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开的教案参考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利用教案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案,以跟上教育领域的最新趋势,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识字开的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识字开的教案参考6篇

识字开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

2、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实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正确朗读韵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写好“狮”字。

2、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实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 正确朗读韵文。

二、教具准备:

动物图片 小黑板 词语卡片 收录机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天然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吗?

我们今天要学的识字6就是由动物的名称组成的'词语。

你们想去天然动物园,和它们交朋友吗?

(出示老虎图)老虎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它是怎么说的呢?想不想听一听?

放录音:同学们,我是天然动物园里的老虎,我们天然动物园里可热闹了,你们想来参观可以,但必需要闯过三关,你们能行吗? 第一关,你们要读准12种动物的名称。

二、初读韵文

1、下位看图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每一种动物的名称都读到。

2、把你觉得难读的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请他帮你正正音。

3、在刚才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

4、你们看这些词语没有了拼音你能读得准吗?(看板书指名读)

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很棒,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三、看图读词读韵文。

录音:第二关,请说出这12种动物中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或者相关的知识,能行吗?

1、在小组里说一说。

2、指名说说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及相关的知识。

狮子 大象 老虎

狮子和老虎谁的本领大呢?

实际上,狮子生活在非洲,老虎生活在亚洲,它们从来没有决斗过。即使把它们放到了一起,而狮子性情温顺,它们也不会决斗。

我国成语中有“谈虎色变”、“与虎谋皮”、“虎视耽耽”、“虎口余生”、“虎穴龙潭”等说法,很形象地反映了对虎的恐惧和敬畏。

虎的确有凶猛的一面,因为它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自然不能如绵羊一般温驯,否则就会饿死,所以凶猛的性情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正常的生态平衡得以维持,使虎得到足够的食物,虎是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虎是自然界重要自然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的体重远远超过狮子和老虎,狮子和老虎一般不敢袭击大象,否则回被大象活活踩死。若小小的老鼠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大象的一个喷嚏能把老鼠摔得很远,现在,你会觉得谁是森林之王呢?

仙鹤 孔雀 鹦鹉

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富贵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热带雨林中。蓝孔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以人工繁殖,极具开发价值。

仙鹤

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

猴子 猩猩 麋鹿

猴子有一个细而长的尾巴,他的尾巴有很大的作用,能抱树睡觉,跳跃时起平衡作用。猩猩没有尾巴。

麋鹿也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尾似鹿驴非驴,蹄似牛非牛。

斑马 棕熊 袋鼠

斑马身上有黑白条纹。

棕熊:毛褐色,胸部有一条白纹。冬天有冬眠的现象。

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强健有力,走起路来一蹦一跳,一步能跳3-5米,有时连7、8米的小河也能一越而过。雌性肚子上有一个育儿袋。

放录音:同学们,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再闯过第三关就可以来到我们天然动物乐园了。 第三关,你能读出对我们动物的感情吗?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放录音:同学们,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三关,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天然动物乐园。

4、看录象:天然动物乐园。

5、说话练习:

天然动物园里可真热闹,有( )的( ),有( )的

( ),还有( )的( )。

6、小结:

天然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可爱,它们生活得多快乐!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指导生字。

1、齐读生字。

2、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狮”,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朗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并口头说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指导写好部分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字词卡片。

2、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二、拓展延伸,发展语??

汇报交流自己从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己描红。

2、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笔是横,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竖。

斑: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再一次进行描红联系。

4、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5、反馈。

展示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一、 比一比,再组词。

师( ) 星( ) 代( ) 机( )

狮( ) 猩( ) 袋( ) 虎( )

二、 。

生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再查几画

页码

三、 扩词。

斑( )( )( )

袋( )( )( )

识字开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比比谁的耳朵灵》。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闹钟小鸟的声音)

二、新授:

学习的一部分(太阳闹钟 小鸟);

(课件出示情境图)猜对了,猜对了!

