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模板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水平,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对外汉语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8篇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1

教材:《泰文课程中文翻译版》 课题:水果 设计者:= = 授课时间:2012年7月30日 授课班级:高二十三班

·第三周·水果

教学内容

词汇:水果,苹果,香蕉,菠萝,芒果,西瓜,草莓(7个)句型:

a:你喜欢吃什么? b:我喜欢吃?? a:??好吃吗? b:??好吃 歌曲:水果之歌

来来 我是一个草莓 莓莓莓莓莓莓 莓莓莓莓莓莓莓莓 来来 我是一个香蕉 蕉蕉蕉蕉蕉蕉 蕉蕉蕉蕉蕉蕉蕉蕉 来来 我是一个苹果 果果果果果果 果果果果果果果果 来来 我是一个菠萝 萝萝萝萝萝萝 萝萝萝萝萝萝萝萝 来来 我是一个芒果 果果果果果果 果果果果果果果果 来来 我是一个西瓜 瓜瓜瓜瓜瓜瓜 瓜瓜瓜瓜瓜瓜瓜瓜 作品:涂颜色:苹果(本周作品)

嘴巴(补交第二周的作品)

教学目标

1.看见图片会说六种水果的中文名:苹果 香蕉 菠萝 芒果 草莓 西瓜 2.学会句型:

a:你喜欢吃什么?

b:我喜欢吃?? a:??好吃吗? b:??好吃 3.会唱“水果之歌”

4.完成两幅涂色作品:“嘴巴”和“苹果”

教学重点

六种水果的中文名称:苹果,香蕉,菠萝,芒果,草莓,西瓜 水果之歌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们对句型的理解和使用,如果没有老师的泰语提示可能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不知道怎么样完整的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翻译法 直接法 认知法 注意事项:

注意复习和学习相结合 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具:黑板 粉笔 学习卡片 扩音器

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高二十三班(2012年7月30号)教学内容:

1)复习五官,唱“小星星” 2)学习六种水果的中文名 教学目标:

1)基本掌握上周的词汇和歌曲 2)熟悉六种水果的中文名

教学方法:翻译法 直接法 认知法 注意事项:

1.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跟着老师读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6种水果的简笔画 教具:水果卡片 扩音器 学习卡片 黑板 粉笔 时间:50min 步骤和活动设计

? 问好,老师说:同学们早上好(sa-wa-di-dong-cao),让学生跟读“早上好”; ? 老师问:今天星期几?wan-ni-ke-wan-a-lai?(尽量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并能跟读;

? 复习五官的单词和“星星歌”。学习新词:水果,香蕉,草莓,菠萝,苹果,西瓜,芒果。老师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泰语,老师再教授中文,并纠正发音;

? 游戏:将学生分成三组,交替提问,老师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 总结:再次复习今天学习的单词。

注意: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状态,适时调整上课内容,如果学生接受不了句子就要降低难度,现教词汇。教学反思:

高二十三班的课,感觉很吃力,非常闹。因为语言沟通有障碍,孩子们无法理解我发出的课堂指令,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喜欢和老师聊天,但是教学就很难开展下去。其中第一排有一个女生,喜欢偷偷看漫画,还有几个男孩子站在后面聊天。教学任务没能完成,特别是句子部分。我不知道该怎么教这个班,孩子特别调皮,还是要想些有趣又易懂的游戏环节。在教案设计上也要注意降低难度,想办法引起他们的注意。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2

第四课

购物(1)在商店买东西

教学对象: 课程名称:

所用教材:初级汉语课本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生词。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就买东西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生词、课文

听两次课文——第一次由教师以较慢语速念诵,让学生边听边看,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次放录音,以日常语速进行适应训练,学生可以默默跟读。 1.生词:①领读两遍拼音。②对部分发音难得生词重复教读。③讲解部分复杂生词。

2、一些:①表示数量少。犹一点。 ②表示不止一种或一次。“些”表示不定的数量:③一些、某些、些微、些许。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的程度:病轻些了。 3。“块”:①整体的一部分,如一块布,一块石头等;②中国基本货币单位,如三块钱。

4、“支” ①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②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③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④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5、“瓶”是借用名词做量词,一般修饰用瓶子装的液体物品。如两瓶啤酒,一瓶醋等。

6、“种” ①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②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如种种,两种人等。 ③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7、买和卖的区别

其中对个别生词“支”、“种”拓展动词的用法。

8、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读汉字 教学难点:

1、量词“一些”、“块”、“支”、“种”的用法

2、代词“什么”、“多少”、语气助词“吗”的用法

3、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表达法

4、百以内的数字表达法 教学方法: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

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朗诵,进行对话

3、学生两人一组自己练习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 学习新课

课文中的重点词型用法

1、“您想买什么?” 代词“什么”

①表示疑问,在句中可以作宾语。指所要问的事物,如什么人,干什么,说什么呢?

