买牛奶更实惠?

广源超市: 58×80%=46.4(元)

派拉朦超市: 56×90%=50.4(元)

师问:通过刚才的计算,谁能总结“现价”、“原价”、“折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现价=原价×折数)

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实质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关键是要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折扣的含义的基础上,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再次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身临其境地去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体会根据原价和折数求现价的问题,实质就是求有关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三、应用拓展,深化认识。

1.情境展示:六一儿童节,儿童用品店对部分商品进行特价酬宾

书包:原价105元,打7折 电动汽车:原价156元,打六折

笔袋:原价35元,打九折 玩具机器人:原价220元,打四五折

篮球:打六五折,现价52元 故事书:原价120元/套,现价96元/套

书包、笔袋、电动汽车的现价是多少?

2.玩具机器人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3.你知道故事书打几折吗?

4.篮球的原价是多少?

学生逐一独立试算——汇报——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情境,利用题与题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联系“求一个数在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学会自主寻求解决“求比原价便宜多少”、“求折数”和“求原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综合应用,拓展新知。

师:商家们为了招揽顾客,经常利用“打折”来促销商品,其实商家们还有很多不同促销手段。请看下面这道数学题

学校要订购100本科普读物。每本原价:3元。现有三家书店,优惠方式各不相同。

a书店:全部九折

b书店:40本为一套,优惠价100元/套,不足一套的 按原价

c书店:买四送??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购买到这100本科普读物呢?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讨论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开放性的习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设计购书方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还能省钱,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开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有心人!

板书设计:

折扣(打折)

六折=60% 5.5折=55% 七折=70% 六五折=65%

现价=原价×折数 广源超市:58×80%=46.4(元)

派拉朦超市:56×90%=50.4(元)

原价=现价÷折数

折数=现价÷原价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教学计划推荐7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总结7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8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总结7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

六年级数学学科工作总结6篇

六年级上数学老师工作总结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教学计划最新7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