1、一说图上有什么,看谁说得好!(引导说完整、丰富)

(出示一行拼音词卡:太阳闹钟 小鸟)

自由读、指名读。正音。

2、范读词卡,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师述(将字图对应):我一边读一边在想: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小闹钟正叮铃铃地唱个不停,一群美丽可爱的小鸟飞来了,欢快地对我们大声说:孩子们,快起床啦!

(词之间要稍有停顿,不拖音,边读边想像)

3、生再自由练读,指名读。

学习第二部分;

1、绍新同学——芳芳。

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芳芳)问好。

(出示芳芳的家)今天我们将要去芳芳家和芳芳一起做游戏。一起学知识!

(板书课题:识字2)读题

不过,学习这一课时你要边学边思考:芳芳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2、课件出示闹钟发出叮铃铃的声音)

老师:小闹钟响了,你们看现在几点了?(七点)

想一想:这时芳芳在家里应该在干什么呢?还会做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摘苹果。(课件出示苹果树)

芳芳家有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甜的苹果,芳芳请大家来摘苹果吃苹果。

(出示苹果树,乱序的`拼音词卡:穿衣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生练读。指名上来摘苹果,并带大家读,生齐读,正音。

4、游戏:排排队。

出示芳芳图片若干,说说分别在做什么。

再请一生按顺序排列。

5、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出示“火车票”(去掉拼音的词语)

开火车读送车票。

请这几个学生上来按顺序排列词卡。齐读。

6、指导读词:师范读

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你想学一学吗?生练读,齐读(加动作)。分男女比赛读。

7、休息:唱歌《早早起》:

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学得可真认真!老师真高兴,特别想给大伙唱首歌,你们想听吗?

早早起

1小芳芳呀早早起,早呀早早起,

穿好衣服下床来,下呀下床来。

起得早呀起得早。

2自己刷牙和洗脸,刷牙和洗脸,

洗过脸来吃早餐,吃呀吃早餐。

自己的事儿自己做,自己的事儿自己做,

芳芳真是好孩子

3自己的事儿自己做,芳芳真是个好孩子!

听到老师唱的是谁?唱什么吗?

学习第三部分;

1、芳每天的生活可真是有规律,现在她吃完了早饭应该干什么了?

(课件出示芳芳上学)我们和芳芳一块背上小书包,上学去好吗?

(课件出示芳芳来到校园)看,芳芳来到学校在做什么?

2、(出示:上学升旗 做操)自由读,指名带大家读。

指导诵读全部词串:

你们看,多么美的一幅画,像一首美丽的儿童诗又像一支动听的歌,我真想把它表演出来,想看吗?

师配乐读词串加动作,说:听了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要求想像自己平时在家里早起的情景。

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全体配乐读。

三、结束:

1、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芳芳,还来到了她的家里和她一块做游戏,一块做游戏,一块学知识,你们玩得开心吗?现在,你知道芳芳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了吗?我们要向芳芳学习,做一个早早起、自己的事自己做、生活有规律的好学生,好吗?

2、乐游戏退场:《大家来做早操》

现在我们和芳芳一起去做早操好吗?

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打破以往识字教学中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的传统模式,采用来到芳芳的家和芳芳一起学习做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一个完整的学生早上生活为主线,进行教学。本课气氛活跃,轻松。体现了设计者的别具匠心。

识字开的教案篇3

一、教材简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学习难点: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意思。

四、教学准备:

教师要多查找一些资料,多准备一些成语的典故。学生自读课文,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的意思。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目标: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正确朗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展示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讲故事,读词识字

1、老师讲故事,读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1)、讲《骆驼和羊》的故事(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2)、出示成语,自由认读。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3)、学习生字“寸、益、彰”,问:谁有办法记住它们?(4)、读了这四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二、三节

(1)、自由读

(2)、小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读,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说说读懂了哪个成语。)

(3)、全班交流。

四、整体朗读感悟

1、各种形式读(分组读,小组赛读等)

2、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哪个成语?

