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精选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写教案的过程能够帮助教师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技能,教师在教案的撰写过程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精选8篇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成人的引导下愿意主动参与活动。

2.幼儿通过活动,认识班级的老师和小朋友。

3.幼儿能认识自己的小标识,知道标识应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活动准备

1.有幼儿名字和图片对应的姓名贴。

2.班级物品如床、桌子、椅子等图片。

3.音乐《围个小圆圈》《小动物来游戏》。

4.陪同幼儿活动的家长穿运动裤和运动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小动物来游戏》音乐,教师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随音乐做模仿操。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小一班,请跟着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吧!”

(二)进行部分

1.幼儿和教师进行,相互认识。

师:“大家好,我是xx老师,我今年3岁了。我是一名小女孩,希喜欢我!”

师:“小朋友都认识我了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呀?”

2.教师出示班级物品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物品的不同作用。

师:“小朋友都能大方地介绍自己,真棒!”

师:“老师这有几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上都有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用?”

3.引导幼儿探索贴标识的方法,和家长一起将标识贴在相应的物品上。

师:“咱们班里有桌子和椅子吗?可是老师发现所有的桌子和椅子都一样,小朋友离开后,我不知道小椅子是谁的,也不知道小朋友坐在哪,怎么办呢?”

师:“小朋友都有姓名贴的标识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姓名贴标识贴在自己的桌子和椅子上吧。”

4.播放音乐《围个小圆圈》,教师邀请幼儿与家长进行音乐游戏。

师:“小朋友们,标识都贴好了吗?我们一起围个小圆圈走一走吧!”

师:“我们一起跺跺脚吧!我们一起拍拍手吧!我们一起转转头吧!”

5.引导幼儿分组如厕、洗手、喝水。

A师:“小朋友玩了半天都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请苹果组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去小便、洗手、喝水吧!”

B师:“桔子组的小朋友可以坐下来跟老师玩一玩吧!”

6.引导幼儿和家长到室外进行运动游戏“钻山洞”。

师:“外面的天气真好呀,我们需要爸爸、妈妈手拉手举高变身成大山洞,小朋友们都变成小火车一起钻山洞吧!山洞又矮又危险,小朋友要低头弯腰过山洞哦!”

(三)结束部分

幼儿与教师互相拥抱道别后,离开幼儿园。

师:“小火车要开回家了,小朋友们和老师抱一抱后才能和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哦!”

活动延伸:教师与个别家长沟通交流。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音乐旋律的美感和节奏的鲜明。

2、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楼梯的用途及种类。

3、能力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上下楼梯感受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2)、学习用速度的不同来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在楼梯墙面上贴满各式各样楼梯的图片、上行音和下行音的音乐、欢快的音乐和缓慢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我们现在坐在哪里呀?(幼:楼梯上)

2、师:你都在哪见过楼梯?(幼:在楼里)

3、师:看一看楼梯是什么样子的?(幼:一层一层的)

4、师:瞧,这里有这么多楼梯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认识一下他们好么?(带领幼儿边往上走边认识各种各样的楼梯)

看,这一种楼梯直直的,这是什么楼梯呀?(幼:直形楼梯)

这是什么样的楼梯?(幼:会拐弯的楼梯)

再看这一张,下面象一条弧一样,这是弧形楼梯。

小朋友们找一找,看看还有什么样的楼梯?(幼:还有这一种)

看它象小旋风一样(幼:旋转形楼梯)

5、(坐在楼梯上)师:小朋友们真棒,认识这么多种楼梯,那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建楼梯呢?

(幼:方便小朋友和老师上下楼)

6、师:小朋友们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幼:注意安全)

怎样注意安全?该怎么做?(幼:慢慢走、小心摔倒,不能跑)

7、师:请小朋友们在楼梯上走一走,可以往上走,可以往下走。(幼儿上行或下行或观看楼梯图片、讨论)

音乐 1234567````````````上行音阶

8、师:小朋友们到这里来,(楼梯拐弯处)刚才小朋友听到的音乐象在干什么?(幼:上楼梯)

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往上走走好么?(跟着音乐往楼上走)

音乐7654321```````````````下行音阶

9、师:这段音乐象在做什么呀?(幼:下楼梯)

那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往下走走好么?(跟着音乐往楼下走)

10、师: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听音乐,如果你感觉是往上走的音乐就上楼梯,如果感觉是往下走的音乐就下楼梯。(幼儿听音乐,教师引导并与幼儿一起上下楼梯。顺序:上楼梯、下楼梯、下楼梯、上楼梯)

11、(在楼梯的拐弯处)师:小朋友,听一听,调皮的小音符在做什么呢?

