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规律进行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课堂进度的紧凑和高效,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运物品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运物品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二、活动准备:
常见的文具如:(剪刀、小刀、铅笔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运物品教案篇2
教学准备:
独木桥、小房子模型、几根跳绳、几个竹筐、小河样板、物品(自定)。
教学过程:
1、规则:在游戏继续中,小朋友不许停下,从独木桥上掉下来要重来,如果在蹦跳时停下,要重上一关重新开始,不可以踩到样板模型,双脚合拢蹦时,双脚不须分开。;看看哪一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内运的物品最多。
2、玩法:
先布置好游戏场景,按顺序放好准备的东西。可以按人数给幼儿分组。起点,一个幼儿走过独木桥,在边跳跳绳时跳过小河样板,接着跳过小房子模型,运上物品双脚合拢蹦到竹筐终点处把物品放到里面。在跑到起点让下个小朋友接力继续。
3、表扬及奖励
教学目标:
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平衡度。
玩的同时加强反应能力。
提高幼儿的蹦跳能力。
活动反思: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学会合作是幼儿进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旦表现出不合群、自私、自恋、而不能很好的与同伴合作,必然阻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纲要》指出,要培养要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现在的孩子由于不会合作,常因争抢玩具而争得面红耳赤,在游戏中常听到幼儿说:“老师说的”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获得合作的快乐,我借助游戏,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
运物品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在生活中,大班幼儿接触过许多弹性玩具,而且很感兴趣,但对弹性的特征并不十分了解,为此特设计本次教育活动。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让幼儿通过操作来感知弹性的特征,并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尝试用细铁丝等材料制作弹性玩具,并装饰。
3、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活动准备
1、细铁丝、乒乓球、小棒、各色彩纸等。
2、生活中常见的弹性物品: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拉力器”引起兴趣,了解物体的弹性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怎么玩的?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拉力器要很用力才能玩起来?
教师小结:连接拉力器的东西一条牛皮筋,当我们很用力的时候才能把牛皮筋拉长,当我们不用力的时候,它就恢复的原来的样子,这种特性就叫做弹性。
2 、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刚才我们认识好玩的拉力器,现在请你在去找一找,玩一玩教室里还有哪些弹性物品。
幼儿操作:拉拉弹簧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3 、弹性的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弹性物体有好多好多,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吗?
自行车打气,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推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4 、小制作“会跳的小人”
师: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
出示示意图
老师带来了制作“会跳的小人”的示意图,请小朋友看看,你们能看明白吗?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
老师讲解后幼儿操作。
5 、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运物品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人们常需要将一些材料、物品进行收拾、整理,而学习收拾、整理物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分类的过程。让幼儿为分类并整理好的物品制作标记,能使幼儿对标记的含义的认识具体化。结合新年给弟弟、妹妹送礼物设计了此次按物品特征及用途归类的活动,在引导幼儿按物品特征逐级归类的过程中,幼儿有序整理物品的能力和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归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2、在活动中学习有条理的'收拾、整理物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按标记或用途分类的基础。
2、教学具准备:
(1)实物10种:薯片、饼干、果冻、儿童衣服、裤子、围巾、帽子、小汽车、油泥、万花筒。(数量从4-10不等)。
(2)大小相同的塑料篓10只、塑料袋10只、纸箱3只。
(3)黑色水彩笔(同幼儿数)、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以整理礼物为情景,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种类摆放在一起。
(1)各种物品散放在桌上。“托儿所的弟弟妹妹收到许多的新年礼物,但他们不会整理,送来想请你们帮他们整理。先看看有哪能些礼物。”“怎样整理才整齐呢?”(把果冻和果冻放在一起……)“这有许多篓子可以把相同的东西放进一个篓子里,要摆放整齐。”
(2)根据幼儿整理的情况分别说说每个篓子里放的是什么礼物?有什么用?
2、学习按用途归类:
(1)讨论归类的标准:
“托儿所给了我们三个纸箱让我们把礼物装进去,你们看看可以把哪几种礼物放进一个箱子里。”“为什么这几样礼物可以放进一个箱子里?”
讨论结果:按这些礼物的用途(吃、穿、玩)分别装箱。
(2)分别将物品放进塑料袋
“怎样将这样礼物放进箱里才不会放乱和碰坏它们呢?这里的塑料袋能用吗?”(幼儿分工合作将礼物装入袋中,分别放进三个纸箱里)说说三个纸箱里都放的是什么礼物。
3、为礼物设计标记:
(1)启发幼儿制作物品标记
“这三箱礼物运到托儿所怎样让弟弟妹妹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礼物?”