五、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复习本课要认生字,开火车,做《随堂练习》37页第三题。

2、拓展:

(1)、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2)、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比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8个字,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字卡

2、齐读课文。

3、游戏:猜成语。(由学生表演或画图,让其余学生猜相应的成语。)

4、熟记成语。

二、生字教学

1、想:这8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六个左右结构,寸是独体字,落是上下结构。)

2、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寸”:横要写长一些;“落”:不要写成三点水旁的字;“补”:左边不要写成示字旁;“拔”:右边不要写成发;“助、功”是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

3、看:看老师写。

4、写:自己描红、临写。

三、巩固练习与拓展:

1、完成《随堂练习》1、2、4、5。2、在班级中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积极参加成语故事比赛。

课后反思

识字开的教案篇4

游戏适用范围:

本游戏适用于每课的巩固及单元、阶段性复习时使用。适用的内容以认读为主,可以是拼音字母、音节、音节词、偏旁、生字、词语等等,本游戏的道具简单,情境化的设置和竞赛化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效果明显。

游戏目标:

1、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游戏准备:

游戏场地可安排在教室前、后的走道上。教师准备两根长绳和一些废旧的纸板小箱。两根长绳用以设置游戏情境,长绳一拉即代表小河两岸。废旧的纸板小箱用来作石头,上面粘上生字或词语卡片。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这样操作会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最简单的道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石头可以用纸张来代替,一张纸代表一块石头,准备10张,上面事先打印好需要朗读的内容。

游戏操作过程:

导语:小朋友,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四人小组一起合作去渡过学习上的难关吧,比比哪个组能够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生齐:“嘿嘿嘿,加加油,大家一起来过河。”

1、给全班分为若干个四人小组,选出组长,并由小朋友自行设计命名,如:飞毛腿小队、可乐小队等等,便以增加小组间合作竞赛的氛围。

2、先选派一个四人小组进行游戏,其余小组分别站在绳索两端观赛。

3、四人小组的四个小伙伴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过河”。一人游戏时,其余三位小伙伴站在起始线外等待。

4、游戏时,一位小朋友只要能大声读准前面“石头”上的内容,便可以踩到相应的“石块”上。

5、若读准确,全班小朋友:“对对对,(再跟读一遍)”。(拍手)

6、若读得不够认真准确,全班小朋友:“错错错!好好想,我来帮!”(个别举手发言)

7、每人每次过桥都会遇到10个困难,若小队内四位同学都能顺利过桥,则奖励人手一张奖券。

8、若小队内个别学生遇到了困难,致使自己不能正常过河的,则扣除小队相应奖券数。

9、“小石子”上的认读内容需要经常调换。最后根据得票高低,评选最佳合作小队。

识字开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拟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大幅情境图;每个学习小组一幅情境图和词语卡片;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大幅情境图)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小朋友,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班队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看哪组小朋友找的最多。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识字开的教案篇6

适用范围:

复习字的偏旁、结构,正反义词,以及声母与韵母的相拼。

游戏准备:有生字的金牌,花形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小朋友,你想找到你的好朋友吗?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2.如,一年级上册《识字4》,在学了生字后,请学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你的好朋友,就可以这样操作。

一生拿一张卡片“打”,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

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学就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大家说:“对对对,‘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读读两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

又如,教师可以做几个金牌,金牌上贴有生字“跑”“跳”。大家一起拍手说:“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挂金牌的同学看一看读一读生字,与挂有相同偏旁字的小朋友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找对了,大家说:“对对对,你们是一对好朋友。”找错了,大家说:“错错错,赶快再去找一找。”

3.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挂在大家胸口,先读一读,然后让小朋友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准备一些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识字开的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体育生教案模板参考6篇

小班冷与热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清明活动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认识树教案参考6篇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参考6篇

手工活动船教案参考6篇

蔬菜的根和茎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大班918活动教案参考6篇

幼儿班英语教案参考6篇

大班中国年教案参考6篇

识字开的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