音乐起,幼儿倾听。(幼:在上楼梯)

师:再听一听,小音符又做什么去了?

音乐起,幼儿倾听。(幼:下楼梯)

12、师:哦,原来调皮的小音符在楼梯上上上下下做游戏,我们和他一起游戏好么?(幼:好)

幼儿听音乐上下楼梯。顺序:音乐中速,幼儿上楼梯、下楼梯、下楼梯、上楼梯;音乐快速,幼儿快速上楼梯、下楼梯、下楼梯;音乐慢速,幼儿慢慢的上楼梯、下楼梯

13、师:小朋友,小音符玩累了,我们让他休息一会吧?(幼:好)

14、师:小朋友你知道小兔子和小乌龟么?(幼:知道)

15、师:小朋友们听一听是谁来了?(音乐起,幼:小乌龟)

师:学一学小乌龟的样子吧?(幼儿学乌龟慢慢爬)

(兔子音乐,幼:小兔子)幼儿学小兔子蹦蹦跳

16、师:小朋友两人一组,你喜欢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站在一起,我们学着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样子跟着音乐走到上面去,好么?(幼儿学兔子和乌龟伴随音乐往上走,教师指导)

17、师:小朋友们听是谁来了?(音乐:沉重的脚步声。幼:大灰狼)

大灰狼走路的声音好听么?(幼:不好听)

我们平时走路脚步应该怎样?(幼:轻轻的)

18、师:现在我们就从这里轻轻的走下去好么?(轻缓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慢慢的走下楼梯结束)

活动反思:

楼梯是幼儿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幼儿对其已经很熟悉了.那天,我和孩子们到二楼中班去参观,走在楼梯上孩子们高兴的上上下下,嘴里还嚷着:真好玩.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教育时机的捕捉者,我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选取这一内容组织活动,将科学与艺术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中了解楼梯的种类和用途,并能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不同旋律的音乐的不同感受,真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3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宝宝笑了

目标:

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知道笑和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准备:

录音机,笑声、哭声磁带;表情图1幅。

过程:

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

(1) 这是什么声音?(笑声)

(2) 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

2.观察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1) 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 你什么时候会高兴地笑?

3.听录音机播放哭发声音,观察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情绪体验。(形式同前)

4.出示表情图,请幼儿对照一下不同情绪时脸部的表情。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高兴、快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特别想哭的时候是可以哭一会儿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应该请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助你。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圆形与生活的人密切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轮子工程师的作品

1.(搜集各种带轮子的图片自行车、飞机、摩托车、轮椅、三轮车、小汽车、卡车、火车、旱冰鞋、宝宝车、轮船等)让幼儿天观察这些是什么?哪里有轮子,哪里没有轮子。

2.讨论:这里有很多东西都是轮子工程师的作品,轮子工程师就是造轮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轮子。

二、观察并思考圆形轮子的作用

1.工程师设计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圆形的?

2.一个轮子的是什么车,两个轮子的是什么,三个轮子的是什么?四个轮子的是什么?许多轮子的是什么?

三、比较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图。有什么地方会用到它们呢?为什么它们不能做轮子?

2.如果把圆形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会发生什么事?

