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幼儿园教案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当我们准备教学时,一个详细的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编写教案时,我们应该关注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采茶幼儿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采茶幼儿园教案6篇

采茶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丰富有关采茶的`知识经验,熟悉采茶音乐的旋律和结构,感受体验民歌特点,学习采茶的舞蹈基本动作。

2、根据故事情节,创编不同节奏及方位,以及不同姿态、幅度的采茶动作。

3、自己调整动作幅度,在不与其他人碰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用目光和体态与其他人交流。

活动准备: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告诉幼儿这是浙江民歌"采茶",请幼儿感受其旋律情绪并知道有几个乐句。

2、故事情境,给幼儿创编的线索。

3、创编动作。

(1)围绕故事情节,逐句编动作、练习。

(2)引导幼儿编第二乐句不同节奏的采茶动作,音乐节奏快了,他是表示怎样采茶的呢?

(3)启发幼儿编第三段乐句不同姿态的采茶动作。

4、完整练习。

(1)将动作组合,跟随音乐跳给幼儿看,提醒幼儿观察:用了哪些人想的动作。

(2)放慢速度,幼儿完整练习。

(3)提醒幼儿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不与同伴碰撞。

采茶幼儿园教案篇2

目标:

1、学习律动《采茶》,感受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2、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活动重难点:学习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拍采茶。

活动准备:磁带、茶叶、多媒体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图片。

活动过程:

1、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说说茶的种类、喝茶的知识、喝茶的好处与害处。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都喝过什么茶?喝茶有什么好处和害处?茶叶从哪里来

的?”

2、通过直观形象的江南人民采茶的图片;欣赏音乐磁带、感受活泼、欢快的旋律;介绍采茶知

识。(放映多媒体)

师:“茶叶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长,排

之间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间采茶叶,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

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然后把它放到篮子里。”

3、学习律动《采茶》。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

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2)律动练习。引导幼儿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

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

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

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

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4、律动表演,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通过学习采茶律动,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采茶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2.通过学习《采茶舞》律动,能用肢体动作表达出自己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学习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拍采茶。

活动准备:磁带、多媒体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小朋友说说茶的种类、喝茶的知识,"小朋友平时喜欢喝茶吗,知道茶是怎么来的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教师小结:先种茶再采茶然后再制茶。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把采茶过程配上采茶的音乐编成一个好看的采茶舞,大家有没有信心!

2.介绍采茶知识,观看形象的江南人民采茶的`图片;(放映多媒体)师:"茶叶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长,排之间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间采茶叶,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然后把它放到篮子里。"

3.欣赏音乐磁带、感受活泼欢快的旋律;教幼儿律动《采茶舞》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

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2)教幼儿律动要领。

引导幼儿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

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4.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后,幼儿自由进行创编。

(1)要求:跟着音乐的节奏,编出跟别人不一样的采茶动作。

(2)幼儿自由分组随采茶的音乐尝试创编,教师巡视,启发幼儿手眼协调地做采茶的动作。

指导语:有一些长得很好的茶被遮了要怎么采(拨)?你采得是这边的茶叶,那那边的茶叶要怎么采?低的茶叶要怎么采?高的要怎么采呢?四周的茶叶都长得很好,要怎么采才能都采到?站着采茶,可不可以蹲着采茶?

(3)幼儿展示创编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积累创编动作的经验,并将将动作进行提炼、美化、并引导幼儿学习提示:让幼儿生动、活泼的表现动作,充分感受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5.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小朋友都学会一个本领会自己编舞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在做的事情都可以把他编成舞蹈,以后我们再来编。

活动延伸:通过学习采茶律动,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采茶幼儿园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1、乐清民歌《对鸟》

2、介绍山歌及特点

3、创编歌词及表演

二、教学目标

1、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三、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

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及创编歌词

四、教材分析: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

五、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大歌纸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二)基本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念一念。

“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念来趋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师无伴奏范唱

b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绿鸽夹嘴这几个字)

c学生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

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学生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传唱以及学生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分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及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固定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曲调:粗犷有力

b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劳动号子山歌节奏固定自由演唱形式一领众和对唱曲调粗犷有力高亢嘹亮悠长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了解山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从而达到了既巩固了劳动号子的内容,又能加深对山歌特点的理解

