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儒的先进事迹7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每天的生活里,每个人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大家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只有在认真分析了人物事迹后,我们写出的事迹材料才是有价值的,以下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肖文儒的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7篇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1

肖文儒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业38年,他参与700多起事故救援,助力救出1000多名被困人员,用英勇无畏和专业细致守护生命。

今年1月初,山东栖霞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矿工被困600米深井下。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救生孔提前两天被打通,井下传回了敲击声。

历时14个昼夜,肖文儒超前预判,沉着指挥,11名矿工安全获救。

井下救援险象环生,从业38年,每一次肖文儒都冲锋在前。

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肖文儒5次下井勘察,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

2017年,辽宁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驻守井下11个小时指挥救援,被困83人全部获救。

肖文儒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参与编写了10万多字的各项救援手册,组织培训了91支国家救援队伍,推动中国矿山救援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2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那时候,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苦,大小事故时有发生。肖文儒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同地区上千个煤矿,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当时老队员常说,什么叫救护队?就是‘身背呼吸器,手拿斧和锯,井下着了火,只有打密闭’,这四句话充分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的整体水平和处置能力。”

戴上呼吸器,就要与外界隔绝,耳朵里全是自己呼气和吸气的声音。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到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火区打密闭,忍受常人难忍的高温与高湿的“折磨”。肖文儒说,这让他感到,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说:“如果我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也就是坚定了我‘择一事、终一生’的决心。”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因为只有下井掌握第一手资料,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救援过程中,在打通从地面至被困人员的钻孔后,被困人员从600多米深的地下深处,通过直径10厘米的钻孔传递上来2张纸条,上面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当这两张纸条从井下传递上来时,肖文儒在为幸存矿工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从业以来从未有过的责任与压力。肖文儒说:“这两张纸条,就说明人还活着。那已经是发生事故的七天七夜了,这些活着的人必须要救出来,感觉责任更加重大。钻孔只是维持着他们生命,但是还要有个逃生通道,也就是救援通道,我们就主要围绕着清理井筒。当时井筒也塌落堵塞得很严重,说实话压力也很大,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你把握住这个怎么做都不过。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把被困人员救出来。”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吃住在一线,反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这次救援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所以这是非常光荣的职业。”

肖文儒曾说,“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景”。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13年吉林通化八宝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17年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2019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参加工作38年,肖文儒参与、指挥和指导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年均出差100余天,最多的时候一年200多天。肖文儒说,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尽一个应急人的天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他就无怨无悔,冲锋在前。“我从事了30多年的应急救援,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事故现场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有每当我们付出艰辛,最后把被困人员成功救出之后那种幸福和喜悦,所以这个工作让我觉得值!什么叫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守夜人’就是我们要站好岗、值好班,守护百姓的安全。”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3

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

很多人不知道,

肖文儒的心脏放了3个支架,

在很多人看来,

快要退休的他

应该做好退居二线的准备了。

可他一刻也不舍得离开一线。

2017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

他不顾自己血压升高,

就着凉水服下降压药依然坚守在现场;

2021年4月,新疆丰源煤矿透水事故,

他风餐露宿奋战了一个多月

才从救援现场撤离。

整整38年,

在这个险象环生的战场上,

有一点,肖文儒从来没有变过,

那就是始终坚持

“生命至上、向险而行”;

但也有一点,肖文儒是变化的,

那就是从事应急救援工作

他和战友们心底的那份信心和底气!

肖文儒曾无比骄傲地说:

现在全世界最好的救援设备

都在我们中国,

我们的队伍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

去年,国外发生一起重大事故灾害,

需要用到一个大型盾构机,

全世界找遍之后发现,

全世界一共两台,都在中国!

在中国,面对事故灾害,

没有“救,还是不救”的选择,

只有不惜一切代价、

想尽一切办法、

穷尽一切手段,

做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

近年来,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下降。

2020年,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历史最低、

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历史最低的历史性成绩。

截至今年10月,

全国已连续25个月

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这是肖文儒给应急救援人做出的表率,

更是中国人在应急救援

这张世界考卷上写下的

中国答案!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4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加工作38年来,先后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余名,在多起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大爱谱写生命赞歌。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

肖文儒: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每一天我们都不断出动,处理事故。

肖文儒说,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

肖文儒:如果我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

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肖文儒:分析准、判断清,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救援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安全的救援。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反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

肖文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应急救援是九死一生的工作,但肖文儒逆向而行,一干就是38年。在瞬息万变的事故现场,他运筹帷幄,以专业敬业、勤业乐业,书写了一个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大爱、对事业的热爱。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5