(2)幼儿自己设计与制作标记
教师展示贴有幼儿制作标记的纸箱,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礼物。(箱子里有小汽车、万花筒、油泥都是玩的礼物。)
4、结束活动:
将礼物送上托儿所来的汽车。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角中,教师可提供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归类,并设计相应的标记。如:将医疗器械、理发工具、炊具等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小朋友亲自参与整理,让他们体验到有效整理物品,感受有序地进行整理的成功感和快乐感。通过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发面我要都下功夫。
运物品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几方面有条理、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件小物品
2、懂得对反映事物特点的材料要写得具体一些。
3、培养喜爱小物品的情趣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明确要求
1、揭题
2、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课文要求从哪几方面来写小物品?
※应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小物品?
3、反馈、订正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安排好介绍顺序”就是“有条理”“反映小物品的特点部分写具体一些”就是落实“比较具体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件小物品”的要求。
二、学习教材中的例文——我的小花鹿
1、指名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一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重点读议例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引读法理清第二自然段的层次
教师读第一句和圆圆的脑袋上
学生接着读一对粉红……像要跟我说话
教师读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
学生接着读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小花鹿”的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句式说,教师用板书引导)
3、齐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小花鹿”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三、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以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观察小物品
上课时请学生把小物品放在课桌上,老师可从中挑选几件放在讲台上作为教具,进行习作指导。
二、说说作文构思
1、准备介绍一件什么小物品
2、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3、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小物品。
4、你准备怎样把小物品的特点部分介绍具体
三、师生共同评议。
四、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习作交流。(抽取有代表性的习作)
1、指名读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有否基本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运物品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整理物品及有序摆放的方法,能将物品摆放整齐。
2、能与同伴一起整理物品,保持身边环境的整洁。
3、养成随时整理的好习惯,体验和小伙伴一起整理物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照相机拍摄几张活动区里凌乱的很照片。
2、空白纸、水彩笔。活动建议: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没有进行整理的活动去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让活动室变得干净整洁。
提问:看到这些照片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怎样才能让活动室变得干净整洁?让幼儿懂得活动室是我们共同的家,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大家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干净整洁。
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整理活动室,学习简单的整理物品及有序摆放的方法。
(1)请幼儿自由结合,3~5人一组,并讨论制定没组的活动计划,引导幼儿观察本组要整理的活动区,根据本活动区的特点讨论怎样能整理的即快又整齐。
(2)幼儿分组整理,教师巡回指导,并将幼儿收拾整理的过程和劳动成果用照相机或录像机拍摄下来。
(3)组织幼儿交流:哪一组整理得又快又整齐?你们用什么方法整理物品的?
帮助幼儿总结出:整理物品可按照物品的用途分类摆放,或按照名称、大小、长短等基本特征整理。
(4)请每组幼儿根据自己整理的物品,用简单的符号做成标志,贴在此类物品的下方,再次检查物品摆放的是否整齐。
3、组织幼儿观看照片或录像,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喜悦。
(1)观看整理过程,教师提出问题:整理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2)观看整理的活动室,组织幼儿讨论:看到整洁的活动室,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以后应该怎样做?
(3)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整理?如:走廊、院子、社区、自己的家等。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得整洁呢?
运物品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与人们的关系。
2、尝试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三、活动准备
细铁丝、画纸、圆柱体、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四、活动过程
1、出示“会跳的小狗”引发兴趣,了解物体的弹性
师:“汪汪汪”我们班今天来了两只小狗。你们看,小狗跳得多开心呀!我们欢迎欢迎两只小狗好吗?不过两只小狗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问题,想听听是什么问题吗?
师:“汪汪汪”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跳起来的吗?请2—3人回答。
师:我们听听小狗是怎样回答的,好吗?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身体下有弹簧,潘老师用力把我压下去,下面的弹簧变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师一松手呀,我们就跳起来,弹簧呢也就恢复原样了。”
教师小结:噢,原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力时,又恢复原状,这就叫物体的弹性。
2、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师:两只会跳的小狗还给我们带来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请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这些好玩的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拉拉皮筋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玩的是什么?是怎样玩的?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小结。
3、弹性的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也有弹性?这些物体为什么要有弹性?(引导幼儿回忆,举例有弹性的物体,并说说弹性的作用。)
教师小结:有弹性的物体很多:自行车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椅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4、小制作“会跳的小人”
师: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出示示意图)
师: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教师讲解)
5、幼儿操作。
6、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文章来
运物品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