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根据教案中的引导,引发课堂互动,教案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把握,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
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
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4、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5、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2)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
由幼儿当裁判,选出衣着最干净的小朋友。
(3)评选出"卫生小卫士"进行奖励。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纸.
2.感受各种纸的质地和用途的不同。
3.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面巾纸、白纸、蜡光纸、皱纹纸、纸箱片、硬纸板若干,每组一份用塑料筐装好。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纸,交流感受
请幼儿自由拿取筐里的各种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讨论:你刚才摸到的纸是怎样的?
二、比一比。
分别拿出面巾纸和硬纸板、白纸和纸箱片,让幼儿再来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丰富词汇“硬、软、厚、薄”。 (重点)
三、送纸回家。(难点)
1.先将桌上的纸送到软、硬不同的纸宝宝家里。
2.再将桌上的纸送到厚、薄不同的纸宝宝家里。
四、观察纸制品,了解纸的.用途。
1.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纸可以做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纸:绘画所用的铅画纸、折纸工的手工纸,擦鼻涕的餐巾纸等。。。幼儿对身边随处可见的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对于这些纸之间的差异和用途却不知道,所以我设计了“好玩的纸”这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通过互相讨论,亲自动手操作,知道了纸质的不同和其各自用途。
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餐巾纸
2. 手工纸
3. 报纸
4. 超市的广告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纸袋。
师:“今天杨老师带了一个纸袋,我在纸袋里放了一些宝宝喜欢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幼儿猜测。师:“那让我们一起看看,纸袋里有些什么纸。”
二、 看看讲讲
1、餐巾纸---从纸袋里先出示餐巾纸
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纸,它有什么用处。
引出儿歌: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干净。
师:“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垃圾桶”
2、 过渡: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一架用手工纸做的飞机。
师提问:“呜~~~呜飞来的是什么呀”
幼儿说说飞机用什么做的,手工纸还能做什么?
引出儿歌:手工纸边变变,变朵小花真漂亮
3、过渡: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
报纸 (出示小青蛙报)
师提问:“这个是什么呀。”幼儿:“小青蛙报。”师:“对呀。这个是小青蛙报纸。”
“宝宝们你们知道报纸可以用来干什么呀?”“故事。”“看新闻”
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三、玩玩
过渡:老师带来了许多看过的.旧报纸 。 “你们看看他能变成什么。”
团——老师来超级捏捏捏!(团成球)问:“捏成了什么?”
宝宝也来捏。
捏捏捏,用力捏。看看谁的力气最大,谁的球儿最最小?
过渡:“我们一起和报纸球做游戏吧。 请宝宝走到座位的旁边,找一个空地。
指导语 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四、整理
报纸球,快过来,放在一起变一变。
许多小球,变成几个大球?擦汗休息。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认识“0-9”数字前提下,将它们进行排序。(正数,倒数,单数,按规律排序,图形,相邻数)
2.在比较观察中,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3.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重点:
让幼儿了解数字的用途。
难点:
运用数字找不同的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观看并数出。
提问:“数一数你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个格子里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
“宝贝儿你找到了数字几?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它们分别是1、2、3、4、5、6、7、8、9,10二、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并分享老师的各种排列方式1.请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师:“10个数字宝宝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用到的。现在请你给这是个数字宝宝排排队,你会怎样排?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奇数 13579出示表格,上面一排填写奇数。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得出单数、双数。
师:“你看老师在上面的格子里放了哪些数字?那下面的格子里我会分别放数字几?”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左边从小到大 右边从大到
(5)相邻数
(6)按规律排序教师小结:数字排队不仅可以按照顺数和倒数来排,还可以排成不同的形状。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数字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数字也是无处不在的?你在哪里能经常看到数字?这些数字告诉了你什么?”
2.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寻找、理解数字的意义。
(温度计、日历、目录、奶瓶)提问:“我们来看看老师在家里还找到了哪些数字?”看看我都找到了什么?你认识他们吗?”
“药瓶上是有数字的,它有什么用呢?”
教师小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它们有的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日期是多少,比如日历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位置在哪里,比如目录上的页码。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四、观察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了解数字变形的奇特之处。
师:“如果我把这十个数字合起来,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呢?”出示图片,提问“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那些数字组成?”
2.出示魔术师头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认数字充当了头像的哪个部分。
提问“7可能是他的什么?”
