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班教案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学要求,教案中的活动应该有足够的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活动中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8篇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1

小小模仿家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并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借助图片,迁移生活经验,丰富律动的动作。

3、能再律动中调整自己合同伴之间的距离。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快慢。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一遍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教师:请你们仔细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有的地方……(块)有的地方……(慢)。

(2)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在这段音乐中,小朋友们是去了一个地方游玩的,请你们听一听,猜一猜他们乘坐了那些交通工具?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画面所表达的生活意义并模仿画面上的动作。

(1)教师和幼儿玩一次动作猜谜的游戏。

教师:我来做一个动作,你们猜我是在做什么?(教师可以做荡秋千的动作,幼儿猜测教师的动作含义。)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学做模仿动作。

教师:你们看看他们是在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做模仿动作1-2遍。)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将动作与音乐匹配。

(1)教师引导幼儿将音乐与动作进行匹配。

教师:刚才,你们说了很多小朋友们可能做的事情,都是对的。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做一做刚才你们说的动作吧。我们先做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变换不同的模仿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听听音乐,还可以做什么别的动作呢?

音乐快的时候动作就要……(快)音乐盲的时候动作就要……(慢)。

教师与幼儿变换模仿动作,和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四次左右。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怎样做呢?(教师请幼儿做一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2)幼儿和着音乐的节奏,做创编的动作三次左右。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2

小鸡出壳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小蛋壳》,播放器,大张废旧报纸若干(每张报纸中心画一个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小鸡出壳的过程。

2、创设小鸡出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三人一组钻出报纸的方法。

☆引#教案# 导语:地上有许多"鸡蛋","小鸡"就要从"鸡蛋"里钻出来了。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钻出报纸的方法。教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小鸡出壳"。

示范:两名幼儿拿报纸,教师小心地从"蛋"中撕开一个洞,然后将头、手、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最后跨出报纸。注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报纸不能破成两半。

☆组织幼儿三人一组,练习报纸的方法。

3、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创编与乐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快乐地唱歌?

4、与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①明确角色分配:三人一组,两个人拿报纸,一个人当小鸡。

②小鸡"出壳"的时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细心,尽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

③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鸡出壳。

④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做动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新年的喜庆气氛,学说新年问候语。

活动准备:

教具:m—pc(互动投影)教师自备《新年好》歌曲

学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齐齐头饰各一个

童话书、小花帽、积木、衣服、巧克力、布娃娃等图片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我们刚刚听到了什么?(新年好的歌)

(2)哦,听到了新年好,新年到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那小朋友过新年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些什么事啊?(吃酒、放鞭炮……)

(3)恩,过年呀真热闹,除了庆祝过新年,我们是不是还会收到很多礼物呀?(是)那小朋友都收到了什么礼物呀?(压岁钱、新衣服、玩具……)

(4)那今天我们来看看动画中的小朋友齐齐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二、观察活动。

播放故事动画。教师提问:

1、故事动画看完了,你们看到了都有谁送齐齐礼物呀。

2、哦,有这么多人送齐齐礼物,那他们分别都送了什么礼物给齐齐呀?(请个别幼儿讲并让幼儿贴出相应的图片)再次点出相应的人物并对讲对的幼儿给予表扬。

3、哇,齐齐收到了这么多礼物,那你们觉得齐齐收到这么多礼物心情会怎样呢?(点出故事中的最后一句)

4、小朋友,齐齐喜不喜欢这些礼物呀?(喜欢)那他做了什么事情呀?(唱新年好的歌给大家听)他还说了一句什么话呀?(祝大家新年快乐)

5、小朋友,你们会说吗?(请个别幼儿先讲了再集体讲最后跟后面的老师问候)

三、理解活动。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2、今天呀,老师也准备了很多贺卡想让小朋友做起来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好不好啊。(教师示范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

