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5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完善的教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补充,教案写好了能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错误,进而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5篇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学校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大于天"。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特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初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2、教幼儿学习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及常见的交通标志。

3、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技能。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三、活动准备:

安全环境创设,安全小故事,安全儿歌,交通标志,防火演练等。

四、活动内容

1、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及尖锐物品和他人打闹,在使用小剪刀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戳伤,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更不能抓、咬、打他人。

2、教育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3、教育孩子要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特别是发生火灾怎么打火警电话、怎么逃生。学习110、119、120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

4、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陌生人的话,未经家人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了解应对敲诈、恐吓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他人求助的意识。

5、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6、消防演练,组织幼儿进行一次防火演练,教育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重心,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安全小儿歌

1、小朋友,要警惕,异物不放囗鼻里。

2、水果刀,大人用,等我长大才能动。

3、火灾逃生有技巧,湿巾捂鼻弯腰走。跟着老师不乱跑,听从指挥好宝宝。

六、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篇2

“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保证学生能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平安返校。学校利用晨会以及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或通过校讯通争取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学生、使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一、防溺水教育。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学校作出以下“六不”规定:

1.不准私自下河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防交通安全教育。时刻要牢记交通安全,时刻遵守交通法规。对交通安全作出“六不”:

1、不闯红灯;

2、不骑无刹车装置的自行车(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

3、不骑车载人;

4、不乘坐无牌无证和超速超员车辆;

5、不跨越道路隔离护栏;

6、不在道路上追车嬉戏或抛物击车。

三、防拐骗教育。放假期间学生不允许私自外出,如确实需要外出,必须由家长带领,或者经家长同意后方可外出,必须注意随时和家长联系。出门在外时不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能和陌生人走。

另外,各班级还要教育学生注意不玩火、不触摸带电物体、不乱动煤气、汽油等易燃物和一切有危险的物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三无”食品,防中毒事故发生等。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篇3

教学活动名称:

交通安全小卫士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3、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并能在游戏中做出相应反应。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2、难点: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并能在游戏中做出相应反应。

活动准备:

1、小熊猫头饰、小汽车模型、魔法棒各一;

2、红绿灯、向左转弯、向右急弯路、禁止掉头、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危险、停车场标志各一;

3、魔幻的音效、《甩葱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扮成小熊猫乐乐,开着小汽车入场,告诉幼儿自己是从童话世界来西安旅游的,但是对于西安的交通规则却一点也不知道。魔法爷爷让乐乐先学习了规则再来,可是乐乐等不及了,魔法爷爷没有办法,只好给了乐乐一根魔法棒,让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使用。乐乐收好魔法棒,踏上了去大雁塔的旅途。

[基本部分]

一、情景表演,从幼儿最熟悉的交通标志入手

请配班老师扮成交警,配合表演。情景一:乐乐闯红灯被交警拦下;情景二:乐乐不认识向左转弯标志,撞到墙摔了个大跟头。在表演过程中要请幼儿告诉乐乐为什么错了。

摔了个大跟头的乐乐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实在是太危险了,于是请幼儿帮忙想办法,怎样才能快速地使乐乐变得知道各种交通规则。如果幼儿不能提示魔法棒,乐乐就自己想起来。请一名幼儿上来手拿魔法棒,所有幼儿一起念咒语“乌拉乌拉变”,大家一起帮助乐乐。变化的同时播放魔幻音效。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乐乐在开往大雁塔的途中又遇到了很多交通标志,分别是向右急弯路、禁止掉头、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危险、停车场标志,请幼儿看一看这都是什么意思,不认识的乐乐加以说明。在大家的帮助下,乐乐最终顺利到达了大雁塔。

三、进行“开汽车”游戏,巩固幼儿对常见交通标志的认识

请幼儿站成两队,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和乐乐一起游览西安城。在游览过程中配班老师会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请幼儿辨认并做出相应反应。

[结束部分]

请幼儿跟乐乐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交通标志是不认识的。在《甩葱歌》音乐声中,教师带着幼儿退场。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投放相关材料,请幼儿进行“我是小交警”情景游戏;

2、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幼儿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篇4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xx年4月开始到5月结束,历时6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① 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