3.帮助幼儿找出“哪个数字没用过?”教给幼儿新的方法,从0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排除。
教师小结:数字宝宝变形之后可以组成很多有趣的东西,宝贝们以后自己可以试着用数字宝宝来画画哦!
五、活动延伸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动手画一画。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线描画符号线条带来的美的基础上,学习用多种材料装饰蟹壳,增强幼儿关心喜爱螃蟹的情感。
2.能大胆地在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一套
2.各种材料:颜料棉签、水彩笔、线描画专用粗细两头笔、粉笔等
3.半成品制作的彩纸底色的蟹壳(画好外形并剪下)分别挂在幼儿的胸前扮演螃蟹
4.背景音乐:四川民歌《螃蟹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跳螃蟹舞进入,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小螃蟹们,今天妈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螃蟹们要举行一场联欢会了,你们想参加吗?不过联欢会上有一个要求必须穿上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才让进去。
(评析: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以小螃蟹的身份在四川民歌螃蟹歌的背景音乐下直接参与活动,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对今天活动的要求有了一个提前的隐性暗示作用。)
2 、欣赏范画————螃蟹。
(1)欣赏范画(线条、图案装饰的蟹壳)
①师:螃蟹小姐最爱漂亮了,你看她第一个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联欢会的现场,你喜欢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吗?为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漂亮?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像什么?还有一些什么图案?像什么?
幼a:我最喜欢螃蟹小姐衣服上围起来的一圈好像桥一样的弯弯的弧线。
幼b:我最喜欢螃蟹小姐的腰带了,一块黑色一块白色可漂亮了,我的裙子上也有好看的腰带。
幼c:我喜欢那个像太阳一样的标记,觉得很暖和。
(评析:对于幼儿而言,欣赏美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中的抛砖引玉,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才能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对美的事物的直接体验,从而享受到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向往,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和想要表现的欲望)
②师:谁知道螃蟹小姐的这件衣服是用什么笔设计出来的?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a:我觉得是用黑色的笔画的,因为其他的颜色都没有。
幼b:我感觉要用记号笔,因为记号笔是黑色的。
③教师小结:原来螃蟹小姐的衣服是用一种叫线描画的方法设计的。它专门用一种黑色的笔设计的,而且这只笔和我们以前画的笔不一样,仔细看它一头粗一头细。用这样粗细不同的笔在螃蟹小姐的衣服里面画上了许多弯弯的弧线还用了像太阳、小花、星星一样的小符号来设计,才让衣服变得这么的美,螃蟹小姐可真聪明。
(评析:通过幼儿自身的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再出示线描画的专用笔进行比较了解,幼儿产生想要自己亲自绘画的愿望更强烈了。)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给螃蟹穿上漂亮的衣裳
①师:螃蟹宝宝们,你们现在身上的这件衣服妈妈觉得参加联欢会不漂亮,宝宝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我们自己也要来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参加联欢会。
②那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设计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材料、装饰的图案进行装饰)你想怎么设计你的衣服呢?
幼a:我想用蜡笔来画像螃蟹小姐一样的裙子,还要有一个蝴蝶结。
幼b:我想用我家里有的水彩笔来设计,颜色可漂亮了,我想设计一条漂亮的披肩,我妈妈就有的。
③师:刚才小螃蟹们想了许多的方法,真了不起。妈妈也为螃蟹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先来看看是什么?
④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设计,比一比,谁设计的衣服最漂亮,才可以去参加。
(评析:绘画材料的多样性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表现的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让幼儿由一种输入到转换再到部分输出的过程,为后面环节的更全面输出做铺垫。)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设计。
(2)注意画面的整洁。
(3)重点指导运用线描画装饰的一组幼儿。
4、评价,结束活动。
(1)小螃蟹们,来快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穿上吧。
(2)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谁设计的衣服,并说说为什么?
幼a:我是用粗细笔设计的一条裤子,上面一圈都是小花,就像小花园一样的美。
幼b:我设计的披风是用粉笔画的,弯弯的海水里面有许多美丽的鱼。
(3)说说老师最喜欢的一件螃蟹衣服,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讲评。
(4)联欢会开始了,螃蟹们我们一起舞蹈吧。(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蹈)
(评析:多元化的评析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有什么比来自于自己、同伴、老师的赞赏更值得骄傲呢?)
幼儿园中班有趣的纸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