小朋友,做好了吗?那我们就一起唱着新年好的歌拿着我们的贺卡去送给爸爸妈妈吧

小班综合教案《新年快乐》课后反思

故事是幼儿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而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是以教师讲述故事部分为重点。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首先咬字要清楚,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其次是速度要适当,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最后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新年快乐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首先让幼儿看动画片,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动画之中,我在讲述第二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并提问题,虽然已经发现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图片上,但他们对故事的中的问题有些都不是很清楚,在给幼儿第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图片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二遍的时候,我还可以借用动画的,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最后我加入手工让幼儿加深对新年的映像。我觉得还需努力呢,继续学习。为自己加油吧!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参与音乐活动。

2、学习2/4拍的节奏,能跟随音乐进行节奏表演。

3、能准确的表现节奏的强弱、轻重等音乐要素,会相会合作、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毛驴》、杯子人手一个、杯子演奏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杯子,说说如何让杯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1、出示杯子,请幼儿想象怎么让杯子发出声音?(用杯子敲桌子、直接敲杯子、借用工具等等)

2、观看杯子演奏视频,说一说视频中的杯子都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3、跟随教师的节奏用杯子敲击桌面,探讨怎样的声音更好听。

二、跟随音乐,进行节奏游戏。

1、完整播放音乐,请幼儿说说感受。

2、分段感受音乐,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演奏。

3、强调重点节奏型,幼儿自由进行练习。

4、分组尝试演奏完整音乐,说一说哪一组表演的更完整。

三、自由跟随音乐,进行节奏表演。

邀请请所有幼儿进行完整演奏,可让幼儿在家给长辈表演,提高幼儿自信。

活动反思: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小毛驴》这首童谣诙谐、幽默、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选择这节音乐课作为节奏游戏,就是让幼儿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音乐特点。杯子节奏游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学中着重发展幼儿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这节活动中各种杯子练习为幼儿学习增添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会跟随音乐进行节奏传递,相信幼儿会在合作中找到乐趣。不足之处:在拍摄视频时可加入2-3位幼儿一起进行。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感受并体验小红点的伤心。

2、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并歌唱歌词。

活动准备:

挂图、蛙鸣筒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1、 观察挂图1和挂图2,幼儿看图回忆并讲述画面内容。

2、 教师讲述挂图3:在一旁的蜘蛛太太看到了,开始嘲笑小红点的打扮。小红点伤心极了,含着眼泪离开,躲到树上,慢慢地变成了蛹。

二、 情感体验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红点,没有朋友陪你玩,还被别人嘲笑,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

1、 引导幼儿说说有关伤心、难过、孤单等词汇,感受小红点的心情。

2、 请幼儿表现出小红点的表情。

师:你们学一学小红点的表情,伤心、难过的表情。

3、 播放cd,带领幼儿倾听音乐a段。

师:小红点一个人非常的伤心,于是,孤单的唱起了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4、 学念语词,并通过肢体部位表现出来。

师:你们刚才感受到小红点的难过心情了吗?他刚才在歌词里都唱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各个部位一伸一缩,在空间上慢慢移动。

5、播放cd,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三、 音乐表演

1、 乐器演奏

幼儿排队取蛙鸣筒,代替毛毛虫,听音乐两拍一次做节奏模奏。

2、 舞团与乐团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表演,一组模仿毛毛虫慢慢爬行,另一组则演奏蛙鸣筒。

第二遍交换两组进行。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节的快乐。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介绍中秋节、故事、儿歌、各类游戏。

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

1、家长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介绍中秋节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小朋友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游戏1:《齐心协力吃果果》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全家齐心协力才能收获到丰收的果实。

游戏玩法:

妈妈手持丰收果实,站在指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抱着孩子,原地转三圈后,在孩子的语言提醒下,去寻找妈妈手中的'果实,并用嘴吃掉果实,最先吃到为胜利。

游戏规则:

(1)参赛选手必须是全家三口。

(2)爸爸妈妈不许发出任何声音,任何人不许用手碰果实,违者取消游戏资格。

游戏2:《水果拼盘》比赛

游戏玩法:

每个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举行制作水果拼盘大赛的活动。

游戏规则: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最佳造型奖。

游戏3:猜谜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游戏4:《击鼓传花》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谁就回答问题。

题目1:中秋节什么时候成为固定节日?(唐朝初年)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题目2: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题目3:唱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家长答题)

题目4:请说出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称。(家长、幼儿答题)

题目5: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是哪个国家的什么计划的一部分?(家长答题)

我们中国是谁第一个乘坐载人航天飞船登上太空?这个航天飞船叫什么名字?(幼儿答题)

杨利伟叔叔真了不起,小朋友想和杨利伟叔叔一样也遨游太空,到月亮上去吗?那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本领,这样我们的愿望理想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题目6:请说出与月亮有关的传说、神话故事的名称。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彰月饼起义、唐明皇夜游月宫许多故事流传至今)。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学习运用看图片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观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

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丁丁

给孩子们介绍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谁吧?

