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肯定要强调用词恰当,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产生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效力,下面是好老师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5篇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篇1

2019年底,一场全面防疫的战争开始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经过了几个月艰苦的奋战,如今我国疫情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本地输出的病例大大减少了,目前需要防止境外输入。

在这场抗疫中,“90后”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主力军,大多数援鄂医疗队员都为90后跟00后,他们在这场战疫中功不可没。凭借他们的坚持,和奋勇之前向担当,我们在这场战疫中取得了巨大优势。他们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面对这场这场艰难的疫情防控斗争,普通的年轻人都会畏惧,而这些勇敢的“90后”却迎难而上,主动面临挑战,接受挑战,他们申请加入援鄂医疗队,成为了这场战疫英雄。

是什么鼓舞着他们?是担当,因为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他们不能退缩,他们毅然而然主动申请加入抗疫斗争,只为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人、亲戚、好友,不过他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在关键时候,有的人推迟了婚礼,有的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果断跑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只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有着我们没有的责任心,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虽然他们没有超能力,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就是“超级英雄”!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们应该向这些“90后”战疫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勇往直前的勇气,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以及为全心全意的工作态度。总之,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不过我们当下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篇2

90后,这个词从出现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多数人对于90后有一种“偏见”。因为生育率降低,90后被抨击没有家国情怀;随后结婚率降低,90后被抨击不孝自私;据调查95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只有7个月,一些老板说两句不顺耳的话就辞职了,认为90后的人不能够吃苦耐劳,也承担不起什么大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进入社会,也承担起自己应当的责任,成为了国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在支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有1.2万人,差不多是这个队伍的三分之一。他们披上白衣,千里奔赴湖北,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长为祖国的栋梁,成为国家的骄傲与希望。

90后护士李佳辰,是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他的妈妈是一名护士长,2003年曾抗击非典。因为牵挂女儿,妈妈写家书叮嘱:“非典时那个在电话里为我弹奏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战士。闺女,坚持住”佳辰感慨道“给我勇气的,正是当年那个勇往直前的您啊!”

2月16日晚,荆州洪湖市消防救援大队接到医疗废水转运任务,洪湖市原人民医院被作为定点收治医院,排污设备年久失修,医疗废水急需人工转运,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强烈传染性,医疗废水一旦外溢将造成环境污染和病毒扩散风险,也会给该院医护人员和就诊病患带来直接威胁。疫情当前,刻不容缓。金鑫等7名90后消防员集体递交请战书。队员们每天攀爬6米多高的槽罐,时刻承受着可能被废水喷溅,从高处跌落等诸多危险。在连续奋战12天,90后消防员成功转运360余吨医疗废水。

疫情当下没有一个人不怕,连我们根本不用出门的普通人,都害怕被感染承受病痛的折磨,更别说身处在一线岗位上的英雄们了,最美的逆行者,为我们负重前行的白衣天使,一线的警察,最可爱的军人。这让我们看到了90后的力量,90后所展现出来的勇敢与坚强。

90后的他们正是当代年轻人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们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也是一定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篇3

己亥岁末,病毒肆虐,武汉危急,全国告急!全国各地积极投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院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紧张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400多人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安排,医院已先后选派四批医疗队奔赴湖北抗“疫”第一线。他们分别是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呼吸内科医师王永彬,重症医学科医师张鲁,感染/肝病科护士许丽,呼吸内科护士李玉珍;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急诊重症专业医师郝学喜,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冬梅,重症医学科护士宋淳;第三批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医师温坤,急诊重症医学专业医师于杰滨,重症护理专业护士陈长静、郑磊、王鹏,胸外护理专业护士刘艳,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王晓静。第四批队员是由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建的国家医疗队,由门诊部主任魏峰涛任领队,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任队长,护理部副主任董红任联络员,队伍中有副高级以上人员17名,科室主任、副主任8名,护士长、副护士长8名。四批队员中共有党员(含预备党员)40名。

援鄂抗疫队员们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主动请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湖北,勇敢地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充分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二院人尚义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全院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是“二院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为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传承和弘扬二院精神,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向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学习的活动。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计报酬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既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他们又是冲锋在前的战士。面对疫情,他们有的不忍心告诉家人实情,有的新婚不久就要道别,有的来不及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就匆匆赶回……春节本是团圆之时,他们却收拾行囊,踏上征程,面对亲人的泪水和拥抱,他们坚定的说“如果可以重来,我的选择亦是如此”。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国有战,召必回!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敬佑生命、守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我们90后成长起来了,这是我们的使命。”援鄂队员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有党龄十几年的老党员,有援子州队员,也有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身上,体现着医者的初心、党员的责任、使命的传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守“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员使命,传承“尚义担当”的医者仁心和社会大爱。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舍生忘死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心。“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一线写下的入党申请,疫情蔓延,在很多人避而不及时,一批批最美“逆行者”却奔赴湖北。“这次去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归期未定”,队员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最前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危急时刻,迎难而上,不怕风险,不怕牺牲,无私无畏,构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牢固防线。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和战斗精神。援鄂队员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几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病患。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限度节约防护服,他们可以坚持10小时水米不进。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依偎在一起,为了对抗病毒,他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疫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身上,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持必胜的决心,敢打硬仗、善打硬仗。