在救援中,仅矿山二次爆炸,肖文儒就经历了4次,每一次都命悬一线。

事实上,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矿山企业大多是地下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多种致灾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这些致灾因素在井下有限空间内交织叠加,产生高温浓烟、二次爆炸等次生灾害。

肖文儒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他曾带着两名队员对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进行救援。当时,该煤矿通风不良,矿井下积存的几十吨煤尘在中部巷道发生自燃。“那真是生与死的考验,水与火的洗礼。”现在想起来,他仍忍不住感慨。

到达现场后,肖文儒和队友举起水枪开始灭火,但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搅起了更多煤尘,火光跟着就冲出来了,井下发生了二次爆炸。提前预判到这一情况的肖文儒,让队友们“全部趴下”。而趴在地上的肖文儒手持水枪继续灭火。肖文儒说:“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

2018年6月5日,辽宁省本溪市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根据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雷管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多人被困在600多米深的地下。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首次创新应用钻孔救援技术,会同各方力量逐个_难题,11名矿工在被困14天后成功获救,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

在救援过程中,被困人员通过钻孔传递上来两张纸条。第一张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第二张写着:“麻烦再送一部电话,做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

在700多次“生死营救”中,每一次都是肖文儒和战友们从死神手里抢人。从上世纪80年代太原大大小小的矿山事故救援到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救援,到2019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再到今年山东栖霞笏山金矿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很多重大事故的救援现场,都有肖文儒“逆行”的身影。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6

2021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

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他却很平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19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19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篇7

每一个精准的判断、

都源于对科学的敬畏!

2017年10月,

辽宁省阜新市万达煤矿

发生井下透水事故,

8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

当时,已经是矿山救援中心

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第一时间

奔赴现场。

当听到局部瓦斯达到4%时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4%意味着什么?

一个火花、一根铁丝的碰撞,

哪怕衣服的摩擦都可能发生爆炸!

此时,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都集中到了肖文儒的身上。

肖文儒没有轻易做出判断,

而是坚定地对大家说:

我要亲自下井去看看!

面对所有人的劝阻,他只说了一句话:

事故现场瞬息万变,

我自己下去看看才能做出

科学的研判分析。

下井实地勘察后,

肖文儒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水若不及时排出,

83名矿工可能随时

面临瓦斯浓度过高窒息死亡;

可若加速排水,

随时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在直面生死的关键时刻,

肖文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排水与稀释瓦斯浓度同步进行!

这样的操作任凭谁心里也没有底,

“83个人,出了问题怎么办?”

为了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肖文儒当场拍着胸脯说:

“别怕,出了问题我负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肖文儒一边指挥调整回风系统,

一边优化稀释瓦斯方案。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

眼睛死死地盯在瓦斯监测仪上。

20多分钟之后,

瓦斯监测仪终于停止了报警,

浓度下降到了1%以下。

最终,83名矿工成功获救,

救援人员无一人伤亡。

在一次次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肖文儒的敢于拍板、担当作为,

让很多人由衷地夸他一句:

老肖的胆子是真大!

这样的精准判断出现在多次救援中,

作为指挥者和决策者,

肖文儒深知:临场的每一个抉择,

每一个精准的判断、

每一次从没人干过、

书本上没有见过的超常规的操作,

其实都源于对科学的敬畏,

源于常年累月的经验积累,

更是源于他所投入的

超乎寻常的心力与毅力。

肖文儒有一个习惯,

每一次救援回来,

都要完整地分析事故原因,

复盘整个救援的过程,

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研究再研究!

38年来,他记下的笔记有几十本。

他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

组织起草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管理规定》

?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规定》,

用制度织密救援人员的“安全网”;

而由他主编的,

浓缩了他38年救援经验的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

更是被广大救援队员

誉为应急救援的“宝典”。

一本本笔记、一册册书籍,

是他用了38年,

为这支队伍建设留下的财富;

一堂堂课程、一句句叮嘱,

是他与所有救援队员约定好的,

为了人民的生命,

以生命赴使命的逆向奔赴!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铁路的先进事迹5篇

关于同志的先进事迹6篇

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篇

关于赵子龙的先进事迹5篇

张桂梅先进事迹的感悟6篇

家庭的先进事迹5篇

帮厨师的申请书7篇

带贷款的申请书7篇

2022年上网课的作文7篇

初一的申请书7篇

肖文儒的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