②表示不定指,如什么时候来,有什么吃什么。

③用疑问词表示不满、惊讶等,如这是什么话,这是什玩玩意儿。

2、“一共多少钱?”

①代词,指数量的大小,如你们班有多少人?

②或多或少,如这句话~有点道理。 ③稍微,如一立秋,天气~有点凉意了。

3、“请问这儿买文具吗?”

①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如昨天布置的事办了吗?

②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如这辆汽车吗,早该报废了。

4、“二十三块六毛”“二十四块零五分”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口语里常说“块”“毛”“分”。人民币是十进制的,一块等于十毛,一毛等于十分。最后一位的“块”“毛”“分”可以省去不读,但是如果中间有两位以上的零,则最后一位的“块”“毛”“分”必须说出来。如①元,读作五十块零二分;②元,读作五十块二,但是现在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分”的概念,只用作计数单位。

5、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

汉语是十进制位法来称数的。

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百 0 1 2 3 4 5 6 100 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生词的发音,讲解完课文请学生来朗读对话。通过对全文的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文章大意(以短文的形式,上交一篇小短文)

教学步骤:

1、发音训练

请学生发音,纠正其读音,教师教读学生一遍。个别重要韵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多加练习。

2、声调和语调

请学生读一遍,教师教读学生一遍。

3、应答练习

请同学上讲台两两一组进行问答练习。

5、交际训练

①情景对话一:商店购物(学生上讲台自编自演,台下学生点评)

②情景对话二:物品交流(同上)

教师对表演同学进行点评,强调部分细节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3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教学对象:二年级留学生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阅读课小议食文化(第85课)

课时:2学时(10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2.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和北美食文化的差异

3.练习阅读技巧技能,即:通过前边或后边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重点:

1.课文

2.生词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中国食文化、北美的食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技能训练)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课文

1.给出阅读提示。

2.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

3.根据课文提问

4.讲解生词

5.逐段细读

三、限时阅读,完成练习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阅读

1.提问导入:有人到中国人家里做过客吗?

有谁吃过中国菜吗(请学生说下吃过的中国菜)

有谁会做中国菜?

谁来主动讲下北美的食文化?(5分钟)

说明: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情绪还没稳定下来。先用导入语引起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用简单的阅读任务进行过度。

2.阅读提示:(2分钟)

中国人做菜为什么很麻烦?

中国人一般怎么请客人吃饭?

北美人的一日三餐食怎么吃的?

3.限时阅读课文:(5分钟)

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6分钟)

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提出比赛建议,看哪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

第二、当第一个小组示意完成时,可告知全班速度冠军的得主,待有三个小组完成时,可喊停。

第三、请各组说出答案,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大家评议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问题及答案

⑴为什么中国人做菜很麻烦?(因为他们从南吃到北,从天上吃到地下,精致的菜要做几天几夜,精致的点心要里三层外三层)

⑵中国人请客吃饭是客人自己带菜和酒来吗?(不是)

⑶中国人的家常菜一般要几个菜?(起码也要四菜一汤)

⑷北美人用在做饭的时间多吗?为什么?(不多,因为早餐各有各的吃法,只要填饱肚子,午餐在外面买,只有晚餐稍花时间。

说明:必要时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找到答案

5.生词讲解(技能训练通过上下句猜词)(10分钟)

先给出例子

板书:阿里来中国留学三年了,他说的汉语很地道,大家可以向他学习学习。

这幅画很出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他们的经验丰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提问:地道什么意思?

津津乐道什么意思?

借鉴又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下——可以通过前面或后面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

老师小结:

地道:纯正的,没有异物来参杂的,质量够标准的(说的简单就是:很正宗,真正的)

再举例子:他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津津乐道:对有兴趣的事情说个没完。

再举例子:这个消息让人津津乐道。

借鉴: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部分,去除不好的部分

再举例子: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我们取得了成功。

6.练习(让学生巩固学到的技能)10分钟,分组练习

根据前后的句子推测划线词语的意思,一共有9个句子,需要推测9个目标词.

第一步: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句子的意思(5分钟)

第二步:通过提问学生,看其答案是否正确,给出目标词的正确答案。

⑴地道的菜要做几天几夜()

a道理b真正的 c地下通道d好吃

⑵肉要慢慢炖,鸡汤要慢慢煲,面要缓缓地发()

a很快 b快 c不快不慢 d慢慢

⑶家庭做饭所花的时间比中国妇女上公园打太极地时间还要短(

a从 b用 c占 d在

⑷他们嫌中国的菜太油,味精太多,好放盐( )

a喜爱 b不爱 c喜欢 d不喜欢

⑸蔬菜,荤菜,买来的已经是煮熟的或是半熟的。( )

a冷冻的菜b有油的菜c有肉的菜d做好的菜

⑹甜点水果一概不用煮( )

a能 b也 c很 d都

⑺餐餐吃汉堡包,三明治也不觉得腻( )

a喜欢 b喜爱 c爱好 d讨厌

⑻讲究的是氛围,情调,方便( )

a研究 b郑重 c重要 d重视

⑼并不在意烹调手艺的好坏()

a不研究 b不看重 c不重要 d不认为

7选择对下列句子的解释(5分钟)