5、齐唱《对鸟》

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奔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唱出山歌的特点。(学生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设计意图: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6、创编歌词与表演唱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

a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每组有由两名学生来表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学生“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表演《对鸟》,再表演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表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及与劳动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乐。

采茶幼儿园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整十数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2+1+43+1+59-2-3

30+6030+5040+50

90+1060-3090-10

80-20xx-7030-20

二、学习新课:

1、学习连加

先计算:3+2+4

再计算:30+20+40

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是什么?

讨论:整十数连加与10以内连加法的异同

2、学习连减:

学生试做:80-20-30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8个十减去2个十得6个十再减去3个十是一个十就是30)

三、巩固练习:

⑴.出示卡片后直接说得数

⑵.争夺红旗比赛

五、课堂作业:

20+50+107090-10-20xx

20+60+108080-40-20xx

40+10+209070-50-1060

六、板书设计:

采松果

20+50+107090-10-20xx

20+60+108080-40-20xx

40+10+209070-50-1060

采茶幼儿园教案篇6

一、活动方案

初步感受具有民歌特点的乐曲《采茶扑蝶》,知道名称及主要音乐形象,乐意用语言、动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小道具:围裙、扇子、篮子、头巾等。

2.音乐《采茶扑蝶》cd。

3.茶园的ppt。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听赏

1.初步完整听赏

t:春光明媚,有一群采茶姑娘在音乐伴随下开始了一天的劳动。我们跟她们一起去看看。(听音乐放茶园的ppt)

t:采茶姑娘们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

2.再次完整听赏

t:她们劳动了一天结束了采茶工作,准备回家了,在路上看见了美丽的蝴蝶,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听,想一想。

3.自由讨论

t: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乐曲风格,例如:活泼、欢快、有跳音等。)

t: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听到的内容。)

t:最后音乐有什么变化?(渐轻)代表什么? (蝴蝶飞走了,渐渐看不见了,采茶姑娘追着蝴蝶远去了

4.再次完整欣赏

t: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什么时候扑蝴蝶?什么时候追蝴蝶?最后怎么样? (老师可边听边用插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将情景和音乐相联系。)

t:这首曲子名称叫《采茶扑蝶》。

(二)动作表现

1.集体讨论

t:扑蝴蝶、追蝴蝶用什么动作表示?

t:我们和采茶姑娘一起去扑蝶。(引导幼儿将想象的内容用动作表现)

2.分组创编

t: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商量,用动作配上音乐告诉大家采茶姑娘扑蝶的故事。(根据幼儿人数引导幼儿分成4组或6组,尝试运用道具,创编动作。)

3.集体展示

引导幼儿分组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同伴间相互欣赏。

操作提示

老师在幼儿自由讨论环节中要善于抓住幼儿的思维亮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再次欣赏音乐,边听边用插问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幼儿想象。例如:采茶姑娘看见蝴蝶时的惊喜,追逐时的快活情绪,扑呀、追呀时的.活泼,最后蝴蝶飞走了等等,把具体情景和音乐建立联系,为之后的动作创编奠定基础。

在动作创编环节,老师可利用集体讨论将主要的情景动作先抽出来进行表现,例如:深入讨论“扑蝶”的动作,什么动作表示扑蝶?——配上音乐片段试试——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扑蝶动作?在集中讨论一个动作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动作跟音乐的关系,用各种动作表现扑蝶,为之后自由创编提出暗示要求。

在音乐结束后,引导幼儿各自摆出一个动作造型,引导幼儿用相关的语言情景解释动作。例如:幼儿一手翻转放于头顶,一手叉腰走步定格动作表现蝴蝶飞走了,采茶姑娘顶着篮子回家等。

采茶幼儿园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班级安全教案6篇

幼儿园f的教案6篇

幼儿园踩高跷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画自己教案6篇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走迷宫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烟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大班918活动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小班漱口教案6篇

采茶幼儿园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