② 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

③ 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 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端午节的习俗引申出:挂菖蒲艾草、挂钟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龙舟等。

⑤ 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生成子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端午活动大搜索

子课题五:端午诗词大传唱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89人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② 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 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② 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 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注意提前预约时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 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计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附1:小课题研究方案兼结题报告,方案设计只填写前半部分

第二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参与相关

的实践活动、采访调查有关人员、或亲身体验实践。

三、活动过程:

1、实践过程的指导

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翻阅图书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基本掌握,教师只需提出一些活动要求。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重点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按照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a确定采访内容,设计好采访问题;

b确定采访记录形式;

c提前与被采访的人预约时间;

d小组内分工合作,有需要地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参加。

2、学生实践活动具体情况:

⑴ 5月6日 学生到办公室采访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卞老师:

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由来大探秘组)

①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听说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怎么和屈原有关系呢?除了屈原说之外还有其他的传说吗?

② 端午节有重五节,端阳节之称,还有其他的别称吗?

⑵5月6日 学生到办公室上网搜查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关视频及端午节的别称 (陈宇交其他学生怎样上网查找资料)

⑶ 5月7日 一组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校部分学生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然后去学校图书馆翻阅图书,查找关于端午节的美食,了解粽子的品种、形状等。

⑷ 5月10日 在学生家采访学生戴超群的奶奶

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活动大搜索组)

① 奶奶,您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您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啊?

② 奶奶,您说的这些习俗,现在怎么不见呢?大家也只是在端午节的时候

会吃粽子而已 ,以前的习俗难道人们忘记了不成?

⑸ 5月11日 一组学生来到学生的邻居家,学习包粽子,认识苇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手学包粽子。

⑹5月13日 一组学生先去图书馆查找端午节的诗词童谣,后回到教室内举行童谣赛,并制作端午节的手抄报。

⑺ 5月14日 学生邀请美术老师在教师内指导学做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亲手制作并在小组内展览。

第三阶段 阶段小结

一、活动时间:2周

二、活动目标:整理并完善资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3、进一步完善好子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4、各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5、做好展示汇报时的人员分工,并认真做好汇报展示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 成果汇报阶段

一、活动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明确标准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共同进行了《粽情飘香话端午》的研究性学习,今天是我们展示汇报的日子了。

下面我宣布:《粽情飘香话端午》实践活动展示会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

(二)小组汇报 展示成果

各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汇报

第一小组:端午由来大探秘

1、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汇报: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的传说

走近屈原

2、学生评价

第二小组:端午美食大荟萃

1、学生汇报:说明调查结果 了解五黄餐

了解粽子的发展变化及其形态、品种、营养

粽子赞

2、学生评价

第三小组:端午才艺大比拼

1、学生汇报:认识苇叶 打苇叶

包粽子 品粽子

交流活动日记

送祝福

2、学生评价

第四小组:端午诗词大传唱

1、学生汇报:诗词朗诵

童谣传唱

手抄报欣赏

2、学生评价

第五小组:端午活动大搜索

1、学生汇报:采访了解端午习俗

认识艾叶和菖蒲

赛龙舟

2、学生评价

(三)收获感言 点评小结

1、同学们在今天的展示汇报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2、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迈入了中国节日文化的大门,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吧!

(四)作业设置 课外延伸

继续进行其他传统节日的研究。

(五)板书设计

粽情飘香话端午

四 活动评价

1、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

2、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家长

完成评价表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上学放学路上。

教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尔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须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领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

教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在车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须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倾、手要抓牢车架,并要随时提醒骑车人不能太快,弯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车;骑车时不能接听手机、更不能打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测。

4、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绝对不准载人逛路。

5、如节假日进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横穿街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并要左右观看待没车时快速通过。

(四)课堂议论。

1、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学生之间可互相补充,对照自己的不足,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3、谈谈你们耳闻目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引导学生知道小心能行万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终生呵护的道理。

(五)课堂发言及总结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5篇相关文章:

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通用7篇

端午节主题教育总结5篇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演讲稿5篇

饮食安全班会主题班会教案5篇

体育活动主题班会教案5篇

防震主题班会教案5篇

幼儿大班主题班会教案5篇

九年级主题班会教案5篇

校园防疫主题班会教案5篇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5篇

端午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