⑴只要它有特色,一吃就让你忘记了自己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

a吃有特色的菜不能忘记了自己的病。

b吃好的菜的时候也别忘记自己的病。

c好的菜让人吃起来连自己的病都忘了。

⑵端菜的师傅就会向你报出每一道菜的名字

a端菜的师傅向你报告菜是从哪儿来的。

b端菜的师傅会向客人说出每道菜的菜名。

c端菜的师傅把知道的菜的名字告诉你。

⑶说是吃晚饭,可是天一亮主人就开始忙了

a为了说过的吃完饭,主人早上就开始准备

b虽然是招待客人吃饭,但是主人早上就开始准备了

c只有晚饭主人才早上开始准备

可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找答案

三:限时阅读

??

1.阅读“不知何人??”限时1分钟

2.请学生找到文章后面的答案

3.老师提问,学生回答(2分钟)

现在北京的野山菌火锅买卖

a很好

b很不好

c马马虎虎

d一般

老百姓花多少钱可以吃到一顿野山菌火锅?

a几百块

b一百多

c一百以下

d一百块

??

1.阅读“在世界??”(限时1分钟)

老师可以在阅读前拿来中国的筷子,在课堂中展示,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老师讲解,一起找出答案,检查阅读理解的完成情况(3分钟)

文中没有谈到筷子的那方面?

a筷子的历史

b筷子的质地

c筷子的颜色

d用筷子的原因

根据短文,哪种筷子不太贵?

a乌木镶金

b象牙筷子

c各种玉簪

d竹子筷子

??

1.阅读“北京后边??”(分钟)

提问导入:这家餐馆在哪里?

这家菜馆有什么规定?

(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文,老师最后要给出问题的答案)

2.提问并检查完成情况(分钟)

下面哪个不是短文的内容?

a这个餐厅不许客人点菜 b这个餐厅只有一张餐桌

c饭店老板以前是教授

d这个餐厅只接待外国人

这个餐厅不想扩展规模的原因是?

a没有钱B没有时间C房间太小D菜的制作很复杂

四:课文小结(10分钟)

1.小结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北美人的饮食文化。两者之间的差异。

2.小结生词的运用,必要时可要求学生造句,学会运用

3.小结目标词,让学生掌握根据上下句推测目标词的技能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布置学生完成课后阅读《小议食文化》练习1(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直接判断正误,此题是考学生对课文信息的反馈能力,下节课评讲答案)

2.完成课后阅读“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提醒要限时阅读

3.让学生学会使用中国筷子,有时间可去学习做一道中国菜

注意提醒学生:阅读过程中不要太依赖字典

阅读时不要用手指读,而应大声朗读,或默读

阅读不要纠缠于难点

第七课《我学习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词重读

a 一般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中总有一个音节读的重,这个音节叫重读音节。

b 一般的重读音节都在最后的音节。

2 课文

a 姓名的询问

b 国籍的询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

1 能感知双音节词中的重读现象。

2 知道重读与清声的区别。

3 表演和复述对话。

教学用具:

ppt 卡片

教学安排:

本课一次完成,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辨音辨调三声变调轻声声调搭配

学习词重读

引入交际对话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复述课文表演对话活学活用

复习词重读

总结本课重点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和分配: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1 语音复习(15分钟)

三讲练新课(33分钟)

2 词重读(12分钟)

3 生词听写(10分钟)

4 引入课文(10分钟)

5 总结(1分钟)

教学环节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复习旧对话:你们好?你好--今天星期几?今天星期二。汉语难吗?不太难。好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1 辨音辨调(3分钟)

教师领读一遍,将学生分三组(教室中间1组,教室左边2组,教室右边3组。)

二组读a,三组读b,教师指读。

2 三声变调(4分钟)

教师领读一遍

一组读a,二组读b,三组读c,一起读d

叫三个同学起来,老师指读。

3 轻声(4分钟)

老师领读一遍

一组齐读一遍,二组读a,三组读b

叫三个同学指读

4 声调搭配(4分钟)

老师领读一遍

叫三个同学指给大家读。

三讲练新课:

1 词重读(12分钟)

a 引入(2分钟)

提问法:这是什麽?杂志。--杂志是谁的?老师的。--恩,我的。

杂志(zázhì)---(zázhi)

我的( wǒ

de)--(wǒ

d?/da) 领读错的

b 学生感知 (8分钟)

