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7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弘扬正气,引导良好风气用用意,咱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内容完整,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7篇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1

一直在路上的“牛”书记

奔走于村寨之间,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取福利,不辞劳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就是_镇党委书记——_。今天“基层干部争先锋·脱贫攻坚展风采”专栏播出,_:一直在路上的书记。

还没到上班时间,_就在办公室忙碌的整理着资料,准备下乡实地调查_镇危房改造的情况,到办公室仔细的交代了工作以后,_就出发来到了_村官家地组的贫困户何顶才家中,与他亲切的交谈。

详细的了解了何顶才的家庭情况以后,_又和他拉上了家常,鼓励他发展产业,早日脱掉贫困户的帽子。

从何顶才家出来,_又到了其他几户危房改造的村民家中,给他们提建议、出主意,在查看了危房改造后,_又到了官家地组的_牛养殖场查看_牛的养殖情况,与养殖户交流养牛的经验。

_年底,_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摸索,创造性的提出了“五户联保”的_牛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_镇全镇10个村已实现全覆盖,参与农户170户,共养牛852头,“五户联保”经验在全县上下推行,为_的产业脱贫翻开了新的篇章,大家也亲切的称他为“牛”书记。

从官家地组出来,一路崎岖,_又来到了纸厂村村委会,指导工作人员收集资料,随后又叫上相关的负责人到纸厂村庭院硬化的施工现场去实地调查。

夕阳已经快落下山坡,早已过了下班时间,_的工作却还没有结束,因为放心不下蔬菜、水果种植的情况,_又到了小寨村的水果种植基地,向村委会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种植和收成情况,看到娇艳欲滴的新鲜提子和农民忙碌的身影,_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夜幕降临,_又转到前进村,在村民家中组织召开群众会议,就移民搬迁的工作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这就是_自_年以来就任_镇党委书记以来的工作常态,一心一意扑在岗位上,奔走于村寨之间,为_人民谋福利、谋发展,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这是_始终坚信的工作准则,同事都评价他为“一直在路上的书记”,正因为这种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精神,_才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爱戴。

_镇共有人口2.4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就占了4611人,为了让这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_紧密围绕中央、省、市、县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在_镇积极发展_牛养殖、蔬菜种植、茶叶种植等多种产业,为人民群众真正的谋福祉,创新路。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2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表彰大会现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其中,总书记第一个给重庆人毛相林颁奖。

毛相林是重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曾获评2020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时代楷模和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

他带头修路的点滴,就是他带着下庄脱贫的“足迹”。毛相林被人们称为“当代愚公”。

毛相林坚守偏远的下庄村43年,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历时7年铺就一条“绝壁天路”。

为了修通这条路,毛相林号召劳力全都上工地;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在短短五天时间里,村民们凑出了3960元钱。

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毛相林又用自己的房子做担保,以个人名义贷款1万多元。

7年时间里,有6人为“天路”献出了生命。在他的带领下,下庄人不向现实低头,坚持向荆棘遍布的大山要路。

2004年4月,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蜿蜒伸向山外。从此,从下庄到巫山县城,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下庄村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路通了,但如何让下庄脱贫摘帽?

毛相林摸索“脱贫路”,带头种过漆树、养过蚕、栽过桑,从蛮干到巧干,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

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5年的坚持不懈巩固了脱贫成果:2020年,下庄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较20年前收入增长了40倍。

摆脱贫困后,毛相林没有止步,他又带着大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下庄人用血肉之躯建成的“天路”,已经成了他们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返回目录>>>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3

_年12月26日明德学校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转化到具体的工作成效上。省委将在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全面部署。当前,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总要求,按照“四个切实”的工作部署,深化研究,理清思路,制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一要进一步落实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结构、环境的关系,在抓好质量、结构、环境的基础上,力争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着力引进一批体量重、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聚集强度高、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的产业集群。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4

“组织派我来驻村,就是给了我一次锤炼意志、锤炼作风、锤炼内功的机会,能为群众做些好事、实事,我感到幸福和满足,这将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2017年8月,____来到漳县武阳镇何家山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发扬艰苦奋斗、严谨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发挥指导、协调、宣传、服务作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扎实走访入户,当好“调研员”

进百姓门,聊家常话,解群众难。漳县武阳镇何家山村基础差、底子薄、贫困户数多,____和其他帮扶队员进村入户、调查摸底,用1个多月的时间集中走访了全村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摸清吃透贫困底数,动态掌握村经济产业发展动向、村民的发展诉求和生产生活状况,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他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帮扶队员和贫困户代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何家山村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三年规划》《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和41户贫困户“一户一策”帮扶工作计划等,进一步理清了帮扶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为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抓好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搞好对接协调,当好“勤务员”

____坚持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脑勤多想、腿勤多跑、手勤多做、嘴勤多讲,充分发挥了对接协调作用。

2017年以来,____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5万元,完成村巷道硬化7.5公里,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处、村集体经济小商店1处,为全村配备垃圾箱4个,在村道两侧新植树600棵。在他的积极协调和省工信委的大力支持下,何家山村新安装路灯17盏,为村部配备电脑4台、打印机2台、led显示屏1块。目前,该村实现水泥硬化巷道户户通,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村阵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如何提升贫困户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____思考最多的问题。结合省工信委开展的“一企一村”帮扶活动,他先后3次邀请省内知名中药企业到村调研,对如何建立科学种植模式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改进种植品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确定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并计划在全村集中种植金银花,力争在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

