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一般都是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同时要认真对待,优秀的事迹材料是可以凸显弘扬正气的,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7篇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1

“从今天起,你们将接受人民的重托,在案牍之劳形中独守高洁,在丝竹之乱耳中坚守内心,在法治建设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

今年年初,在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新任员额法官宣誓仪式上,行政审判庭庭长滕启刚作为老法官代表送上殷殷寄语。

言犹在耳,斯人已逝。时间回到6月4日。同事还没来得及向滕启刚汇报6月5日的普法宣传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当事人没等来滕启刚安排在9时的开庭,早上6时左右,大家突然接到噩耗,滕启刚在家中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生命定格在57岁。

“幽默风趣的您、严肃认真的您、积极向上的您、热爱生活的您,为了公正斤斤计较的您,为了百姓孜孜不倦的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滕叔’”“希望您在天堂还是那个始终无畏岁月、老骥伏枥、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义的少年”……同事们写下的这些悼文,寄托着大家对一位好法官的深切思念,也高度概括了滕启刚一生钟爱而未尽的审判事业。

1991年,滕启刚从教育行业考入法院工作,30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先后从事刑事审判、民事审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审判等工作。岗位轮转,初心不变,他以生命肩负使命,为公平正义不懈奋斗。正如26年前,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我的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

“启刚对党的忠诚、对法官事业的热爱真切而执着,毫不掺假。”滕启刚的爱人李淑华说,院里发制服,他回家后站在镜子前要试穿好久,然后精心叠起放好。

民法典颁布后,院里举办知识竞赛,他把材料带回家,每晚戴着老花镜看到深夜。有时候遇到棘手的案子,他彻夜难眠研究案情;有时候案子调解成功,他兴奋得像个孩子手舞足蹈。

临近退休,家人劝滕启刚申请调换一个轻松点儿的岗位,可他却坚定地说:“正因为只剩两年多,我更要珍惜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机会。”

正是带着这份热爱、这份荣耀,30年来,滕启刚不停歇地奔走在法庭、行政单位、村屯之间,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融入每一份公正判决中。

翻看滕启刚的工作日程表,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到行政机关沟通案件情况,接待当事人,一次又一次开庭、调解……

他主审过各类案件共计1958件,其中,民事案件886件,调解撤诉率近70%。

在邻里乡情、家长里短的繁杂琐碎间,滕启刚总能找到矛盾症结,法理情并用化解纠纷于无形。用同事的话说:“脾气再大的当事人,遇见他,也愿意听他的话。”

20__年,千山区法院被确定为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的法院之一。作为庭长也是庭里唯一的员额法官,20__年、20__年两年时间,滕启刚共办理行政案件316件,每年结案率都是100%。

虽已年近花甲,但滕启刚却从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去年初,千山区法院准备和区政府联合组建“行政争议调处中心”。院长金峰至今难忘和滕启刚交流时的场景,“他兴奋地一拍大腿,说这项工作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让我放心,这事儿他去做!”

就这样,滕启刚在本就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又担起了调处中心的筹划、启动和运行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实质性化解了大量行政争议,为官民纠纷多元化解探索了一条新路。

采访中,记者见到滕启刚生前的法官助理傅兴时,刚刚结束一场庭审的她告诉记者:“从20__年开始,我就是在这间法庭跟着滕庭长学习怎样接待当事人、怎样开庭、怎样审理案件。年初以来,我审理了100余件行政案件,正是因为庭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才有我今天处理工作的得心应手。干好工作,就是对庭长最好的缅怀。”

30年来,滕启刚和他的家人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滕启刚去世后,他的儿子向千山区法院党组提出在滕启刚的遗体上覆盖一面党旗,“这是我父亲生前的最大愿望。他说,希望自己带着自豪离去,因为他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2

考古所的风霜雪雨

1990年7月北大毕业后,柴生芳义无反顾回到甘肃,进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落脚未稳他就赶赴敦煌市东北的戈壁滩,因为列入“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汉晋驿站—悬泉置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已经开始。

考古生活困难。考古发掘小组有6人,另雇了四五十人的民工队。大家的饮食用水要从敦煌拉,吃的是白菜土豆咸菜挂面,住的是路边废弃的道班房,半夜里常常被冻醒。

考古处境艰难,发掘进度迟滞缓慢。带队领导跺脚搓手急得团团转,一筹莫展时,柴生芳二话不说,加入民工队伍一起挖土抬土,民工们见这个北大高材生吃苦耐劳友善豁达,不由纷纷向他看齐,干得更快更欢了。

