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教授课程,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折纸船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折纸船大班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二、教学准备:
小猪变形记ppt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小猪有翅膀;字变形了………)
(2)小猪装上翅膀、尾巴是想干什么呢?
(3)这几个变形的字你们认识吗?这是这本书的题目叫“小猪变形记”。
2.欣赏阅读故事
(1)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猜小猪在干什么?你猜它心里在想什么?请你学学小猪无聊的样子。
(2)小猪碰到了谁?长颈鹿在干什么?小猪心里会怎么想?
(3)小猪踩着高跷是要学谁啊?它为什么要学长颈鹿呢?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4)小猪现在像长颈鹿一样高了,心里很开心,它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在路上它碰到了斑马。它会跟斑马说什么呢?斑马又会怎么说?
(5)小猪怎么了?你觉得小猪适合做长颈鹿吗?没关系,小猪又有了好主意。它回家拿了刷子和黑色、白色的颜料,它想干什么呢?
(6)小猪斑马又遇到了谁?大象在干什么呢?小猪会对大象说什么?大象会怎么回答它?又会做什么呢?
(7)大象说完,哗啦!就用水把小猪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小猪很生气,可它又有了好主意,猜一猜这次它想变谁?为什么小猪会想变大象?
(8)它会怎么变大象?
3.大胆想象小猪的变形经历
(1)如果小猪变大象失败,它还会想变成谁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变呢?请你猜一猜。
(2)我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小猪到底又变成了谁呢?我们一起到书上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先安静的看,看完了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副图片。
4.请幼儿集体阅读ppt余下部分。
(1)阅读后的讨论:小猪成功了吗?它都变成了谁?是怎么变的?你觉得那一页最有趣?
(2)小猪学了这么多动物都失败了,小猪躺在泥塘里心里会想什么呢?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小猪说的吗?
(3)你们想知道小猪最后怎么样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结局。
(4)教师讲述故事结局。
5.明白道理:做自己最幸福
(1)小猪为什么又做回了自己?
(2)小结:“是呀,小猪他一心要改变自己的外形去模仿别人,想从中获得快乐,可是不管他再怎么模仿,别人都说不像,到最后他才发现做自己是最快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教学反思:
1、教材及环节
?小猪变形记》是英国插画家本?科特创作的一本图画书。书中向我们讲述一只小猪突然百无聊赖,就想体验别的动物的生活。他满脑子奇异的想象,用各种办法模仿长颈鹿、斑马、袋鼠、鹦鹉等动物。但遗憾的是,这些创举都以失败告终。正当小猪被一连串失败打击得失去信心时,它又受到另一头猪启发,找到了真正属于猪的乐趣。教学开始请幼儿看封面,从而知道是讲小猪的故事。从“这一只小猪很不开心”开始了和小猪共同寻找快乐的旅程,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的过程。在欣赏绘本过程中发挥想象,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能够引领幼儿一起阅读、一起欣赏图画书、一起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教师和幼儿之间营造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再现了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
2、不足:
①幼儿猜测环节中,幼儿讲的还不够,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
②背景音乐太大声了。
③幼儿学长颈鹿的环节,结束的太快,应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做长颈鹿那种高告的自豪感。
折纸船大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练习持物控球走。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竹竿(50cm长)人手一根、小椅子2把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价值分析:听音乐做律动,教学身体各部位。
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教学教学身体吧。
(幼儿听音乐————健康歌做律动)
二、探索练习
价值分析:在说说玩玩中,练习持物控球走。
1、幼儿探索:
提问:今天老师请来了小竹球和竹竿宝宝,每个人拿1根竹竿和1个竹球,试一试可以怎么玩?(幼儿探索玩法,教师巡回观察。)
提问:你是怎么玩的?(个别幼儿介绍玩法)
指导语:手拿小竹竿,对准小竹球,慢慢慢慢往前赶。
2、集体练习
3、我们一起来赶小猪吧,看谁能又稳又快地把小猪送到家。
小结:原来在赶小猪的时候,我们不能让竹竿左右晃动,不然的话小猪会逃跑的。
三、放松运动
价值分析:让幼儿在剧烈的运动中渐渐的放松身体。
指导语:我们让小皮球休息下,甩甩手,抖一抖,我们都是好朋友。
(放音乐做轻柔动作,放松身体)
折纸船大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看看说说小猪寻找女朋友的经历,初步感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推测和想法。
教学准备:
故事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聊聊孩子们心中的话题,引出故事导入主题。
1、故事的名字叫《小猪的爱情》
2、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小结:爱情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就像爸爸妈妈在一起一样,相亲相爱,好幸福啊。
二、说说猪哥哥找女朋友的过程,感受合适才是最好。
1、你们猜猪哥哥会找一个怎样的,特别的女朋友?
