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排队教案6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教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当教师起草教案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便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小班排队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6篇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1-98)

2. 项链一串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

教师出示穿好的一串项链,提问:

1.这串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他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如果你来穿你会怎样穿?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下面互联有规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三、趣味练习:规律

看看图片上的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

四、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队的,

今天我们也来玩排队的游戏好吗?

(幼儿在教师中任选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队,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

2.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排?你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间相互交流,教师和幼儿有目的的一起参观有重点进行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一、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和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二、掌握排队的要点: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一、游戏“分动物卡片”所用的相关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盒子且瓶口比卡片略大)。

二、小动物教具。

三、排队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分动物卡片,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1、出示盒子: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动物宝宝,它们听说我们小朋友要去春游,它们也想去,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带它们去吗?想带它们去的小朋友就赶快来拿一张动物卡片吧。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朋友都没有拿到拿到动物卡片?

3、鼓励幼儿说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好办法。达成共识:排好队一个一个过来拿动物卡片是最好的方法,而且排队时不要拥挤。

二、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

出示排队幻灯片: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要排队?

教师小结:是的,上厕所、喝水时要先来的排前面,后来的排后面,一个跟一个,不推也不挤。

平时,你还看见哪些地方,人们都是有秩序地工作的?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和父母外出时排队的经验,例如乘汽车、到银行取钱、超市结算,去麦当老用餐的时候等。(并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

三、游戏:小动物排队上滑梯

师:今天,许多小动物朋友也来到我们的幼儿园玩滑滑梯呢,请几位幼儿先来帮它们一个一个排好队。

1、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

2、师:小动物排好队要上滑梯了,可这时又来了一只小老虎,小老虎应该排在哪里?小老虎说她要排在小熊的前面,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鼓励幼儿说出排队要点之一:不插队。

小结:排队时不能插队,要讲究先来后到,先来的排在前面,后来的排在后面。

3、师:小猴子挤在小鸭子旁边,好不好?请个别幼儿操作,帮桌子上上的小动物排队。

4、教师小结: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排,不能挤在一起。

四、巩固排队的要点。

1、师:如果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排队拥挤会怎么样?

2、巩固排队的要点: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五、欣赏儿歌《排排队》:老师把我们刚才讨论的有关排队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附儿歌“小朋友,排排队。你在前、我在后,一个跟着一个排。你不推、我不挤,整整齐齐排好队,大家都说我真乖。”

六、带动物去春游

请幼儿排队来取动物卡片,巩固排队的好习惯。

七、延伸活动:

制作并张贴排队提示牌。幼儿制作排队提示牌,并张贴在幼儿园里相应的地方。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篇3

课题生成:

思维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幼儿学箅思维,认为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问建立两种关系的综合,一种是类包含关系,一种是顺序关系,即幼儿思维中有非常原始的关于分类和排序的结构。分类同排序一样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我在数学角准备红片片和绿片片,请小盟友帮片片排好队。有的幼儿已会按一规律排序,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发挥排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独立地找出图形规律进行排序。第二层次:在成人的帮且力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进行排序。

2、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排序图(如图1、如图2),在活动前贴在数学角上,幼儿人手一套排序的图形娃娃操作材料,图形妈妈图片一张,每人一串“项链”。

活动过程:

1、出示排序图,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出示一位图形妈妈说:“我是图形妈妈,我有许多图形娃娃,今天妈妈要带宝宝去游乐场玩。宝宝们,你们快排卧们已经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给图形宝宝排队,看圆宝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

小结:圆宝宝与三角宝宝是间隔着排队的。

(2)“看,三角宝宝和方宝宝也排好了队走来了。”

提问:“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出规律。

小结:三角宝宝与方宝宝也是间隔着排的。

(3)“图形妈妈正准备带图形宝宝离开家就听到了图叫声,原来还有图形宝宝也排好了队”“看,这些可爱的图j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儿观察找出图形排列规律。

小结:圆宝宝、三角宝宝、方宝宝它们三个间隔着排酣

2、幼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图形妈妈带着图形!游乐场。有的图形宝宝坐上了碰碰车,有的图形宝宝爬一梯,还有的荡起摇船……玩的真开心!图形妈妈说:“时问我们该排队回家了,可只有排头的几个图形宝宝排好了卧妈可真着急呀。”“小朋友,我们图形宝宝排的队好不好?”

“x宝宝排在这儿!”