渐渐地大家发现柴生芳“不简单”,他每天对出土的汉简登记编号、制卡识读直到深夜;他负责整理的3个现场都成为工地样板。他是唯一顶着戈壁滩严寒酷暑,陪着古人风餐露宿坚守遗址完成看护任务的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柴生芳读书做研究,练字写文章,硬是凭着“此木生芳”的坚定信念,度过了风霜雪雨的两年多!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悬泉置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份沉甸甸亮闪闪的成绩单上,柴生芳奉献的热血和汗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调研处的激流勇进

宁要家乡一抔土,不恋他乡万两金。2019年10月,33岁的日本海归博士柴生芳进入省委办公厅调研处。

调研处主要职责是起草各种文稿,在这个陌生而全新的领域,起初柴博士有点手忙脚乱。

他的应对之道是我心向学,向领导向同事向书本向实践学习。他的办公桌和窗台边或躺或立堆满了书,文件柜码满了各式资料夹,里面材料上用红蓝黑各色笔勾勾画画,密密麻麻记满心得感悟;他工作热情很高,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

无论什么岗位、干什么事,柴博士都尽心尽力,认认真真,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柴博士起初做的是搜集材料、打字打杂等服务工作,事务枯燥乏善可陈,他却干得津津有味。2019年国庆长假,他把7天都用来起草调研报告,其中有3个晚上还住在了办公室。2019年除夕前夜,我们要起草一份紧急报告,他主动留下来加班,第二天早晨才疲惫地往老家赶,最终错过了年夜饭。最让我难忘的是有天晚上柴博士正在约会,他和姑娘刚坐到电影院里,处长打电话叫加班,十几分钟后柴博士就气喘吁吁赶来了,与大家一起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那几年他发奋图强,努力吃透中央精神和甘肃省情,对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共参与完成各类文稿百余篇,并参加了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和报告撰写。柴博士超乎常人的学习兴头和干事劲头,让他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成为踏实可靠的知心伙伴,成为省委办公厅优秀工作者。

人生需要积累。在省委办公厅调研处这个“炼丹炉”里,柴博士由“大海龟”涅槃为“火凤凰”,为后来去基层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4月,柴生芳主动向组织请缨后,将长长背影留在省委办公厅,将匆匆脚步融入定西黄土地……

从亲密战友到时代楷模,柴生芳生动诠释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追求,我将以他为标杆和榜样,永远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3

连日来,柴生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定西市引起强烈反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柴生芳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敬业务实奉献,争创一流业绩,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市深化改革、扶贫攻坚、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8月19日,定西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决定追授柴生芳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出《关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柴生芳同志学习的决定》。会议指出,柴生芳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创造了显著的业绩。他以饱满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用生命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以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模范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

定西书记张令平说,柴生芳同志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杰出楷模,是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鲜活典型。全市要认真学习柴生芳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夙夜在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勇挑重担、善于攻坚的过硬作风,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8月17日,临洮县委决定追授柴生芳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月19日,临洮县委决定,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柴生芳同志学习的活动。临洮县委书记石琳说,柴生芳同志始终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谋长远、打基础,促发展、惠民生。在临洮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几乎跑遍了全县的300多个行政村,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洮阳大地,献给了为民富民的伟大事业,留下了一个个为民务实的佳话。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4

群众的期盼使他成为人民的好公仆

柴生芳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官”。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在临洮,他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县323个行政村,他走了近300个。

看着长达140页的临洮县扶贫攻坚6年《方案》,我就想起了柴生芳的心血和汗水。省委作出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战略部署后,柴生芳认为,要落实省委精神,就必须首先摸清家底、了解农民意愿。在他的提议下,县里组成三个工作组分赴各乡镇、各行政村摸底核查。他还指导设计了一份详尽的“‘三农’情况普查表”,大家都惊诧地说,柴县长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

看着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施工现场,我就想起了柴生芳抓工作的执着。柴生芳说:“当县长,就一定要让老百姓能走上硬化路,喝上自来水,住上砖瓦房。”他先后六次到交通运输部汇报项目。如今,投资9亿多元的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落地临洮,两年内将修建各类道路1100公里。

看着柴生芳坐过的那辆旧越野车,我就想起了他丈量过的城镇和山村。今年4月29日,他去一个村调研。途中,一辆摩托车挡住去路,随后又围上了20来人。柴生芳弄明白了群众恼火的原因后,又走访了七八个农户。回到县里,柴生芳就跟我沟通,决定第二天就派调查组进村。根据调查结果,重新确定了低保户,向群众公布了集体收入情况,乡党委调整了村支书。村民们没有怨气了。

就这样,一桩桩、一件件,柴生芳同志模范地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践行了共产党员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了人民心中的好县长。

不懈的追求使他成为时代的好榜样

柴生芳普通而又光辉的经历,生动地印证了这句话—“要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事实证明,当初组织选择他是完全正确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为班子成员树立了标杆。