全院上下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援鄂队员事迹精神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各党(总)支部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网络等线上平台,确保将援鄂医疗队员精神传达到职工心中;党员干部要敢于站出来,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学习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职工要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援鄂队员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高昂的斗志、切实的行动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篇4

北大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团支部成立于2月20日,作为临时团支部书记的我,知道这是责任也是担当,在一线工作中,吸痰、气管插管患者转运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危险工作我也积极为同事们分担,虽然知道这些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但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团支书,我责无旁贷。临时团支部紧密围绕临时党支部开展活动,团结一心一起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临时团支部在武汉期间积极组织团员群体参加临时党支部发展党员大会,学习火线入党队员们的先进事迹,并定期召开线上团支部会议,传达各种抗疫一线会议、文件精神,组织大家学习之余积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休息时间,团支部还组织青年团员们拿起画笔,一起将我们对武汉的祝福和对武汉人民的感谢留在文化衫上,一起致敬这座英雄的城市。两个多月的党团联合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年集体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队青年党员、团员同志们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帮助广大青年更好的完成援鄂抗疫任务。

在我们的医疗队中,既有50后刘院长这样的老党员亲自坐镇指挥,又有60后王玉英护士长这样的党员女将坚守一线,用严格的作风和强硬的态度守住医护零感染的红线,还有70后党员武汉籍医生刘敬伟的再三请战,只为用乡音为家乡的人民送去生的希望。党员前辈们的亲历亲为,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人,他们给我们树立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在党员同志们的熏陶下,50余名医疗队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我要入党”的坚定决心,其中12名医疗队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疫一线,我们广大青年人秉承北大医院人厚德尚道的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着青春力量。

回想起病房里,患者的那一句句“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加油”“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希望”“孩子,不用管我,别传染给你们”,看似平凡的话语,每天都在深深的打动着所有人。当高龄的老奶奶出院拥抱所有的医疗队员时,当痊愈的患者深深的鞠躬表达感谢时,我们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们的好转对于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72天的坚守,100名患者的出院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们用青春的坚守证明着我们青年群体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的重担。在最危险的岗位上,我们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写道: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疫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作为在一线奋战的青年人,这句话就像一针强心剂,深深的激励着我们。总书记对我们这些广大青年的认可更加坚定了我们青年人抗疫必胜的决心;面对这场疫情,“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是我们的本色,就像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篇5

疫情就是考情,难点就是考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一次开年大考,我们务必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争做榜样,交出一张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保持理性、精准判断,做好发挥队伍潜力最大值这道“计算题”。科学研判、认真分析疫情,对手上现有力量进行估算,力争将所有人员和物资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值。目前疫情爆发最猛烈、确诊人数最多的无疑是湖北省,应当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湖北,只要湖北的疫情稳定住了,全国疫情也就稳定住了。其他地区的工作重心应当是疫情防控,对于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疫情防控四类人员,要合理分工,保证360°无死角进行疫情防控、点位监测,做好“a和c”的隔离工作,找出全部的“b”,避免“d”变成“2b”,将病毒的传播力度控制在最小值,不让一丝丝风险存在于群众身边。

提笔上阵、摇旗呐喊,做好宣传和舆论工作这道“写作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平台也是一处至关重要的战场。疫情突发,总有不怀好意的人散播诸如“病毒是生化实验泄露”“从官员舅舅那儿得来口罩”等谣言,若不及时澄清并惩处谣言制造和恶意传播的人,必将造成人心离散、群众恐慌,极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面对病毒,人们心中天然有畏惧感,因为这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如何消除恐惧?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稳定人心。要宣传科学的防范知识,正确认识病毒,科学防范,提高效率;宣传先进典型给一线战士们鼓劲、加油,让大家都看到,无论何时都有一面红旗、一缕白衣在守护着大家。

下沉一线、冲锋在前,解好治理能力这道“压轴题”。2020年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的头一年,面对疫情大考拿什么来证明我们党的治理能力?这就要万千党员带头冲锋,战斗在疫情一线。全体党员要自觉担当使命,上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上来,下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责任扛在肩上;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协调各方、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和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广大党员干部要绷紧神经,合理分工,做到“7x24”全天候、全方位地守护人民群众,在这场“阻击战”中锤炼队伍,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笔者相信,我们必将取得这次战“疫”的胜利,也必定会再次成长,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次次血与火的历练与考验,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

道德的先进事迹5篇

王红旭的先进事迹5篇

道德模范得先进事迹的体会5篇

在疫情期间防控的先进事迹5篇

人物的先进事迹5篇

对标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5篇

刘芳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铁路的先进事迹5篇

感悟英雄们的先进事迹5篇

抗疫一线的先进事迹优质5篇

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900