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谢谢什么朋友你们请吧谁的

你好汉语银行邮局明天学校公园再见老师欢迎咖啡

从左边同学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读a组,再读b组。

老师领读一遍

来源:(

教学目的:扩展自我介绍的表达,学会介绍他人的表达。

教学时间:共4学时,安排在两个教学循环中完成。

教学对象:中级学生12人左右

教学流程:

a.第一个教学循环

1、教师口述对话第一部分(开头——“好说,好说”),同时把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

操作:口述对话即为成段表达,提前作为输入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

关键词语:敲 打算 进修 感兴趣 得(děi) 刚 恐怕 打扰了 好说 见面熟

2、教师和学生就课文内容对话,使学生熟悉课文,记忆课文。

3、就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讲解。

4、学生进行成对会话练习,并要求学生尽量将课文内容记住,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的疑难,并适时进行纠音。

5、当学生练习熟练后,请每对学生进行对话操练,要求操练时尽量脱离书本。

6、教师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音,语调,语气和影响理解的语法方面的错误。

7、利用练习三进行操练。

8、教师口述对话第二部分(“好说,好说”——文末),同时把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

关键词语:大吃一惊没想到交朋友招呼和??一样和??差不多挺??的见面熟拿??开心

9、按相同步骤处理课文第二部分。

10、布置练习:请学生复习今天所学内容,课后完成练习

一、二(可建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b.第二个教学循环

1、教师总结上次课的内容,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和学生利用课文所学内容进行“自我介绍”操练。

操作:课前在黑板上写好相应的问题,给出表达框架——

“我的名字是/我叫/我是??”

“(我)是??人/我来自??”

“(我)学习汉语已经??了”

“(我)喜欢??/我的爱好是??”

教师自我介绍完毕后,向学生提问。

请学生由左到右依次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学生的表达至少要囊括上面所有问题,并鼓励学生发挥。然后将学生的名字和简单情况记录下来。

3、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学生姓名和简单情况的字条随机发给学生,请学生用课文所学语句及在“自我介绍”环节中所听到的信息介绍自己手中字条上的同学。

4、布置学生复习

主要交际点:介绍和自我介绍

1、初次见面打招呼:(1)您贵姓?(免贵姓李);(2)您是从美国来的??先生/女士/小姐吧?(是啊,请问您是??)(3)你好。

2、第三方介绍:(1)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2)来,认识一下儿,这是??(3)你们还没见过面吧,??(4)这就是我跟你提起过的??

3、正式场合的介绍:(1)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把出席这次??的来宾介绍给大家。(2)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把出席这次??的领导向大家介绍一下儿。(3)我们荣幸地请到了几位著名的??来跟大家见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4、无人介绍时提出要求(一般用于朋友之间):(1)我很想认识??,你能把我介绍给他吗?(2)这位姑娘是谁啊?怎么也不给我们介绍介绍?(3)我还没见过你的??呢,什么时候给我们介绍介绍。 【原课文】

来,认识一下儿

玛丽是中国一所大学新来的留学生,她的好朋友大卫也在这所大学学习。这天,她到大卫的宿舍去找他??

玛丽:(敲门)

田中:谁呀?

玛丽:请问,大卫同学是在这儿住吗?

田中:是啊,可他现在不在,出去了。你是??

玛丽:我叫玛丽,是他的朋友,刚从美国来。

田中:进来坐会儿吧,他马上就回来。

玛丽:打扰了。(进屋)

田中:请坐。我姓田中,日本人,是大卫的同屋。我是前年九月来这所大学的,现在是历史系二年级的学生。

玛丽:我也打算在历史系进修。我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

田中:那咱们以后就是同学啦!

玛丽:我的汉语还不行,今年恐怕入不了系。以后还得请你多多帮助。

田中:好说,好说。

(大卫和他的中国朋友王峰进来)

玛丽:大卫!还认识我吗?

大卫:玛丽!是你呀!好久不见了!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儿?

玛丽:我想让你大吃一惊。怎么样?没想到我们会在这儿见面吧?

大卫:是啊!(招呼王峰和田中)来,认识一下儿,这是我大学时的朋友玛丽,(对玛丽)这是我的中国朋友王峰。

玛丽、王峰:你好!

大卫:(指着田中)这是?

玛丽:他是你的同屋,叫田中,是日本人,历史系的留学生。

大卫:(吃惊地)你怎么知道?

玛丽:我们是刚认识的

大卫:你还是和以前一样,跟谁都“见面熟”,和我这位中国朋友差不多,是吧,王峰?

