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详细规划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使教学更加有趣,老师们在编写教案时应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螃蟹的基础上,学习用折、编的方法制作螃蟹。
2、激发幼儿对做做玩玩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纸条、彩纸、胶水、纸盒、课件
活动过程:
一、 谜语引出主题 钳子一双,尖刀八把, 身披盔甲,横行天下。
二、 利用课件、观察螃蟹的外行特征。
1、 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2、 螃蟹有几条腿?
3、 螃蟹头上两个大大的象剪刀一样的是什么?(螯)
三、 学习制作螃蟹 小朋友,你们想来做螃蟹吗?老师做了一个螃蟹,你们看。
(一)出示范例,提问: 老师做的这个螃蟹用了哪些材料? 你们猜猜我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示范讲解
1、我用折纸的方式做了螃蟹的身体,用长条纸通过折然后用胶水贴做了螃蟹脚
2、螯是用纸剪成的。你们想学吗? 重点讲解编纸的方法。
3、提示注意卫生。
(三)幼儿操作
1、 介绍材料
2、 在制作的时候想好先做脚还是先做螯。
3、 使用双面胶,撕下的纸放入指定地方。
4、 注意地面的整洁,及时把废纸捡起来。
5、 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现交流
1、给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螃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你的螃蟹会爬到哪里去。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丰富多样和装饰特征。
2.尝试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
3.体验制作面具以及运用面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面具欣赏ppt,面具实物若干,背景音乐。
2.幼儿进行过装饰画学习,有运用水粉作画以及运用粘贴材料进行制作活动的经验。
3.不同造型的面具底板,各种易粘贴辅助材料及半成品材料(如纸环、纸卷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对面具的了解。你们知道面具吗?你还见过或玩过哪些面具?
二、观察欣赏面具范例,感受面具的多样和特别的装饰。
1.欣赏面具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面具的特别之处。
2.进一步观察欣赏不同类型的面具图片和实物面具,引导幼儿从面具的色彩、装饰特点进行观察。
3.幼儿戴上面具,体验变脸后心里产生的变化。
三、共同探讨面具的装饰方法与制作步骤。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面具的`装饰方法,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教师介绍提供的面具底板材料(平面、立体、半面、自制)和辅助材料。
四、幼儿创作自己的面具,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了解工具材料的操作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面具创作。
2.教师观察幼儿在创作中的表现,引导幼儿解决遇到的困难;关注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
五、幼儿跟随音乐。体验戴上自制面具变换角色进行游戏的快乐。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刻画西红柿,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添画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发现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纸、笔
活动过程:
图片观察
(1) 整体观察
师:这是什么?(出示ppt西红柿)长的怎么样?
(2) 局部观察
师:西红柿的果肉、果皮、叶子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
师:西红柿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呢?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二、刻画西红柿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西红柿:画这个西红柿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这个西红柿画下来,看谁画的最有意思。
三、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添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西红柿现在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画成具象的图画,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西红柿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四、创造作画
师:原来西红柿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西红柿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来,你们可以变整个西红柿,也可以变西红柿的一个部位,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谁变的西红柿最独特。
幼儿作画,师提出作画要求:
1.安静作画,将自己柠檬变得独特不和别人一样。
2.画完将笔盖盖好放回笔筒。
教师个别指导,给予遇到困难的幼儿一定的帮助、启发、引导。
五、评析作品
1.同伴互动欣赏评价。
2.教师肯定评价,特别是肯定有创意的作品。
反思:首先,我的这节课是大班美术借形想象画西红柿,就是先将西红柿写意画在白纸上,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添画成自己的作品。
其次,我在课堂的评价环节上还需要再不断的努力。孩子的自评,他评,师评,我评在评价孩子方面,我的评价应该更具体一些,不应该是简单的“好,不错”、“你真棒”等等。应该把孩子好的地方说得更具体,不好的地方也要指出来,并告诉他什么是对的,这样孩子才更明白自己哪好哪不好。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蝴蝶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教会孩子们利用卫生纸制作出美丽的蝴蝶。
活动准备
皱纹纸,魔带(能捆住东西的),棉布,胶水,签字笔,颜料,毛笔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蝴蝶。
-我是一种喜欢花的昆虫。
- 我有很漂亮的翅膀,我总是翩翩起舞,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蝴蝶。
-你见过蝴蝶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条纹?
-你在哪儿见到的蝴蝶,它正在干什么?
- 看过蝴蝶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蝴蝶的特征和习性。
-你摸过蝴蝶吗?摸起来感觉怎么样?
- 蝴蝶翅膀上的粉末是什么呢?为什么它翅膀上有粉末呢?
(蝴蝶翅膀上的麟粉可以保护它的翅膀。 麟粉里脂肪的成分很多,具有防水的功效,所以蝴蝶在雨天里也可以飞翔。)
-蝴蝶以什么为食呢?它是怎样吃到花蜜的呢?