2、小鱼妹妹会答应猪哥哥的请求吗?它会怎么说?
小结:哦,看来小鱼和猪哥哥生活在一起倒真不合适,因为小鱼生活在水里。
3、小蜜蜂为什么一声不吭呢?它是怎么想的?
小结:是呀,他们的本领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甚或在一起不合适。
4、猪哥哥找到了谁做它的女朋友?你觉得它会成功吗?
5、讨论:如果它们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长颈鹿个子太高,大象体形太大,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6、到底谁才适合猪哥哥呢?
7、谁来了?你从哪里看出是猪妹妹的?
8、完整欣赏故事
三、观看各种动物的有趣动画,进一步感受迁移。
小百科:猪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现在一般认为猪是猪科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头长,鼻直,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根据品种不同,分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折纸船大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孩子们从温馨的家庭走进快乐地幼儿园,快到一学年了。他们逐渐适应在幼儿园里吃饭、睡觉、喝水,渐渐自然地把自己的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情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和小猪》是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将吃饭、睡觉、喝水等用“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咚咕咚”等象声词加以表现,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他们进行阅读、理解,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学说简单的词、句。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对画面作有序的观察,愿意边看边说宝宝和小猪睡觉、吃饭、喝水的相关内容,初步萌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2、学说故事中的象声词“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咚咕咚”,体验模仿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在观察理解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表述。
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图书人手一本
3、一杯温水
教学过程
一、以“小猪”形象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猪”形象,引导幼儿与小猪问好。
2、“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喜欢小猪?”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
3、教师小结:我也很喜欢小猪,因为小猪长得非常可爱。
4、幻灯片一:“有个小男孩叫鲁尼,他和小猪一样可爱,你知道哪个是鲁尼?”鲁尼和小猪那些地方长得比较像?(引导幼儿观察鲁尼和小猪的形象)
二、分页观察画面,分享阅读经验。
(一)幻灯片二
1、提问:鲁尼和小猪在干什么?说说睡觉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学说:呼噜呼噜)
2、师幼一起模仿小猪和鲁尼睡觉的样子。
3、在表演中说出句子:“困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呼噜呼噜,睡觉。”
(二)幻灯片三
1、他们又在做什么?请幼儿模仿小猪和鲁尼吃饭的样子。(学说:啊呜啊呜)2、在表演中练习句子:“饿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啊呜啊呜,吃饭。”
(三)幻灯片四
1、过渡:小朋友你们渴了的.时候会做什么?我讲了这么多有点渴了,我要喝水了,你们仔细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2、师:看鲁尼和小猪正在喝水呢!我们一起来学喝水的样子。(学说:咕咚咕咚)
3、在模仿中练习句子:“渴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咕咚咕咚,喝水。”
(四)幻灯片五
1、教师以设疑问的口吻说:“小猪和鲁尼怎么啦?生气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
2、在模仿中学说句子:“生气的时候我像小猪一样,撅嘴。”
(五)幻灯片六
1、引导幼儿观察小猪和鲁尼在做什么?
