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保证教案的科学性,教师对教材应经历懂、深、融的过程,教案是掌控了教师们今后的教学速度的,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7篇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

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图片,彩泥、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

二、启发讨论

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以蝴蝶为例)

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

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

四、交流探究学习

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

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

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橡皮泥的变化特性印出不同的花。

2、巩固幼儿画短直线的技能。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橡皮泥人手一块,每组调好的各色颜料、绘画纸、棉花棒、擦手毛巾若干。

2、幼儿已有运用橡皮泥制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用橡皮泥印花,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教师边讲边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蘸了颜料在白纸上印花,如圆形花、椭圆形花,

每印一次,就变一下形状)

2、这些花还有茎的叶子呢。

(边讲边用棉花棒蘸颜料画出茎和叶)

3、你们觉得这些花漂亮吗?刚才老师是请谁帮忙变出这些花的?

(幼儿说出橡皮泥的名称)

4、你们觉得这些花一样吗?

(引导幼儿说出花的颜色、形状)

5、为什么一块橡皮泥印出了这么多大小、形状不一样的花呢?

(引导幼儿找出原因:因为老师印完一朵花就重新捏橡皮泥,变化它的大小、形状)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印花的快乐。

1、你们想不想也来把橡皮泥变一变,印出漂亮的花呀?

2、提出要求:

(1)选喜欢的各种各样的颜料,不要蘸太多,要让多的颜料滴掉些再轻轻印出。(示范一次)

(2)用棉花棒添画茎和叶。

(3)注意卫生,如手上脏了用毛巾擦。

3、指导幼儿印花,提醒幼儿掌握橡皮泥的变化,印的时候轻轻的按下。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尝试,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把画打扮得过且过更漂亮。

三、讲评,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朋友的橡皮泥变的真好,你们的小手也越变越能干了。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你们心里怎么样?

再评评看,谁的橡皮泥印出的花最漂亮?花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我们一起去和花蝴蝶到花园里玩吧!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而后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将橡皮泥放在活动区,鼓励幼儿捏捏、团团、变变。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尝试比较橡皮泥球的大小,对橡皮泥进行排序。

2、 喜欢玩橡皮泥,感受和橡皮泥球变化的乐趣。

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橡皮泥活动的乐趣。

4、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大小不同橡皮泥团若干个;扭扭棒若干;竹签1根;小垫板12块

核心知识点:比较大小、排序

活动过程:

一、捏泥团,比大小

1、 出示2个颜色、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 将橡皮泥搓成圆球,和同伴相互比大小。

儿歌:搓搓搓,变变变,12345,变成一个红团团(黄团团)

和老师比一比,和同伴比一比谁的团团大,谁的团团小

提问:我手上的泥球大小变过吗?和你比就小了,和他比又大了,好奇怪呀。

3、 玩泥团

幼儿把一个泥团变成2个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说说哪个大,哪个小。

二、泥团排排队

1、 加个泥团团

拿出一盘泥团团,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两个泥团团一起排排队。

说说你的团团是怎么排队的(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2、 泥团变变变

提问:泥团排好队像什么?

在材料盘里选择小配饰,装饰自己的泥团团。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试运用揉、捏、压、粘等方法,塑造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西瓜。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

2、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活动重难点: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对幼儿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橡皮泥西瓜制作视频,准备绿色的、黑色的和红色的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水果?是啊,天气渐热,如果能吃上甜甜的西瓜该是多么的惬意呀!想一想西瓜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抓西瓜的外型特征)

二、基本活动:

1、借助多媒体观看橡皮泥制作西瓜的过程;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用红色的橡皮泥揉成圆球;

(2)然后用手掌压扁,在对折压扁成半圆形 ;

(3)把绿色的橡皮泥搓成小细条;

(4)把小细条贴在半圆形红色的橡皮泥边上;

(5)都贴好后再次揉搓黑色的小点点,做西瓜的子。

三、结束活动;

1、幼儿分组捏制。

2、教师到幼儿中间辅导

活动延伸:

模仿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如整个西瓜的样子、苹果、樱桃等水果。

活动反思:

做为幼儿教师应该在一次橡皮泥活动中让幼儿自主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东西,不应该只是西瓜或水果。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5

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欢。

2、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来感受音乐、认识乐器。

准备:响板、乐曲

过程:

1、欢迎歌: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与教师进行相互的问候与介绍自己。

2、认识乐器:教师取出响板,让幼儿看教师是如何使用的,然后进行传递乐器的练习,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节奏来进行认识乐器活动。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来按照节奏节拍的方式进行认识乐器。

3、嗓音练习:让幼儿能够看教师的手势来进行大小声的发音练习,教师用手握成拳头,请幼儿看着手势发“啊”的音。

4、坐地蹦跳:教师以节奏的快慢的方式来进行儿歌“吃豆豆”的学习,第一节幼儿拍节奏学说儿歌。第二节让

幼儿配合动作学说儿歌。

5、唱歌游戏:follow me.学唱歌曲,并会表演。能跟据歌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幼儿学会问答的形式进行表演唱.