第一组按两种形状排序o△o△……

第二组按两种形状排序△口△口……

第三组按三种形状排序o△口o△口……

小结:小朋友帮图形娃娃排好了队,图形妈妈真高兴!许多的项链给小朋友呢1

3、游戏“看谁站得对又快”。

请小朋友看清你的项链珠子,是怎么排列的,就站在.子排列相同的圆圈上,看谁站得对又快。

活动延伸:

数学角中,提供木珠,各种塑料雪花片,图形片,可供{色、形状、大小排序。家长在家也可让孩子将鞋子、衣服、毛巾等按大小、颜色排序。

效果分析:

分类和排序一样,也是幼儿学数前的一种智力准备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学习数数,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次活动按两种形状排序,幼儿在数学角已见过,有了一定的经验准备,排列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让一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按三种形状问隔排序,这样能让每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也符合发展性原则。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易转移,动作的目的性不强,本次活动采用游戏的口吻,让幼儿帮图形妈妈把图形娃娃排好队,增强了幼儿操作的目的性,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效果更好。

专家点评:

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排序,是幼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能力,在排序活动中,幼儿要针对一系列物体某方面的特征,如长度、大小、重量等或物体之间的特定逻辑关系对物体的顺序进行调整。排序能力从小班就可以培养,但应当注意通过游戏的方式,并让孩子在手脑并用的操作过程中掌握排序的方法。该课题的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在轻松的、“玩”的过程中练习了排序。

反思与讨论:

本课题的设计者是怎样指导小班的孩子发现排序的规律的?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活动重点】

比较区分长短

【活动难点】

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扭扭棒、笔)

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1)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2)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

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1)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

(2)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

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

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大小不同的苹果,操作底板。

3、音乐,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水果大丰收喽,让我们坐上车,一起去果园看看吧。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果园。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请三位小朋友上台来分别摘一个苹果,让幼儿说出谁摘的小苹果,谁摘的大苹果,谁摘的最大的苹果。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教师:刚刚长出来的苹果是很小的,后来才慢慢地长大,谁能把这些苹果从小到大一个个排一排,表示苹果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吗?

(2)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教师:果园的水果运到水果店了,我们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整理苹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苹果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教师:很多小朋友们给苹果排队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叔叔阿姨也想让小朋友帮忙,叔叔阿姨告诉吕老师一个秘密,这些水果喜欢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快乐水果宴

教师: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他们准备了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吧。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感知、区别3个物体的大小,能按顺序给物体排序。

愿意尝试进行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掌握3以内的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课件准备:“礼物”图片;“3只玩具熊”组图。

材料准备:大中小三种规格的瓶盖、积木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礼物”,引导幼儿感知、区别3个物体的大小。

——小猫蜜蜜的妈妈送给小猫蜜蜜一份特别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蜜蜜的礼物是什么?一共有几只玩具熊?

——3只玩具熊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吗?(大小)

——哪只大?哪只小?哪只不大也不小?

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按大小/小大顺序排序。

1、操作课件,将玩具熊按大小/小大顺序排序。

——蜜蜜可喜欢3只玩具熊了,准备和它们一起玩游戏。但玩具熊们没有排好队玩不了游戏,请小朋友们按顺序帮玩具熊们排个队。

——小熊排在第1个,哪只熊应该排在第2个?哪只熊排在第3个?

——如果大熊排在第1个,其他2只熊应该怎么排?

2、操作课件,将小床按大小/小大顺序排序。

——蜜蜜还给3只玩具熊准备了小床。请小朋友们按顺序给玩具熊们的床排排队。

——玩具熊们的床可以怎样排队?谁在第1个?谁在第2个?谁在第3个?

——还可以按什么顺序排队?

小结:我们在给物体排序的时候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最大的物体放在第一个,然后依次往下排;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最小的物体放在第一个,然后依次往下排。

发放材料“3个瓶盖和3块积木”,鼓励幼儿分组进行排序,巩固按顺序排序的能力。

1、幼儿分组进行排序活动,教师巡回观察。

——桌面上有几个瓶盖?几块积木?

——瓶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积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

——请小朋友们将桌面上的瓶盖与积木按顺序排排队。

2、分享交流排序结果。

——你们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谁排在第1个?谁排在第2个?谁排在第3个?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将图书角的图书、美工区的篮子、纸张按顺序进行排序,巩固幼儿排序能力。

家园共育

1、家长可让幼儿根据家人年龄大小,分发大小不同的碗、勺等物品。

2、鼓励幼儿按顺序将自己的玩具或图书进行排序整理。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乖宝宝教案6篇

小班幼儿交通安全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水果歌》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咏鹅》教案6篇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活动设计教案6篇

小班幼儿防溺水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大苹果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赶小猪教案6篇

幼儿小班排队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