王峰:(对玛丽)我这个人是挺爱交朋友的,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找我好了。

大卫:对,以后你有什么事就问他,他什么都知道。

王峰:(轻声对大卫)可我不知道你还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

大卫:别拿我开心了!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4

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老人的生活》

一、教学对象

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

二、所用教材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三、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围绕该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成段表达能力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点词汇 掌握相关语法点

四、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传统,儿媳,外地,满足,寂寞,提供 语法点:满足,提供的用法;句式讲解和运用

五、教学难点

动词的使用,句式的用法

六、教学时数:三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课时

(一)说明讲课内容,重点

内容:课文中词语的读音,意思,用法 重点:动词的用法(满足,提供)

(二)学习生词(25分钟)

领读生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解释意思(每个词后有其英文标注)重点词语讲解:

老人:只需用图说明其意思

儿媳:用ppt上的人物关系图来解释意思

寂寞:简单举例来解释或用英语来说明,让学生照例句造句,需说明是一个表示心情的词(感观词)

传统:用中西方传统节日来对比说明。先告诉学生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来解释什么是传统,再让学生说说西方圣诞节的习俗来进一步了解词义 满足:先说明词性和它的两种用法(动词和形容词)。用课件上的例句来对比说明,再让同学用“满足”造句,告诉他们所造的句子是用了“满足”的哪种用法。最后让同学分别有两种方法造句,学会应用。提供:先说明词性(动词),再解释用法(1.提供+名词 2.提供+量词+名词 3.提供+形容词+名词 4.提供+量词+形容词+名词)。每种用法后有例句,再分别让学生练习造句

(三)复习词语,练习用法(造句)(15分钟)课后练习

1.复习课堂上的词语 2.预习课文

第2课时

(一)课文通读(5分钟)将课文分成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有一个传统”——“就和女儿住在一起” 第二部分:“但是”——“怎样生活的呢” 第三部分:“敬老院”——“非常重要的” 第四部分:“但是”——“活动中心”

(二)课文精讲 课文第一、二部分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5分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0分钟)1.中国的传统是什么?

2.中国传统老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3.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无法照顾老人? 4.你认为老人应该怎么生活?

5.你赞成中国老人的传统生活吗?你们国家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 重点讲解(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为辅)(20分钟)由??来??:(被动句式)(被动方)由(主动)来+动词 由儿子来照顾

所以: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如果??就??(表假设关系)随着??:随着+条件 随着社会发展

越??越??:越来越??+形容词(表示程度增加)越来越多 越来越好

越??越?? 越吃越胖 吃—胖(因果关系)

虽然??却/但是(表转折)句式练习(10分钟)

第3课时 课文第三部分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5分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0分钟)1.什么是敬老院? 2.敬老院中老人怎么生活? 3.你们国家有类似的机构吗?

重点讲解(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为辅)(20分钟)1.??是??:我是谁? 2.不但??而且??

3.对于??是??:对于(谁/什么)(来说)是(怎么样的)

对于老人是重要的句式练习(10分钟)

第4课时 课文第四部分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5分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0分钟)现在中国的老人面对什么问题? 政府有什么新办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

重点讲解(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为辅)(20分钟)1.满足??需求:满足(谁的)需求 满足(怎样的)需求 2.解决??问题:解决(谁的)问题 解决(怎样的)问题 3.为??提供??:为(谁)提供(什么)句式练习(8分钟)课文总结(2分钟)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5

?潍坊—美丽古老的风筝城》教案

一.教学班级 高级提高班 二.课型 阅读 三.教材

?步步高汉语阅读教程5》张丽娜主编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

1、19个生词

2、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

2、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传递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七.教学重点

1、掌握“绚丽多姿、鼎盛、奇葩、闻名遐迩”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的大意。 八.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共100分钟 九.教学过程 导入:不知道大家童年的时候都玩什么,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东西里有一种就是风筝,但是通常都是玩买来的风筝。中国有一个以风筝出名的城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风筝城和城里的风筝。

(一)初读课文

1、朗读全文,请学生标记生词。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课文提到的风筝城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潍坊的风筝是集体创作还是个人创作? 中国三大年画产地分别是哪里? 中国有很多风筝博物馆吗?

(二)熟悉课文,讲解生词

每段课文展开前请一到两名学生单独朗读,读后教师纠正错误。

1、逐段展开,结合上下文意思讲解生词。

第一段:绚丽多姿:形容词,形容色彩华丽,姿态多。第二段: ①合地图指出潍坊在中国的位置。

②宋朝960-1279年,明朝1368-1644年,清朝1616-1911年,乾隆年间指乾隆帝统治的时期,从736年到1796年。

发祥地:指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普及:普遍传播;普遍推广。

鼎盛:正在兴旺发达或强大的时候。鼎,正当,正处在。第三段:①民间传统艺术还包括剪纸、皮影、泥塑、民间舞蹈等等。就此点可以请学生讲讲自己所熟知的中国或本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扩展:日本歌舞伎、俄罗斯木雕套娃等。奇葩:珍奇的花,也用来比喻出众的事物或人。