6、成 语:刻舟求剑。教师在教给孩子成语的时候,以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样更加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7、手指游戏:凑十歌。学说儿歌并会边说儿歌边游戏,幼儿能用双手表示动作。

8、古 诗:枫桥夜泊。让幼儿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变换节奏学说古诗。用响板代替古诗内容。

9、舞 蹈:机器猫,让幼儿在愉快的互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美。

10、结 束 歌:see you next time。放松幼儿情绪体会歌曲旋律。幼儿跟随老师幼儿可变换同伴姓名,合理利用空间进行表演唱。

附:儿歌

吃豆豆

小妞妞,吃豆豆,吃了豆豆长肉肉,长了肉肉像球球,像个球球滚跟头.

凑十歌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小花鸭;三加七,十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借助数字的形状大胆的想象,添画成完整的动物形象。

2、巧妙运用毛笔和勾线笔的线条粗细结合,表现动物的形态。

3、能够在创意作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和表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各种数字造型动物)、电子白板、大白云毛笔、水墨颜料、宣纸

2、经验准备:会使用毛笔侧锋、中锋笔法、会书写数字0-9

活动过程:

一、 回忆自己认识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的形态

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什么动物?你能学学她的'样子吗?

二、 播放ppt,引导幼儿欣赏以数字“3”变形的各种动物,发现数字变形的秘密

1、 通过观察,发现动物中隐藏的数字“3”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它们身上都藏着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2、 幼儿进一步探索借助数字“3”进行动物变形的方法

数字3藏在哪里呢,谁来找一找,写一写?

数字3是怎么变成这个小动物的呢?

三、 出示数字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1、 幼儿尝试创作数字“2”的动物变形

数字3可以变成很多有趣的小动物,那么数字2可以变什么呢?

2、 将个别幼儿作品呈现在白板上,共同观察幼儿创作的数字2变形

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们把数字2变成了什么?

四、幼儿尝试创作

1、 出示其余数字,引导幼儿大胆讨论和想象

2、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自由创作

五、 活动评价

1、将幼儿作品拍照呈现在白板上,共同寻找隐藏的数字。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篇7

设计意图

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京剧脸谱、服饰、唱腔都非常有特点,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形象、有一定功夫的动作,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此活动旨在从京剧脸谱入手,让幼儿欣赏京剧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2、初步了解京剧的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京剧脸谱照片和有鲜明个性的脸谱图画若干。

2、京剧音乐磁带、电视录像带。

过程建议

1、 听京剧片断,说说自己的感受及想像的人物形象。

2、 欣赏京剧脸谱的色彩。

了解脸谱色彩与人物个性之间的关系:黑色脸谱代表个性刚直(如包公),红色脸谱代表忠勇(如关羽),白色脸谱代表奸邪(如曹操),金色脸谱代表神话人物(如:财神、金钱豹、二郎神)。

3、感受脸谱对称和夸张的图案。

脸谱上所画的五官都是对称的,比普通人的五官大,眉毛是粗粗的、长长的。眼睛又大又圆,嘴巴又红又大,这就是夸张,目的是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4 、欣赏有趣的图案。

包公的额头上画有月牙印,财神脸上画有铜钱和便服,二郎神的脑门上睁着第三支眼,孙悟空的脸画得象猴子等。

5 、听京剧,表演动作。

延伸提示

1、制作京剧脸谱。

2、学唱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 举行京剧脸谱化妆会。

4、认识京剧服饰特点。

5、认识京剧演出时用的乐器:锣、鼓、钹、京胡、板鼓等。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线条画教案7篇

幼儿园小猪的教案7篇

春节幼儿园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教案7篇

幼儿园快与慢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三八妇女节教案7篇

幼儿园关于水的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教师节教案活动反思7篇

幼儿园捏橡皮泥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