(蝴蝶的嘴长得像长长的管子,可以把花蜜吸进嘴里吃。)
- 蝴蝶是怎样找到花蜜的呢?
(蝴蝶用腿来寻找花蜜。蝴蝶的腿上有一种器官,这个器官可以找到像花蜜一样的甜味。)
-蝴蝶为什么要舒展它的翅膀?(蝴蝶的翅膀可以调节体温,天气缓和的时候为了多吸收阳光它就会舒展开它的翅膀。)
3.研究制作蝴蝶。
-制作蝴蝶需要哪些材料呢?
- 利用皱纹纸怎样制作出蝴蝶呢?
4.用皱纹纸来制作出蝴蝶。
① 把皱纹纸剪成正方形准备好。用有花纹的薄棉纸也可以。
②从两边掐到皱纹纸中间的位置。
③用魔带绑住纸的中间,做出蝴蝶的样子。(如果没有魔带用其他的绳固定也可以。)
④ 用签字笔装饰好皱纹纸,然后用棉布蘸上颜料印出蝴蝶美丽的花纹。
⑤ 把完成的蝴蝶粘在活动纸上。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做好的蝴蝶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活动图片]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一天晨间活动时,我发现好几个小朋友围着小蕾在谈论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小蕾正向大家展示她的桔红色手指甲,她兴奋地说:“漂亮吧?这是我星期天下乡时表姐帮我染的,表姐说这不是指甲油,是一种叫凤仙花的汁染的。”“什么?植物也能当染料吗?”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设计了本活动,意在良好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达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感知有些植物经过加工可以做成染料。
2.能大胆操作尝试,给某些材料染上果蔬汁。
3.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通过艺术品制作,培养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紫萝卜、青菜、草莓、鲜橙的汁,新鲜草莓,榨汁机,果蔬卡片,集体记录卡,个别记录卡,塑料片,木头片,薄铁片,白棉布,宣纸,棉花,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烧杯里的各色果蔬汁,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些漂亮的有颜色的汁水,说说看,有哪些颜色?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汁水吗?”
提示语:猜猜看,还可以闻一闻,再和你旁边的小伙伴商量商量。
二、榨汁实验,集体记录
1.取草莓,用榨汁机现场榨汁。“刚才你们回答得对不对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现在来看老师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榨好的汁可以请幼儿品尝)
2.“我们再来猜一猜,你桌上的这些汁水分别是用什么果蔬榨成的。”
3.师生共同记录。
提示语: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到前面来任抽一张果蔬卡,然后贴到相应的一栏里,看谁贴得又快又对。(见“集体记录卡”)
集体记录卡
各色果蔬汁
果蔬卡
4.扩展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吃过哪些有颜色的水果、蔬菜?
三、染色实验,幼儿操作
1.桌上有各种材料,请幼儿对照记录卡清点材料,并作预测“这些材料能不能用今天提供的果蔬汁给它们染上颜色”,能染上果蔬汁的材料,就在下面打v,不能染的,就打x,记录在预测一栏里。(见“个别记录卡”)
塑料片
木头片
薄铁片
白棉布
宣纸
棉花
预测
实验结果
2.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果蔬汁做染料,分别试一试各种材料能否染色。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给予帮助和指导。
小结:各种有颜色的水果、蔬菜里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除了可以食用以外,还能做成天然的、环保型的染料呢,真有意思啊!
四、发散思维,集体创作
请幼儿用桌上的一种或几种能染色的材料来制作工艺晶,如染纸、棉球沾色画、滴色染布、紫萝兰印章、扎染等。
五、展示作品,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小实验,看看还有哪些蔬菜、水果的汁也能染色。
注意事项
1.果蔬应在活动前清洗干净再榨汁,便于幼儿品尝。
2.因为果蔬汁和一般的颜色水比起来较浓一些,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会粘些在材料的表面,如铁片、塑料片的表面也会粘上颜色,幼儿会误认为这些材料也可以染色。在操作中,要另外准备一些湿布,让幼儿把浮在表面的果蔬汁擦掉再来区分它是否能染色,理解“能染色”是表示果蔬汁可以被某些材料吸收。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⒈观察班牌主要特征,会用美术语言合理布局班牌内容。
⒉能够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设计体现班级特色的班牌。
⒊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设计的班牌,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物质准备:卡纸、太空泥、彩纸、水彩笔等,教师自制课件,各种班牌图片。
⒉经验准备:对班牌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结合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各种班牌,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⒈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班牌的特征提问:你最喜欢哪种班牌?它是什么样子的?
⒉班牌上的图案是什么意思?数字表示什么?
二、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班牌
⒈提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班牌?
⒉请幼儿个别讲述自己的设想,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意。
⒊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和材料来设计班牌。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观察。
⒈引导幼儿画出班牌的特点
⒉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合理布局,可添加相关内容。
四、引导幼儿分享、交流,体验创作的乐趣。
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展,鼓励幼儿向同伴、老师介绍自己的设计的班牌。
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