助推器 :它是一种动力装置,内含燃料,推动火箭、飞船升天。第四段:①简要提及风筝的制作方法,展示风筝的图片。能工巧匠:工艺技术高明的人。观摩: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切磋:加工器物的一种工艺;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第五段:①介绍杨家埠,展示年画与风筝的图片。闻名遐迩:形容词,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几乎:差一点,差不多,接近。第六段:

缤纷多姿:姿态繁多,很看。缤纷是繁多杂乱的意思。眼花缭乱:事物纷繁复杂让人迷乱。第七段:

斑斓多彩 :多种颜色纷杂在一起,非常好看。

(三)总结文意

1、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回顾课文大意。 中国风筝的发祥地是哪里? 潍坊是怎么成为“世界风筝都”的? 潍坊风筝有哪些特色?

风筝城里风筝村指的是哪个地方?那里还有别的很出名的东西吗? 十.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共9小题)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10小题)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共11小题)

4、选词填空。(共9小题)

5、简答题。(共3小题)

6、回答问题。(共3小题)十一.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词两遍。出现生词的例句一遍。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6

a班综合课

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

材: 《成功之路起步篇》 教学对象: 外国留学生

题: 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 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 整篇课文

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第1、2课时:

间: 9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

2、学习课文。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比较”和“便宜”,还有“肥、试、长、贵、颜色、刚才、好看”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生词难点:“合适”、“便宜”、“比较”、和“刚才”

句子难点:这件比刚才那件大;颜色没有这件好看;颜色没有这件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13分钟)

(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

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

2、句子(2句子)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真重!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

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

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

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

二、生词(30分钟)

(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

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件衣服。我喜欢这件衣服。我喜欢那件衣服。我喜欢这两件衣服。我喜欢那两件衣服。(挑学生参与)

3、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红色,那么这就是一件红衣服。

4、大小:衣服的大小,公园的大小,公司的大小,操场的大小。

5、合适:很合适,非常合适,大小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你穿在身上很合适。

6、号:大号,小号,中号,中号的衣服,几号,多少号,24号,10号。 你的衣服是小号的吗? 今天是几号呢?

7、肥:很肥,不肥,不肥不瘦。

这件衣服不肥,大小很合适,是中号的。

8、长、短:长衣服,短衣服,很长,很短,不长,不短,长短合适,衣服很长,衣服很短。 你的衣服很短,是短衣服。你的衣服长短合适。你的衣服不长。

9、贵:很贵,不贵 这件衣服不贵。这件衣服很贵。

10、便宜:很便宜,不便宜 这件衣服很便宜。这件衣服不便宜。

11、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好看的衣服,这件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你的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12、试:试试,试一试,试衣服,试试这件。 我要试试这一件衣服。

你去买衣服,会先试一试吗?

13、多少:有多少,要多少

14、一点:

15、比较:比较深、比较贵、比较多 这件衣服的颜色比较深。这个东西比较贵。

16、价格:这件衣服的价格是多少?

17、深:深浅 这个颜色比较深。

(四)语言点

1、“一点儿”

例:

1、这件有点儿肥,换件瘦一点儿的。

2、这件有点儿长,换件短一点儿的。 解释:“有点儿”放在形容词前,用来说不好的感觉,例如“有点儿肥”就是对这件衣服不满意,觉得不好。“一点儿”在形容词后面,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一种希望和要求,例如“换件瘦一点儿的”就是觉得这件有点儿肥,所以希望换件瘦一点儿的。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这车有一点儿慢,可以快一点儿吗? 2)你要胖一点儿,你太瘦了。

2、动词中间加了一个“一”:试一试;动词重叠:看看 解释: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再如下:

走:走一走;走走

坐:坐一坐;坐坐

看:看一看;看看

读:读一读;读读

想:想一想;想想

说:说一说;说说

三、课文(35分钟)

(一)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把生词制成一面带粘贴的卡片,让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在空白处。使用ppt。

营业员:你看,这件()比较长。你(),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比()那件大,太()了。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但是这件衣服()比那件()。艾中华:长短、大小正()。这件衣服比那件贵()?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有,但是()没有这件()。你看,就是那一件!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二)问答

1、艾中华在干什么?

2、是谁要买衣服?

3、艾中华为什么买这一件衣服?

