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案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整体性,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江畔独步寻花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1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特点 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最完美的呈现。根据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通过朗读吟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画面,设法让诗人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作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
(二)教学背景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具有情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锦,蝶舞莺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快乐、愉快的心情。通过让学生想象、朗诵、绘画等形式来进一步的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让诗人创作时的意境再现学生心中。
学生分析:古诗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多元化的积累则能激活学生富有色彩的智慧,因此,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特长,通过演绎让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三)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朗读、绘画、描述等方式来进一步理解诗意,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
3、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意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与资源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诱趣:
春天繁花似锦,万物复苏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今天咱们一起到江畔去看一看那里的景色,好不好?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二、参与探究:
1:谁能解释一下课题?(诗人独自在江边散步寻找春天美丽的景色。)
2、诗配乐范读古诗。思考:古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花、小路、蝴蝶、黄莺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诗整体上的了解,让学生体会诗人是如何用简炼的语言,把这些景物描绘得如此生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3、轻声朗读 ,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4、指导朗读。一声、二声为平声读时声音延长,三声、四声为仄声读时缩短声音,但读时声停气不停。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表示平声,﹨表示仄声。)
(设计意图:把音律引入诵读,指导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朗读古诗,会更好的体现古诗的音韵之美,引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5、播放优美的古筝乐曲,让学生自读自悟,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古诗。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景象,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画画的可以用画来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美景,意图在于把结合,以求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6、汇报交流:
(1)播放音乐,指名描述:春天到了,黄四娘家的小路旁,有许多种花争先恐后的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白的等等,它们把花枝压弯了腰,蝴蝶看到了说:姐妹们快来呀,这里好美呀!咱们一起来跳舞吧!小黄鹂们也高兴的唱起歌来,那声音婉转悠扬,十分动听,这里的美景把他们都吸引住了,谁也不愿意离开。
(2)这位同学描述得怎样?好在哪里?(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
(3)引导学生说出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是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如果用画来展示,需要画出许多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花才能突出花多的景象,而诗中用一个满字便把整个繁花似锦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体会到古代语言精炼之美。)
(4)朗读:指名读,集体评价。引导学生想象在百花丛中蝴蝶的姿态和小黄鹂的神态是什么样子的?边范读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点拨,在品味诗句中把诵读想象融汇其中进入情境悟出品味,品出诗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
三、回归整体: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结合书中的图画,指名回答
2、(1)当你寻觅春天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指名读 注意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
(2)当你独自漫步于江边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指名读)
(3)当你心情十分烦闷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指名读)
(4)当你心情愉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指名读)
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齐读这首古诗!
四、质疑问难:谁还有不懂的地方?
预设问题既然本诗描写的是春天为何一个春字都没提?从诗句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五、分层练习:谁能背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句?
六、拓展练习:想一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词变成你自己的吗?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 激疑诱趣(播放音乐,进入古诗)arr; 参与探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 arr;归纳概括(谈谈自己学习古诗的收获)arr;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arr;分层练习(背诵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六)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发挥其特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发挥,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2
今天尝试用五步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去年在教三年级时,虽然还没有非常明确地把教学程序分出如上的五步,但大体来说也是如此。
首先让学生读,书读百遍,其义字见;然后让学生议,大篇抄出诗意让学生背,没有几个孩子有兴趣,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最后让学生悟,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心情,去想象当年的风景,去品味中国文字的华美和精炼……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及如上的古诗五步教学法,感觉非常有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我现在的班级来说,急需要学着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于是,今天便尝试着采用。层次清晰,特别对于刚刚开始走上讲台的老师来说,非常有帮助。
说今天我的课。在上午的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背诵一些以前的古诗,然后出示《江畔独步寻花》,进入第一个环节:初读。
情况不如我想象中的顺利,光读准字音这一关都非常难闯。畔误读为半,寻因本地口音混淆读为行,"低和底分不清,娇误为 桥,恰恰读成哈哈,啼错念作嘀音,尤其是枝和时,两个翘舌音都纠了很久,到课后有个别孩子来背诵时,这两个音还是读不准。问题如此严重,看来很有必要强化普通话口语训练,比如专门列出一些翘舌音和平舌音,让学生练读练说。可是时间从哪儿挤出来呢?这又是一个问题。我既不愿意拖堂占孩子的下课休息时间,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又总是难以完成任务,一周自习只有一节,还要练字和订正作业呢!