3.玩一玩试一试看哪些积木能滚动。

4.有一次,轮子工程师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他想用来干什么呢?原来啊,工程师把坏蛋的自行车和汽车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正方形的,这样坏蛋骑上自行车就摔跤,想开车,汽车一动也不会动。坏蛋都跑不掉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通过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较认识圆形圆滚滚、无边无角的特征,感知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轮子的自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5

活动名称:

世界地球日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及其由来

2、结合时事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儿童剧——我们的环境

2、自然灾害的课件

活动地点:

一楼多功能大厅

活动内容:

一 问题导入:

1、师幼问好,教师提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讲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二 欣赏儿童剧——我们的环境

1、故事导入

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森林里的小鸟也出来玩了,过了一会又来了许多的小动物,他们在草地上又唱歌又跳舞,哈哈他们玩得可真高兴啊!河里的青蛙也露出了头。正在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个猎人悄悄地向它们靠近了,只听“砰 砰”两声枪响,猎人向他们开枪了,吓得小动物们四处跑开,猎人出来捡起了猎物又去了别的地方。

不一会儿听见滴滴滴的喇叭声,一辆小汽车开来了,从车上下来了一些砍伐工,他们在森林里大肆的砍伐树木,一棵棵树就这样倒下了,小动物们没有了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视频短片

① 教师结合时事讲解其内容并观看视频,对自然灾害有直观了解,引出口号:“地球只有一个请爱护我们唯一的家.”

②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我们该为地球做点什么?

活动结束:教师陈述,今天我们破坏环境,小动物们没有了家,明天我们继续破坏境没有家的将是我们。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1、该活动是本班健康娃娃主题网络中的一个小子题。

2、小班的幼儿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挖鼻孔,经常把脏东西放到嘴里或把类似珠子的东西放到嘴里,有灰尘、沙子进入眼用手搓,极不安全、卫生。因此,我设计了这篇幼儿园小班常识教案——《我爱洗脸》。这对提高幼儿保护五官的意识很有意义。

3、该活动力求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而设计。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地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镜子、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竞赛游戏:

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幼儿积极参与,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2、思路明确,考虑到师幼互动,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3、内容中教师提问的一些问题,有个别令幼儿回答有些困难或幼儿不理解,这就影响了下一个环节的活动思路。

4、活动过程整体效果较好,幼儿积极性高,特别是讲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环节,幼儿很感兴趣,回答发言积极。

5、预设的目标有点高,提问的一些问题,幼儿回答不出来,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才能回答出来。

6、在幼儿尝试活动的环节中,供幼儿尝试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儿得到巩固练习。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二、活动准备

1、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引题。教师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2、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①教师摇一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幼儿食品)对声音进行模仿。

②教师摇一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③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④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一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⑤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分别打开四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⑥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一摇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感知轻和响。

①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②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一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宝宝食品)一边。

③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④教师检查,纠正。

4、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①听音乐一遍,区分响的一段和轻的一段。

②幼儿和教师一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一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一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平稳、灵活地钻过或走过障碍物。

2。用肢体模仿鱼的动作。

重点难点:

钻过或走过障碍物

活动准备:

3条蓝色的长布条,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手指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图片,讨论游戏玩法。

——我们今天玩“鱼儿水中游”的游戏,可以用什么来扮演水?

——小鱼在水中是怎么游的?

——当浪花过来的时候,小鱼怎么游?(引导幼儿发现当蓝色的水波升高时,幼儿可以钻过去;当蓝色水波落在地上时。幼儿可以伺机踩在上面走过去)。

2。请几名幼儿用蓝色的布制作水波,其他幼儿扮演小鱼在蓝色的布中穿梭。

——鱼儿在水里慢慢游。(将蓝色布双手抖动做出波浪状,其他幼儿则扮演鱼儿在水里游。)

——水波变大了,鱼在水里玩捉迷藏。(用力抖动布,鱼儿自由穿梭或跳过波浪。)

——大鱼来了,小鱼快跑。(老师或一名幼儿扮演大鱼,其他人是小鱼,玩大鱼追小鱼的游戏。)

——鱼儿累了,躺卧在水草旁休息。(扮演鱼的幼儿在水草旁休息)

3。游戏一段时间后,换另外一些幼儿制造水波,继续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幼儿四散在草坪放松休息。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滑滑梯小班安全活动教案6篇

小班冬至节活动教案7篇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优质6篇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教案7篇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6篇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教案7篇

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教案6篇

小班音乐活动小小手教案6篇

小班活动青团活动教案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