看着柴生芳办公室那扇已经紧闭的门,我就想起了他开门办公的往事。

看着这一摞熟悉而又陌生的笔记本,我就想起了柴生芳平凡而又伟大的点点滴滴。

他在笔记本里经常这样记下他的心声,“不为官大官小而烦恼,不为利多利少而计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柴生芳笔记本的扉页,大大地写着“此木生芳”。他用这4个字诠释了自己的名字,诠释了自己的追求,诠释了自己的人生。是的!他就是一棵参天的大树,沐浴着党的阳光,植根于百姓的大地,向着他所热爱的人民,永远传递着时代的正能量!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5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6

每一次采访,都是通向一群会“发光”的平凡人,那里有最真实的感动和力量。

对滕启刚生前事迹的采访,也不例外。

采访之前,拿到了些材料,对滕启刚法官算是有了些初步认识——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但当走进滕启刚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通过对他同事、家人、案件当事人等进行深入采访交流,当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被一一“拾起”时,照片中那个戴着老花镜、头发稀疏的基层法官形象愈发伟岸,他的事迹令人动容,更让人崇敬。

他的心中有党。

“入党宣誓那天,大冬天的,零下20来度,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冷,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我的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

“正因为只剩两年多退休,我更要珍惜为党工作的机会,一定要对得起这身衣服。”

……

采访中被还原的这些话语何其朴实,但背后却深藏着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带给人莫名的感动。

他的心中有民。

采访中,这种为民情怀在一件件“小事儿”中足见一斑。

他不顾污染物,踏进厚厚的污泥中,顶着烈日勘查受损果树,为果农维权;他四处奔走,帮案件受害人——一名被性侵的15岁女孩寻找安身之处;他看当事人贫困,主动找律师“求情”退还律师费,再助其多方调解结案;他为患有精神疾病的邻村村民制作“爱心”字牌,只为帮村民在卖菜的时候不被人欺……

一个个小细节,无不让人泪目。一位心中有人民的法官,怎会不是一位好法官!

他的心中有责。

为不负头上的国徽、心中的天平,他肩挑责任,守望正义。

在做书记员和助审员的5年间,“半路出家”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在职攻读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和本科学历;他的电脑里留有他撰写的总结、论文、心得等文字材料超过50万字;在他的年度总结电子文件夹下,每年都有一个“自查报告”……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他从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案子,对法官来说是工作,可对当事人来说,也许就是他的人生。”他发自肺腑的话语至今激励并鼓舞着年轻同事。

他的心中有戒。

当事人想通过他的亲属和身边人打开“缺口”,他反复告诫家属绝不能逾越“红线”;妻子因幼儿园改制失业,他没有找组织帮助,而是鼓励妻子自力更生、自谋职业;在儿子14岁生日时,他告诫儿子,可以学习不好,可以调皮,但是绝对不可以触犯法律的底线……

这就是一名真实的基层法官,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可透过一件件、一桩桩回访中的“小事儿”,愈发让人感慨:扎根基层30载,于平凡中坚守便是不凡。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滕启刚似一面旗帜,如一座灯塔,将始终给后来人以力量。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篇7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感动之余,我们更应该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桂”“梅”精神,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如“桂”,无私奉献。桂树质朴,四季常青,不事张扬。桂花,花小瓣小蕊小,清香不刺鼻,掩映在绿叶从间;悄然绽放,默默散发着幽香,让人心旷神怡,清新舒畅。时代楷模张桂梅,为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如桂树一样,扎根贫困山区十几年,创办不收费女子高中,立德树人;如桂花一样,她带领师生们拼出了一条未来的路,无声润养贫困山区女孩,给她们希望和未来。老师、医生、军人、警察……她一手带出来的孩子,因她而改变了命运的女孩们,不少都在她的影响下,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成为另一个“张桂梅”、千千万万个“张桂梅”。

如“梅”,自强不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凌寒独自开的梅花,不惧严寒,高洁坚韧,自强不息。张桂梅是不幸的。1995年2月,丈夫因病去世。1997年4月,自己被检查出患有子宫瘤。肿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现在,张桂梅身患20余种疾病,每天离不开止痛片。张桂梅是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挫折和打击,张桂梅没有被吓倒、打倒,反而越挫越勇,点燃自己、照亮他人,为山区女孩撑起一片天地,用自己的牺牲和奉献彰显了教师的崇高和伟大,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光芒万丈的人格魅力让人肃然起敬,衷心钦佩。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黄和艳同志先进事迹5篇

袁有民同志先进事迹6篇

荣同志先进事迹6篇

同志的先进事迹5篇

鲁力同志先进事迹5篇

张子权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安同志先进事迹6篇

关于同志的先进事迹6篇

4同志先进事迹6篇

蒙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参考5篇

金也淘同志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