听孩子背诵以前的古诗,我就发现,朗读时应有的节奏感他们并没有具备,全是一股脑儿地拼命喊完了算数。于是让大家反复听我读,感受一下需要停顿的地方,需要重读的地方,在黑板上板书做好标记,让他们也跟着一遍又一边模仿读。
感觉这样很累啊,以前的那班孩子在认读的方面根本不用我操心,基本上来说一节课完成一首古诗,能背诵并且说出诗意,还能腾出时间来画副画儿,抄抄生字呢。就现在来说,已经是无捷径可走,那就用点老土的方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来吧,一切从头开始。就这样,当我的孩子们把古诗读通顺,并且能够有节奏感地朗读时,打下课铃了。天已经凉了,我却一身汗。五步才走了一步,我有些担心时间了。呵,就慢慢来吧,我们走得慢一点,是为了以后能跑得更快!!!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 花/ 满蹊,
千朵/ 万朵/ 压/枝低。
留连/ 戏蝶/ 时时舞,
自在/ 娇莺/ 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三、自由练习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背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导读、导析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从《清明》导入
1. 齐背《清明》。
2. 回忆学法。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清明》这首诗的?
(1)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理解诗意。
(3)认真赏读,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表演读、交流。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走进古诗
1. 简介作者。(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 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初读《江畔独步寻花》
1. 学生各自试着朗读《江畔独步寻花》。
2. 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3. 投影播放文中插图,并配以朗读录音,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品读《江畔独步寻花》
1. 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 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 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还是那浅红色的桃花呢?
五、感悟春光美
1. 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 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那么诗圣杜甫又是如何赞美春天的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要求读的响亮、正确。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解决3。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三、精读课文,入境悟情1。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2。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诗意。3。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⑴抽生读这一句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花很多?谁来读读这句话?指两名学生读。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⑴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蝴蝶、黄莺、小蜜蜂、诗人)。是呀,流连戏蝶时时舞
⑵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能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⑶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四、深化主题,体会诗情。
同学们,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她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来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来表现你们的陶醉吧!
五、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6
背景介绍: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深刻的领会 课文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诗人描写了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学生背景:
所执教班级是四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还是理解较三年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已经养成了动口读书、动脑读书、动手读书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导入,释题解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赏花么?
生:喜欢。
师:当春暖花开之时,与友人结伴同游,赏花踏青,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去江畔寻花、赏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解题。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
生: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名朗读古诗,随文学字。畔、莺、啼。
三、 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诗句。
师: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开的鲜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连着一朵,数也数不清。
生:读了这两句我知道黄四娘家的花开的很多。
师:那些词句体现花多?
生:“满”“压枝底”……
师:指导朗读。
师:朗读古诗,生闭眼想象。并动手把诗句画下来。
2、学习后两句诗句。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不仅看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而且还闻到了淡淡的花香,我们看看后两句又是描写了那些景色呢?
生:串讲诗句意思。
通过老师引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反复诵读古诗,领略古诗的意境。
师:常言道:“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满圆春”,诗人目睹百花争奇斗艳的情景,心情会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愉悦的心情齐读这首古诗。
四、拓展延伸,课后积累。
师:这是一首描写繁华似锦、鸟语花香的春景图,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了那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和词语。
生:汇报。
师:春是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在春天播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秋的成熟。
教学诠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本着这一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发现问题采用“读读想想”、“读读议议”、“读读讲讲”、“读读背背”、“读读说说”的方法,感受美创造美。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依据教学目标我在学文过程中抓住重点,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就把观察、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
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诗的一、二句想象黄四娘家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然后动手把美丽的画面画下来。这是一个从文到“画”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实现语言文字理解、表达和有形画面的多次转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7
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写这些字。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身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学习课外收集杜甫资料。)
公开课教案:
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开启同学想象思维的大门
1、同学们,以前俺们已经通过课内课外接触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脍炙人口,给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画面。读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俺们的头脑中就会展开一幅美景:两岸青山相对耸立,江水与天相接的远处,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缓缓飘移过来。
2、请同学们自身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口中吟诵诗句,头脑中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3、抽2~3名同学背古诗句。再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二、学习本课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出示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2教师范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
3 重点解决“倚yǐ”的读音。注意“簇”字的读音。
4读诵这首诗。
5理解本诗意思。
(1)解题: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同学们收集了杜甫的相关生平,能在班上将`你收集的资料交流交流吗?
(2)同学交流杜甫生平资料。
(3)教师归纳介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身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题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
(4)理解诗的第一、二行。
①同学借助预习,理解“黄师塔”、“江水东”。
②让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叙述诗的一、二行所描写的景象。
③教师归纳小结这两行诗的大意:在黄师塔前,锦江水向东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风,让人感觉困倦。
(5)理解本诗的三、四行。
①理解“无主”的意思。
②师生一起交流第三、四行诗的大意:不知是谁家的一簇桃花开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是欣赏深红色的好呢,还是欣赏浅红色的好。
(6)引导同学美读全诗。
①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同学看图听教师朗诵。
②同学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身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③抽同学单个朗读,教师对同学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
④让全班同学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7)体会诗的感情。
①同学们感觉全诗写出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心情怎样?字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
③引导同学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