(三)按照提示复述课文。(采取两人对话式,使用以上的以上的ppt)

(四)模仿(活学活用,给学生几个例子,供他们模仿。)

例1:一天,李明和杰去商店,杰要买一件衣服,希望李明帮他挑衣服。例2:假如你和你朋友去买衣服(让两个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由发挥)

(五)看图说话(一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婷婷陪朱莉在买衣服,朱莉喜欢红色的衣服,婷婷帮她选了一件,但是看上去很肥,于是换了一件小的,很合适,朱莉很高兴。)让学生说出图片里的内容。

四、读课文(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

五、总结(5分钟)

(一)本课学习了17个生词,重点是“合适”、“一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长、短、好看、便宜”要会造句。

(二)今天还学习了课文,你们已经基本能够复述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说明,知道自己需要进行哪方面的练习。**同学说得很流利,可是汉字还可以写得更快,**同学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

六、作业(2分钟)

(一)复习课文和生词,下次课要听写。

(二)造句:

1、用“合适”和“合适不合适”分别造两个句子。

2、用“有点儿”和“一点儿”分别造两个句子。

3、用“大小”造两个句子。

4、用“肥、颜色、试、长、短、好看、便宜”各造一个句子。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造句,但最少造20个句子,写在本子上,明天交给我,下次课要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句子,并有小小的奖励。

(三)预习语法和课后练习,完成会做的练习。

六、教具

ppt、生词卡片、图片和组图、实物(学生身上的衣服)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7

对 外 汉 语 教 案

?为什么都问我爸爸挣多少钱》

一、教学对象:初级班

二、课题名称:为什么都问我爸爸挣多少钱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 1.掌握本课课后的18个生词,并且可以造句

2.掌握功能项目:约定、补充说明。可以运用进行对话 3.了解本课文涉及的中国文化

四、教学内容:

1.学习18个生词的意思以及让学生练习造句 2.功能项目:约定、补充。掌握并且设计对话。

3.中国文化中询问收入不属于隐私问题,以及宴请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

1生词:红眼病、犯忌讳、准时、实惠、说明、意见。○2语法:另外。○3中国文化 ○

六、课的类型:综合课

七、教学方法:翻译法、直观法、定义法、对立法、辨析法、语境法

八、教材教具准备:课本、ppt课件、教案

九、教学时间:80分钟

十、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播放本课的视频文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5分钟)2.讲解新课:

(1)讲解新词并且让学生练习造句:(25分钟)

1约:动词。appoint事先说(商量)好,确定一样的想法和要一起去做的事情。○例句:我们约好五点去图书馆。

2稍:副词。somewhat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一点儿。稍多、稍长、○稍大、稍小、稍短等。例句:他演讲的时间比之前想的要稍长一些。

3准时:副词。不迟于也不早于规定的时间,不早不晚,正好在规定的时间。例○句:同学们每天都八点钟准时坐在教室里开始上课。

4简单:○形容词。easy。容易做的,不麻烦的,课文中简单是指饭菜都是很普通,平常吃的饭菜,不是特别准备的很好很多的饭菜。例句:这节课的内容很简单。5气氛:名词。atmosphere某一种环境给人的感觉。例句:晚会上大家玩得都○很开心,气氛很热烈。

6实惠:形容词,有实际的好处。have the material benefit例句:新开的超○市里的东西很实惠;名词:容易得到的好处。aterial benefit例句:她跟卖东西的阿姨关系很好,每次都得到很多实惠。

7好客:形容词。hospitable“好”读四声时意思是喜欢,○“客”是客人,“好客”就是很高兴客人来并且欢迎客人,对待客人很热情、亲切。例句:中国人都很好客。

8丰盛:形容词。rich一般用于食物或者精神的食物,很丰富。听觉视觉等丰○盛的大餐也可。本课文中就是指食物很多很好吃。

9意见:名词。opinion;suggestion一般指对事情的看法,表示贬义的时候,○意见指对事情的不满意的想法。例句:听完报告后同学们互相交换意见。(贬义)他总是在教室大声说话,同学们对他有很大意见。

10说明:○动词,通过解释、介绍、讲解让别人明白。比如现在我在向你们说明“说明”这个词的意思。explain例句: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中国春节放鞭炮的含义;名词,向别人解释的时候说的话。explanation例句:这个公司的每个产品都有很详细的说明。

11当面:副词。at the present在某个人或很多人的面前做某事。例句:有什○么话要当面说清楚。

12下海:动词。本文中的下海专指放弃原来的工作去当商人,从事商业。○13富:形容词。rich,wealthy财产很多,有钱的。例句:大城市里富的人很多。○ 14红眼病:名词。jealousy表示因别人有名有利心里忌妒。例句:老张看见老○王炒股赚了很多钱,得了红眼病。

15好奇:动词。be curious about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很有兴趣。○例句:刚到中国来的留学生对中国过的一切都很好奇。

16另外:连词,除此之外,in ○addition例句:他左手拿着一本书,另外,右手还拎着一袋吃的东西;形容词,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的,another例句:老师另外又布置了练习口语的作业。

17犯忌讳:○忌讳是指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行为有所顾忌,或者指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例如在大多数国家菊花是献给去世的人的,所以送花不可以送菊花,送了的话就是犯忌讳。

18抢:动词。抢夺,grab找一个学生上来动作示范。○(2)全班一起读课文(5分钟)(3)讲解课文(20分钟)