帮办惠民实事,当好“服务员”

到村任职以来,____尽心竭力帮助群众谋好事、解难题、办实事,紧紧围绕“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积极衔接有关部门,集中精力谋发展、帮民富、惠民生,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

今年以来该村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7户、中药材种植项目25户50亩,在全村贫困户中选定公益性岗位人员6名,组织电焊和挖掘机等务工技能培训11人(次)、种养培训27人(次)、电子商务培训1人,发放化肥300袋、地膜150捆、甜高粱种子13公斤。同时,他还注重发挥其他帮扶力量的作用,2017年在省工信委的支持下开展了冬季助学活动,为全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赠送书包、文具、保温杯等学习用品59套。2018年新春之际,给全村56户贫困户每户派送了100元话费,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在去年困难群众大排查工作中,____得知五保户梁兴福生活比较困难,就自己出资给他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赵军芳因患肾炎须每周做透析,____积极帮其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刘福红之子刘爱龙腿伤痊愈未外出务工,杨富保之女杨红秀高职院校毕业后待业在家,他第一时间向有关企业进行了用工推荐。细微之处见真情,村干部和群众都亲切称他为“老蔡”。

加强队伍建设,当好“指导员”

____从“三会一课”制度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思想交流经常化、议事程序规范化、落实制度严格化等方面入手,抓好村“两委”班子、驻村帮扶工作队两支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落实,进一步发挥了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了帮扶工作队干事创业的热情。他充分利用上党课和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时机,组织党员、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各级扶贫政策,开展种植技能培训,介绍脱贫致富典型经验。今年以来,已组织全村党员、群众开展集中学习培训7次,参加人员160余人(次)。通过教育培训,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

今年3月,____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但他没有请一天假,带上药奔赴驻村一线,坚持完成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耽误不得。我做的是一个驻村干部应尽的职责。”____说。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5

2017年5月,一部根据“焦裕禄”式好干部、“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已故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爸再爱我一次》日前在贵阳杀青,电影通过艺术化手法,再现了姜仕坤担任贵州晴隆县委书记期间的感人故事。此片由贵州省文联、贵州省电影家协会联合摄制、贵州温暖四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汇聚了由立平、牛犇、寇振海、范艳华、邓钢、吴丹尼等艺术家和演员,该片导演由青年音乐才俊熙道担任。影片大部分场景是在姜仕坤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贵州晴隆拍摄的,拍摄期间恰逢姜仕坤逝世一周年祭日,剧组在拍摄现场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拍摄后,由立平感慨颇多,他说:“姜仕坤是贵州人的骄傲,是苗族人的骄傲;扮演姜书记的过程,也是向他学习过程,感受他人生的过程....。.他比我还年轻,46岁就英年早逝,我很痛心,想演好姜书记,光靠演技是不行的,更需要演员的真诚....”

姜仕坤因心脏病突发,去年4月12日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工作期间一直患有痛风、心肌梗塞等疾病,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在他担任县委书记期间,积极倡导发展晴隆羊等地方产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羊书记”。他常年深入田间村镇,平均每天235公里车程,为晴隆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付出了巨大努力。

由立平说:“说实话,第一次读姜仕坤的事迹后我便入戏了,这样好的县委书记可歌可泣。他事迹不是轰轰烈烈的,但在平凡的事迹中却渗透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他的人格魅力,社会需要这种力量。该片属于传记电影,我演他要时格外用心,除了要掌握他的事业线和亲情线外,他的身体状况也是一条线,这个我不能忽视……”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6

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期以来,通化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要抓紧、脱贫攻坚不放松,围绕支持打好贫困乡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总体战开展民主监督,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通化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组织包保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不见面”的宣传方式,对包保的贫困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并询问贫困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等,使贫困户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疫情是今年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因素,精准施策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举措。督查中市纪委市监委督促地方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稳步落实,逐县逐村逐户提出克服疫情影响的具体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农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工等难题。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监督,促进驻村工作队更好发挥作用,促进脱真贫、真脱贫。

市纪委市监委压实责任,通过调研督导、精准问责等方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系统梳理总结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践经验,探索完善专项监督工作制度,推动民主监督工作创新发展。坚持防控和扶贫两手抓、两不误,通过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增加公益性岗位、动员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指导村合作社复工复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举措,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疫情挡不住春回大地,阴霾遮不住万物复苏。通化市纪委监委,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筑牢战斗堡垒、彰显使命担当,让党旗在农村战“疫”和春耕备耕一线高高飘扬。尽显纪检人的忠诚干净担当。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篇7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 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 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 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 不懈怠 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 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 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 扶贫产品销售 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 找出路。

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 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 微信助力花农卖花 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 网上招聘会面试会 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 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 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 定向脱贫,产业 产品 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 电视 led流动屏 走字屏等常见的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 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对标先进事迹7篇

攻坚先进事迹材料7篇

学习对标先进事迹5篇

对标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5篇

个人对标先进心得体会推荐8篇

小学对标总结报告最新7篇

个人对标先进心得体会8篇

小学对标总结报告通用7篇

对标先进教师心得体会8篇

教师对标先进心得体会8篇

脱贫攻坚对标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