2、小猪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鲁尼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鼓励幼儿说说自己高兴的样子,并随机请幼儿上来表演,并帮助幼儿用:“高兴的时候我可不像小猪了,我……”的句式表达出来。
三、亲子阅读,加深故事的理解。
1、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家长,家长抱着孩子。
2、提醒家长尽量让幼儿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
3、一边看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四、学学小猪。
1、胖乎乎的小猪真可爱,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猪吧。
2、幼儿边唱边模仿小猪。与可爱、亲切的小猪打招呼,消除了幼儿上课的紧张情绪。并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为下面的学说句子作了铺垫。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讲述,让幼儿学会观察图片。
在边表演边学说中练习句型,让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换种方式呈现,让幼儿感觉到一种新鲜,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学说句型。
句型的变化,又激起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
亲子阅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音乐中再次感受小猪的可爱,让阅读延续
折纸船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按要求折出船的形状。
2、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根据图示折纸的能力。
活动准备:
折纸示意图一张,折好的船一只。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坐过船吗?你们喜欢坐船吗? 你们知道船是 什么样子的吗?
2、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架小船,你们想看吗?
3、范例作品,请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思考: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呢?好看吗?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折出来的吗?
那请小朋友们跟着王老师一起来做吧!现在请小朋友先看王老师折小船。
二、根据图示折纸。
1、出示折纸示意图:这些线表示什么?箭头呢?请幼儿仔细观察示意图并进行相应的讲解。
2、根据示意图,教师示范折船。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3、首先沿对角线对折,要折痕。
4、再对折,这时候是一个长长的矩形。
5、沿着上面的 三角折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平分。一共是两个边,四个角。
6、两边在对折一次,这个事船帮,为的'是压住刚才的四个角。
7、拿住两端,从里往外翻,把蓬拉起来。小船就做好了。
小朋友你们刚才看了王老师折小船你们想想也折一个小船呢?
三、我也来折船。
1、讲解折纸常规。保持安静。
2分法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四、巡回指导。
教师在旁边指导,鼓励动手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各个部骤间要对线折直。
提醒幼儿注意折叠要注意方向。
五、讲评。
1、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2、展示幼儿作品。
有些小朋友折的纸船很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
效果分析:
折纸船大班教案篇6
1、学会用彩纸折出美丽的蝴蝶。
2、通过折纸,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其智力早开发。
3、通过折纸可以增强孩子欣赏自然美的意识,培养其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按照步骤有序的折叠出美丽的蝴蝶。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准备材料]
彩纸、小刀、刻度尺、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带来一件折纸动物,与下面这段音乐有很大联系,看看大家能否猜出来?
出示课件一:《梁祝》化蝶的音乐
(生答)
师:这段音乐是我国古典爱情故事《梁祝》中的“化蝶”曲段,老师带来的就是一只美丽的纸蝴蝶。
出示折好的纸蝴蝶
二、新授
1、我想同学们都见过各种各样的蝴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蝴蝶的一些图片
(出示课件二:美丽的蝴蝶)
2、蝴蝶有什么特征呢?
(生答)
(出示课件三)
师小结:t;1>左右对称
t;3>美丽的花纹
t;2>折出蝴蝶触角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漂亮的纸蝴蝶。 (出示课件四)
板书:美丽的纸蝴蝶
5、出示课件五 (第一步)准备纸张
6、出示课件六 (第二步)折蝴蝶的上翅??
7、出示课件七 (第三步)折蝴蝶的下翅??
8、出示课件八 (第四步) 折蝴蝶的触角
9、出示课件九 (第五步) 折蝴蝶的腰带
10、出示课件十 (第六步) 将各部分组合起来 看,这只美丽的蝴蝶就折出来了,你折的漂亮了吗?
11、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来折纸蝴蝶。 (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12、出示课件十??
(用糖纸折纸蝴蝶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折纸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但是,每一种折纸的原型都是生活中的某一个形象,只要你肯动手、动脑就能折出漂亮的形象。
四、课外延伸
课下,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折出一件件漂亮的折纸作品,来展示给大家看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折纸船大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