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实用的事迹材料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和积极性的,只有实事求是的事迹材料才能得到认可,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1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2
凝望那似天鹅绒般深蓝色的天幕,有几颗星稀稀朗朗的散落在哪里,宛如黑色的幕布上嵌上了几多会说话的眼睛。这样的眼睛灵巧的眨动着,引人深思。或许,在若干年前,钱学森也曾如此凝望过东方的天空吧!
冽冽的冷月晶莹透亮,似泛动着水花,钱学森站在船头甲板上,遥望着东方的天空,思乡情切呀!
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炮响,他毅然不顾自己的前程,工作,待遇,只想着回国,回国!自己那么多年在外的工作,研究或许就为了等着这一刻吧!回国,回国!为祖国和祖国的人民做更多贡献!回国!回国成了他心中最迫切的希望!
当美国当局听到自己要回国的时候,竟百般阻扰,更有一个军事放言:自己能抵挡一支雄师。我本不过是想为自己的祖国做一点儿的事而已,这般初衷竟还有人不肯,于是,竟把我流放到荒岛,软禁起来,不给任何吃的,还封闭了我的住所,研究所,只为等我答应为美继续做贡献。可是,在那个时候,爱国的热情在胸膛燃烧,虽然饿到皮包骨头,但终究忍了过来,现在,终于踏上回国的船程了。
“啪嗒”一颗晶莹的泪珠从钱学森的脸上滚落下来。这一刻泪包含着什么呢?包含着对美国那一段往事回望的辛酸?还是对爱国的热情的蓄积发作一颗泪挥发开来。
这一颗泪落在海里,消失不见,“啪嗒”一声,却也落在我的心上,泛起点点涟漪。
我无数次遐想,钱学森在回国的船上,该是怎样的思绪万千,可就是有一点不变,钱学森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爱国的热情。那拳拳爱国之心,一拳一拳打在我心上,震撼着我。
“啪嗒”一声,泪珠从我的脸上滚落下来,晶莹透亮,是对钱学森的崇敬,还有对他所作所为的感动。
夜浓如墨,月华似水。在那个夜与这个夜,钱学森与我的思绪满天飞,也许某天会在某一点交叉成一点!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3
邓世昌,一个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骤然苏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曲壮丽而伟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个令多数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日本的战船驶入了中国的境内进行挑衅,北洋海军迅速出击,同日本的战舰交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战舰燃起了熊熊大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邓世昌依然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命丧黄泉。邓世昌壮烈的牺牲了,无怨无悔的走了,他沉没于波涛中,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
邓世昌,一位令我崇敬的爱国人物,虽然,黄海海战夺走了他的生命,却使他的名字与精神永远的沉淀在人们心中
描写爱国人物的作文精选:爱国人物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的工程师,他不仅优秀,而且还爱国,对工作一丝不苟。中国的第一条自己修筑的铁路,是由詹天佑和学生,工人们一起修筑的。
为什么说詹天佑是爱国之才呢?因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嘲笑,毅然的接受了任务。詹天佑再动工的第一天,就对工人们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看到这,我从“精密”“不能马虎”“大概”“差不多”这些词中,体会到了詹天佑对于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儿差错。想起我自己,我是个马大哈,常常把作业,笔袋水壶忘带。比起詹天佑,真是大巫见小巫啊!如果让我去修筑铁路,依我那坏习惯,我想铁路十年后还没开通。我一定要该掉着坏习惯。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要报效祖国母亲!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4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5
国家,有国才有家。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处境不同,所以爱国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心中装着祖国,才能爱国。
行以报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为了自己的祖国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德祐年间,元军大举南下,朝廷号召人民抵抗。文天祥积极响应,把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后来文天祥被派往元军阵营议和,可谓是挺身而出,被元方扣押,后历经艰辛得以逃脱。真可谓九死一生啊!后在督军作战时兵败被俘,在去刑场的路上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
在那个时代文天祥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屈辱地活下去,但他没有。他把他的满腔热血燃烧,将自己爱国报国的大义流传千古。
思以忧国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披头散发,浑浑噩噩地走在汨罗江边,思考着天下大势,思考着楚国当前的处境,思考着自己的一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当他听到祖国处在危机中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恨不得立即前往国都,替君王排忧解难。“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去过后又被流放到更加远的汨罗江。在他听到楚国国都被攻陷后,抱着一块石头沉入了汨罗江底,与祖国共存亡。屈原忧国爱国,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的人格熠熠生辉。
学以兴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小时候就立下了宏远的志向。当国文老师在一节课上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时,周恩来大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未来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尽一份力,添一份彩。加油吧少年,为了我们的中国梦!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6
我们看的电影有很多,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是那些革命电影却没有人看。但是我正好看过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还是我小时候看的,这部革命电影使我感触很深。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邱少云》,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7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广为传颂的便是他的爱国。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着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着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此外,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和他的词一样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很有说服力。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篇8
当抬头仰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映入眼帘的会是一抹深沉的血色。我们从小就接受爱国教育,同学们对革命前辈的认识不会比我少。危亡的中国是因为什么而站起来了?对,是因为他们,他们那群甘洒热血,以身许国的先烈们。他们深深懂得,没有国,哪来的家。他们带着梦想,带着责任,带着浩然正气奔赴战场。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就生在那个年代,你是否有勇气担当起这份责任?你是否也会像我们的前辈们那样以身殉国? 你有没有想过,你所现在做的,是否对得起头顶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你现在所做的,是否对得起九泉之下的革命英灵?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国人的血脉里流淌着无数热血先辈顽强不屈的灵魂。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才铸就了不朽的中华魂,才来了华夏河山的阳光灿烂。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是祖国的无声召唤,这是祖国的殷切期盼!召唤着我们不断前进!期盼着我们再创辉煌!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当时,北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挺身而出,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这次运动的光辉胜利。
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曾说过:“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学生们不正是这样吗?他们用自己尚且稚嫩的血肉和胸膛,迎向了北洋军阀那闪亮的刺刀。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撼心!”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请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拼搏?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吧!
新时代爱国人物事迹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