(丁丁:我是一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我对别人讲,我什么东西都会画)

二、 学习歌曲

1、引导前半部分歌词。

提问:丁丁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中的节奏小结前半部分歌词。

2、学习后半部分的'歌词。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理解并记忆歌词,发现并指出图中的错误,如:四肢脚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词。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节奏问一问。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夸张的动作边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拍节奏。

3、在钢琴的伴奏下轻声学唱歌。

四、 表演歌曲鼓励幼儿自由创遍动作,并结伴表演唱。

(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没有尾巴的大马等惊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动作,充分体验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问: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要虚心。 活动延伸:怎样帮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愉快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会用适当的动作表现蚂蚁搬豆的情景。

活动准备:小蚂蚁的头饰若干,布缝制的“大豆子”一个,豆子头饰若干,图片2张,《蚂蚁搬豆》的歌曲录音带;用一个大轮胎当蚂蚁洞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来了?(出示一只小蚂蚁让幼儿认识)提问:它长得什么样子?你在哪里见过它?引导幼儿讨论。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蚂蚁 一粒豆)这只小蚂蚁在干什么?它在哪里看见一粒豆?(在洞口看见了一粒豆,)它看见一粒豆想怎么样?(搬回家。)那么,它能搬得动吗?(搬不动)为什么在蚂蚁的眼里豆子会这么大?(因为蚂蚁太小,豆子太大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蚂蚁搬豆时用力、着急的样子好吗?教师提示,幼儿自由表现。

2、下面我们一起看图1编一首儿歌好吗?教师边说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动作(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引导幼儿一同边说边创编动作。 讨论:“小蚂蚁搬不动豆子怎么办?谁有好办法?”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回答;老师给予肯定。

3、出示图2:“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蚂蚁想了个什么好办法?” 引导幼儿看图后自由交谈。教师运用歌词小结:“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一起抬着走。” 巩固歌词:“小蚂蚁想的什么好办法?”幼儿:“回洞请来好朋友---”

4、让幼儿一起来学一学小蚂蚁们是怎样把豆子抬回家的。师生共同把两幅图编成一首儿歌读一遍。

5、教师谈话:“老师把小蚂蚁搬豆子的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好)教师看着图完整的清唱一遍歌曲。提问: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想)那么我们先给这首歌起个名字好吗?(好)引导幼儿给歌曲起名字,师生通过讨论确定名字叫《蚂蚁搬豆》。

6、学唱歌曲,创编动作。1)放录音,幼儿边听边用手打节奏。2)引导幼儿一起看着图片唱一唱 。3)跟着琴声再来唱一遍。跟随录音机唱两遍。4)声音由低到高唱二遍 ,幼儿边唱边自由创编动作。5)整体唱,分组唱,个别唱。引导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6)请幼儿自由选择头饰,随音乐进行分组表演。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创编动作,表现蚂蚁搬豆的情景。

教师小结: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豆子呢?结合实际帮助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教育小朋友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结束活动

做游戏: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轮胎当洞口。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做音乐游戏《蚂蚁搬豆》进一步体会团结。

五、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游戏,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使幼儿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知道有困难找大家帮助。用音乐游戏来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8篇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反思7篇

中班音乐面条舞教案6篇

中班音乐《秋》教案7篇

中班音乐《秋》教案通用7篇

中班音乐《秋》教案最新6篇

中班音乐秋天的教案6篇

中班音乐《秋》教案优秀6篇

中班音乐《秋》教案模板7篇

中班音乐《秋》教案推荐6篇

中班音乐郊游教案6篇

音乐活动中班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