1a 比b +形容词 ○我应该比你早到一会儿。

客人也应该比约好的时间稍早一点儿到。

2“约好”可以说成“约定”○,请同学们替换上面的“约好“为“约定” 3突出语法点:另外 ○【指示代词】指上文所说范围之外的人或事。一般带“的”,多用在名词或数量1另外+的[+名] 例句:今天先讲这些,另外的事情以后再说。○2另外短语前。○[+的]+数量[+名] 例句:我只拿了一本书,另外一本不知道谁拿去了。【副词】表示在上文所说的范围之外。例句:这个办法不可以,大家又另外想了一个办法。常和“还、再、又”等副词一起用。例句:这本书你拿走吧,我另外还有一本;你另外再交一份报告给老师;他另外又找了一份工作。

?连词】此外。可连接小句、句子或段落。我打算暑假去北京,可以去爬长城、看故宫,另外,还可以去奥体中心看一看。

辨析“此外”和“另外”。“此外”只有连词用法,“另外”的连词用法同“此外”。但是还有其他的用法。

(4)讲解本课涉及的中国文化(10分钟)

1中国人的宴请礼仪。中国人接到别人吃饭的邀请,除了极熟的朋友外,在答应○以前一般都要推辞一番,说“不要麻烦了”,以示礼貌和对邀请者的尊重。作客时的举止要注意文雅而合乎礼仪,以少麻烦主人为原则。当被问到“喝点儿什么”时,常常也是先推让说“不用了”,或者按“客随主便”的原则回答“随便”。这些都是西方习俗难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当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则又十分热情、主动,不仅不住地劝食劝酒,而且在未得到客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可能给客人布菜添酒。这样做是热情好客而非强加于人,尽管菜肴十分丰盛,但主人还是要强调是“便饭”,“没有什么菜”,“没有设么准备”等。这样也是出于礼貌谦逊而非虚假。2中国人的隐私。中国人之间越是知心朋友越能推心置腹,无所不谈。所以像年○龄、工资、购物所付的钱、个人的婚姻、子女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属于个人隐私,而中国人好朋友之间则愿意分享信息,且一旦交换了这类信息,往往关系更密切。

(5)让同学提问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5分钟)(6)找同学分角色朗读(5分钟)(7)小结以及布置作业(5分钟)

1用以下词语造句:稍、准时、气氛、实惠、意见、说明、当面、好奇、另外、○犯忌讳。

2两个人一组根据本课学到的知识点设计一段要约的对话,一定要用“另外”○,其他知识点运用的越多越好。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篇8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能够使用本课生词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今天你去**”的提问和回答方式 教学对象:中级留学生 教学时长:100分钟 教学过程: 1.引入:

大家早上好,你们喜欢北京的长城么?(单独提问学生)你们还喜欢哪些地方?(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北京,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今天你上哪儿》这一课。

2.生词讲解:

昨天zuó tiān

yesterday 今天jīn tiān

today 明天míng tiān

tomorrow 注:本组单词讲解完后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再进行造句和替换练习 颐和园yí hé yuán 香山xiāng shān 长城zhǎng chéng 故宫gù gōng

注:本组单词配合图片讲解,图片设计为正面为图反面为字的形式,讲解过程中配合短暂记忆练习。并且结合已经学习了的“昨天、今天、明天”单词做类似“今天我去颐和园”这样的造句练习。 哪儿nǎ ér

where疑问代词 造句练习:你在哪儿/你去哪儿 咱们zán men us我们(口语词) 可借助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上shàng ?up

上山

?go去

你明天上哪/我明天上长城 一块儿yī kuài ér

together

3.句型练习

今天 你 上 哪儿? 今天 我 上 长城。

?带领学生理解熟读此句型,并用“昨天、明天”;“咱们、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她、她们”;“颐和园、故宫、香山”对句型的划线部分做替换练习。教师利用卡片和黑板上的生词做提示,让学生造句。(忌不明句意、生硬造句)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请两个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当熟练了课文内生词后,让学生自由寻找搭档进行对话练习,并邀请他们上台表演,要求使用已经学会过的诸如“你的朋友们、星期

五、图书馆、饭店”等词语进行自由造句练习。 4.课文练习

?教师先慢速朗读一次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的正音熟悉课文和生词。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正常速度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扮演角色a请学生扮演角色b。然后交换进行朗读练习。 等学生基本熟悉朗读节奏后,请学生起来进行朗读练习。

5..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可以适用于句型的词语巩固对句型的了解。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葱和蒜教案模板8篇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教案的模板8篇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模板精选8篇

有关酒音乐教案模板5篇

小班宽和窄的教案模板5篇

雨和雪教案模板5篇

体育生教案模板5篇

青团手工大班教案模板6篇

2023体育教案模板参考5篇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