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是临时制定的,以应对特定的教学情境,也可以是长期规划的一部分,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1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2、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1、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
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1、欣赏名家肖像画。
2、用更多的方法、风格来绘制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及只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
3、培养保护环境既美化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方法、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意识,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自主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拉花作品
教学过程:
1、出示拉花作品
2、说一说你见到过像这样的东西吗?
它有什么作用?美化
3、分析拉花作品
引导观察制作图
(1)分析异同
小组讨论
(2)试一试
分析你的作品做的好(不好)的原因。
4、尝试不同的剪法
5、美化
说说你可以用拉花怎么来美化。
用拉花美化自己,或美化环境。
把拉花连起来,美化。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绘画形式,通过集体创作,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
难点: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以及蚂蚁搬家过程的拟人化的想象。
作业设计:
用绘画的形式小组合作完成童话故事《蚂蚁搬家》的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范画、场景道具、画纸、奖励星、评价表。
学具:课本、卡纸、水彩笔、各色蜡光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蚂蚁的生活环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儿歌《小蚂蚁》导入:
1、听,歌曲唱的是谁?
2、今天我们一起来扮演小蚂蚁,让我们随着音乐快乐地跳起来吧。
师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二、画蚂蚁
(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型特征,学习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的方法。)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了蚂蚁并做了记录,请说说你观察到蚂蚁是什么模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用动画展示蚂蚁的外型特征。
2、老师还鼓励大家尝试着把你观察到蚂蚁画下来,请把你画的蚂蚁给你的小伙伴欣赏欣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请1—2名学生介绍画蚂蚁的方法。
3、动画展示绘画过程:
(1)引导观察:可用什么基本形状画出蚂蚁的三个部分?
(2)归纳画蚂蚁的基本方法。
4、cai 课件展示蚂蚁的动态。
(1)“黑豆豆”作自我介绍。
(2)引导观察:学一学“我”(黑豆豆)的样子,说说我在干什么?
5、小结:刚才老师讲了写实和卡通这两种画蚂蚁的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6、请你在作业纸上用线描的形式画一只卡通蚂蚁。
7、看一看,评一评:
(1)、请把你画的卡通蚂蚁给你的小伙伴欣赏欣赏,并说一说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
(2)、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还可以,请你轻轻笑一笑;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比较满意,请你笑着摆摆头;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很满意,请你使劲地拍拍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4
认识美术工具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
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分格子—。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格子的游戏中把分割方法和画线条的方法教授给学生
让单调的分割练习变的有了趣味性。
(二)启发想象
1、联想与想象。把画面想象成一块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划出的线就是一条条田间小路,那我们周围全是庄稼地,今天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揭题《田野的色彩》
2、庄稼地有了,我们要在地里种些什么呢
3、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习学习。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3)、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这是什么颜色?——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
有这么多颜色!
(三)涂画田野
看了农民伯伯的田野,农民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田野吧。
强调重点:
1、用直线或曲线分割田地(不要分的太多,线条要直)
2、上色(教师示范:一、握笔姿势,二涂色方法,三、先浅后深,四、相邻两块颜色不同。)
3、加装饰(用点表示花、果子等,用小竖线表示禾苗、小树等,用小三角表示麦堆、小松树等。如果你想还可以在一个田里画个田野守护精灵或者是收割机、稻草人、谷仓。)
(四)欣赏范作,明确目标: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在诗歌背诵《锄禾》中结束本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6
彩线连彩点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7
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学生: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作品,。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
教学过程:
一、 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
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三、 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 师朗诵: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
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
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
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
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
1、 自然界的变化。
2、 人怎样躲雨。
3、 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
1、 书本中的插图。
2、 优秀学生范画。
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八、集体交流。
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
十、作业展示、评比。
十一、课堂小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